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设备培训4249876_第1页
SMT设备培训4249876_第2页
SMT设备培训4249876_第3页
SMT设备培训4249876_第4页
SMT设备培训424987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 备 维 护 手 册大阪鬆下-SMTPANASERT SMT设 备 维 护 培 训 手 册 一 机械部分 ( MV2*/MSR )1 设备零配件的更换2 设备机械配合、感应器、相机的调整 二 电器部分 ( MV2*/MPA*/MSR ) 1 MV2F/MV2V 卡板的简介2电机的简介 3 驱动器的简介 4 常用感应器 5 常用光模块 6 Cycle timer的输入方法 7 设备的电源连接与保护 目 录第一部分 机械配合的介绍与点检内容1、更换伺服马达 4页2、更换切刀 4-5页3、贴片头的介绍 6-7页4、更换贴片头内轴 7页5、贴装高度的调整 8页6、取料高度的调整 8-9页7、FEED

2、 Height 的调整 9页8、Thrust-up and Peeling Height 的调整 9-10页9、Line Sensor 高度的检查 10页10、Component Recognition Unit 检测 11页11、Nozzle No. DET Sensor 的检查与调整 12页12、Head Number Detect Sensor 检测 13页13、Nozzle Select CHK DET Sensor 的检测 14页14、 Origin DET Sensor 的检测 14页15、VS MS DS Lever压片的调整 14页16、Loose Cassette Detec

3、tion Switch與Sensor 的調整 14页17、Loose Cassette Shutter Detection Sensor 的調整 14页18、Vacuum/Mount/Component discharge 真空检测 15页19、Nozzle Select Unit 的调整 15页20、Stopper shutter與Stopper push-up的調整 18页21、VT 连杆的检查与调整 15-16页22、MT 连杆的检查与调整 16-17页23、Halogen Lamp角度的检查 17页24、Part Camera 灰度的调整 19页第二部分 电器部件的介绍与一些维修、检测

4、方法25、MV2* Control System Block 的简介 20-21页26、电机的简介 22-24页27、驱动器的简介 24-33页27.1、常用交流伺服电机的驱动器 24-25页27.2、驱动器常见报警信号及解释说明 25-30页27.3、一般故障的对策 31-32页27.4、YASKAWA 型驱动器简介 32-33页27.5、不同机型间的驱动器借换 34页27.6、更换驱动器的一些注意事项 34页28、常用感应器 (Sensor) 35-38页29、常用光模块 (Optical Module ) 38-39页30、时序编码器(610-CT-2)的查询与输入 40页31、电源变压

5、器的常见连接方法 41-42页32、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43页編制: 张 鉴 更新日期: 2010-10-20一 机械部分 1、更换X Y 轴伺服马达 ( 其它电机类同, 更换电机后参数需要修整一下 )1.1、如要更換的電機是一個工作不穩定,但可運行的電機,先在Table上做一個Mark點,並記下座標值。1.2、切断电源后, 取下电机与轴连结处的盖子,取下X/Y轴电机。 1.3、装上新电机, 锁紧电机固定螺丝, 接上电源线 Encoder线。1.4、轻轻锁住电机与轴的连结螺母。1.5、将Table X/Y方向手动移到原点位置,X/Y轴的原点感应片与原点Sensor重合。1.6、打开电源, 回原

6、点。1.7、进入NC AXIS JOG CHECK将Table移到Mark點坐标位置,如下值。 MXLX Axis160220Y Axis-365 -505表 1 * 具体值可用Machine Data/Org offset, 以上值仅为一例。 1.8、松掉电机与轴的连结螺母, 用手推动Table 将Mark的中心位置与Monitor上的中心对齐。( 最好將每台機的X Y Org offset值設為定位PIN的中心值,這樣做即能統一所有設備的程序原點,在老機種換線時不能再調整NC程序offset值,又方便以後X Y Table 的各項調整工作 )1.9、重新锁紧电机与轴的连结螺母, 盖上盖子。

7、1.10、其它伺服电机的更换类同,主要是将电机的原点轴上原点要调得重合,但Machine Data/Org offset值要作小的改动。1.11、步进电机的更换较为简单,电机自身没有原点,更换后机器参数也需进行调整。 2、更换切刀 ( 切刀有几种型号,如只更换固定侧或可动侧中某一部分,注意选用切刀型号与原来的要一致 ) 2.1、 更换相同型号的切刀 2.1.1、回原点 把Feeder carriage移到等待位置, 将“HEAD SERVO”打到OFF。 2.1.2、用手动柄将头转到CT25° 关气。 ( MSR: 转到CT42°)* CT25°一般停不住, 如一

