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消防安全规程(修改)(汇编)_第1页
发电厂消防安全规程(修改)(汇编)_第2页
发电厂消防安全规程(修改)(汇编)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电厂消防安全规程(修改稿)第一章总则第一章防火责任制第二章防火重点部位及动火作业管理第四章般防火措施和火火规则第五章燃油系统及油区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第六章汽轮机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第七章电气设备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第八章锅炉设备防火措施和灭火第九章控制室、通讯机房、计算机中心机房、化验室、油务室、综合档案室、图书室、多功能厅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第十章仓库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第十章检修现场、汽车修理场所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第十一章生活后勤场所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第十二章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的管理与维护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安全生产,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加强电力生产的防火安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

2、江苏 省消防条例及原电力部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第二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各级防火责任制和经济考核制度。发 动依靠全体员工,自觉遵守消防法规和消防规程,确保安全生产。第三条:各级行政领导既是生产、工作的指挥者,又是防火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须高度重视防火安全工作, 充分发挥各 级消防组织网络的作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全体员工应自觉 学习本规程和消防知识,不断提高防火安全意识和灭火技能,并严格监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第四条:各部门应根据本规程结合本部门生产、工作特点制定部门和各岗位的防火责任制,以更好的贯彻执行本

3、规程。第五条:本规程适用于全厂。本厂范围内的生产、技改、检修工作中外包工程的承包单位和人员也必须遵守本规程。凡本规程没有包括的部位和工种,可由各单位结合生产、工作特点自行制定,并报厂保卫部门备案。第六条: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本规程。对认真执行本规程成绩显著的职工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本规程者,将视情节轻重和造成后果的大小, 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直至追究法律责任。第二章防火安全机构第七条:各级防火安全机构1、厂设防火安全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委员。主任由厂长担任。副主任由担任。委员由各部门防火第一责任人担任。2、各部室、公司设防火领导小组。组长由各部室、公司行政主管领导担任

4、。3、各班组长为本班组的防火责任人。第三章防火责任制第八条:各部门的行政负责人是该部门的防火工作第一责任 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负责部门的防火安全 管理工作。其主要责任是:1、认真贯彻落实厂防火安全委员会的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和 分解的责任目标,将防火安全管理工作与生产工作“同步计划、 同步布置、同步落实、同步总结评比”。2、组织制定本部门各工种的防火制度。3、部署和组织本部门的防火宣传教育工作。4、定期组织本部门的防火自查,及时整改火险隐患。5、组织落实厂部下达的整改项目和反措计划。6、积极组织本部门义务消防队扑救发生的初起火灾并保护 好现场。配合厂保卫部门对本部门发生的火灾、火

5、警进行调查。第九条:各部门应成立防火领导小组 ,各班组应设义务消防 员,部门的防火员由专职安全员兼任, 负责本部门的防火安全管 理工作。第十条:厂保卫部门行使对各公司(部门)的消防监督检查、 考核的权力,负责对本厂各部门消防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协调;厂安环部应协助保卫部门做好电力生产的防火工作。对发生的火灾事故、火警,保卫部门、安环部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事故的调 查分析、统计、上报。第一条:对厂内部发生的火灾事故、火警坚持“三不放过 原则”:即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 不放过,预防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第十二条:现场消防系统或消防设施应按区域划分,并承包到人,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6、,保证完好可用。第十三条:厂消防干事由保卫部领导,负责全厂的消防安全 管理工作,专职防火员应负责对全厂的消防设施检查、 维护保养, 保证随时好用。第十四条:部门、班组应成立义务消防队组织,义务消防队 员人数不得少于员工总数的百分之十五,防火重点部位义务消防 队员人数不得少于百分之五十。义务消防队组织应每年调整、充 实一次。义务消防队训练、演练每年不少于一次。第十五条:义务消防队应定期组织活动,并做到有计划、有 组织、有内容、有落实,台帐记录清楚。第十六条:厂部的防火档案由保卫部门建立并管理,并按规 定报公安消防机关备案。第三章防火重点部位及动火作业管理第十七条:防火重点部位的确定,应根据火灾危

7、险性大,发 生火灾后影响大、损失大、伤亡大的原则,由保卫部门认定。以下区域和部位为我厂防火重点部位:主厂房区域;油灌区;危险品库。重点防火部位应悬挂火警电话号码及防火警示牌。第十八条: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建立岗位防火责任制、消 防管理制度和防火措施,并悬挂在醒目的位置。保卫部门应制定 灭火预案并报公安消防部门备案。 重点防火部位应做到定点、 定 人、定任务。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有明显标志,并在醒目的地 方悬挂,其主要内容是: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的名称及防火责任 人。第十九条: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建立防火检查制度,重点部位防火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并规定检查的内容、项目、周期 和形式,检查应全面、仔

8、细、有针对性,检查应作好详细记录, 发现的火险隐患应立(备)案并限期整改,整改要求应书面通知 所在部门,所在部门整改结束后应回复保卫部门。第二十条:防火重点部位及禁止明火地点,如需动火作业时, 必须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第二一条:动火级别的划分:本规程规定厂内部动火作业 分为二级;1、一级动火:是指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造成严重后 果的部位和场所。2、二级动火:是指火灾危险性较大,发生火灾后产生较严 重后果的部位、场所以及禁止明火的区域。第二十二条:动火作业的审批权限:1、一级动火:指油区、危险品库区内、氧气乙炔库内及未 经冲洗乙炔管道、蓄电池室、电缆层及隧道内、油管道、锅炉制 粉系统的动火作

