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ww.CRTER.org许灿,等. 骨微结构与微损伤检测方法的研究与进展骨微结构与微损伤检测方法的研究与进展许 灿,李明清,王成功,李康华,刘 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湖南省长沙市 410008)引用本文:许灿,李明清,王成功,李康华,刘华. 骨微结构与微损伤检测方法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4):6673-6681.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44.020 ORCID: 0000-0003-3878-3963(许灿)文章快速阅读:骨微结构与微损伤的检测方法骨微结构、微损伤常用检测方法骨微结构、微损伤基本概念许灿,男,19
2、85年生,湖南省岳阳市人,汉族,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足踝畸形与创伤研究。通讯作者:刘华,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湖南省长沙市 410008中图分类号:R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44(2016)44-06673-09稿件接受:2016-08-10micro-CT;增强micro-CT;同步辐射光源显微CT:SR-C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骨组织形态计量学:BHMT;碱性品红骨大块染色;序贯荧光染色;保留四环素标记的荧光染色;连续铣削成像(3D);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3D)有创方法无创方法文题释义:骨微损伤:是指骨因“疲劳”而导致的骨显微结构的改
3、变。材料学上的“疲劳”现象是指材料在低于断裂强度的较小应力/应变周期性作用下,材料中会萌生微观裂纹并逐渐扩展,当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最终导致材料的整体失效。骨组织在日常的生理负荷周期性作用下会萌生两种常见的骨微损伤:“线性”和“弥散性”微损伤。骨微损伤检测方法:目前检测骨微损伤最常用的方法是碱性品红骨大块染色法,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检测和评估线性和弥散性微损伤。随着各种高分辨检测设备的进步,micro-CT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在微米层级对骨微结构以及微损伤的三维形态进行分析,而扫描电镜则能够在纳米层级检测微损伤的细节,但无法观察微损伤的整体形貌。摘要背景:骨质疏松所致的骨脆性增加和骨质量下
4、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骨微结构和微损伤是影响骨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检测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经历了比较长的历史进程。目的:简述骨微结构和骨微损伤的基本概念,归纳总结骨微结构和微损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6年6月收录的骨微结构和微损伤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检索词为骨微损伤(bone microdamage)、骨微结构(bone microarchitecture)和检测(detect/detective/detecting),最终纳入65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碱性品红骨大块染色能够快速有效的检测和评估线性和弥散
5、性微损伤,micro-CT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在微米层级对骨微结构以及微损伤的三维形态进行分析,而扫描电镜则能够在纳米层级观察骨微损伤的形貌细节,但无法整体观察微损伤;应当根据实验需要灵活使用各种方法,以获得骨微结构和微损伤的各种相关信息,最终有助于在不同层级上理解骨微结构和微损伤对骨质量的影响。关键词:骨科植入物;骨植入物;骨微结构;骨微损伤;检测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题词:骨质疏松;骨折;骨密度;组织工程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1543)3 P.O.Box 1200,Shenyang 110004 kf23385083Research progress of bone mic
6、roarchitecture and microdamage detectionXu Can, Li Ming-qing, Wang Cheng-gong, Li Kang-hua, Liu Hu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8, Hunan Province, China)AbstractBACKGROUND: Bone fragility and poor bone quality due to osteoporosis are a majo
7、r and increasing concern. Bone microarchitecture and microdamage,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bone quality, their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have experienced a long development process.OBJECTIVE: To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bone microarchitecture and microdamage, then to
