实验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完整_第1页
实验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完整_第2页
实验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完整_第3页
实验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完整_第4页
实验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室生物平安实施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预防与限制院感治理工作到达预期目标,预防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2、适用范围:检验部门工作人员.3、定义:无4、治理要求:4.1进入规定4.1.1 在实验室入口处应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注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等级和 负责人 .4.1.2 未经许可,非授权人员不应进入实验室.4.1.3. 实验室门应保持关闭状态.4.1.4. 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个人衣物不应带入实验室.4.2.个人防护4.2.1. 工作服4.2.1.1. 在实验室工作时,应穿着工作服.4.2.1.2. 不应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离开实验室.4.2.1.3. 实验室工作服不应与日常服装放在

2、一起.4.2.2. 手套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应丢入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4.2.3. 洗手脱手套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都应洗手.4.2.4. 其他防护4.2.4.1. 当有可能受到喷溅物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伤害时,应戴适宜的护目镜.4.2.4.2. 不应再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4.2.4.3. 不应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装和处理接触镜隐形眼镜.4.2.4.4. 不应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内储存食品和饮料.4.3.实验室工作区4.3.1.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洁,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

3、品.4.3.2.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消毒工作台面和生物平安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4.3.3. 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应废弃于医疗废物容器内,不得与普通垃圾混放.需要清洁再利用的材料,应先压力蒸汽灭菌处理.4.3.4. 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应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参考文献:1 WHO.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第3版.2004.5、标准无6、流程无7、表单无8、相关文件8.1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标准S.2006.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空气净化治理标准WS/T 368-2021.实验室操作生物危害防护标准规程1、目的:预防与

4、限制院感治理工作到达预期目标,预防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2、适用范围:检验部门工作人员.3、定义:无4、治理要求:4.1. 标本运送和接收的平安操作4.1. 1,标本容器:标本应用防漏的有盖塑料容器盛装,容器上贴标签.将标本容器放入外附化验单的胶袋内,然后将之放入坚实的专用标本运送箱内.保持标本直立,以尽量预防泼溅.4.1.2. 标本勿摇晃,以面溶血或溢出.4.1.3. 运送人员运送过程中不可无故逗留或聊天,更不得翻开标本运送箱.4.1.4. 运送人员不可直接用手接触标本;不可将标本放入口袋内;不可戴手套按压电梯按 钮.4.1.5. 运送过程中,如标本打翻泼洒时,应先检查是否受伤,留于原地,立

5、即打 给检 验科和医院感染治理科,如让专职人员现场查看.4.1.6. 标本接收:实验室应设置专门的标本接收窗口.4.1.7. 翻开包装:需进行接种的标本容器要在生物平安柜内翻开,并准备好含氯消毒剂.容器有破碎或标本泄漏时,应立即丢弃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并填写拒收单,通知相关部门重新采集标本.4.2. 实验室的根本平安操作所有微生物标本接种应在生物平安柜内操作,应尽量减少溶胶和微小滴形成.工作台上放置一块浸有消毒液的纱布,使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见表 78-1.表78-1实验室的根本平安操作感染性物质传播途径材料和操作目标正确的操作经呼吸道吸入接种针和环预防被接种物洒落微生物接种环的直径为23

6、 mm完全接种标本预防产生气溶胶封闭,长度小于6cm以减小抖动电子加热器消毒接种环,不应在坦乔基上伶却接种环.培养基上划线预防病原体溅起轻轻划线标本涂片预防产生气溶胶不应直接倒在玻片上痰液涂片枯燥预防产生气溶胶不用明火烧移液管预防产生气溶胶不应反复吹吸混合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经消化道摄入移液管预防经口摄入不应用口吸移液管实验材料预防经口摄入不应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不应舔标签,不应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储存食品感染性物质传播途径材料和操作目标正确的操作皮肤和眼睛接触戴手套预防接触感染性物质应戴一次性手套,预防触摸口、眼及面部锐器损伤皮下注射针头预防意外注入感染性减少使用注射器和针头;用过的物质针头不应

