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招聘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人教版)【最新整理】_第1页
初中教师招聘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人教版)【最新整理】_第2页
初中教师招聘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人教版)【最新整理】_第3页
初中教师招聘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人教版)【最新整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第一课时)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 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 地球和地球 仪第一课时,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一、说教材地球和地球仪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地理的基础, 在本章乃至整个地理 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必备知识。 是重中之重,也是 难中之难。其中经度和经线的相关知识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 又是经纬网定位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说学情我们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在小学通过自然科 学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地 理知识。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

2、空间, 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 兴趣。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本初子午线,知道经线、经度的特点;学生通过 练习,熟练 掌握东西经度的划分、认读和书写。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有关经线、经度的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等方法学习, 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逐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有关地球仪知识,为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在 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促进学生空间概念形成,培养对未 知世界的求知欲。四、说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我把本课的重难

3、点确定为:重点:能够划分经度和维度,能够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个地点的位置。难点:能够说出经纬线的特征,能够理解经纬度的变化规律。五、说教具准备:经纬网地球仪、大挂图、练读卡(经纬度)六、说教学法、学法为了使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学习本节内 容时抓住”指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这个核心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根据这个标准,我将在这堂课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举例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和集体讨论法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而同学们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互助能力,增加学习效果,完成教学任务。七、说教学程序根据以上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和教材结构、学

4、生特点、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将教学目标实现,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讲述:同学们,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 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教师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 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大组,每一组分别规定不同的时期(由远古到现代),结合

5、课本,先讨论两分钟,然后各组派12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教师活动:分好四个组,将课本上四幅图用多媒体或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各组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图 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图 2:“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图 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图 4:地球卫星照片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第一组讲述: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教师补充小结并引导:在古代, 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

6、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第二组讲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教师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学生活动)教师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 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环球航行?(学生回答)教师讲述并引导:最著名的就是16 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第三组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第

7、三组同学代表回答教师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第四组的代表上来为我们讲述。第四组同学代表回答教师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教师提问:刚才, 我们四个组的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8、(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教师承转: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 (可加入学生讨论)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3 页图 1 2,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地球大小数据的图或挂图,然后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教师讲述: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 千米,赤道半

9、径为 6378 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 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 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 千米。板书: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2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是6371 千米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师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示给同学们看。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并动脑筋思考,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说明: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教师提问:根据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个定义。(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今后,我们经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教师总结:今天, 我们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