8、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ir detective methods.METHODS: PubMed and CNKI databases were retrieved for reviews and articles related to bone microarchitecture and microdamage published from January 1990 to June 2016 using the keywords of “bone microarchitecture, bone microdamage and detect
9、/detective/detecting” in Chinese and English, respectively. Finally a total of 65 articles were selected for overview.RESULTS AND CONCLUISON: (1) Bulk staining is a quick and useful way to confirm and assess linear microcracks and diffuse damage. Micro-CT and confocal microscopy allow visualization
10、at the micron scale, and are useful tools to understand the three-dimentional nature of bone microdamag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lacks the ability to investigate large regions of microdamage, but allows users to probe in extensive details at the nano scale. (2) Ultimately, we recommend the use
11、 of multiple imaging modalitie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needs to obtain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bone quality and microdamage formation, across the scales of hierarchy in bone.Subject headings: Osteoporosis; Fractures, Bone; Bone Density; Tissue EngineeringFunding: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12、 Foundation of China, No. 81301543Cite this article: Xu C, Li MQ, Wang CG, Li KH, Liu H. Research progress of bone microarchitecture and microdamage detection.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16;20(44): 6673-6681.3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0 引言 Introduction Xu Can, M.D., Attending
13、physicia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8, Hunan Province,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Liu Hua, M.D., 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8, Hunan Province, China骨质疏松
14、症是一种因“骨强度”降低而导致骨折易发的骨代谢性疾病。骨强度即骨骼用以抵御骨折的能力,但目前尚无精确的方法测量骨强度,因而临床上常使用骨密度来替代骨强度,并作为骨折风险的预测工具。可惜的是,骨密度虽然是反映骨强度和骨折风险的重要因素,但它并不能完全预测骨折风险。因为当骨密度相同时,骨折的风险性却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这一现象提示人们,独立于骨密度之外,还有某些因素可以影响骨折的风险性,这就是所谓“骨质量”1。现有证据表明骨质量是影响骨折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所致的骨脆性增加和骨质量下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骨质量涉及了骨组织的各种构成因素,包含骨基质的矿化程度、骨胶
15、原的结构与组成、骨微结构、骨重建的更新率以及骨微损伤的数量和形态等方面3。其中,骨微结构和微损伤对于人们深入理解骨折风险十分关键4。骨微结构、微损伤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经历了比较长的历史进程。文章首先简述了骨微结构和微损伤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而综述了当前常用于骨微结构和微损伤检测的技术和设备,包括早期的骨大块染色法和后来出现的一些能够检测骨超微结构的高分辨率影像设备。这些设备和技术对于深入理解骨微结构和微损伤都很有帮助。1 资料和方法 Data and methods1.1 资料来源 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年1月至2016年6月Pubmed数据库与CNKI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bone,mic