7、弯折、剪断折断,重新 盖帽、从注射器取下,不应用手 直接操作;注射器不应用于移液针头、玻片以及 破碎的玻璃预防意外受伤丢弁在锐器富中血培养瓶预防锐器损伤针刺入瓶时注意平安4.3.其他平安操作4.3.1. 血清别离4.3.1.1. 操作时应戴手套及护目镜.4.3.1.2. 血液和血清应小心吸收,不能倾倒.4.3.1.3. 移液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压力蒸汽灭菌121摄氏度,20min后备用;如为一次性移液管那么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容器内.4.3.1.4. 带有血凝块等的废弃标本管,加盖后放入医疗废物容器内.4.3.1.5. 备有含氯消毒剂以去除喷溅和溢出标本.4.3.2. 装有冻干感染性物质安瓶的

8、开启4.3.2.1. 在生物平安柜内操作.4.3.2.2. 首先用75%醇消毒安瓶外外表.4.3.2.3. 如果管内有棉花或纤维塞,可在管上靠近棉花或纤维塞的中部铿一痕迹.4.3.2.4. 用浸泡75%醇纱布包起安瓶以保护双手,手持安瓶,从标记铿痕处翻开.4.3.2.5.将顶部小心移去,放入锐器盒内.4.3.2.6. 如果塞子仍然在安瓶上,用消毒镶子除去,弃于医疗废物容器内.4.3.2.7. 缓慢向安瓶中参加营养肉汤以重悬冻干物,预防出现泡沫.5、标准无6、流程无7、表单无8、相关文件参考文献:1 WHO.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第3版.2004.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事故处理标准操作规程医院感染发生率

9、 10%医院感染漏报率1、目的:预防与限制院感治理工作到达预期目标, 10%其它各项指标到达监测目标要求.2、适用范围:检验部门工作人员.3、定义:无4、治理要求:4.1. 生物危害物的溢出处理4.1.1. 在生物平安柜外:4.1.1.1 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相关区域,并开窗通风.4.1.1.2 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4.1.1.3 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1h内严禁人员入内.4.1.1.4 门口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过来相应时间后,在生物平安负责人的指导下 去除污染.4.1.2. 在生物平安柜内:4.1.2.1 在平安柜处于工作状态下立即进行清理.4.1.2.2 消毒处理过程中应尽

10、可能减少气溶胶的生成,消毒作用到达有效的时间后,应 再用水擦拭干净.4.1.2.3 所有接触溢出物品的材料都应消毒.4.1.3. 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4.1.3.1. 关闭机器电源,然机器密闭 30min,使气溶胶沉积.4.1.3.2. 通知生物平安负责人.4.1.3.3. 戴厚橡胶手套操作.4.1.3.4. 破碎的离心管、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放在盛有消毒剂的容器内.4.1.3.5. 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盛有消毒剂的容器中,容后回收.4.1.3.6. 离心机内腔用消毒剂擦拭.4.1.3.7. 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放入医疗废物容器内.4.1

11、.4.生物危害物溢出去除程序4.1.4.1. 戴手套、口罩,穿防护服,必要时进行脸和眼睛防护.4.1.4.2. 用布覆盖并吸收溢出物.4.1.4.3. 将消毒剂倾倒于布上,用布覆盖周围区域.4.1.4.4. 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朝向中央进行处理.4.1.4.5. 消毒作用到达有效时间后,将布以及污染材料清理掉;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玻璃碎片应用镶子清理,使用簸箕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锐器盒中以待处理.4.1.4.6. 再次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如有必要,重复第 25步.4.1.4.7. 污染材料及用于清理的布和抹布放入医疗废物容器内.4.1.4.8. 如果用簸箕清理

12、破碎物,应当将其放在消毒液内浸泡.4.1.4.9. 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并将原件置 于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4.1.4.10. 在成功消毒后,报告部门负责人目前溢出区域的去除污染工作已经完成.4.2. 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参照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4.3. 经胃肠道摄入潜在感染性物质4.3.1. 去医院门急诊进行相应的处理.4.3.2, 报告摄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存完整的医疗记录.5、标准无6、流程无7、表单无8、相关文件参考文献:1 WHO.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S.第3版.2004.微生物实验室菌蠹种生物平安治理1、目的:预防与

13、限制院感治理工作到达预期目标,2、适用范围:微生物实验室部门工作人员.预防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和环境污染.3、定义:无4、治理要求:4.1. 菌毒种应根据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保藏.4.2. 菌毒种保藏机构是指由卫生部制定的, 根据规定接受、检定、集中储存与治理菌、毒种或样本,并能向合法从事病员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单位提供菌毒种或样本的非营利性机构.4.3. 所有保存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应指定2名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编号、登记,详细填写“菌毒种登记表及阳性标本相关资料,包括菌名、编号、保存时间、保存地点、记录人等,个人不得擅自保存菌、毒种.4.4. 菌毒种库应由2名保管人员双锁治理,未经实验室负责

