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_第1页
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_第2页
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_第3页
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_第4页
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一、储层的“四性关系储层的“四性关系是指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之间的关系.沉 积相是限制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主要因素,电性是对其三者的综合反映,不同 的沉积相带,决定了不同岩性、物性和含油性,并决定了不同的电性特征.只有 正确地熟悉岩性,准确地掌握沉积环境、沉积规律和所处的沉积相带,认清各种 岩性在电测曲线上的反响,才能正确地熟悉它的物性和含油性,才能与电性特征 进行有机的结合,正确地进行油水层判断,提升解释符合率和钻井成功率.测井曲线能反映不同的岩性,尤其对储集层及其围岩有较强的识别水平. 南 泥湾油田松700井区长4+5、长6储集层测井显示:自然电

2、位曲线为负异常, 自然伽玛低值,微电极两条曲线分开,声波时差曲线相对较低,而且比拟稳定, 电阻率曲线随含油性不同而变化.泥岩表现为:自然电位为基线,自然伽玛高值, 微电极两条曲线重合,声波时差曲线相对较高,且有波动,电阻率曲线表现为中 -高阻.过渡岩性的特征界于纯砂岩与泥岩之间.储层的钙质夹层显示为,声波 时差低值,自然伽玛低值,电阻率高值;而泥质、粉砂质夹层显示为,自然伽玛 增高,电阻率增大.普通视电阻率曲线的极大值对应高阻层底界面.感应曲线及八侧向曲线在储集层由于侵入而分开,而在泥岩及致密层3条曲线较接近.但是, 由于该区大局部井采用清水泥浆, 所以,井径曲线在渗透层曲线特征不明显, 微

3、电极曲线在渗透层特征不明显.长4+5储层岩性致密,渗透率值比拟集中,在渗透性较好的储层段,一般 含油性较好.长4+5油层组含油层的曲线特征比拟明显,油、水层的特征总体 上便于识别电阻率曲线是识别油水层最重要的曲线.理论上来说,感应曲线因其在地层 中的电流线是环状的,那么,地层的等效电阻是并联的,它比普通视电阻率曲线 及侧向测井更能识别相对低阻的地层. 所以,一般最好用感应测井曲线识别油水 层.油层电阻率幅度大,含油段的储层电阻率是水层电阻率的1.54倍,深、浅探测幅度差小,含油层的深感应电阻率大致为50-150 Q ?m.水层深感应电阻率值低,深、浅探测电阻率幅度差大.声波时差曲线能较好地反映

4、储层的物性,物性较好的储层声波时差增大.储 层声波时差曲线大致为 215242 Ms/m.利用测井曲线首先识别渗透层,在此根底上识别油、水层.长 4+5、长6 油层组的油、水层测井曲线特征为:自然电位曲线SP能较好地划分渗透层,其异常幅度大小可以判断砂岩渗 透性的好坏.渗透性愈好,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愈大.微电极曲线ML的两条曲线微电位和微梯度曲线的幅度差和值的大小, 反映渗透层.而且通过微电极曲线能识别出储集层中的夹层. 但是,对于该区某 些清水钻进的井,由于没有泥饼的形成而在渗透层没有明显的幅度差.自然伽玛曲线GR能较好地反映地层的泥质含量以及砂岩颗粒的大小.砂岩愈纯,粒级愈粗,自然伽玛值

5、愈低;泥质含量高,岩石颗粒细,自然伽玛值高, 纯泥岩伽玛值最高,但由于具有放射性钾长石的影响,其中存在K40放射性同位素,使局部储油砂岩自然伽马值偏高,而误认为泥质砂岩.声波时差曲线A t能较好地反映储集层的孔隙性.一般而言,储层的物性好,其含油性也较好.致密层声波时差一般为 190215仙sm,呈低值,电阻 率呈高值.渗透性砂岩声波时差 215 242叱s,曲线形态平直.工味电性松701-7井四性关系图 图404m、2.5m视电阻率曲线随着含油级别的增大电阻率值增加.感应曲线油层电阻率值高于水层,而且油层深、浅电阻率幅度差小于水层.油层的深感应值一般大于50 Q ?m 图40、41.二、电测

6、油层的解释及孔渗 参数方程的建立1、孔隙度本区取芯井有2 口,均在含油层段提供了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分析数据,孔隙度与声波时差关系图图42通过上述四性关系的研究,从本区现有取芯井测井系列中声波时差与分析孔 隙度的关系最好图42,通过岩电归位,建立了声波时差曲线与岩心分析孔隙 度的关系式,经回归处理,公式为:=0.1452 -23.295该公式通过解释后,平均绝对误差为 0.291 ,平均相对误差2.943 %,由此可见,由于工作做的细致,根据本区油藏的地质根底建立的孔隙度图版,根本上适应于本地区的地质特点,且精度较高.分析孔隙度孔隙度比照图 图43根据孔隙度又t比图分析图43,可以看出,制作

7、的孔隙度图版可用于储量计算和开发井的储层评价,通过对本区块两口井长4+5层的解释,加权平均孔隙度为9.97%,与岩性分析下限以上的平均孔隙度9.95%非常接近,解释孔隙度 可靠2、渗透率渗透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定粘度的流体通过地层的水平, 反映的是岩石允许流体通过水平的强弱.经验说明,孔隙度大的地层往往渗透率高, 渗透率 常常随着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如果单纯的根据这一个观点来分析, 难免 会出现不少矛盾,颗粒较细的砂岩往往具有较高的孔隙度,然而渗透率却普遍不 高,有时很低,颗粒较粗的砂岩组成的孔隙空间,虽然孔隙度小,但却具有较大 的渗流水平,表现出高渗透率的特点.所以认为孔隙度、渗透