16、rodamage”,中文检索词为“骨微损伤,检测”。检索到英文文献483篇,中文文献53篇,文献总计536篇。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文章内容与骨微结构及微损伤密切相关;对于使用相同检测技术的研究,选择近期发表文献以及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早期文献;在纳入文献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的,早于1990年但对相关技术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文献。排除标准:对于相关检测技术的发展没有特殊意义的文献;重复文献;非中、英文文献。1.3 数据提取 共检索文献量536篇,其中中文文献53篇,英文文献483篇,此外补充检索英文文献9篇(早于1990年)。排除与研究目的相关性差及内容重复的文献480篇,共纳入65篇符合标准
17、的文献进行综述。2 结果 Results 2.1 骨组织微结构2.1.1 皮质骨(compact bone) 皮质骨由不同排列方式的骨板组成。骨板排列方式有外环骨板、内环骨板、骨单位骨板和间骨板几种类型(图1)。6681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外环骨板血管哈弗氏骨板骨膜穿通纤维血管Volkmann管哈弗氏管图1 皮质骨微结构哈弗氏管间骨板黏合线Volkmann管哈弗氏骨板外环骨板内环骨板图2 内、外环骨板与骨单位骨板间骨板黏合线纵纤维骨板哈弗氏管骨陷窝环纤维骨板骨小管图3 骨单位图4 松质骨外环骨板(outer circumferent
18、ial lamella):环绕骨干表面且呈平行排列,约十数层或数十层,比较整齐。外环骨板的外面与骨膜紧密相接,其中可见横向穿行的管道,称穿通管,又称福克曼(Volkmann)管,外膜的小血管由此进入骨内(图2)。 内环骨板(inner circumferential lamella):居于骨干的骨髓腔面,仅由数层骨板组成,不如外环骨板平整。内环骨板中也有穿通管穿行,管中的小血管与骨髓血管相通连。 骨单位骨板(osteon lamella):又称哈弗氏骨板(Haversian lamella),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干皮质骨的主要组成部分。骨单位骨板呈同心圆排列,中央的管道为中央管(cent
19、ral canal),又称哈弗氏管。骨单位(osteon)又称哈弗氏系统(Haversian system),是皮质骨中主要起支持作用的结构和营养单位,呈长筒形,长0.6-2.5 mm,直径30-70 m,其长轴与骨干长轴平行,由4-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围成。骨单位表面有一层黏合质,它是一层含盐多、含纤维少的骨基质,在横断面的骨磨片上呈折光较强的轮廓线,称为黏合线(cement line),构成骨单位的边界(图3)。骨单位内部各层骨板间的骨陷窝(bone lacuna)和骨小管(bone canaliculus)相互通连,最内层骨小管则开口于中央管,管内有骨膜结缔组织及血管和神经,骨细胞从中
20、央管内的组织液获得营养并排出废物。但骨单位最外层的骨小管在黏合线以内折返,不与相邻的骨单位内的骨小管相通。相邻骨单位的中央管相互间以横行的穿通管相通连。 间骨板:为填充在骨单位之间的一些半月形或不规则的平行骨板,它是在骨生长改建中原有的骨单位或外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间骨板内存在骨小管但无血管通道,有时骨单位外层的骨小管会穿过黏合线,与间骨板内的骨小管相联通,形成一条骨单位中央管和间骨板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2.1.2 松质骨(cancellous bone) 松质骨分布在长骨的干骺端,是由棒状或者平板状骨小梁相互联通的三维立体网络结构,状如“脚手架”,承受复合力学负荷,对于皮质骨的支撑作用
21、极为重要。松质骨内部具有大小各异的互联孔,由此形成孔隙率和密度不同的结构。棒状网络结构形成了低密度的松质骨,细胞处于较开放的环境,而板状网络结构则构成了高密度的松质骨,细胞处于较闭合的环境(图4)。松质骨的相对密度是指松质骨标本密度与完全致密的皮质骨标本密度的比值,其范围为0.05-0.7,阈值对应的孔隙率为90%-30%。松质骨的骨小梁由成层排列的骨板和骨细胞(osteocyte)构成。骨小梁上的骨小管开口于骨髓腔,骨细胞从中获得营养和排出代谢产物。骨小梁具有广泛的表面积,是骨代谢最活跃的部位,也是骨丢失出现最早的区域,在其表面可见较多的细胞成分,包括成骨细胞(osteoblast)、破骨细
22、胞(osteoclast)和衬细胞等(图5)。各种细胞不同的比例变化,反应其功能状态。骨陷窝骨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骨小管骨板松质骨皮质骨骨小梁骨小管在骨小梁表面的开孔内膜骨板图5 松质骨微结构2.2 骨微损伤定义 早在1960年,Frost就利用不脱钙骨组织染色切片的方法发现了骨的显微损伤,然而Frost所观察到的损伤,究竟是真正的微损伤还是实验过程人为操作的破坏,一直存在争论并持续多年。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众多学者利用Burr等的碱性品红骨大块染色技术才最终证实了微损伤的存在。骨微损伤是指骨因“疲劳”而导致的骨显微结构的改变。材料学上的“疲劳”现象是指材料在低于断裂强度的较小应力/应变周
23、期性作用下,材料中会萌生微观裂纹并逐渐扩展,当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最终导致材料的整体失效。骨组织在日常的生理负荷周期性作用下会萌生两种常见的骨微损伤:“线性”和“弥散性”微损伤。当前人们对于线性微损伤的认识较为清晰,但对弥散性微损伤的认识还有所欠缺。线性微损伤和弥散性微损伤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二者在形态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力学和生物学特征上有着显著的差异。线性微损伤在骨组织切片上表现为长度50- 100 m的边界锐利的裂纹,它们是在步行和跑步等生理负荷的周期性作用下形成的。对健康人而言,生理负荷周期性作用下萌生的微损伤会随着骨重建被修复而不产生临床问题,但是当微损伤积累的速度超过了骨重建的