9、业须经厂分管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2、二级动火、指直接在燃油母管、支管、锅炉燃油系统及 汽轮机油系统、 储油箱、 化学容器、 变压器吊芯现场、 油分析室、 化学分析室、通讯机房内、主控室内、输煤系统等部位的动火作 业,以及润滑油系统、燃油储存仓等部位的动火作业,须经保卫 部门、安环部共同批准。3 、一级动火工作票必须由部门负责人签发,报安环部、保 卫部门审核签字, 由厂分管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 必要时还应报 公安消防监督部门批准。4 、二级动火工作票由部门技术负责人签发,部门负责人审 核签字,报安环部、保卫部门批准。5 、动火工作票的签发人须经部颁规程和本规程的考核合格, 并由厂分管生产的领导或

10、总工程师批准并书面公布, 动火执行人 应具备劳动监督部门认可的动火作业资格。第二十三条:动火作业现场监护1、一、二级动火在首次动火作业时部门审批人和动火工作 票签发人均应到场检查防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必要时还应 测定动火作业现场的可燃气体、 粉尘的浓度是否合格, 并在监护 下作明火试验。 一、二级动火作业必须有部门技术人员和安环部、保卫部门以及消防人员到现场监护。2、动火工作票必须在当日终结,次日需要在同一地点动火 作业时必须重新履行审批手续。3、一、二级动火作业过程中,应每隔2- 4小时测定一次现场可燃气体或粉尘浓度是否合格, 当发现超标或异常升高时应 立即停止动火作业,在未查明原因或

11、排除险情前不得动火作业。第二十四条:动火工作票中各有关人员的防火安全责任。1、各级审批人员及工作票签发人应审查:(1) 工作的必要性;(2) 工作是否安全可靠;(3) 工作票上所填写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4) 动火执行人是否具备动火作业资格;2、运行许可人应审查并负责:(1) 工作票上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 现场条件。(2) 动火作业的设备与正在运行的设备是否确已隔绝。(3) 向工作负责人交待运行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3、工作负责人应负责:(1) 正确安全地组织动火作业;(2) 检修应做的措施是否完善;(3) 向有关工作人员布置工作时交待防火安全措施和进行 安全教育;(4

12、) 始终监督现场动火工作;(5) 办理动火工作票的开工和终结;(6) 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检查现场有无残留火种。4、消防监督人员应负责:(1) 动火现场配备必要的、足够的消防器材;(2) 检查现场消防措施是否落实,是否正确;(3) 发现现场易燃气体、粉尘较大时有权要求测定或停止 动火作业;(4) 始终监视现场动火作业动态,发现失火应立即采取扑 救措施;(5) 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检查现场有无残留火种;(6) 发现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纠正后方可准予继续动 火作业;(7) 动火终结时在动火工作票上签字;5、动火执行人的责任:(1) 动火前必须收到经审批且允许工作的动火工作票;(2) 按照工种、工

13、作中规定的防火安全要求做好安全措施;(3) 全面了解动火工作任务和要求,并在规定的范围内执 行动火作业;(4) 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清理并检查现场有无残留火种;(5)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搞违章、冒险作业;6、动火工作必须按照下列原则从严掌握(1) 有条件拆下的构件如:油管、?法兰等应拆下并移至安 全场所作业;(2) 可以采用不动火的作业方式而能达到效果时,尽可能 不动火,必须动火时应将动火的时间和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3) 可用蒸汽或其它介质冲洗的容器、?管道,应先进行冲洗后再进行动火作业。第二十五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严禁动火作业1、油车停靠的区域;2、压力容器未泄压,管道未冲洗前;3、存

14、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未清理干净前;4、风力达到五级以上的露天动火作业;5、遇有火险异常情况未查明原因和消除险情前;6、安全措施未做好。第二十六条:动火工作票应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内容应正 确,字迹应清楚,不得涂改。1、动火工作票应一式三份, 一份由工作负责人收执; 一份 由动火执行人收执;动火工作终结后应将这两份工作票交还给工作票签发人,若动火工作与运行有关时应多一份交运行人员收2、动火工作票不得代替设备停运手续和检修工作票。3、动火作业过程中,不得任意改变已批准的动火作业方案;如确需改变时应先办理动火工作终结手续,新动火作业方案需重 新履行审批手续。4、动火工作票需要延期时必须重新履行动

15、火工作票手续。5 、动火工作需运行人员进行隔离、 冲洗等防火安全措施的, 则应经运行人员许可并在动火工作票上签字, 动火工作票应交一 份给运行人员。若确与运行人员无关,但现场有可能发生火灾, 威胁安全发电的动火工作, 仍需经运行人员许可签字后方可动火 作业,并交一份动火工作票由运行人员收执。第二十七条: 外单位来本厂生产区域及动火管制区工作需要 动火作业时, 应由负责该项目的本厂工作负责人员按照本规程办 理动火工作票,并由专职防火员监护。第二十八条: 动火工作票的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目工作负责 人,动火工作票的审批人、消防监护人员不得签发动火工作票。 第四章 一般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第二十九条:凡

