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必修1)-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课件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f535027a-f764-4b41-b99f-5172f87d9596/f535027a-f764-4b41-b99f-5172f87d95961.gif)
![(全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必修1)-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课件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f535027a-f764-4b41-b99f-5172f87d9596/f535027a-f764-4b41-b99f-5172f87d95962.gif)
![(全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必修1)-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课件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f535027a-f764-4b41-b99f-5172f87d9596/f535027a-f764-4b41-b99f-5172f87d95963.gif)
![(全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必修1)-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课件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f535027a-f764-4b41-b99f-5172f87d9596/f535027a-f764-4b41-b99f-5172f87d95964.gif)
![(全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必修1)-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课件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f535027a-f764-4b41-b99f-5172f87d9596/f535027a-f764-4b41-b99f-5172f87d959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图型突破13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考点三 岩石圈物质循环内容索引课时作业考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沧海桑田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挤压张裂n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n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n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盆地海洋陆地n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n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
2、和平原等地貌n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4大纲全国文综,6该考点在高考命题过程中,常以区域海陆分布或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内力作用的表现及其影响。2014海南地理,172013广东文综,1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板块构造及其影响1.右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
3、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答案解析本题属于记忆性内容,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线经过马来群岛南缘,K岛位于此线北侧。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板块构造及其影响2.右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答案解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和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可知,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结合景观图考查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3.右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4、A.搬运作用 B.地壳作用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答案解析图片显示的是褶皱山地,四个选项中只有地壳作用会形成褶皱山地。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什么是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等方式。老师那这么说: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咯!学生什么是外力作用?是的,没错!那主要表现形式还记得是哪些呢?老师老师,记住他们的名字这很简单,但一考试我就犯难了,请问有他们的真实照片没有呢,让我们一睹为快!学生当然知道,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学生这
5、就是: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影响因素产生作用风化碎屑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这是:侵蚀作用!冰川水空气影响因素产生作用河流侵蚀河谷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这是: 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影响因素产生作用沙尘暴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陡坡为背风坡缓坡为迎风坡这是: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影响因素产生作用新月形沙丘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我们还可以将每个作用根据影响因素具体再看看。老师还想不想了解的更加深入一点呢?老师:请问他们受不同的影响因素还有不一样的表现啊?学生当然有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老师海浪侵蚀冰
6、川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侵蚀作用分类:n 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n 地貌形态: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n 分布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和石灰岩分布地区n 地貌形态: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和喀斯特地貌。n 分布地区: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n 地貌形态: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n 分布地区: 滨海地带n 地貌形态: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海浪堆积风力堆积流水堆积冰川堆积堆积作用分类:n 分布地区:冰川分布的高山和 高纬度地区n 地貌形态:杂 乱 堆 积 、 形 成 冰 碛地貌 n 分布地区:出山口和
7、河流中下游n 地貌形态: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n 分布地区: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n 地貌形态: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n 分布地区:滨海地带n 地貌形态: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老师,我有两个问题,需要你的解答!老师:请问有同学认为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山谷出口比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容易形成洪积(冲积)扇,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不对。因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岩石风化作用更显著,山区有大量岩石松散堆积物,当山地降水较多时,更利于洪积(冲积)扇的形成。老师老师,我有两个问题,需要你的解答!老师:请问平原地形是外力沉积作用的结果,因此所有平原都是特别平