24、修复能力后,微裂纹会在应力的反复作用下逐渐扩展并最终导致骨折。线性微裂纹多发生于间质骨。间质骨是在骨重建中原有骨单位或外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间质骨较骨单位内的骨组织年龄较老因而经历了更多疲劳载荷的周期作用。有研究显示,间质骨中非酶胶原交联程度和矿化程度要高于新生骨单位的骨基质,这可能是线性微损伤好发于间质骨的内源性因素。骨微结构的研究显示,当沿着骨长轴观察时,微裂纹的长度显著长于横断面所观察到的长度。这是因为裂纹通常都沿着结构中的潜在间隙延伸。许多研究发现皮质骨和松质骨中的线性微损伤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Courtney等5发现老龄骨和年轻骨接受相同的疲劳载荷周期作用直至屈服后,老龄
25、骨中的线性微损伤要多于年轻骨。这些研究都说明线性微损伤与骨质量以及骨折风险相关,但是他们之间的确切关系至今仍未明确,其主要原因是现有的微损伤检测方法无法直接对临床患者进行观察。弥散性微损伤在骨组织切片上表现为弥散性的片状红染区域,长度一般小于10 m。人们首先在碱性品红骨大块染色的皮质骨标本中发现了弥散性微损伤,高分辨率下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是由多群极小的骨细胞裂纹(1 m以下)聚集构成的6-9,后来人们又在松质骨中发现了弥散性微损伤7。在所有微损伤中,弥散性微损伤是最早且最易于萌生的。在生理负荷周期性作用的早期就会迅速出现弥散性微损伤,此外,当大小恒定的载荷持续作用于骨标本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弥
26、散性微损伤(材料学上称为“蠕变”)。弥散性微损伤并非线性微损伤的延伸,Boyce10和Diab等11研究发现线性和弥散性微损伤发生在相互独立的区域;弥散性微损伤常出现于张应力作用区域,而线性微损伤则常出现于压应力或剪切应力作用区域10,12。同时,有研究发现人体对弥散性微损伤的生理反应完全不同于线性微损伤13。这些都说明二者在力学和生物学特征上有着显著差异。2.3 骨微结构以及骨微损伤的检测方法2.3.1 破坏性方法骨微结构和微损伤的二维检测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到碱性品红骨大块染色法:骨微结构的常用检查方法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传统方法制作骨组织切片时需要将骨组织进行脱钙、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及切片,
27、再染色观察。然而,在脱钙的过程中,往往原有组织的边缘形态会发生改变,不能准确地评估骨的形态。1960年美国骨整形外科医生Frost14提出了一种定量研究骨微结构和骨量的技术,其采用“不脱钙硬包埋法”和“活体荧光标记法”进行骨组织标本制作,更好地保留了骨组织微细结构。这就是目前检查骨微结构与评价骨转换重建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测定对象是不脱钙且带有“活体”荧光标记的骨标本,其计算结果包括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通过不脱钙硬包埋法能够较好的保持骨组织的完整性,计算所得的骨小梁体积百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分离度(T
28、b.Sp)、皮质骨厚度(Ct.Th)等静态参数值可以定量反映骨组织的微结构;同时,采用“活体”四环素、钙黄绿素双标记,可将时间因素以荧光标记在骨重建过程中,从而动态地观察骨组织的变化,得到动态参数信息,即所谓“动态骨组织形态计量学”(dynamic bone histomorphometry);骨微损伤的常用检查方法碱性品红骨大块染色(en bloc basic fuchsin staining):目前检测骨微损伤最常用的方法是碱性品红骨大块染色法。早在1960年Frost14就已经提出了碱性品红骨大块染色,但当前通用的步骤是由Burr等15于1990年在Frost的基础上改进后提出的。现行方
29、法是:将含有微损伤的骨块用体积分数70%乙醇固定48 h,然后置入含1%碱性品红的乙醇(体积分数80%,90%,100%)内进行染色和逐级脱水。染色后的皮质骨可以直接切片或者用有机玻璃包埋后切片,但对松质骨需要做有机玻璃包埋后切片,切片厚度为50-100 m。骨大块染色的优点是可以区分真正的骨微损伤和标本处理过程中的人为损伤。由于标本处理(包埋和切片)是在骨染色之后,所以标本处理所产生的微损伤并不染色。最初,人们使用常光显微镜观察碱性品红染色结果,但要将体内产生的全染色微损伤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染色以及未染色微损伤区分开来十分耗时费力。由于碱性品红是一种兼具强烈红光和荧光的染色剂,1998年
30、Lee等16提出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骨微损伤更加简单快速并且准确;1999年Huja等17证实了荧光显微镜能够更敏感的检测骨微损伤,在定量评定时可以产生更精确的效果。碱性品红骨大块染色法的发展序贯荧光染色标记法(sequential fluorochrome labelling):碱性品红虽然能够用于微损伤染色,但存在两个缺点。首先,由于碱性品红染色的原理是它能够进入骨微结构中的空隙,所以它对微损伤染色的同时也会对骨微结构中的骨小管和血管染色,也就是说它不具备针对骨微损伤的“位点特异性”;其次,在应力作用下骨微损伤会扩展,如果要显示微损伤的扩展过程,就必须使用两种颜色不同的染色剂在微损伤扩展