16、本厂员工均应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 防法和江苏省消防条例 ,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 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必须按照公安部、厂颁发的规程和 消防规章制度规范自已的防火行为,严格执行本规程和各项 规章制度。第三十条:改建工程或项目的设计、施工(包括装璜)应符 合国家有关消防法规的要求, 并经调试、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 产,重大改建、 改造项目应经公安消防监督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 投用,不符合消防规范要求的不准投用。第三十一条:升压站、油区和厂内的重点防火部位应有两条 以上消防通道,厂生产区对外应有一条主通道和一条安全通道。 厂内的道路应保持畅通,任何部门、任何人都不得阻塞消防通道。第三十一

17、条:生产、生活区区域必须按部颁规程和公安消防 监督部门的规定,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现场消防设施、 器材不得随意移动、挪用。现场的消防设施、器材确因工作需要 而移动、拆除时应事先通知保卫部门采取临时防火措施,方可实施,工作结束应立即恢复。消防设施、器材定置点周围,不得堆放杂物和其它设备。消 防灭火器具、管道上须用红色油漆喷刷。第三十二条:防火重点部位和场所装设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应定期进行校验检测,并做好记录。制粉系统固定蒸汽、二氧化 碳灭火装置应定期检查,发现缺陷应立即消除。第三十三条:生产区域内禁止吸烟。禁止焚烧拉圾。第三十四条:工作中断或结束时清理现场并检查, 防止遗留 火种,及时消

18、除火险隐患。生产、生活区域内原则上禁止使用电炉,经批准使用的电炉应严格控制并加强管理。第三十五条:利用易燃清洗液,清洗零部件时应在室内进行, 现场禁止动火作业,禁止在不通风的小室或箱体内用易燃清洗液 清洗零部件,清洗液应用金属容器存放, 使用后的清洗液应倒入 废油桶内,严禁随意倾倒。清洗现场应配置必要的灭火器材。第三十六条:生产现场应备有带盖的铁箱, 以便放置擦拭材 料,用过的纱头应另箱存放定期清理,严禁乱扔擦拭材料。第三十七条:设备的漏粉、漏油应及时消除和清理,对热管 道、电缆、控制盘(屏)的积尘应及时清扫。第三十八条:厂区域内原则上禁止搭建工棚和临时建筑,确因工作需要,需报请保卫部门批准,

19、必要时报公安消防监督部门 备案。在高温设备、管道附近搭建脚手架应尽可能采用金属材料, 搭建竹木脚手架时应采取防火措施,工作结束立即拆除。第三十九条:高空焊接应事先检查下方, 确认无易燃物品和 下方的设备采取了防火措施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必要时应设专人监护。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检查,以确保 现场无遗留火种。第四十条:从事焊接工作的人员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1、焊接工作时应使用完好的接地线,禁止随意利用设备作 接地线使用;严格禁止用油系统、锅炉制粉系统的设备外壳作为 电焊时的接地回路。2、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固定放置。放置在露天的气瓶,应用帐棚或轻便的板棚遮护,以免受到阳光曝晒。3

20、、乙炔气瓶禁止放在高温设备附近, 应距离明火10米以上,使用中应与氧气瓶保持 8米以上距离。乙炔气瓶上应有阻火器, 防止回火。并经常检查,以防止阻火器失灵。乙炔气管道应装薄 膜安全阀,安全阀应装在安全可靠的地点, 以免伤人及引起火灾。4 、 电焊、气焊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下列“十不焊”的规定:(1) 非电焊、气焊工不得进行焊、割作业;(2) 重点防火部位及重要场所未经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和 未落实安全措施不能焊、割;(3) 不了解焊、害哋点及周围情况(如该处能否动用明火, 有无易燃易爆物品等)不能焊、割;(4) 不了解焊、割物内部是否存在易燃、易爆危险性时不能 焊、割;(5) 盛装过易燃、易爆的液

21、体、气体的容器(如气瓶、油箱、 槽车、贮罐等)未经彻底清洗、排除危险性之前不能焊、割;(6) 用可燃材料(如塑料、软木、玻璃钢、沥青等)作保温层、冷却层、隔热等的部位,或火星飞溅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 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能焊、割;(7) 有压力或密闭的导管、容器等不能焊、害农(8) 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 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能焊、割;(9) 在禁火区内未经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批准不能焊、害农(10) 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如刷漆等) 不能焊、割。第四十一条:从事油漆工作的现场,禁止明火作业,并悬挂 临时禁火标志。工作结束应及时清理现场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

22、第四十二条: 燃油管道及润滑油管道与蒸汽管道平行敷设时 与载热体应有分隔措施, 一旦有油渗入载热体保温层内, 应及时 将该保温拆除更换。第四十三条:禁止在高温载体及设备周围堆放杂物及易燃、 易爆物品,生产场所禁止烘烤衣物。第四十四条: 油区、 危险品库等经常充满易燃性挥发气体的 室内、外照明及开关等应选择防爆型, 严禁在上述场所随意从事 动火作业,禁止在上述场所使用电热器和明火取暖。第四十五条: 干煤棚贮煤较多时应分层压实; 干煤棚冬季贮 煤要加强监视,防止发生自燃。第四十六条:一般灭火规则。1 、发生火灾,必须立即扑救并通知有关领导到现场,同时向 “119”报警。有固定灭火装置时,应立即启动