8、人更换切刀, 可在CT28°停住。 2.1.3、松掉固定块与调整块的螺丝, 可先取下固定侧切刀,再取下移动侧切刀。 2.1.4、重新安装切刀后, 旋转切刀左边的调整螺丝, 用手上下移动切刀, 使其正好能切断纸片(一般的书用纸), 但不能太紧;且切刀重合最短處約為1mm。 2.1.5、锁紧固定块与调整块的螺丝。 2.1.6、用手动柄将头部转回原点、打开气源 ; 重回原点。 2.2、更换不同型号的切刀 2.2.1、按以上方法更换切刀。2.2.2、先检查切刀在张开状态, 料带进入宽度是否合适。 2.2.3、用手上下移动切刀, 检查切刀运行轨迹是否合适。 2.2.4、调整切刀推动连杆长, 满

9、足2 、3项的条件。2.2.5、调整连杆长度后, 切刀Stop PIN要作相应调整, 保持O.5-1mm的距离。2.2.6、再按以上方法调整上下切刀的配合。图1 CUTTER草图 3、贴片头的介绍 3.1、下头 3.1.1、回原点, 取下废弃组件盒将“HEAD SERVO”打到OFF, 取下Nozzle。 3.1.2、用手动柄将头转到7号与 8号位置之间。 3.1.3、用一面镜子放在头的下面平台上。 ( 方便找螺丝 ) 3.1.4、用M5的梯形内六角扳手松掉固定螺丝, 取下头的固定块。 3.1.5、一手用扳手向上顶贴片头的滑块, 一支手紧握住头可慢慢取出。 3.1.6、用尖嘴钳压住气管接口,

10、拔出气管, 贴片头取下。 * 第一个贴片头的气管较难取出, 注意不要把里侧气管连接头拔松。 用於鬆螺絲的梯形扳手一定要選用好的工具,注意旋轉方向。 3.2、装头 3.2.1、在八号位置开始安装贴片头。 3.2.2、将贴片头接上气管。 3.2.3、贴片头滑块的定位孔对准头的安装定位销, 将滑块下压固定。 3.2.4、用M5的梯形内六角扳手装上头的固定块,緊螺絲時將兩個螺絲一起鎖緊。 3.2.5、全部贴片头安装完后, 安装好Nozzle 进行Nozzle中心校正。 * 锁紧固定块的两个内六角螺丝扭力要求 Torque : 90kgf * 如没有仪器检测,上螺丝时要听到两下响声,表示已上紧了。 3.

11、2.6、准备物料。 (物料多于288PCS MV2F 2125型物料; MV2V 1608/2125型物料) 3.2.7、重新检测组件取料高度/组件安装高度参数。 3.2.8、准备一片松下SMT设备校正标准板(1.6mm厚), 用黑色胶布反贴在板上。 3.2.9、按提示进行 Head Position Offset校正。 Head Position Offset的值正常情况下应小于正负0.1mm。如大于0.1应考虑更换贴片头或校正头的定位销。 裝頭前先必須檢查把氣管裝好,氣管的順序不要裝錯1 Vacuum 2 13 Line Sensor4 Component camera6 27 Mount

12、9 Component discharge10 Nozzle select11 Nozzle Select confirmation12 3 5、8 Not user图 2 贴片头平面图 4、更换贴片头内轴 ( Nozzle inner shaft removal jig 1042745006 /1042745014 ) 4.1、回原点, 将“HEAD SERVO”打到OFF 取下Nozzle。 4.2、将需要取下内轴的头转到8号位置。 4.3、松掉内轴顶部镙丝。 4.4、用内轴拆除治具放在内轴顶部并下压内轴弹簧。 4.5、用尖嘴钳取出内轴销钉。 4.6、取出内轴的弹簧。 4.7、从内头的底部