31、的前后分别染色;而碱性品红作为单一染色剂自然无法显示骨微损伤的扩展过程。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序贯荧光染色标记法。其所选择的染色剂为钙离子螯合荧光染色剂(具备针对微损伤的位点特异性),并且在加载前后使用不同荧光的螯合剂对微损伤各进行一次染色,这样就可以区分加载前已经存在的微损伤和加载后新发以及在原有基础上扩展的微损伤。2000年Lee等18比较了5种钙螯合荧光染色剂对骨微损伤的染色效果,发现茜素氨羧络合剂、钙黄绿素、钙黄绿素蓝、土霉素以及二甲酚橙对微损伤具有与碱性品红相同的检测能力,但缺点是不同染色剂边界欠清晰;2002年OBrien等19对该法做了改进,他提出了几种荧光染色剂的理
32、想浓度并联合使用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以提高显像效果;2003年OBrien等20应用序贯染色成功检测了疲劳试验导致的皮质骨微损伤的萌生、扩展过程。兼顾微结构与微损伤检测的方法保留四环素标记的荧光染色/双染色法(double labeling method):2011年Burt-Pichat等21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和大块骨序贯染色的基础上提出了保留四环素标记的荧光染色。研究首先使用四环素(动态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常用的标记物)进行骨组织的“活体”荧光标记,取出骨标本后再使用各种不同的螯合荧光染色剂标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微损伤并比较染色效果,最终发现钙黄绿素和二甲酚橙能
33、够较好的显示新发微损伤同时保留活体四环素荧光标记。这就使得研究者们可以在获取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同时检测骨微损伤。骨微结构和微损伤的三维成像:连续铣削成像法(serial block face imaging):虽然有许多方法可以在无创的条件下对骨微结构进行三维成像,但这些方法在提高成像分辨率的同时往往需要减小标本体积。为了保证较高的分辨率同时兼顾标本尺寸,1997年Beck等22在骨大块染色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连续铣削成像法(serial block face imaging)。具体方法是:对骨标本进行染色和包埋后,使用CNC数控铣床连续铣削骨标本,每次仅削除5-20 m的薄层。进而使用高分辨
34、率数码相机拍摄断面图像,如断面较大,则使用计算机精确控制摄像头移动后逐格拍照,后期再进行图像拼接而构成高分辨单层断面图像。接着,铣床再次削除薄层骨组织并拍摄断面,这样逐层步进,最终获取标本的连续断层图像,并使用相关软件对标本连续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2007年Kazakia等23在该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全自动铣削并使用二甲酚橙对微损伤进行荧光染色,由此极大的减小了工作强度并使连续铣削法能够检测骨微损伤,试验中标本直径8 mm,分辨率达到了3 m×3 m×8 m;2008年Bigley等24比较了基于荧光染色的连续铣削成像法和序贯荧光染色标记法,证实二者在检测骨微损伤时具有相同
35、的可信度;2009年Slyfield等25以及Tkachenko等26在一项针对骨小梁上破骨细胞形成的吸收陷窝的研究中,将基于荧光染色连续铣削法的分辨率进一步提高到0.7 m;由于荧光染色连续铣削法已经能够在三维空间显示能够反映骨转换重建的吸收陷窝,2012年Slyfield等27正式提出了三维动态骨组织形态剂量学(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bone histomorphometry)的概念,之前只能通过经典的双染色二维切片获得的骨转换重建动态参数就此内能够通过荧光染色连续铣削法在三维空间内获取;2015年Goff等28使用钙黄绿素和二甲酚橙染色标记骨微损伤,继而使用
36、连续铣削法构建三维模型(标本直径5.4 mm,高度4 mm),试验中分辨率进一步提高到了0.7 m×0.7 m×5 m,实验清晰显示了骨微损伤的三维空间分布,充分体现了荧光染色连续铣削法对骨微损伤的检测能力。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激光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得生物样品三维数据的分析仪器。激光点光源照射标本(标本预先做荧光染色)后,会在焦平面上形成一个轮廓分明的小光点,而该点被照射后所发出的荧光会被物镜收集而成像,这样以激光逐点扫描样品后,会最终聚合形成整个焦平面的共聚焦清晰图像。由于可进行荧光染色且具备较高三维空间分辨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
37、1994年Zioupos等29首先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了骨微损伤;2000年OBrien等30比较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连续铣削成像法对碱性品红染色的骨标本中微损伤的检测能力,认为二者都可以有效的检测骨微损伤;2001年Zioupos31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了皮质骨中的微损伤,分辨率达到10 m;2007年Diab等32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了碱性品红染色的皮质骨在疲劳试验中的微损伤形态;2012年Poundarik等33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更高分辨率下对弥散型微损伤中的亚微米级裂纹和膨胀带(dilatational bands)进行了检测。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