23、灭火装置。2、火灾报警应讲清:火灾地点(部位);火势情况; 燃烧物品和大约数量; 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3、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首先报告当班值长,并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必要时采取紧急隔、停措施。4、电气设备灭火时,只准许在熟悉该设备带电部分的人员 指挥或指导下进行灭火。5、参加灭火人员在灭火时,应防止被火烧伤或火灾产生的毒气中毒、 窒息以及防止引起爆炸。 电气设备上灭火时还应防止 触电。6、专职消防队未到火灾现场前, 临时灭火指挥由下列人员 担任:(1) 运行设备火灾时由当班值(班)长担任;(2) 其他设备火灾时由现场负责人担任;(3) 检修现场火灾时由检修部门负责人担任; 临时火灾指挥

24、人员应配备明显标志。7、有关的防火责任人、保卫部门、安环部的负责人在接到 火灾报警后, 必须立即快速奔赴现场组织灭火并做好火场的保卫 工作。8、专职消防队到达火场时,临时灭火指挥人应立即与专职 消防队负责人取得联系,并交待失火设备现状和运行设备状况, 然后协助专职消防队负责人指挥灭火。9 、在高压带电设备区域进行扑救火灾时,应戴绝缘手套, 穿好绝缘靴,保持与高压带电部位的安全距离。10 、电力生产、检修现场火灾扑救后必须保护火灾现场。11、当干煤棚贮存的煤发生自燃时应用水扑灭,并采取推、 翻、压的措施将煤压实,以防止再次发生自燃。第四十七条: 一般火灾时选用灭火器的原则1、电气火灾一般选用 1

25、211、二氧化碳、 或干粉灭火器 (使用干粉灭火器应尽可能避免对屏、盘、柜的污染)2、油类火灾一般选用干粉、轻水泡沫、 1211。3、精密仪器仪表、重要档案资料、计算机发生火灾时应选用 1211、二氧化碳灭火。第五章 燃油系统及油区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 第四十八条:油区范围包括油罐、油泵房及连接的输油管道 和附属设备。 油区禁止烟火。 油区应保持清洁做到 “三清、 四无、 五不漏”。三清:设备清洁、场地清洁、环境清洁;四无:无明 火、无杂草、无杂物、无易燃物;五不漏:不漏电、不漏水、不 漏汽、不漏油、 不漏渣; 并设有明显的重点防火、 禁火醒目标志。第四十九条: 油罐四周必须设立不低于 2 米的

26、防护堤, 防火 堤应耐火、坚固、完整,不得有孔洞或裂缝,管道与防护堤之间 应严密不漏,下水道穿过防护堤平时应关闭,下雨时应打开。第五十条:经常保持油池、罐顶孔洞密封。水泥盖板接缝应 用水泥砂浆封实, 人孔门用防护罩盖好, 尽量不使可燃气体挥发 溢出,油池、油罐的透气孔应在其出口处设置阻火器。第五十一条:应保持油区内的通道畅通, 油区周围30米范 围内不得搭建临时建筑物。 油区所设的泡沫发生系统应定期进行 检查和定期换药,保证随时可用。第五十二条: 油区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 电力线 路必须是电缆或经过穿管的暗线, 不准有架空线, 油区的一切电 气检修都必须停电进行。油区检修用的临时动力

27、和照明线路,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源应设在油区外边;2、横穿道路时的电线,应有防止被碾压轧断的措施;3、全部电力线和照明线均应有可靠的绝缘及防爆性能;4、禁止把临时线路跨越架设在有油或热体管道设备上;5、禁止临时电线引入未经可靠地冲洗、隔绝和通风的容器内部;6、用手电筒照明时应使用塑料电筒。7、所有临时电源检修结束后必须立即拆除。8、进入油罐工作的检修人员必须使用电源电压不超过12v的防爆灯。油罐动火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动火油罐应在相邻油罐下风或侧风;2、动火油罐与系统隔离,并上锁,出清油罐内全部油品, 并冲洗干净;3、拆开动火油罐所有管线法兰,油罐一侧通大气,不动火 的管道应加盲板封堵;4

28、、打开动火油罐各孔口, 用防爆通风机从不同位置进行通 风,且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 在整个动火期间通风机不得停止 运行;5、拆开管线法兰和打开油罐各孔到动火作业开始这段时间内,周围3 Om半径范围内应划为警戒区域,不得进行任何明火作业。6、动火前应测定现场可燃气体浓度是否合格,动火作业中也应随时测定,发现超标立即停止动火作业;7、当油罐间距不符合要求时, 应在动火油罐之间设置隔离屏障;8、动火作业准备阶段应充分做好事故预想和应急方案。第第五十三条: 油车卸油加温时应严格控制温度, 柴油不超 过50C,卸油过程中值班人员应加强巡视,防止跑、冒、滴、 漏。五十四条:油罐区必须有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

