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贝壳5单元和7单元马晓伟文档_第1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贝壳5单元和7单元马晓伟文档_第2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贝壳5单元和7单元马晓伟文档_第3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贝壳5单元和7单元马晓伟文档_第4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贝壳5单元和7单元马晓伟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贝壳5单元和7单元马晓伟文档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2 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3 体会分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材分析】 1 加强直观,凸显过程,培养数感。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直接相加、减”的算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强直观认识,借助直观图的演示或学具操作,建立表象,理解算理;另一方面要为

2、学生创设参与、探索、概括计算法则的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揭示算理,概括法则,培养数感。2 加强对比,沟通联系,促进迁移。本单元中教材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从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直至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推广,无一不体现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注意对比和沟通,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悟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新知,这样不仅省时、突出重点,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迁移、

3、类推能力。重视口算,强化关键,培养能力。本单元中,分数加、减法中的分子、分母一般都不大,很多计算题可以直接口算出来,因此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提倡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口算能力。除重视口算训练外,还应注意练习的针对性,抓住分数加、减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进行练习。当学生计算熟练后,要注意指导学生的计算法则,适当省略式题计算的思考步骤,简缩思维过程,培养求简思维。同时根据计算式题的具体特点,鼓励学生选择灵活的算法或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4 认真审题,自觉检查,培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算式的特点,确定

4、题目的运算顺序。教学中还应重视教给学生险验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课时安排1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 课时2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 课时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4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1 / 33课题: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备课人:马晓伟 授课时间 :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105页例1、例2,练习二十一第1-3题及做一做。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5、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母不变,分数相加减”的道理。教学方法:引导讨论,指导归纳。学法指导:观察讨论,理解归纳,联系反馈。课前准备:例1、例2示意图。课时安排:第 1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 导入口答:什么是分数单位?( 1 )1/8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3/8的分数单位是( ),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1 。1.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 份,爸爸吃了1/8张饼,妈妈吃了3/8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6、?2.提问: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学生思考并口答:1/83/8,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学生可以这样思考:爸爸吃的是1 个1/8,妈妈吃的是3 个1/8,合起来也就是4个1/8。提问:的和是4/8,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4的?(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提问: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板书:1/83/8=4/8通过观察可以看出结果是4/8,也就是1/2。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3 、提问: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

7、数加法?批注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4、出示例2 。请学生看题,试列式并计算。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3/41/4=2/4=1/2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因为这道题中已知两个数的和是,其中一个数是,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提问:计算过程中,为什么分母不变?你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5、小结:观察例1 和例2 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学生共同归纳概括)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05 页的“做一做”和

8、第106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108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 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2 、3 个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说一说应注意什么。四、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2、5 题。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学习体会。拓展练习         1、分数单位为1/8的做大真分数与最小假分数的和、差各是多少?      2、一本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它的1/9,第二天看了它的4/9。两天之后,这本书还

9、剩几分之几没有看完?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后记: 组长签字:_ 日期:_课题:分母分数加、减法 备课人:马晓伟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106及做一做。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归纳总结。学法指导:观察思考,理解概括,练习反馈。课时安排:第 2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

10、过程:一、引入 1、师:(板书:1/5、3/5)看到这两个分数,你都想起了哪些数学知识?(根据学生回答,着重复习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化成小数的知识,为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做好铺垫。) 2、根据这两个分数,你还能提出什么新的数学问题?(学生提到加减法问题时,师指出本节课着重研究分数相加减的问题,并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法”。) 3、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炼成例题, 例题1:王老师拿来一张硬纸,做数字卡片用了这张纸的3/5,做式题卡片用了这张纸的1/5。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例题2:王老师拿来一张硬纸,做数字卡片和式题卡片一共用去了这张纸的3/5,做数字卡片用了这张纸的1/5,做式题

11、卡片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二、探究 1、上面两题应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3/5+1/5 3/5-1/5) 2、列式的根据是什么?由此你想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一样吗? 3、这两个算式中,相加或相减的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补充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4、应该怎样计算?你能想出哪些方法? 要求:(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想想看,有没有不同的方法?(2)实在想不出办法的,可以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信封。(信封中装有3/5和1/5的直观图) 5、根据学生汇报整理出以下算法, 方法一: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得出3/5+1/5=4/5,3/5-1/5=2/