13、稍微用力即可取出内轴。 4.8、反顺序可安装内轴。l 注意销钉插入的方向 5、贴装高度的调整5.1、选一片松下标准的PCB板( 1.6mm厚 )定位在Table中, 并加好顶针。5.2、安装新的MA Nozzle, 并检测Nozzle, 记下Line Sensor检测Nozzle的高度。5.3、做一Test程序, NC程序在PCB板中间随意取一点坐标, ARRAY程序可选用一种常用物料, 并按ARRAY程式装好物料,如2125R。 5.4、选择此程序为生产程序, 单步生产完成此组件的贴装 ,记下Line Sensor检测组件的厚度, 如厚度为 0.55mm。5.5、将Feeder carria

14、ge移到等待位置。5.6 、切换到手动状态,将手动柄反转到CT270°(MSR方法相同,CT276°),量取PCB与Nozzle之间的间隙,间隙值应为组件厚度下压0.2-0.3mm,测量间隙应为0.25-0.35mm ( M型Table下壓0.2mm,XL型Table下壓0.3mm )5.7、如间隙不为0.35mm,则原始贴装高度参数, Machine Data/Placement Height有误. 如为0.45mm, 则将原数据加上0.1mm; 如为0.2mm, 则将原始数据减小0.15mm。5.8、再按此方法重新检测一次。 * 特別注意,MSR沒有MT軸,它的安裝高度

15、由XY T軸決定,此調整方向與MV2F/V相反 6、取料高度的调整 ( K型Cassette 治具29mm厚、 Q型39mm 厚,MSR 31mm厚 ) 6.1、同上方法做一Test程序, ARRAY程序设为紙带物料(如2125C P0.8)在一号仓, 如有治具, 按下面步骤进行。 安装治具 ( K型Cassette Z axis jig 1998110002 ) 6.2、先检测一下此物料的实际厚度,如实际厚度为0.8mm。 6.3、选择此程序为生产程序, 单步生产完成此组件的取料动作后停止。 6.4、切换到手动状态, 将手动柄反转到CT250°(MSR方法相同,治具不同,CT243

16、°), 打开舱门, Nozzle与治具平台的间隙应为0.7mm(0.8mm-0.1mmm), 如数据不对, 则原始取料高度参数Machine Data/Pick Up Height有误. 如为0.45mm 则将原数据减小0.25mm; 如为0.8mm, 则将原始数据加大0.1mm。 6.5、如没有冶具, 可将一好Cassette下掉压料盖, 安装在一号仓, ARRAY程序改为1608C (纸带包装), 同上方法测量Nozzle与Cassette双沿之间的间隙 (1608C组件厚0.8mm 取料时Nozzle下压0.05-0.1mm), 它们间的间隙同样应为0.7mm. 如数据不对,

17、调整方法同上。膠帶包裝的測試數據不一樣,不管料的厚度是多少,間隙測試值都應為-0.1左右。 6.6、MSR的調整方法相同,但在轉頭之前,先將手動操作枘上的”Enable”、”PICKUP STOPPER”打到OFF,”NOZZLE RETURN STOPPER”打到ON的位置。l 用第五项调整时注意安全,此方法仅供参考。l 鬆下的維護手冊要求取料時,NOZZLE應與料正好接觸,是上調0-0.1mm,而我個人認為由於物料的厚度存在誤差,且供料平台不可能完全平整,故應下壓0.05-0.1mm 7、FEED Height 的调整 ( k Cassette ) ( Z axis adjustment

18、jig 1998110002) 7.1、MV2F/V K Type:将手动柄转到CT270°的位置。 7.2、清洁供料仓Base Plate, 将29mm厚的治具平台安装在上面。 7.3、如为M Size 单Feeder,将86.5mm厚的治具放在平台上面,调整Feed Roller的高度, 及 Feed Roller与Z Axis Base Plate的距离为:115.5mm。如为XL Size 双Feeder, 将76.5mm的治具放在平台上面, 调整Feed Roller的高度, 及 Feed Roller与Z Axis Base Plate的距离为:105.5mm。7.4、M

19、V2F/V Q Type:機器回原點,在1、2號倉裝一新Feeder.7.5、將Feeder 移到取料位置,Feed Roller與Feed Gap之間的距離為0.5+_0.1mm.7.6、MSR:將機器回原點,在1、2號倉裝一新Feeder.7.7、將”FEED LOCK”打到OFF,将手动柄转到CT125°的位置.7.8、將Feeder 移到取料位置,Feed Roller與Feed Gap之間的距離為0.5+_0.1mm.* 这个位置的数据如有问题,很容易打断Nozzle。 * MV2F/MV2V Cassette 分为 K/Q型 双/单 Feeder8、Thrust-up a

