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风音乐教学设计_第1页
流行风音乐教学设计_第2页
流行风音乐教学设计_第3页
流行风音乐教学设计_第4页
流行风音乐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流行风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 正确审视通俗音乐文化。开拓视野, 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2) 过程与方法:以聆听为主,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并运用探究、比较、合作等方法学习。(3) 知识与技能: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 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 熟悉、了解经典歌曲, 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教学重点 (1) 介绍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2) 赏析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思念 。 教学难点 (1)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 提高学生对通俗音乐的了解和鉴

2、赏水平。(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课时 一课时 教学道具 电脑、幻灯机、电子琴、钢琴、吉他、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1、 在那遥远的地方收录于台湾流行歌手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专辑, 全新的“ Chinked-Out ”曲风 , 与流行乐坛的“东方嘻哈风”互相呼应。从这张专辑开始 , 王力宏向中国元素全面取材进行创作。像这首半原创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它的伴奏音乐还加入了蒙古族特殊的“呼麦”片段。歌曲A段以说唱方式演唱,B段则在R&B的节奏下,将西部歌王王洛宾所创作的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直接加入到歌曲中, 用通俗唱法演唱。2、 思念作于 1987 年。 1988 年中央电视台春

3、节联欢晚会上演出后, 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 成为我国通俗歌曲创作中的成功之作。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合带来的失落和哀怨, 借偶然飞临窗口的蝴蝶引出“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了 , 直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的惆怅。歌曲为两段体 ,A 段为分解和弦式的旋律, 在较低的隐去娓娓道出油然而生的思念之情;B 段以离调的手法引向高音区,跳跃跌宕, 带有呼喊性的歌唱表达了无可奈何的哀怨“又把聚会当成一次分手”。这种开始低吟 , 继而高唱 , 然后在延长的高音上结束, 是常见的通俗歌曲的写法。词、曲作家介绍1、谷建芬 (1935-) 女作曲家, 山东人。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 现在中央歌舞团工作。本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创作

4、了许多为青年人喜爱的歌曲。代表作品有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歌声与微笑 、 思念等。2、乔羽(1927-) 词作家、剧作家、音乐文学理论家, 山东济宁人,1946 年入晋察鲁豫边区大学学习。毕业后任职于华北大学三部戏剧创作室, 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新中国成立后, 先后任职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文化部剧本创作室、中国歌剧舞剧剧院。主要歌词作品有: 我的祖国、 祖国颂、 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等。曾参与音乐史诗东方红的创作。电影文学剧本红孩子、 刘三姐等。音乐知识1、通俗音乐概述通俗音乐 , 一般指结构短小、轻松活泼、通俗易懂的声乐或器乐作品。它与精心创作、经过长期历史检验而成为传世经典的古典音乐、

5、民间音乐不同, 许多都随着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而流行或消逝。其中更有不少商业化的、格调低下的庸俗作品。2、通俗音乐的特点(1) 内容多取材于日常生活, 以爱情主题居多, 也有表现理想、反映社会矛盾、揭露黑暗面的。(2) 强调娱乐性, 风格多样化, 大多轻松或狂热, 并且有一定的舞蹈性。(3) 结构短小 , 表演即兴性强, 旋律易于记忆、学习。(4) 节奏鲜明、强烈, 多采用固定节拍和固定节奏。(5) 和声手法简明、朴实。(6) 乐队编制精悍, 配器力求发挥不同乐器的特色, 电子技术的使用使音色更为丰富。(7) 歌唱方法多样, 但以强调人的自然音色为主。吐字清晰、情感真切、风格多样。(8) 表演时

6、多与形体动作相结合。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与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片段: 王力宏 2006 台北小巨蛋“盖世英雄演唱会”序幕。2、回顾乡土音乐知识, 请学生演唱南音直入花园片断。3、师生交流, 引出课题, 介绍世界音乐的分类情况。营造学习氛围,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新课教学内容做准备。让学生分辨清楚民间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通俗音乐四个音乐种类,新课教学一、体裁知识二、歌曲赏析(一 )整体介绍(二 )师生交流 , 归纳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1、旋律2、表演3、节奏( 教师用电子琴示范几组鼓点节奏)4、乐队带着问题欣赏乐队SOLOt段,问题:片段中出现了哪些常见的乐队乐器? 简要介绍

7、电声乐器、和音、DJ音乐。(3) 请一位学生介绍电吉他, 并表演。5、通过多个音频片段对比、介绍通俗唱法、嗓音特色。6、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对比(1) 古典音乐“精华”(2) 通俗音乐“糟粕”: 歌词取材、社会影响与社会价值(3) 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紧密联系, 体现“通俗性”。( 一 ) 在那遥远的地方1、最新流行曲风介绍。2、带问题欣赏: 除了通俗唱法外, 片段中还出现了什么特殊的唱法。( 蒙族“呼麦”)3、提问: “采风”目的。( 二 ) 思念1、介绍词、曲作家。2、欣赏毛阿敏演唱版本。3、教师范唱, 讲解歌曲曲式结构。4、全体学生学唱。以学生归纳为主, 教师总结为辅, 通过丰富的

8、视频片段, 介绍通俗音乐基本特征。教师示范演奏, 让学生更近距离接触流行歌曲的几种节奏类型。由熟悉乐器的学生进行介绍, 并示范演奏, 更具有说服力。将多个音频片段进行对比聆听, 让学生能更容易的掌握流行音乐演唱特色。进行良好的课程内容过渡, 让学生掌握最新流行音乐动态, 并了解“东方嘻哈风”的创作素材与内容。介绍精品老歌, 让学生学会分辨通俗音乐的优、劣。拓展与探究欣赏我只在乎你MTV学生演唱从经典歌曲, 过渡到较新的流行歌曲, 给学生提供展示空间,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通俗音乐的发展。小结通俗歌曲的社会价值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实践就通俗音乐存在的种种现象提出看法, 撰写一篇小论文。深化对通俗音

9、乐的认识教师小结: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 各学科很自然地形成了“主科”和“副科”的概念。艺术学科虽然处于“副科”的劣势地位 , 却比其他主科科目更早进入了教学改革的行列。这是在新课程的改革体制下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的第一个学年。如何能够将一堂高中音乐鉴赏课上得生动、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 而且又不落俗套, 已经成为很多高中音乐教师非常头疼的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 “给学生提供富于美感的音乐艺术作品 , 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 让学生进而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发现、探究、 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要求 , 本次公开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想。但是在几个方面还是存在了

10、一些问题 :(1) 由于教学经验不足, 课程容量大, 在时间的把握上不足。(2) 教学设备不足。有部分学生反映, 音响效果不好, 影响了他们的欣赏注意力。(3) 音乐作品体裁知识的讲解、曲式结构的分析需更精练些。(4) 师生互动方面需加强。教学过程中, 没能兼顾到所有学生, 有厚此失彼之嫌。(5) 在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上, 没能将学生的自主讨论、现场发挥的表演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 , 所以课程的“常态课”姿态呈现得不是很自然。虽然存在不少问题, 然而 , 从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反应来看, 这堂课还是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和欢迎, 特别是课程最后呈现的网络视频相册“永远的 11 班”打动了他们。很多老师认为 ,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其实不然。教师在准备教学设计时的点滴良苦用心, 学生是很容易在课堂中感受到的。用心准备, 是教师上好一堂课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而一堂课背后的美育教育成效也往往要比德育教育重要得多。坚持严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