12、5。小结:图示法。 方法二:3个1/5加上1个1/5等于4个1/5,也就是4/5(减法同)。(讲解时强调分数单位相同,说清算理) 批注方法三:3/5=0.6,1/5=0.2,0.6+0.2=0.8,也就是4/5。 方法四:在前面方法一和方法二的基础上,观察得出: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6、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7、改3/5+1/5为3/50+1/50,改3/5-1/5为3/7-2/7,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小结:方法一用画图的方法直观明了,但分母较大时比较麻烦;方法二要用文字叙述,也比较麻烦;方法三转化为小数不适用于所有分数。唯有第四种方法既简便,又适用,易于操

13、作。由此揭示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则。三、练习 1、口答1/5+2/5 5/9+2/9 2/7+4/7 1/3+1/3 6/7-2/7 7/9-2/9 8/11-5/11 13/45-6/45 2、笔算(指名两名中差生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师巡视) 3/4+3/4 7/8-5/8 7/12+8/12 17/18-13/18 板书: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假分数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巩固练习(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师巡视指导差生) 做131页第1题和第2题的第一行。 集体订正时着重强调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4、拓展练习 甲、乙

14、两人在两条路上跑步,已知甲跑了第一条路的3/5,乙跑了第二条路的2/5。小明说,因为3/5-2/5=1/5,所以甲比乙多跑了这条路的1/5,对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练习二十一第1、2题的下面一行;第4题;第3题做在书上。 2、拓展:如果分母不相同,又应当如何解决?教学后记: 组长签字:_ 日期:_课题: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备课人:马晓伟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107 页的内容及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5 一8 题。知识与技能:在自主探索中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式题,知道“分子是0的分数

15、等于0”。过程与方法:经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继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教学重点: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把整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归纳总结。学法指导:观察思考,理解概括,练习反馈。课前准备:教学挂图课时安排:第 3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完成练习二十一第4题。小组练习,相互交流检查。你发现了什么?谈话:昨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谁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揭

16、示课题: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二、探索新知(一)、提出问题。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表格,你们发现了哪些数据与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二)解决问题。1、根据学生提的问题选择一个同分母分数连加的问题让学生解决。(1)、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尝试解决问题。(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汇报。师:哪个小组把你们讨论的结果给大家汇报?方法一:4/15+1/15=(4+1)/15=5/155/15+7/15=(5+7)/15=12/15=4/5方法二:4/15+1/15+7/15=(4+1+7)/15=12/15=4/5(4)、引导全班学生观察对比这两种

17、方法,并作出评价:“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交流,达成共识:用三个分数直接相加比较简便。2、选择一个同分母分数连减的问题让学生解决。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1)、学生自己思考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板书:1-2/15-12/15(2)、请学生尝试计算。批注(3)、全班集体交流:1-2/15-12/15=15/15-2/15-12/15=(15-2-12)/15=1/15(4)、提问:“1 ”应化为分母是几的分数?为什么?提问:如果将2/15换成3/15,请你算出结果。学生计算:1-3/15-12/15=(15-3-12)/15=0/15提问:0/15是多少?

18、你能解释吗?3、小结:分子是0,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用除以任何整数都得0,所以,凡是分子是0 的分数都等于O 。4、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有说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三、巩固拓展,提高能力。1 、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5 、6题。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7 题。学生先自己填空,交流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3、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8 题。根据学生课前的调查进行解答。并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应用时间的教育。四、总结评价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注意在计算分数连加、连减时,用

19、几个分数直接相加或相减比较简便。另外,如果被减数是“1 ”时,将被减数化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假分数再计算,当分子出现O 时,这个分数就等于O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连加 连减4/15+1/15+7/15=(4+1+7)/15=12/15=4/51-3/15-12/15=(15-3-12)/15=0/15=0教学后记: 组长签字:_ 日期:_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备课人:马晓伟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110-112例1及做一做。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

20、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过程与方法: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究过程。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归纳总结。学法指导:观察思考,理解概括,练习反馈。课前准备:与例1相应的挂图。课时安排:第 4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以旧引新。1、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和 和 2、 口算 。 += -= += -= +=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人们在日常

21、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生活垃圾,请看(出示课本主题图)这是某地区生活垃圾成份统计图,从图中你得到什么信息?(进行环保教育)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板书)3、导出课题:这些分数算式和我们刚才计算的分数算式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就是异分母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异分母分数怎样进行加、减运算。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自主合作,探究新知(一)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1、现在我们先来计算废金属和纸张占共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请用学过的知识,四人小组带着以下问题并结合课本第110到111页的内容共同探讨、尝试。讨