14、人同意,不得擅自将钥匙 委托他人代管.4.5. 严禁随意将菌毒种置于非菌、毒种专用保存场所,应做到三专专室、专柜、专 锁.4.6. 每次使用菌毒株都应做好使用记录,包括菌名、编号、用途、使用人、使用时间 等.4.7. 所有菌毒株在废弃时应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按一般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并有记录.5、标准无6、流程无7、表单无8、相关文件参考文献:1 WHO.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S.第3版.200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治理条例S.2004.微生物标本运送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预防与限制院感治理工作到达预期目标,预防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3、定义:无4、治理要求:

15、4.1. 运送人员和交通工具4.1.1. 微生物标本应包装完整,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运送,严禁运送途中擅自翻开包装.4.1.2. 可以步行、自行车或专车等方式运送,严禁使用任何公共交通工具.4.2. 运送容器4.2.1. 标本运送时应预防标本外溢、蒸发和污染.必须使用指定的采样管,加盖密封后放入指定的、有盖的、符合生物平安标准的标本运送箱.4.2.2. 标本运送箱必须有生物危险标志.运送高致病性标本时必须加锁.4.3. 运送温度应注意温度限制,如奈瑟菌检测标本应置于2535C环境运输,不可冷藏和冰冻.病毒检测标本一般都需要冷藏和冰冻.4.4. 运输过程中出现感染性物质溢出时的处理4.4.1. 立即

16、洗手必要时洗眼和全身冲淋,戴好手套和其他防护用品.4.4.2. 用布或纸巾覆盖溢出物.4.4.3. 向布或纸巾上倾倒消毒剂可用含氯消毒剂或聚维酮碘,包括周围区域.4.4.4. 倾倒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向溢出区域的中央有序进行.4.4.5. 消毒剂作用约30min后,去除这些物质.如果现场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那么用簸箕 或硬质纸板收集并将其存放于防刺穿容器内以待处理.4.4.6. 消毒完成后,向主管机构通报事件,并说明已经完成现场污染去除工作.4.5.标本送出、交接及签收医务人员将标本交给运送人员,运送人员将标本送到微生物实验室,交予检验人员,交接时均应认真核对,包括核对标本来源、

17、标本属性、检查工程、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符合要求等, 有签收记录可用条码扫描系统.5、标准无6、流程无7、表单无8、相关文件参考文献:1 WHO.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S.第3版.200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治理条例S.2004.生物平安柜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预防与限制院感治理工作到达预期目标,预防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2、适用范围:检验部门工作人员.3、定义:无4、治理要求:4.1,使用范围4.1.1. 原代细胞培养物操作.4.1.2. 细菌涂片、接转种培养物.4.1.3. 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血标本离心后的脱帽等.4.1.4. 挥发性或放射性的有毒物化学

18、品操作.4.2.安置要求4.2.1. 生物平安柜应放在远离活动及可能有干扰气流的地方.4.2.2. 应尽量在平安柜的后侧及两侧留下30cm的空间,便于维护作业.4.2.3. 柜子上方留下3035cm的高度.4.3. 操作步骤4.3.1. 开启电源和内外风扇.4.3.2. 在机器预热时将所有必需的物品置于平安柜内.4.3.3. 准备一块浸有75%醇的纱布.4.3.4. 开始工作前及完成工作后,让平安柜工作5min来完成“净化过程.4.3.5. 手和双臂伸入到生物平安柜中等待大约1min,使平安柜调整完毕才开始进行物品处理.4.3.6. 接种环应用电子加热器灭菌,而不应使用明火.4.3.7. 在实验结束后,生物平安柜内所有物品都应去除外表污染,标本和培养基移出平安 柜.4.3.8. 每天实验结束时,用75%醇擦拭工作台面、四壁及玻璃的内外侧等部位来去除污染.4.3.9. 有标本溢出等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然后用水再次进行擦拭.4.4.考前须知4.4.1. 每次开始实验之前将所需物品置于平安柜内,以尽可能减少双臂进出次数.4.4.2. 双臂应该垂直地缓慢进出前面的开口.4.4.3. 尽量减少操作者身后的人员活动.4.4.4. 生物平安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