29、油罐与输油 管连接应选用绝缘法兰, 输油管应有明显的接地点。 油管与法蓝 之间应用金属导体跨接牢固。 每年雷雨季节前必须认真检查测定 接地电阻,防静电接地电阻值不宜超过 30 欧姆,露天敷设的管 道每隔20-25 m应设防感应接地,每处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第五十五条: 在卸油过程中, 如遇油区上空有雷击或附近发 生火灾时,应立即停止卸油作业。第五十六条: 禁止电瓶车进入油区; 其他机动车辆因工作需 要进入油区时应加装防火罩。第五十七条: 从事油区或油系统检修工作的人员, 必须了解 油系统的结构、 性质和防火要求, 对不熟悉系统的检修人员应先 进行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燃油系统的检修工

30、作。第五十八条: 油区内或油系统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工 作票作业制度,并尽量做到不在油区内动火作业。 第五十九条:进入油区工作, 均应登记签名、 写明进出时间, 并一律交出火种; 进入油区不准穿有铁掌的鞋子, 无关人员一律 不准进入油区。 外来人员进入油区必须经过保卫部门批准、 由联 系部门人员陪同履行登记手续后方可进入。第六十条:油区、油系统火灾的扑救方法(汽轮机油系统的 火灾扑救适用本条规定)油区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停止卸油, 并立即关闭油泵及出口阀 门,防止火灾蔓延; 同时还应立即关闭进入油罐的阀门以防止火 灾蔓延至油罐内;立即使用现场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并立即向 “119”报火警。油泵房

31、发生火灾时若是电机着火应切断电源,用1211、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若是油泵盘根过紧摩擦起火,用泡沫、二 氧化碳、干粉、 1211 灭火器扑救。油泵房应有良好的通风装置防止油气积聚, 当发生爆炸起火 时可采用水喷雾扑救 ,也可用轻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 器材进行灭火。当油罐发生火灾时:1、油罐敞开处起火时,?必须立即启动泡沫灭火系统向罐内 注入泡沫灭火剂。 金属油罐还应启动冷却水系统对油罐外壁强制 冷却。同时应采用多支水枪对准敞口处封住罐顶火焰, 使油气与 空气隔绝窒息。2、油罐爆炸、顶盖被掀掉发生大火按上述执行。 ?爆炸后如 有油外溢在防火堤内燃烧, 应先行扑救防火堤内的油火, 同时强

32、 制冷却油罐外壁。3、为防止着火油罐波及相邻油罐,?在燃烧的油罐与相邻油 罐间应用多支水枪喷洒成一道水幕来隔绝火焰和浓烟, 以防止引 燃相邻的油罐; 同时将相邻油罐的呼吸阀、 透气孔用湿石棉布遮 盖,防止火星进入罐内。4、火灾扑灭后仍需强制冷却一段时间。第六章 汽轮机的防火措施及灭火规则 第六十一条:汽轮机油系统必须杜绝渗漏现象,发现渗、漏 油应及时处理,如暂时不能处理时应有临时接油措施。汽轮机油系统应减少阀门接头等附件, 承压等级应按试验等 级高一级选用。管道壁厚应符合技术要求。汽轮机油系统管道的法兰垫, 禁止使用橡胶垫、 塑料垫或其 它不耐油的、不耐高温的垫料。油管道应防止振动, 其支架必

33、须牢固可靠, 支管根部应加强, 并能适应膨胀的要求。油管道法兰应内外焊接, 机头下部和正对高温蒸汽管道法兰 应采用止口法兰,在高温载热体附近的法兰外应装设金属罩壳。油管道应尽量远离高温管道, 油管道至高温管道保温层外表 距离一般不少于150 mm。严禁使用拆卸表接头的方法泄放油系统内的空气。主油箱应设置事故排油装置, 事故油箱应设在主厂房外。 事 故排油阀门应用钢质阀门,操作手轮与油箱的距离必须大于 5m, 操作手轮的位置至少应有两个通道能达到,操作手轮不准上锁, 平时加铅封,并有明显的标志。汽轮机油系统发生初起火灾时, 应设法切断电源, 立即进行 扑救 。第六十二条: 汽轮机油系统发生火灾时

34、一般采取下列措施1、立即破坏真空,按事故处理规定,紧急停机。特别注意 拉掉手动主脱扣器, 解除高压电动油泵自动投入开关, 切断高压 电源,开启事故排油门。2、当发生喷油起火时,要迅速堵住喷油处,改变油方向, 使油流不向高温热体喷射,并立即用 1211、干粉、轻水泡沫灭 火器灭火。3、使用高压消防水灭火时应尽量避免消防水直接喷射到高温热体上。4、应防止大火蔓延扩大到邻近机组,要采取有力措施将大 火封住,控制火灾蔓延。第七章 电气设备防火措施及灭火规则 第六十三条:电气设备一般防火措施1、电动机的基础, 其外围与建筑物或其他设备之间应留出净距不少于1m的通道。 电动机与墙壁之间,或成列装设的电动

35、机,当一侧已有通道时,则另一侧的净距可不少于 0.3m,电动 机与低压配电设备的裸露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小于lm。2 、油量为2500kg及以上室外变压器之间,如无防火墙, 则防火距离不应小于下列规定:35kv及以下5M110kv8 M220kv10 M3 、油量在2500 kg及以上的变压器与油量在 600kg及以 上的充油设备之间,其防火距离不小于5m。4 、若防火距离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应设立防火墙,且必须 满足下列要求:防火墙高度应高于变压器油枕的顶端0. 3m, ?宽度大于储油坑两侧0 . 6 m。?防火墙高度与宽度应考虑变压器火灾时对周 围建筑物的破坏影响。?防火墙与变压器的散热器外缘