22、论提纲:(1)分母不同怎么办? (2)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是怎样的?2、学生汇报,师电脑演示过程后,小结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方法并板书。3、完成刚才所列出的几道算式。(二)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批注1、刚才我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你能计算出危险垃圾比食物残渣多多少吗?2、请独立完成课本111页这个问题的计算。然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计算过程。(三)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学生试小结计算方法。2、师小结计算方法并补充板书。3、质疑:(1)对于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你会提醒自己注意什么呢?(2)验算的方法怎样?三、巩固内化,提高能力。1、填一填。2、课本P112做一做第1题。3、判断P112第2

23、题。4、解决问题:妈妈买了一些毛线,给爸爸织毛衣用去了,给红红织手套用了。一共用去了几分之几?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思维训练1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2 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五、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后记: 组长签字:_ 日期:_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备课人:马晓伟 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材第113-115页的练习内容。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

24、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归纳总结。学法指导:观察思考,理解概括,练习反馈。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第5课时 课型:练习课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学生回忆并口答。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二)教学实施1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

25、的?2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l )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2 )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3 )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批注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学生举例,如:+= -= 3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4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

26、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5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6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 题。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出示“杨辉三角”图: 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换成“”呢?(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7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 题。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8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 题。学

27、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可以这样操作:先将4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4÷8=(个);再将剩下的2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2 ÷8 =(个),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个)。9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 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拓展题:写出两个不同的最简分数,使它们的和是。你能写出几组?(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律,这个规律是

28、: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1 ,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了。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组长签字:_ 日期:_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备课人:马晓伟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117-11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4题.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独立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用简明

29、、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带小括号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归纳总结。学法指导:分析思考,理解运用,练习反馈。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第 6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导入1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12+8-13 16-4+21 24-(18+3) 2 . 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二)教学实施1 出示例1 的表格。( l )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 )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 3 )提

30、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4 )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方法一:一 方法二: 一 =一 =一 =一 = = = ( 5 )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2 出示例1 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l )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批注“1 " ?是什么意思? ( 2 )请学生列出算式:1 或1 () ( 3 )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1 1 ()=

31、=1 ()= =1 = 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3 小结。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4 完成教材第118页的“做一做。学生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看运算顺序及书写美观情况。5 完成教材第120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4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 4 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四)思维训练 某市举办一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

32、、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教学后记: 组长签字:_ 日期:_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备课人:马晓伟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119121页。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分数加法,并能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算一些分数加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数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中的应用,并能使一些分数加法的计算

33、简便。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归纳总结。学法指导:观察思考,理解概括,练习反馈。课前准备:教学挂图课时安排:第 7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a+b=b+a      a+b+c=a+(b+c)2、下列算式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70+50=50+70160+75+40=(160+40)+7515+38+62=15+(38+62)3、引入: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是否同样适用呢?今天我们来研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二、自

34、主探究1、教师边谈话边出示:最近小强也学习了的分数加法,做作业时,碰到了两道比较大小的题目,并很快写出了答案。3/7+2/52/5+3/7(2/3+1/4)+3/42/3+(1/4+3/4)师:你能很快写出答案吗?(1)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出结果。(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填的?并说说理由。(3)反馈:学生回答,重点说理由。引导提问:(A)两组算式特点各是什么?(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互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B)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追问:刚才我们从整数运算定律联想到分数加法也可以这样算,这是一个大胆的猜想,你有什么办法检验吗?学生分

35、别计算两边算式的结果。2、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的运算适用。3、运算定律的应用批注。1、完成课本P119做一做第1题。并说说运用了分数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出示课本做一做第2题中的1/4+1/3+1/4+2/3,你认为怎样简算?小组内说说,并将简算过程写出来,指名板演。独立完成剩下的2小题。三、巩固应用。1、基本练习:练习二十三第5、6、7题。2、提高练习:练习二十三第8题。(1)先独立填空;(2)同座商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运用规律计算1/2+1/6+1/12+1/20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

36、法教学后记: 组长签字:_ 日期:_课题:整理复习课 备课人:马晓伟 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120-121页的练习题。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复习,能正确并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用合理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提高计算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应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共同点,总结有关运算律在分数加、减计算中的应用。教学难点:提高计算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归纳总结。学

37、法指导:观察思考,理解概括,练习反馈。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第 8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今天我们复习“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法”二、复习异分母分数的计算1、学生独立完成整理与复习的第6题.(1)学生直接将得数写在书上(2)集体校对。 (3)师问:3/4+1/4和1/5+1/10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学生先独立完成第7题。(2)学生展示作业,集体校对计算结果是否正确。(3)师出示:2/3+3/4=      &