20、nd Peeling Height 的调整 ( K Cassette )8.1、将手动柄转到CT265°的位置。8.2、清洁供料仓Base Plate, 将29mm厚的治具平台安装在上面(1998110002)。 8.3、如为M Size, 将56.3mm厚的治具放在平台上面, 调整Thrust-up block gauge的高度, 及Thrust-up block gauge与Z Axis Base Plate的距离为85.3+0.1mm。 如为XL Size, 将46.3mm的治具放在平台上面, 调整Thrust-up block gauge的高度, 及Thrust-up blo

21、ck gauge与Z Axis Base Plate的距离为75.3+0.1mm。 8.4、如为M Size, 将55mm厚的治具放在平台上面, 调整Peel block。 gauge的高度, 及Peel block gauge与Z Axis Base Plate的距离为84.0+0.1mm。 如为XL Size, 将45mm的治具放在平台上面, 调整Peel block gauge的高度, 及Peel block gauge与Z Axis Base Plate的距离为74.0+0.1mm。 此部分內容本人未動手調整過,僅供參考 9、Line Sensor 高度的检查 9.1、安装一支新MA

22、Nozzle在一号头上, 将一号头转到3号位置 CT145°。(MSR方法相同,为No.1 Nozzle,CT178°)。 9.2、将Line Sensor切换到手动”MANU-DiP.s”MEASURE”位置, 检测位置 Line Sensor显示的值应为2.75mm/K type(Q type:3.35mm)。 (MSR的值也应为2.75mm)9.3、如偏差超过0.25mm 松掉两个M5的固定螺丝, 调整Line Sensor的高度到显示值显示为2.75mm。9.4、在調整過程中,為了保証其安裝角度不變,調整好高度後,要進行角度確認,可用一白紙放在Nozzle頭部,白紙

23、上應有一光點與Nozzle頭部完全重合。 9.5、如偏差小于0.25mm 将測量值重新输入到机器中, 进入服务菜单 Machine Parameter Setting 處更新参数。如果數據偏差比較大,也可以將實際值更新機器參數,但會影響到機器的安裝的范圍。 如果不能使用要将MMI卡SW1第六位打到OFF位 Panasonic POWER MODEAUTO DIFFER MANU-DiP.S ORG O.ADJ MEASUREDIFFER OFFSETORG SENSORMEASURE LIGNT 2. 75M5M5M5 M5 M5 图3 Line Sensor草图 10、Component R

24、ecognition Unit 检测10.1、机器回原点, 安装一支新SS型Nozzle 到一号头上。10.2、用手动柄将此头转到4号位置(认识位置)CT270°。10.3、Camera glass与 SS nozzle below的距离为13+-0.1mm。10.4、如距离不符合要求, 用梯形扳手松掉固定相机的四颗M5螺丝重新调整。10.5、如數據相差較大,應對CT軸時行調整。10.6、如重新调整过Part Camera Unit , 重新进行Nozzle中心校正后。 Recog Basic Data/Part Camera Offset会自动修正。 10.7、重新進行Head P

25、osition Offset校証。Recog Basic Data/PCB Camera Offset 會重新被补偿。注: PCB Camera Offset(参考值): X 0 Y -60 实际值与参考值的偏差不应超过正负0.5mm, 如相差太远,应重新调整一下相机的安装位置 M5*4 相机相机 镜 头 图4 Component Recognition Unit草图 11、Nozzle No. DET Sensor 的检查与调整 ( MSR类同,但有6个嘴 ) 11.1、 检查 11.1.1、耗料盒旁边有三个 P916C-S1720的Sensor,感应器后接922M放大器。 11.1.2、三

26、个Sensor组成三位二进制编码, 在CT0°时, ON为1 OFF为011.1.3、光模块的信号灯长亮表示有效, 闪动表示无效。11.1.4、每个贴片头外壳根据五个吸嘴可分五等份,每部分感应缺口的宽度与形状不同。Sensor3Sensor2Sensor1Nozzle No.00110102011310041015 表 3计算公式: Sensor3*22+Sensor2*21+Sensor1*20=Nozzle No. 11.2、调整/设置11.2.1、MV2F/V 将手动柄转到CT0°。 11.2.2、光模块的信号灯长亮表示有效, 闪动表示无效。* 具体设置方法第22页S