36、之间必须有不少于lm的散 热空间。防火墙应达到国家一级耐火等级。5 、主变压器的事故油坑应符合部颁规程设计标准, 机组大修 时应检查和清理储油坑卵石,以不被淤泥、灰渣淤积所堵塞。6 、变压器的防爆出口端应向下,并防止产生阻力,防爆膜应 采用脆性材料。 变压器油的事故阀门不准上锁, 平时用铅封封好。第六十四条:电缆的一般防火措施1、防止电缆火灾延燃的措施有:封、堵、涂、隔、包、自动水喷雾保护。2、电缆封堵材料的选用必须经过国家技术鉴定合格并由公 安消防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销售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 产品,在涂刷中要注意稀泽液的防火。3、凡穿越墙壁、楼板和电缆沟道而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 控制柜

37、及仪表盘、保护盘等处的孔、洞、竖井和进入油区的电缆 入口处必须用防火堵料严密封堵, 靠近充油设备的电缆沟, 应设 有防火延燃措施,盖板应封堵。4、如需在已完成电缆防火措施的电缆层上新布设电缆,必须及时地补做相应的防火措施。5、电缆隧道内应每隔 50m划分防火分隔区,并采用防火 门和阻燃包分隔。6、严禁将电缆搁置在蒸汽管道上。布设架空电缆时,电缆与蒸汽管道净距离不得小于lm(电力电缆)和0. 5 m (控制电缆),与油管道的净距应尽可能增大。7、电缆夹层,隧道、竖井、电缆沟道内应保持清洁,不准 堆放杂物,电缆沟(隧道)内严禁积油。8、汽机头附近、锅炉灰渣孔、防爆门以及磨煤机防爆门的 泄压口,不得

38、正对着电缆,否则应采取防火措施。9、在电缆夹层、隧道、沟洞内灌注电缆盒绝缘剂时,熔化 绝缘剂工作应在外面进行。10、在多根电缆并列安装的场合中, 应在电缆头之间加隔板或填充阻燃材料。11、电缆夹层、隧道、洞沟、桥架、盘、屏、柜内外应保 持整洁,并经常清扫积灰。12、电缆隧道、电缆沟内的积水应及时清除。13、改造、检修工作完成后的电缆孔洞未做封堵的,设备 不允许投入使用。14、汽机、锅炉、输煤系统、消防水系统、直流油泵等重 要设备的电缆应选用阻燃电缆。第六十五条:蓄电池室的防火措施1、严禁在蓄电池室内动火或将任何火种带入蓄电池室内。 蓄电池室门上应写有醒目的 “重点防火部位” 等字样的警告标志。

39、2、蓄电池室的通风照明等线路应全部穿管布设,所有设施均应选择防爆型,所有开关,熔断器、插座应装在蓄电池室的外面,电缆线应选用耐酸导线,检修用的行灯电源应采用12 v防爆灯。3、当蓄电池室受到外界火灾威胁时,应立即停止充电,如 充电刚完毕,则应开启排风机,排出室内的不良气体。4、蓄电池开始充电时应开启排风机,及时排出室内的不良气体。充电结束后,应适当延长时间关闭排风机,以使不良气体 彻底排出。第六十六条:电气设备灭火规则1、当发电机发生火灾时,为控制火势蔓延,应迅速与系统 解列,并立即利用一切灭火设备和器材来扑灭火灾, 但不得使用 泡沫或干砂灭火, 当地面上有油类着火时, 可使用干砂或泡沫灭 火

40、,但应注意不使干砂落到发电机或励磁机的轴承上。2、当运行中的电动机发生火灾时, 应立即将电动机的电源 切断,并尽可能的把电动机出入通风口关闭, 然后才可用二氧化 碳、 1211 进行灭火,禁止使用泡沫或干砂灭火,没有前两种灭 火器时可采用消火栓连接雾化水枪灭火。3、室外变压器及隔离油源设施的室内浸油设备失火时可用 水灭火,无放油管路时,则不应用水灭火。4、互感器如发生火灾时,应先停电后采取灭火措施。5、扑救电缆夹层、隧道等通风不良场所的电缆火灾时应戴 上空气呼吸器或防毒保护器具及绝缘手套, 并穿上绝缘鞋。 宜采 用 1211、二氧化碳灭火器,以防止触电。6、发电机变压器组中间无断路器,若失火,

41、在发电机未停 止时,严禁人员靠近变压器灭火。7、蓄电池室失火时,应立即停止充电,并采用 1211或二 氧化碳灭火器灭火。8、油断路器失火时,严禁直接切断起火断路器电源,应切 断其两侧前后一级的断路器电源,然后进行灭火。9、断路器内部燃烧使油四溅,扩大燃烧面积时,除用灭火 器外,可用干砂扑灭地面上的燃烧, 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灭建筑 物上的火焰。第八章锅炉设备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第六十七条:锅炉制粉系统一般防火措施:1、严禁在运行中的制粉系统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2、在停用的制粉系统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将此设备内、 外部积粉清除干净,并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严格执行动火工作 票制度,方可进行动火作业。在