8、坦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学生不正确。并非所有平原都是特别平坦的。例如冰碛平原多呈波状起伏的状态。老师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乙卷,79该考点在高考命题中,常以区域自然环境或景观图为背景,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区域地貌的外力作用及其表现。2016全国文综丙卷,36(1)2014安徽文综,322013福建文综,910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1.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
9、间的地形。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答案解析由沙山的物质组成(松散沙粒)和垄槽相间的地形特点可知,该地貌是典型的风力作用地貌(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海岸线的形成与外力作用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24题。2.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答案解析海岸线的形成与外力作用贝壳堤是大量死亡的贝
10、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所以,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稳定,这样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才能在海水的作用下在同一位置集中堆积形成贝壳堤。海岸线的形成与外力作用3.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答案解析当一条贝壳堤形成后,海水搬运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意味着海岸线将向海洋推进,所以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海岸线的形成与外力作用4.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
11、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答案解析由图可知,渤海湾沿岸该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且自西向东分布,反映了自陆地向海洋方向的海岸线变迁,同时说明河流向入海口输送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入海口有大量泥沙沉积,导致海岸线多次变动。外力作用的成因分析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外力作
12、用的成因分析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答案解析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中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首先明确该题要从河水腐殖质多和含沙量少两个方面回答,其次注意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流域的主要差别:一是有无沼泽,二是流域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腐殖质是生物遗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因此分析腐殖质多的原因既要考虑当地有适合大量生物生存的气候条件,又要考虑有腐殖质形成的场所即沼泽;河流含沙量少的原因,一方面从不利于泥沙产生的地形条件考虑,另一方面从沼泽对泥沙沉积的影响考虑。岩石圈物质循环l 只能由岩浆生成l 如花岗岩(侵入岩
13、)和玄武岩(喷出岩)l 侵入岩坚硬致密l 喷出岩常有气孔岩浆岩l 外力作用生成l 如石灰岩/砂岩/页岩l 有明显层理,可能含有化石沉积岩l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l 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用途类型形成常见岩石有用成分举例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l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l 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流纹岩玄武岩安山岩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岩石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
14、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l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l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岩浆岩岩浆变质岩沉积岩冷却凝固重熔再生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天津文综,3该考点常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或区域地质地貌特点,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地质作用表现、岩石类型等。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进行考查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读如图回答12题。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A.
15、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答案解析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变质岩。过程代表变质作用,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升高。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进行考查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 B. C. D.答案解析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从板块的分离边界处喷发形成海岭。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是因为岩浆活动而形成。图中表示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13图型概述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的图形。常见图示有两种: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示意图和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
16、在命题过程中,常以实际景观地貌为背景、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文字信息中岩石类型,或图示中岩石类型及箭头指向岩石形成过程及先后顺序,判断地貌发育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等通过对比选出最佳选项,或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规范答案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
17、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图回答12题。1.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岩浆冷却较快岩浆冷却较慢在地表形成 在地下形成A. B. C. D.答案解析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形成的湖泊,说明该地曾有过火山喷发,结合浮石多孔而质轻的特点,可知它是岩浆喷出地表,较快冷却凝固而成,结合选项可知答案。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 B. C. D.答案解析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分别代表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冷却凝固、变质作用,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正确答案。读“某岛屿上东西方向延伸的地质、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题。 3.古老基底地区先后经历的地