8、率是从两个不同的 角度反映储集层的性质,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孔隙度主要取决于储集层的 孔隙体积,渗透率除了与岩石的孔隙体积有关外, 又直接受孔隙几何尺寸与形态 的限制,或者说,渗透率是孔隙几何形状与连通孔隙度二者的函数.所以在制作渗透率图版的时,采用了声波时差、自然伽马相对值、自然电位比值三条曲线,主要考虑到泥质含量、岩石颗粒的粗细对渗透率值影响较大, 通 过进行多元回归而得出的.根据四性关系研究,可以看出自然电位与渗透率有着 较好的关系,其次是自然加码,也可以说,泥质含量是影响渗透率的主要因素, 时差曲线次之.自然伽马相对值的计算公式为:co GR GRminGR GRmax GRmin

9、AGR自然伽马相对值GR目的层自然伽马值GRmin 纯砂岩自然伽马值Grmax 纯泥岩自然伽马值自然电位比值的公式为:SPsp SSPAsp 自然电位比值SP 目的层自然电位值SSP纯砂岩自然电位值通过回归计算,渗透率的公式为:lg(k)=- 0.0047726 A t+0.06664 -0.952106 A GR+1.106134亥公式基44),对本区两口本上满足了特低储层研究的作用,根据渗透率比照图分析(图井长4+5层的解释,加权平均渗透率为 0.57 X10-3加2,与岩心分析的下限以 上平均渗透率0.6*10-32非常接近,解释渗透率可靠.3、有效厚度下限确实定有效厚度下限值确实定是以

10、岩心分析资料为根底,进行地质、录井、测井资 料的综合研究,确定适合本区油层特点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下限标准.(1)、岩性、物性、含油性下限标准在上述的四性关系中,岩性决定了储层的物性,物性决定了含油性,它们之间有 一定的联系,一般含有较好的储层岩性较粗,物性也较好,含油级别也相对较高.0.010.010.11分析渗透率(10 -3 gm2)10O 1 1Jzm 1(率透渗算计渗透率比照图图44岩性标准本区长4+5、长6油层主要为一套长石砂岩夹粉砂岩、泥岩的组合.砂岩以厚层、块状为主,粒度偏细,以细砂岩为主.根据粒度分析结果、薄片鉴定资 料及含油级别统计发现,含油性为油斑及其以上级别的砂岩主

11、要为细砂岩, 而细 砂岩以下级别的砂岩含油性一般均为油迹或不含油.有效厚度的岩性下限可定为 细砂岩,这与其它油区的结果是一致的.含油产状岩心是熟悉地下油层最直接的静态资料.分流河道相砂岩储集层一般具有较 好的四性关系:岩石颗粒相对较粗、物性好,那么含油性和储油水平好,产油水平 高,反之,那么储油水平差,产油水平低.岩心含油级别一般根据含油面积划分为 5类:饱含油,含油,油浸,油斑和 油迹.根据岩心油、气、水产状描述记录,凡含油级别到达油斑及其以上的岩心, 均可见到原油向外渗出;而油斑以下的样品,含油面积小,无原油渗出.该区工 业油流下限以油斑级别以上.(2)、储层物性下限本区在含油层段都有物性

12、分析数据,可以用经验统计法确定孔隙度、渗透率 下限值.采用本区2 口井113块样品的分析数据作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图和频率分 布图(图45),渗透率的下限为0.3X10-3加2,确定孔隙度的下限值为8.0%.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图图45(3)、含油饱和度的计算确定储层含油饱和度很多,有油基泥浆取芯、压汞法、相渗透率法等,这些方法只能用于局部储层的含油饱和度计算,而阿尔奇公式是连接储层物性、含油 性和电性的桥梁,在储层含油饱和度的计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该区 为含水油层,所以只适应于阿尔奇公式和相渗透率法, 由于属于岩性油藏,没有 明显的油水界面,所以不适应压汞法.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油饱和

13、度岩电试验:该区共做岩电试验样品:电阻率因素10块,平均孔隙度为9.8%, 测量出地层因素(F)和孔隙度()对应的实验数据,关系式为:2.4758F1.4957同时也测了 5块样品61组数据,平均孔隙度为10.2%,电阻率增大率与含 水饱和度数据,关系式为:0.91261 c 1.5237Sw利用岩电试验结果得出的含油饱和度计算公式,对本区 94 口井的长4+5、 层的含油饱和度进行解释,算术平均含油饱和度为56.0%,采用含油饱和度56.0 %参加储量计算.(4)、测井解释有效厚度下限标准测井参数下限值根据本区单层的测试成果和现有测井系列中与岩性、物性、含油性对应较好层段的感应电阻、四米电阻与声波时差平局值交会图图 46,含油饱和度、孔隙度关系图版得出图 47.电阻与声波时差平均值交会图图46含油饱和度、孔隙度关系图图47根据感应电阻与声波时差交会图确定电性有效厚度测井解释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