42、煤粉浓度大的场所,还需测定粉尘浓度合格后,并办理动 火工作票手续,方可进行动火作业。3、制粉系统上防爆门应避免朝向电缆层及人行通道,防爆门动作后应立即检查,清除周围的火苗与积粉。4、在启动制粉系统之前,应仔细检查内外有无积粉自燃,若发现积粉自燃,应清除。5、严格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及煤粉仓温度,其温度不得超过煤种的要求和规定,发现煤粉仓温度报警时应立即采取降温措 施。6、磨煤机出口气粉混合物温度应符合运行规程的要求。检修停炉前应尽量将仓内的煤粉烧尽。7、机组大修,煤粉仓必须清仓,并检查粉仓内壁是否光滑, 有无积粉死角。8、给粉机应有定期切换制度,避免在停用的给粉机入口处, 产生积粉自燃现象。清除

43、给粉机进口积粉时,不得用氧气或压缩 空气吹扫,发现给粉机漏粉要及时清除。9、手动测量粉位时,浮筒应由非铁质材料制成,仓内浮筒 应缓慢升降,以免撞击仓壁产生火花,发生煤粉爆炸。10、清仓过程中发现仓内有残余煤粉自燃现象时,清扫人员立即退到仓外,将煤粉仓严密封闭,启用蒸汽或二氧化碳系统 进行灭火。在清扫磨煤机积粉时,严禁在煤粉温度没有降到可燃 点以下时打开人孔门清扫。11、清仓时,煤粉仓内必须使用防爆行灯,铲除积粉时,工作人员应穿不产生静电的工作服,使用铜质或铝质工具,不得带入火种,禁止用压缩空气或氧气进行吹扫。12、发现煤粉仓煤粉自燃要妥善处理, 一般应停止向煤粉 仓送粉(禁止漏粉),关闭粉仓吸

44、潮管,进行彻底降粉。如采取 迅速提高粉位进行压粉的措施时,应事先输入足够数量的惰性气 体。13、要检查煤粉仓、绞笼(螺旋送粉器)吸潮管有无堵塞 现象,吸潮管应加保温措施,吸潮门开度应使粉仓保持适当的数 值。14、煤粉仓外部清洁工作应经常保持,防止煤粉仓爆炸后 热气浪喷出而引起二次爆炸或防止粉仓层自燃后火苗进入粉仓引起煤粉仓煤粉爆炸。15、为煤粉仓装设的二氧化碳和蒸汽灭火系统应保持完好,并定期进行试验。第六十八条:锅炉设备一般防火措施1、锅炉油系统的防火措施与一般油系统的防火措施相同。2、锅炉送回粉管道应防止泄漏,要勤检查,发现漏粉应及 时消除。3、人孔门、看火门、防爆门等周围不应堆放其它可燃物

45、品。4、防止锅炉尾部二次燃烧的根本方法是改进燃烧工况。 要 注意低负荷时使燃油在炉内完全燃烧, 要严格监视排烟温度, 并 定期吹灰,加强预热器定期冲洗。5、停炉后,应严格监视尾部烟道各点的温度,发现异常, 迅速分析、判断其原因。如果温度仍急剧上升,则立即采取灭火 措施。第六十九条:锅炉设备火灾的一般灭火措施1、煤粉仓发生火灾时, 不宜使用直流水枪向煤粉仓内直接 进行喷射。2、粉尘浓度较大、积粉较多的场所发生火灾时,宜用雾状 水灭火。3、燃油金属软管着火时,应切断油源,用泡沫或黄砂进行 扑救。4、煤粉仓温度超过规定温度时应停止向煤粉仓送粉 (禁止漏粉),关闭煤粉仓吸潮门,进行降粉,降粉后速制65

46、 °C左右的煤粉,提高粉仓粉位。降粉后,粉仓温度仍上升,继续处理无效 时则应迅速向粉仓注入二氧化碳强制降温。5、静电除尘器如因锅炉燃烧不完全,灰中带有碳粒子,则 当静电除尘器短路产生电弧时就会引燃着火, 着火时应用二氧化 碳、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油系统的一般灭火规则适用于锅炉油系统的火灾扑救。 第九章 控制室、通讯机房、计算机中心机房、化验室、 油务室、综合档案室、图书室、多功能厅防火措施和灭火规 则第第七十条:各室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 作方针,切实抓好防火工作。1、所有室、房的装修,应采用符合防火要求的材料。2、所有室、房都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严禁明火取暖。严 禁吸

47、烟,严禁随意动火作业。3、计算机房、通讯机房维修维护必用的各种溶剂(包括汽 油、酒精、丙酮、甲苯)应采用限量办法,每次带入室(房)内 不得超过( 100)克。4、计算机房、通讯机房内应保持清洁,有良好的通风和降温设施。 并注意监视电气部分的温度, 防止因不正常的升温而引 发火灾。5、图书室、综合档案室库房应加强日常防火管理,严格控 制一切用火,不准把火种带入库房内。不准吸烟和点蚊香,工作 人员下班前应检查有无火种留下, 并切断电源。 库房内需要动火 作业时必须履行动火作业手续, 严禁在库房内使用家用电器和明 火取暖,照明灯具与可燃物应保持 50cm 以上的距离,防止因距 离不够引燃档案资料而引