38、优点是可以对微损伤以及微裂纹进行三维重建,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其缺点是视野有限,景深较浅,只能重建标本表面以下有限深度的微损伤,无法观察到微裂纹的全貌以及骨组织的微结构,同时标本的处理(染色、切片等)也是破坏性的。2.3.2 无创检测方法micro-CT检测骨微结构:1972年Godfrey Hounsfield首先发明了CT技术,随后CT被迅速应用于临床;进入20世纪80年代,位于美国底特律的福特汽车公司为了探测材料中的结构和应力缺陷,不断改进CT技术,将CT的空间分辨率提高到了100 m以上,这从侧面极大的推动了micro-CT的发展34;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底特律地区的骨科研究者
39、们首先将micro-CT应用到了骨微结构的研究中35-37;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商用micro-CT的出现(分辨率10-100 m),骨微结构的micro-CT研究也迅速增加。当前,micro-CT已成为骨微结构无创检查的常规方法。micro-CT相对于传统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有很多优势。首先,micro-CT检测是相对无创的,它能够获取准确的影像数据且不破坏标本,在进行micro-CT检查后,标本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组织学或是化学、生物学检测;其次,micro-CT所得的图像分辨率高,能精确测定骨微结构的三维形态参数, 能够测得真正意义上的骨密度。对比剂增强micro-CT检测骨微
40、损伤:虽然micro-CT能够较好的对骨微结构进行扫描与三维重建,但对结构更加微小的骨微损伤进行检测有一定困难。为了在micro-CT扫描图像中加强骨微损伤的显像,人们开始尝试使用对比剂。由于骨结构本身在CT扫描中就表现为高CT值,因此对比剂的选择有一定困难。2005年Leng等38尝试使用“硫化铅”作为对比剂检测皮质骨中的微损伤;2006年Parkesh等39-40尝试使用“碘剂”作为对比剂对骨微损伤进行扫描,但他们使用的是自行合成的碘剂,且对微损伤的显像效果欠佳;2007年Tang等41将原本用于扫描电镜的“醋酸双氧铀”改用做micro-CT对比剂,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2007年以及20
41、08年Leng等42以及Wang等43使用“硫酸钡”作为对比剂分别对松质骨和皮质骨中的微损伤进行了micro-CT扫描,也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相对于前几种对比剂,硫酸钡可能是相对合理且较有应用前景的选择,因为当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硫酸钡作为对比剂进行胃肠道造影,即所谓“钡餐”。2010年Turnbell 等44-45使用硫酸钡做对比剂对皮质骨微损伤进行了增强micro-CT扫描,并与传统碱性品红骨大块染色法进行对比,发现增强micro-CT能够无创的显示微损伤的三维空间分布和积累过程,且其显示结果与碱品骨大块染色结果显著相关,证实了硫酸钡增强micro-CT方法的有效性;此后,硫酸钡又被成功应用
42、于多个增强micro-CT研究,进一步体现了硫酸钡作为对比剂应用于增强micro-CT检测骨微损伤的可靠性。同步辐射光源micro-CT(synchrotron radiation CT,SRCT):现有商用micro-CT在可以接受的检测时长范围内,其空间分辨率在10-100 m。如果需要达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则可能需要使用同步辐射光源。同步辐射光源是一种利用或正电子在磁场中偏转时所产生的同步辐射的高性能新型强光源,它具有高纯净度和高亮度的特点。利用同步辐射光源的这些特性,将其应用于micro-CT扫描可以获得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1993年同步辐射光源被首次推荐应用于micro-CT46
43、,此后,SRCT逐渐应用于骨微结构研究47-50。目前世界各地的第3代同步辐射光源中心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到达1 m左右51,特殊设置下,其分辨率还可以提高到100 nm52。尽管SRCT相对于商用micro-CT有较大的优势,但同步辐射光源的产生需要昂贵庞大的设备,故进行SRCT扫描必须前往相关地区的同步辐射光源中心站点,这也限制了SRCT的广泛应用。2003年Ito等53比较了SRCT、micro-CT和扫描电镜对骨微结构的扫描效果,结果显示SRCT的三维重建图像能够显示骨小梁表面的吸收陷窝,而它的二维扫描图像可以反映骨结构中不同位置的矿化程度,是研究骨微结构的有力工具;2006年Thurne
44、r等54以及Larrue等55将SRCT应用于松质骨破坏时微裂纹积累过程的观察(分辨率3.5 m);2009年Voide等56将SRCT应用于皮质骨破坏时微裂纹发生发展过程的观察(分辨率700 nm),这些研究都表明SRCT是骨微结构和微损伤检测的理想工具。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发明于1965年,扫描电子显微镜使用极狭窄的电子束去扫描样品,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产生二次电子发射,进而使用二次电子信号成像来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由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是使用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并激发二次电子发射,因此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要求样品表面能够导电,对于骨和其他许多不导电的试样,在扫描前需要进行镀