27、ensor Amplifier (922)的调整有详细介绍 11.2.3、Sensor头部距贴装头的距离。MV2F 1.0-2.0mm MV2V 1.0-1.2mm 11.2.4、MSR将手动柄转到CT250°,Sensor头部距贴装头的距离1.0+_0.1mm 12、Head Number Detect Sensor 检测 ( MSR类同,但为16个头 ) 12.1、旋转头右上侧有四个 P923A的检测Sensor。 ( MSR Sensor型號不同 )12.2、四个Sensor组成四位二进制编码, 在CT0°时, ON为 1 OFF为 0。12.3、主轴边根据12个头分

28、成12等份,每部分的感应片的宽度与形状不同。 Sensor4Sensor3Sensor2Sensor1Head No.000110010200113010040101501106011171000810019101010101111110012 表 2 计算公式: Sensor4*23+Sensor3*22+Sensor2*21+Sensor1*20=Head No. * 一号贴片头连接气管颜色有区别。 * 主轴的底部平面有贴片头号码的编号。* 由一输入光模块连接四个感应器。* 判断那个感应器是否有问题应参照此表, 如某位感应器为1的所有头都有问题, 那很有可能是此感应器出了故障或连接线断了。

29、 13、Nozzle Select CHK DET Sensor 的检测 13.1、设置方法与贴装头的距离同上。 13.2、CHK DET1 将手动柄转到CT0°进行设置与调整。 13.3、CHK DET2 将手动柄转到CT64°进行设置与调整。 14、 Origin DET Sensor 的检测 14.1、MV2F/V设置方法与贴装头的距离同上。14.2、将手动柄转到CT0°进行设置与调整。14.3、MSR: Nozzle Origin Sensor 上面有兩個檢測Sensor稱A型,下面有一個稱B A型:CT0°時,Sensor头部距贴装头的距离1.

30、5+_0.1mmB型:CT0°時,Sensor头部距贴装头的距离1.0+_0.1mm15、VS MS DS Lever压片的调整 15.1、手动状态下, 各轴回原点。 15.2、將手动柄转到CT0°, 机械气阀轮子转至VS轴(MS/DS)Lever压片正上/下方。 15.3、压片与机械气阀的轮子的间隙为。 MV2F 0.8-1.0mm MV2V 1.0-1.2mm15.4、MSR:CT276°M.B.L與頭的間隙2.7+-0.1mm,CT300°D.B.L間隙3.0+-0.1mm CT180°V.L與頭的間隙7.7+-0.1mm、與蝶型閥的間隙

31、為0.9+-0.1mm 16、Loose cassette shutter detection switch與Sensor的调整16.1、回原点后, 关掉 SERVO MOTOR。16.2、安装一个Cassette在Feeder carriage上, 手动将Cassette移到检测开关下面。 16.3、测量弹簧与Cassette Shutter的间隙。 K type cassette 间隙:1.52.0mm Q type cassette 间隙:2.02.5mm 16.4、k/Q type sensor: 用三個Feeder分別放在兩邊和中間進行調整,Q type的Sensor中心位置X:與取

32、料位置相距225-225.5mm,Y:與供料倉平台相距20mm 17、Loose Cassette Shutter Detection Sensor 的調整 17.1、K type:需用治具進行調整 17.2、Q type:此Sensor為激光感應,有紅光;17.3、它光度的位置X:與供料倉前板後外沿相距150.5mm,Y:與供料倉平台相距40.6mm17.4、調整它的位置時必須同時調整發射與接受位置。 18、Vacuum/Mount/Component discharge 真空检测 Vacuum pressure :-500- -700mmHg (MV2*) Vacuum pressure

33、:-500- -800mmHg (MSR) * 无气阀调整, 如真空不足, 可清洁气路、清洗吸取机械阀、检测真空电机。 Mount pressure :30-60mmHg Component discharge pressure :80-110mmHg (MV2* MSR) * 1MMHg*0.135=1Kpa 19、Nozzle Select Unit 的调整 18.1、机器回原点。 19.2、用手动柄将头转到CT270°。 19.3、头部的The nozzle select lever与The nozzle unit gear之间的距离为0.4-0.6mm。19.4、如距离不对,

