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化学第二部分高考大题突破题型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专题强化训练_第1页
(新课标)高考化学第二部分高考大题突破题型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专题强化训练_第2页
(新课标)高考化学第二部分高考大题突破题型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专题强化训练_第3页
(新课标)高考化学第二部分高考大题突破题型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专题强化训练_第4页
(新课标)高考化学第二部分高考大题突破题型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专题强化训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型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专题强化训练1 .(经典题)I A、VII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I A族元素的基态 原子的价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为 。(2)与HF卡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 (填一种即可)。从分子中原子轨道的重叠 方式是(填字母)。A. s-sB. s-pC. p-p(3)OF2和QF都是氧元素的氟化物,其中,OE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氯的某含氧酸的分子式为HC1O,其对应的含氧酸根离子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则x =(4)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降低,原因是 而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增大

2、而升高,原因是 。(5)金属钠、钾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金属原子的堆积模式为 。(6)氯化钠的晶胞结构如图 2所示(白球代表Cl ,黑球代表Na+),图3是氯化钠的晶胞截面图。已知 N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氯化钠晶体的密度为d g - cm 3o氯化钠晶胞中 C厂的配位数为 。Na+半径为 pm(只列出计算式即可)。解析:(1)基态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p"s1或Ne3s L I A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1, s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为球形。(2)与HF卡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Hb。H2S、HSe、HTe。基态氢原子只在 1s轨道上有电子,H2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成

3、键时,两个 s轨道“头碰头”重叠,故选 A(3)OF 2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sp3。氯的含氧酸根离子中,ClO3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其对应的含氧酸为HClO3,故x=3o(4)分析熔、沸点的高低,要从粒子之间的作用力角度切入。碱金属单质是金属晶体,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键依次减弱,单质的熔点依次降低;卤素单质是 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随着原子序数增大,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依 次增强,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5)钠、钾晶胞为体心立方堆积,体对角线上的三个原子相切。(6)氯化钠晶胞中氯离子、钠离子的配位数都是6。思路:先由晶胞结构

4、和晶体的密度求出晶胞的边长,再由晶胞截面图中对角线上三个氯离子相切求出氯离子半径,最后根据 棱上两个氯离子和一个钠离子相切求出钠离子半径。1个晶胞中含4个NaCl,设晶胞的边长为a,则晶体的密度 d = 4:58;5 g cmT3, a=、偿4 cm,而氯离子半径 r(Cl ) =-2a,钠NAa dNA4离子的半径 r(Na+) =(W1)r(Cl )=22a=2z-2xcm=22x;/234x44- dNA4: dNA1010 pm。答案:(1)1s 22s22P3s1(或Ne3s 1) 球形(2)H 2O(或 HS、HbSe、H2Te) A(3)sp 3 3(4)碱金属单质是金属晶体,随

5、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键依次减弱卤素单质是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随着原子序数增大,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 作用力依次增强(5)体心立方堆积6 /aJ234 X 10102 .文艺复兴时期,群青颜料曾用在许多著名的油画上,当时群青颜料是由贵重的青金石研磨并制成的。青金石指碱性铝硅酸盐矿物,其中含钠、铝、硅、硫、氯、氧等元素。(1)硅元素基态原子的彳电子排布图为 。(2)第四周期中,与铝未成对电子数相同的金属元素有 种。(3)Na +和Ne互为等电子体,电离能12(Na)I 1(Ne)(填“>”或“ <”)。(4)已知氯有多种含氧酸,其电离平衡常数如下:化学式

6、HClQHClQHClQHClOKa1 X 1010_11 X 10_ 21 X 104X 10 8HCIO4的结构简式为, HCIO3中Cl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HCIQ中含有 的共价键类型为 。以上几种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不同,其原因为 。氢卤酸(HX)的电离过程如图。A H和A H2的递变规律都是 HF>HCl>HBr>HI,其中A H(HF) 特别大的原因为 ,影响A代递变的因素为 。HX值中一“"- H+(叫)+ X (aq)此也擒“电出值) Xfe)AH;&%HX(g1 H® + K®(5)铝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晶胞参数a=qnm

7、x铝的摩尔质量为 Mg mol1,原子半径为r pn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铝单质的密度为 g- cm 一3(列式即可, 卜同),铝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 族,故硅原子的价电子排解析:(1)硅兀素为14 号兀素,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IV A布图为 L 二_。(2)Al的核外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1,第四周期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1 的有 K Ar4s 1 ,Sc Ar3d 14s2 ,Cu- Ar3d 104s1 ,Ga- Ar3d 104s24p1 ,Br Ar3d 104s24p5,其中金属元素有4种。(3)Na +和Ne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均为 8电子

8、稳定结构,Na的核电荷数为11,大于Ne的核电荷数,因此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Na大于Ne,所以电离能12(Na)大于11(Ne)。00(4)根据含氧酸的结构特点,HClQ的结构简式为二; ClO3中Cl的价层电子/、Ho0对数为3+上"2- = 4,故其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HClQ的结构式为H- - Cl=O,共价键类型为极性共价键(或b键和冗键);氯的含氧酸中非羟基氧原子数目越多,中心氯 原子价态越高,正电性越高,导致Cl-O-H中O的电子更向Cl偏移,越易电离出酸性越强,故酸性: HClO<HClO<HClQ<HClQ。A H表示溶液中的卤化氢汽化:

9、HX(aq)-HX(g)吸收能量;汽化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由于氟化氢分子间有氢键,所以分子间作用力大,熔、沸点高,汽化所吸收的能量高,AH特别大;A H2表示卤化氢分解成原子, HX(g) H(g)+X(g)是破坏共价键的过程,A H递变 的原因:从F到I原子半径越大,键能越小,越容易分解,A H2越小。一一、1_, m4M(5)Al是面心立方晶胞,平均占有的 Al的数目为4,根据留度公式:p ='=冲* q3. 10-21g cm-3,原子总体积为4个球体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百分率=原子总体积晶胞体积4X'兀 r33*100哈丁行X100%答案:(1)(2)4(3)>I

10、I(4) CIH()sp3极性共价键(或(T键和兀键)氯的含氧酸中非羟基氧原子数目越多,中心氯原子价态越高,正电性越高,导致 电离出HClO- H中的O电子更向Cl偏移,越易HF的水溶液中存在氢键原子半径(或键长或键能)434M4*371r(5) MX q3x。21q3xi09 x 100%3 .(最新预测)南京工业大学某研究团队最近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刊文介绍了 他们开发的一种新型催化剂一一反钙钛矿基非贵金属催化剂,这种价廉的新型催化剂结合了 钙钛矿结构的灵活性和过渡金属氮(碳)化合物的高导电性、优异电催化性等优点,理论上来说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析氧反应电催化剂。回

11、答下列问题:(1)基态氮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 。基态碳原子核外电子云有 个伸展 方向。(2)在周期表中,N。F是位于同周期且相邻的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和最 小的元素组成一种只含极性键的化合物M M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3)CN 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例如,工业冶炼金的原理:2Au(CN) 2 一+ Zn=2Au+ Zn(CN) 4"。与 CV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填分子式,任填两种),1 molZn(CN) 42 含 mol 键。(4)钛酸钙的晶胞如图1所示。钛酸钙的化学式为; 1个钛离子与 个氧离子等距离且最近,这些氧离子可构成正八面体,钛离

12、子位于该正八面体的体心。已知钛酸 钙的晶胞参数为a nm,则该正八面体的边长为 pm。图I图2(5)在周期表中,钡位于第六周期nA 族。钛酸根、钛酸钙的熔点分别为 1 625 C、1 975 C, 二者熔点差异的原因为 。(6)Fe和N可组成一种过渡金属氮化物,其晶胞如图2所示。六棱柱底边边长为 x cm,高为y cm,冲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胞的密度为 g- cm -3(列出计算 式即可)。解析:(1)基态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有3个未成对电子。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2, s能级上电子云只有1个伸展方向,2P能级上只填充了 2个电子,所以有2

13、个伸展方向,故共有3个伸展方向。(2)第一电离能:F>N>Q OF只含极性键, QF2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OE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V形,O的杂化类型为sp3。(3)CN的结构式为C三N,1个CM含(T键的个数为1, 1个CN与Zn"形成1个配位键(也是键),故1 mol Zn(CN) 42含8 mol键。(4)钛酸钙的化学式为 CaTiO3。1个钛离子周围有 6个氧离子与其等距离且最近。正八面体边长等于晶胞边长的呼,1 nm= 1 000 pm,故该正八面体的 边长为 当产x 1 000 pm = 50"a pm。(5)两种晶体都是离子晶体,从离子半径入手,比较晶

14、格能的大小。(6)六棱柱的底面由角形的面积为斗x2 cm2。1个晶胞含6个正三角形构成,正三角形的高为 呼x cm,每个正三-3cm 。56X6+14X26 个 Fe、2 个 N。p =-j=g -与 x 2X y X 6x NA4答案:(1)33 (2)V 形 sp3 (3)N2、CO虞他合理答案也可)8(4)CaTiO 3 6BaTQ (6)0.65 nm 。50042a (5)它们都是离子晶体,CjT的半径小于 Ba2+, CaTiO3的晶格能大于56X6+14X2出 x 2X yx 6X NA 44 .近年来随着石墨烯等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研究热潮的兴起,二维层状化合物一一类石墨 烯二硫化

15、铝引起了物理、化学、材料、电子等众多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类石墨烯二硫 化铝有类似石墨烯的片状结构,单层或多层二硫化铝组成的具有“夹心三明治”式的层状结 构的化合物。其中单层二硫化铝由三个原子层构成;中间一层为铝原子层,上下两层均为硫 原子层,铝原子层被两层硫原子层所夹形成类“三明治”结构,层间距约为目前合成方法主要如下:方法1: 一定量NaMoQ S粉、N2H H2O和去离子水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纳米级二硫化电目。方法2:以MoO和KSCN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二硫化铝。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周期表中,铝位于第五周期且与铭同族。基态铝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 它的核外有 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5

16、2) “三明治”式层状结构的二硫化铝晶体中,单层MoS的结构内存在的作用力是;层与层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 。(3)方法1使用原料含有的相关元素中,N。S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排序为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4)方法2中使用了 KSCN与S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写一种即可)。已知SCN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且为直线形,1 mol SCN一中含兀键的数目为; SCNT可参与配合物的形成,其中可做配位原子的是 。(5)金属铝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其晶胞堆积模型是 ;已知铝晶体密度为 p gem 一3,用 冲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金属铝的晶胞中两个铝原子的最小核间距为pm。解析:(1)依题意,基态铝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4d55s1 ,价电子排布图为E 1 I T T - 口,铭的原子序数为 24,铝的原子序数为 24 + 18=42,铝原子核外有 42 个电子,且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都不相同。(2)由图示知,二硫化铝晶体类似石墨烯。单层内铝硫键是极性共价键,层与层之间存在 范德华力。(3)第一电离能按 N。S的顺序依次减小,因为氮原子最外层2P能级为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硫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较多,第一电离能较小。(4)根据等电子体定义,SCN与CO、CS、N2O等互为等电子体;依题意,SC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