45、膜处理,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扫描电镜的分辨率极高(< 1 m),视野和景深大,成像富有立体感,可直接观察试样表面凹凸不平的细微结构。上世纪70年代研究者们就开始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骨微结构进行研究57-58,现在人们常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纳米层级下观察微损伤的超微结构59-60。类似于增强micro-CT,为了加强微损伤的显像,人们使用“硫化铅”做对比剂对骨微损伤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61,因为硫化铅染色后可以使微损伤区域的电子密度增高,从而使显像中微损伤的亮度增强。材料学中扫描电子显微镜常用于断口分析,人们也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骨折进行了断口分析。1997年Braidotti等6
46、2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检测了皮质骨的断裂面;2007年Wise等63使用扫描电镜对不同应变造成的骨折断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普通电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环境扫描电镜”能够对导电和不导电样品进行高分辨率的静态和动态观察。2014年Carriero等64-65使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小鼠的骨折线形貌,发现基因缺陷小鼠的骨折线表现为线性路径,而野生型小鼠的骨折线会出现较多分叉。3 总结 Conclusion 文章简述了骨微结构和微损伤的基本概念,进而综述了当前常用于骨微结构和微损伤检测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这些方法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骨微结构和微损伤都十分重要。在实际研究中使用何种技术取决于需要获得骨微结构和
47、微损伤的哪些信息。碱性品红骨大块染色能够快速有效的检测和评估线性和弥散性微损伤,micro-CT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在微米层级对骨微结构以及微损伤的三维形态进行分析,而扫描电镜则能够在纳米层级检测微损伤的细节,但无法观察微损伤的整体形貌。应当在综合使用力学实验手段的同时灵活使用上述方法,以获得骨微结构和微损伤的各种相关信息,最终有助于在不同层级上理解骨微结构和微损伤对骨质量的影响。 致谢:感谢刘华教授、李明清与王成功医师、李康华教授,在文章撰写过程中提供指导与帮助。作者贡献:许灿进行构思设计、资料收集、综述撰写,刘华给予指导与建议。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共同认可文章内容不涉及相关利益冲突。伦理问题
48、:无涉及伦理冲突的内容。文章查重:文章出版前已经过CNKI反剽窃文献检测系统进行3次查重。文章外审:文章经国内小同行外审专家双盲外审,符合本刊发稿宗旨。作者声明:第一作者对研究和撰写的论文中出现的不端行为承担责任。论文中涉及的原始图片、数据(包括计算机数据库)记录及样本已按照有关规定保存、分享和销毁,可接受核查。文章版权:文章出版前杂志已与全体作者授权人签署了版权相关协议。4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Hui SL, Slemenda CW, Johnston CC Jr. Age and bone mass as predictors of fracture in a prospe
49、ctive study. J Clin Invest. 1988;81(6): 1804-1809.2 Knudtson M. Osteoporosis: Background and Overview. J Nurs Prac. 2009;5(6): S4-S12.3 Hernandez CJ, Keaveny TM. A biomechanical perspective on bone quality. Bone. 2006;39(6): 1173-1181.4 Diab T, Vashishth D. Effects of damage morphology on cortical b
50、one fragility. Bone. 2005;37(1): 96-102.5 Courtney AC, Hayes WC, Gibson LJ.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post-yield damage in human cortical bone. Experiment and model. J Biomech. 1996;29(11): 1463-1471.6 Burr DB, Turner CH, Naick P, et al. Does microdamage accumulation affe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
51、s of bone? J Biomech. 1998;31(4): 337-345.7 Vashishth D, Koontz J, Qiu SJ, et al. In vivo diffuse damage in human vertebral trabecular bone. Bone. 2000;26(2): 147-152.8 Yeni YN, Hou FJ, Ciarelli T, et al. Trabecular Shear Stresses Predict In Vivo Linear Microcrack Density but not Diffuse Damage in H
52、uman Vertebral Cancellous Bone. Ann Biomed Eng. 2003;31(6): 726-732.9 Fazzalari NL, Forwood MR, Manthey BA. Three-dimensional confocal images of microdamage in cancellous bone. Bone. 1998;23(4): 373-378.10 Boyce TM, Fyhrie DP, Glotkowski MC, et al. Damage type and strain mode associations in human c