34、 松掉NS轴上Cam follower的螺丝, 调整距离。19.5、如The nozzle select gear 与The nozzle unit gear吻合不好, 松掉The nozzle select gear的固定螺丝, 调整配合。19.6 、The nozzle select gear 与The nozzle unit gear吻合后, Backlash :0.1-0.2mm。 如不在范围内, 可调整NS轴连杆长度。 * 更换NS轴电机后, 应先调整The nozzle select gear与The nozzle unit gear之间的配合。 l The nozzle sele

35、ct gear NS轴上的齿轮l The nozzle unit gear 贴片头单元上的齿轮19.7、MSR Nozzle Up/Down:在13號位置,CT160°回復片與吸嘴的間隙4.0+-0.1mm 在15號位置,CT190°下降輪子與吸嘴固定塊的間隙1.5+-0.1mm 20、Stopper shutter與Stopper push-up的調整 20.1、回原點後,按下<Shutter Open/Close Lock>,此部分的Cam Follower與Cam之間的距離為0.010.02mm 20.2、回原點後,按下<Push-up Lock&g

36、t;,此部分的Cam Follower與Cam之間的距離為0.010.02mm 21、VT 连杆的检查与调整 21.1、续拆除两个以上的贴片头。21.2、把除下了贴片头的空当移到1号位置。(取料位置)21.3、手动柄转到CT60°, 检查VT轴下滑块与头的滑轨是否顺滑,进行层差检查。21.4、如滑块偏上或偏下, 则调整A连杆长度或检查其部件是否损坏, 如调整好长度手动转动头一圈后, 又出现偏差, 则很有可能为1或2号换向节损坏。21.5、用百分表打在滑块下, 除掉VT轴马达的电源线, 手动转动VT轴皮带, 百分表的跳动应在0.030.05mm之间, 并检查皮带的松紧度。21.6、如跳

37、动超差, 则调整B连杆长度或检查其部件是否损坏, 如调整好长度手动转动头一圈后, 又出现跳动超差, 则很可能为3号换向节或C部分损坏。21.7、检查、调整完后重新安装贴片头。 21.8、重新检测组件取料高度参数, 并进行头的Offset值测定。 图 5 VT MT 连杆草图 l C部分简化了实际图形 l A连杆调整长度时 调整1号换向节l B连杆调整长度时 调整3号换向节 22、MT 连杆的检查与调整22.1、连续拆除两个以上的贴片头。22.2、把除下了贴片头的空当移到7号位置。(贴装位置)22.3、将手动柄转到CT110°, 检查MT轴下滑块与头的滑轨是否顺滑,进行层差检查。22.

38、4、如滑块偏上或偏下, 则调整A连杆长度或检查其部件是否损坏, 如调整好长度手动转动头一圈后, 又出现偏差, 则很有可能为1或2号换向节损坏。22.5、用百分表打在滑块下, 除掉MT轴马达的电源线, 手动转动MT轴皮带, 百分表的跳动应在0.030.05mm之间, 并检测皮带的松紧度。22.6、如跳动超差, 则调整B连杆长度或检查其部件是否损坏, 如调整好长度手动转动头一圈后, 又出现跳动超差, 则很可能为3号换向节或C部分损坏。22.7、检查、调整完后重新安装贴片头。 22.8、重新检测组件安装高度参数, 并进行头的Offset值测定。 注: 同图5 VT、MT連桿上的換向節與軸承磨損是MV

39、2F/V的最大通病,建議對超過五的設備做定期更換,將能很好的改善安裝品質與控制拋料23、Halogen Lamp角度的检查 23.1、安装一支新MA Nozzle 在某贴片头上。 23.2、转动手动柄, 将此贴片头转到4号位置, (认识位置)CT245°。 23.3、先用一个物体, 遮住外侧Halogen Lamp, 检查里侧的Halogen Lamp再用物体遮住里侧的Halogen Lamp, 检查外侧的Halogen Lamp。23.4、照射高度一般高出Nozzle底部23mm。23.5、如有偏光, 则调整Halogen Lamp的角度。 图 6 Halogen Lamp照吸嘴的