48、起火灾。 使用可燃性杀虫剂时应做好防 火措施。6、多功能厅舞台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火要求,严禁在舞台上使用铝芯绝缘导线, 电气设备严禁超过导线的负载, 不准乱 拉临时线路; 舞台上的灯具安装位置与幕布、 布景和其它可燃物 的距离不应小于 50cm ,条件许可应尽可能增大,移动式灯具也 应符合本规定, 台上的消防器材应放在明显的位置, 不准随便移 动;禁止在台上吸烟和明火取暖; 严禁在台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7 、多功能厅内禁止吸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有的安全 出口和安全通道必须保持畅通, 安全门出口处禁止堆放杂物, 以 便一旦发生意外, 尽快疏散人员。 在使用过程中禁止将安全门和 太平门锁上,

49、安全门用红底白字标明“安全门”字样,照明线路 应与其它线路分开。 并备有事故照明电源, 其供电时间不应低于 20 分钟。8、化验室内禁止烟火,试剂、溶剂应限量备用,从事化验 工作时应认真做好防火工作, 化验结束应认真检查工作台并清理 现场。加热用的工器具在加热时应认真监视, 工作人员不得随意 离开现场。9 、油务处理室应根据被处理油的性质,选用合适的电气装 置;油务工作人员在取、放、加油和滤油作业时,现场严禁烟火 并有防火措施, 不得泄漏在设备外面及地上; 油务处理室应有可 靠的通风排气设施; 油务烘烤间应有专人管理, 加热温度最高不 得超过7 0C,不准在烘烤间烘烤衣物或其它与生产无关的物

50、品;油务烘烤结束或工作人员离开现场前应进行检查, 关闭热源 及防火铁门;油务室内动火检修应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七十一条: 各室发生火灾时, 应立即报火警并迅速采取措施 灭火。除油务室、化验室外,其它各室发生火灾时宜采用1211、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以防止造成污染; 油务室发生火灾时应采 用干粉、轻水泡沫或 1211 灭火;化验室发生火灾时应采用干粉 或轻水泡沫灭火,一般不宜采用二氧化碳灭火。第十章 仓库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 第七十二条:仓库一般防火措施。1、仓库门前必须有明显醒目的禁火标志。 工作人员应熟知 库内物品的性质、数量、存放位置及防火特性。2、仓库内禁止使用家用电器,严禁使用电炉,严

51、禁明火取 暖。3、仓库内的物品摆放应整齐有序,留有必要的消防通道, 且通风正常。所有电气线路必须穿管布设, 灯具应符合防火要求, 灯具与储存物品净距离应大于 50cm。应选择防爆型灯具。4、仓库工作人员应熟悉消防器材的位置、使用方法、扑救 初起火灾方法、发生火灾时应采取的措施。5、危险品仓库应设有专门的围墙和专门的值班场所,并悬挂明显的警示标志。储存的易燃、易爆、化学、有毒物品应分类 分级存放, 并有明显的品种标志和名称, 工作人员应熟知库内物 品性质、数量、危险等级和管理贮存的方法,以及发生事故的处 理方法。危险物品进库,必须加强入库检验,若发现品名不符、包装 不合格、容器渗漏时, 必须立即

52、转移到安全地点或专门的房间内 处理。危险物品库应有可靠的通风和降温设施。进入危险品库区工作必须交出火种, 机动车辆进出必须加装 防火罩,电瓶车禁止入内。危险品库内检修需动火时,必须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夏季超过35C气温时,危险品库内应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尽 可能减少库存,也不得大量存放汽油。危险物品的管理、采购、装卸、押运、驾驶人员应经过消防 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从事危险品管、采、押、运、驾作业。 夏季超过35 C时应避免在高温时间内运输、发放危险物品,所 有运输车辆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并经消防监督部门年 检合格、配有明显的危险品标志,才能从事危险品的运输作业。危险品库的工作人员每天下班前

53、应认真检查并切断电源后,、 宀 、-,方可离开。第七十三条: 易燃易爆、 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必须严格遵守下 列规定:1、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必须执行“五双”制度(即双人保管、双锁、双人领、双人用、双本帐)领用时必须有部门负责人签字批准, 未使用完必须及时清退, 严禁个人或班组保管这 类物品。2、严禁将未使用完的易燃易爆、 化学危险物品随意倾倒以 防止造成火灾、爆炸和环境污染。3、煤炭中清理出的雷管必须及时上缴保卫部门,由保卫部门统一上缴公安消防监督部门销毁。4、化学物品贮存库应按照不同化学物品配备消防器材,以 防止发生火灾时采用了不适用的灭火器材。第七十四条:仓库火灾一般灭火规则。1、仓库发生火灾时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并向“119”报火警。2、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边灭火,边抢运库内的物资,采 用一切手段控制火灾的蔓延。3、扑救火灾时应注意精密器材的保护, 防止因使用器材不 当造成污染; 电气库发生火灾时应戴呼吸保护器具, 以防止有害 气体中毒。4、仓库发生火灾时应尽可能选用现场灭火器材扑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