53、ompact bone bending fatigue. J Orthop Res. 1998;16(3): 322-329.11 Diab T, Condon Kwburr DB, Vashishth D. Age-related change in the damage morphology of human cortical bone and its role in bone fragility. Bone. 2006;38(3): 427-431.12 Reilly GC, Currey JD.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racking and failure
54、in bone depends on the loading mode to which it is adapted. J Exp Biol. 1999; 202(202): 543-52.13 Seref-Ferlengez Z, Basta-Pljakic J, Kennedy OD, et al.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Repair of Diffuse Damage in Cortical Bone In Vivo. J Bone Miner Res. 2014;29(12): 2537-2544.14 Frost H. Presence of micro
55、scopic cracks in vivo in bone. Henry Ford Hosp Med Bull. 1960;8(2): 35.15 Burr DB, Stafford T. Validity of the bulk-staining technique to separate artifactual from in vivo bone microdamage.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0;260(260): 305-308.16 Lee TC, Myers ER, Hayes WC. Fluorescence-aided detection of m
56、icrodamage in compact bone. J Anatomy. 1998;193(Pt 2): 179-184.17 Huja SS, Hasan MS, Pidaparti R, et al. Development of a fluorescent light technique for evaluating microdamage in bone subjected to fatigue loading. J Biomech. 1999;32(11): 1243-1249.18 Lee TC, Arthur TL, Gibson LJ, et al. Sequential
57、labelling of microdamage in bone using chelating agents. J Orthop Res. 2000;18(2):322-325.19 OBrien FJ, Taylor D, Lee TC. An improved labelling technique for monitoring microcrack growth in compact bone. J Biomech. 2002;35(4): 523-526.20 OBrien FJ, Taylor D, Lee TC. Microcrack accumulation at different intervals during fatigue testing of compact bone. J Biomech. 2003;36(36): 973-980.21 Burt-Pichat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体育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玉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三维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人力资源加盟行业人才测评与选拔服务协议3篇
- 2024年全脑开发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4年医用混合气体系统项目提案报告模稿
- 昆明学院《电视纪录片编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乡村专类花园游客满意度感知与提升策略研究》
- 《东海地球物理场及深部地质构造研究》
- 探秘地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3年医科医学计算机应用题库
- (正式版)SHT 3070-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钢结构设计规范
- 发生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
- 咸阳中心医院门诊综合楼装修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全国高考数学新课标Ⅱ卷第11题说题课件
- 2024年荆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冲上云霄-飞机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建筑防雷与接地-等电位连接
- 2024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述题
- 国际货运代理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以KX公司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