18、质作用可能是A.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喷出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岩浆喷出外力侵蚀C.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喷出岩浆侵入D.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岩浆喷出答案解析图中基底是片麻岩,属于变质岩,说明该地发生过变质作用;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侵入到基底之中,说明发生了岩浆侵入;有火山熔岩分布,说明有岩浆的喷出活动;花岗岩脉出露地表说明受外力的侵蚀作用。据此综合判断该地区先后经历的地质作用。课时作业基础落实练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右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据此回答12题。 1.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19、A.大小均匀 B.层状结构C.棱角明显 D.磨圆度好答案解析终碛沉积物是冰川沉积物,是冰川侵蚀堆积作用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大小混杂,棱角分明。2345678910111213141512.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答案解析冰水扇是冰川作用形成终碛堤后,又经过冰川融水侵蚀、堆积形成的。2345678910111213141513.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于A.地壳 B.地幔C.地核 D.岩石圈在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造型的代表作(下面
20、左图)。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34题。答案解析珊瑚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而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部分,故来自于地幔。234567891011121314151A.B.C.D.4.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右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岩石都可以转化为丙,因此丙为重熔再生作用()形成的岩浆,甲为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乙为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及固结成岩过程()形成的沉积岩,变质岩为高温高压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与珊瑚岩形成直接相关的是冷却凝固。 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5.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回答问题。答案解
21、析(1)形成图中两处岩层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内力作用岩层的弯曲变形和断裂是由内力作用导致的。234567891011121314151(2)试从内、外力两方面分析,甲地貌的形成原因。答案解析甲地貌为冲积扇。内力作用:岩层断裂下陷;外力作用: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流水沉积作用而成。甲地貌为冲积扇。结合图示,从地面下沉与河流外力作用进行分析。234567891011121314151(3)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图中所示地区更为突出的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答案解析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沉积。图示位于沿海地区,其流水作用更为突出。234567891011121314151右图中字母
22、、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回答68题。能力提升练6.图中图例甲、乙的岩石类型分别是A.变质岩、沉积岩B.侵入岩、沉积岩C.沉积岩、变质岩D.沉积岩、喷出岩答案解析由图示信息知,甲岩石是由外力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为沉积岩;乙岩石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乙岩石为喷出岩。2345678910111213141517.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匹配正确的是A.E变质作用B.F岩浆活动C.G地壳运动D.H固结成岩答案解析侵入岩经过E而成为变质岩,E表示变质作用;侵入岩经F后被抬升出露地表,受外力侵蚀,说明F为地壳运动;G为固结成岩作用;沉积岩经H后变为岩浆,说明H表示的是重熔再生。234567891011
23、1213141518.图中数字与以下景观图有对应关系的是答案解析A.丙 B.丁C.戊 D.己234567891011121314151丙图为风蚀蘑菇,与风力的侵蚀作用有关;丁图为火山喷发,与内力作用有关;戊为云南石林,为喀斯特地貌,与流水的溶蚀作用有关;己为山前冲积扇平原,与流水的沉积作用有关。图中表示沉积作用、表示搬运作用、表示侵蚀作用、表示地壳运动。234567891011121314151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图1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2中的所示(图例I分别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911题。 234567891011121
24、3141519.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答案解析A. B. C. D.读图知,岩层最先遭受侵蚀,说明岩层岩性最松软。23456789101112131415110.该处三级陡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答案解析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地壳抬升 D.冰川侵蚀太行山东侧为半湿润区,降水较多,外力作用应以流水作用为主。23456789101112131415111.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图2类似的是答案解析A.华山陡崖 B.海蚀崖C.雅丹地貌 D.峡湾地貌华山陡崖为断层所致,为地垒;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峡湾地貌为冰川地貌;海蚀崖为海蚀地貌。234567891011121314151下图为岩
25、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石”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m之间的谷地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被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据此完成1214题。 23456789101112131415112.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答案解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重点指出石头的“新”,图片中石头形状棱角清晰,即形成时间较晚,而火山喷发、岩石风化和河流沉积发生过程较漫长,形成时代久远,在其作用下形成的石头往往比较浑圆;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是该地区近几年形成的自然景观。23456789101112131415113.我国下列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人关-勤径学升高中历史必修上同步练测(统编版2019)
- 园林养护人员雇佣合同范文2025年
- 2025年伙伴合同终止协议
- 2025年企业办公用品综合供需合同
- 2025年官方物流配送协议书高清
- 2025年企业设备抵押担保贷款合同
- 2025年粮食供需双方合同策划大纲
- 2025年智能交通项目提案报告模式
- 2025年企业维修保养年合作协议
- 2025年住宅转让合同保障模板
- YS/T 34.1-2011高纯砷化学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高纯砷中杂质含量
- LY/T 2016-2012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技术规程
- 松下panasonic-视觉说明书pv200培训
- 单县烟草专卖局QC课题多维度降低行政处罚文书出错率
- 毫针刺法(全)教学课件
- 金风科技-风电产业集团-供应商现场作业基础安全考试附答案
- 人工智能机器人科学小报手抄报简报
- 三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课 灯彩辉映|浙美版 (共19张PPT)
- 硫酸铵废水MVR蒸发结晶
- 原子物理学第五章-多电子原子:泡利原理
- 35kV输电线路工程旋挖钻孔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