40、草图 24、Part Camera 灰度的调整24.1、取下一号头一号嘴的内轴, 安装上相机灰度测试的专用治具。24.2、取下废弃料物料盒。 24.3、用手动柄将头转到4位置(认识位置) CT255°。24.4、进入服务菜单, 相机认识栏(Recognition Service) 进行相机灰度检测。24.5、选择 Small P.Camera 按提示进行检测。 正常灰度应为 506024.6、选择 Large P.Camera 按提示进行检测。 正常灰度应为 556524.7、如灰度不符合要求, 则在红色焦距部分对其进行调整。* 一般的设备调整灰度前,建议先清洁镜头。* MV2VB可

41、以不再此处调整焦距,它镜头部分的发光灯亮度非常方便调节,通过发光灯的亮度调节,同样能达到控制灰度正常的目的。 為保証大、小相機的平行度,盡量不要調整任一相機的鏡頭,如相機有故障,可先更換上面的CCD,隻更換裡面的電路板。大视野相机小视野相机 镜头 图7 Part Camera unit 草图二 电器部分 25、MV2* Control System Block 的简介 主控制箱(MAIN CONTROLLER)25.1、P783 系列主要由以下各种控制卡(常用)组成1) MMC2) MMI: Printer、Main Control Panel、KEY、RS-2323) SC: SC1、SC2

42、、SC3、SC4、Sub Control Panel4) RC:CCD cameras ( 3 PCS )5) NC1:X、Y、ZR、ZL 6) NC2:NS、H、1、2、37) PM1:DS、VS、MS、VT、MT、CT8) PM2:Loader、Unloader、X-Y Table25.1.1、MMC 卡:存贮 I/O卡 Referred to as main machine controller which controls all card, It receives information from other cards, and gives appropriate commands

43、 to themMMC卡是(机器主机控制)的缩写,对所有其他控制卡进行控制,他接收其他控制卡的数据,并向其他控制卡传送正确的命令。 25.1.2、MMI 卡:接口卡 MMI卡是(主机接口)的缩写,控制外部环节的接口,如主操作盘, FDD数据写入存取,以及后方操作盘(REAL PANEL),打印机,显示器,操作系统等。 25.1.3、SC 卡:时序控制卡 Determines the processes(head, convey, error, etc.)through sequential control and sends the results to the MMC card to all

44、ow it to give commands to each card 利用顺序控制,SC卡对头部系统、传送系统、错误处理等依次控制进行判断,并将判定结果的数据送至MMC卡,并将指令从MMC卡送至其他卡。 25.1.4、RC 卡:认识卡 ( P861/P862/P863 ) PCB Camera / Part Camera 的数据处理 The recognition data from the CCD camera is written into the memory .It then calculates leads and bends of QFP and Tr, and the cent

45、er of parts to send the calculated values the MMC card将来自摄像机的元件插入孔数据以及其他一些板上的MARK信号记入存储器,并与预先确定的标准孔位比较后对数据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送入 MMC卡,其 他 一 些卡属于 OPTION。主要根据机器的一些特定功能,如 2D SENSON卡, 3D SENSOR卡,脉冲电机PM控制卡等。 25.1.5、NC : 伺服系统控制卡 Receives the operating signals from the MMC card, and sends the signals corresponding t

46、o the preset values in NC program to the AC servo driver to control the AC servomotorNC 卡接收来自MMC卡运转状态信号,并按照NC程序设定的数据将信号送到驱动器来达到控制马达的正确运转。 NC1 卡:伺服系统控制卡 ZL/ZA ZR/ZB X Y NC2 卡:伺服系统控制卡 H NS 1 2 3 25.1.6、PM : 步进系统控制卡 Receives data from the MMC card, and sends it to the stepping motor driver after calcul

47、ating the number of pulses and motor rotational direction PM1 卡:步进系统控制卡 MT VT CT DS MS VSPM2 卡:步进系统控制卡 Loader / UnLoader / Table宽度调整 Pin XNC、PM卡与驱动器,SC卡与光模块, MMI卡与显示器等都是通过光纤回路连接的,如212uw/1039uw标识是表示回路光导纤维光通量的指标。需专门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在这个数据范围内,光导纤维的数据传送可以得到有效保证以让机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25.2、MSR主控箱( P8000 ),简化了主控箱,特別是驅動部分做了較大的改變 控制卡主要有MMC、SC、NC、RC卡 原MMI部分由CPU Card、I/O Board、FDD/VGA Board組成 25.3、MSR與MV2F/V在控制部分也出現了很大區別: 由伺服系統控制的軸 MSR: H、 X、 Y、 XVT、 ZL、 ZR、 CT、 VTMV2F/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