38、#160; 5/6-3/4= 在计算时,要先做什么?(4)师问:应该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通分时怎样找公分母?(找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还要注意什么?(计算结果要约成最简分数)批注三、分数的简算(1)提问:我们学过那些加减法的运算定律?     师:板书:a+b=b+a    (a+b)+c=a+(b+c)  (2)师问:观察一下第1题,每一题有什么特点?可以用比较简便的方法计算吗?(3)学生独立完成第题。(4)汇报交流订正,让学生说一说能简便计算的,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

39、定律?不能简便运算的说一说运算顺序是怎样的?(5)拓展练习7/10-4/9+3/10-5/9=   同桌讨论算法,再完成解答。四、解决实际问题1、完成第2题师问:1/3、1/6是以什么为单位“1”的?从题中看出数量关系是什么?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同桌订正2、完成第3题(1)读题学会看表格(2)师问:要求“捏成的长颈鹿重多少千克?”实际上是求什么?(三种颜色橡皮泥的总千克数)学生独立完成。3、完成第4题(1)理解题意:借助地图让学生了解“陆地”“海洋”“七大洲”。(2)指导分析:师问: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陆地总面积)怎样求其余五大洲的总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呢?

40、(1-3/10-1/5)(3)学生完成解答。4、完成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四、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都会了吗?你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 整理复习教学后记: 组长签字:_ 日期:_第五单元测试及讲评单元测试:第 课时 时间:试卷讲评:第 课时 时间:试卷分析:七 数学广角 新知识点利用天平找出5 件物品中的1 件次品。利用天平找出多件物品中的1 件次品。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实现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

41、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教学时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索的方式教学.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认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可集中解决.活动完成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汇报结果,并一一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问题却有多种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后面寻求最优的解决策略打下了研究,分析的基础。 教学要求: 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2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

42、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1 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实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2 .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仅仅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或前奏,教学的重点在于活动后的猜测、归纳、推理活动,由此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操作活动中,学生往往会得出多种解题策略。教学时,老师应引导学生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

43、的解决策略。重难点、关键: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课时安排:2 课时课题:找次品 备课人:马晓伟 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材第134 、135 页的例1、2、做一做46题。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过程与方法: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优化思想,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习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

44、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用天平测次品的方法。教学难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方法:直观演示,质疑引导。学法指导:观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教学准备:天平。课时安排: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铺垫引入,感知原理。1.提出问题。出示:这里有三瓶钙片,其中有一瓶少装了3片(次品),你有什么办法能把它找出来?(1)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可能的方案有: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2)比一比,哪种办法方法更科学、快速、准确? 2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1)想一想。怎样利用天平找出比较轻一点的次品。(2)猜一猜。随意拿两瓶放在天平上,会出现几种可能?

45、(3)小结。在天平两边各放1瓶钙片,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天平两边一样重,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不平衡,那浮起来的一端就是次品。3揭示课题:找次品。 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这样的问题就是找次品,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二、自主探究,感悟策略。1.探究例1(1)猜一猜。要保证从5瓶中找出次品,用天平需要称几次呢?批注(2)试一试。分组试验。(学生可用学具模拟天平实验)(3)说一说。反馈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平衡 1次5(2,2,1) 不平衡2(1,1)

46、 2次 第一次平衡 2次5(1,1,1,1,1) 第一次不平衡 1次2.思考讨论:用天平原理来称的时候,可能出现几种情况?平衡说明什么?不平衡又说明什么? 3.观察比较:用天平找次品的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异同? 4.归纳提示:用这种树形图示法表示找次品的方案比较清楚、简洁。利用天平找次品,有多种方法,如果能画出这样的示意图来表示思考的过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三、深入探究,发现规律。(一)从待测物品是3的倍数中找次品 1探究例2(1)猜一猜。在9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2)分一分。9个零件你想分成几份,再来找次品?每份各是几个?(3)试一试。

47、分组选择1-2种分法用学具模拟天平进行实验。(4)说一说。反馈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4,1) 平衡 1次 不平衡4(2,2) 3次 9 (3,3,3) 平衡3(1,1,1) 2次 不平衡3(1,1,1) 2次 平衡 2次 平衡 5(2,2,1) 9(2,2,5) 不平衡2(1,1)3次 不平衡2(1,1)2次 都平衡 2次9(2,2,2,2,1) 不平衡2(1,1) 2次或3次9(1,1,1,1,1,1,1,1,1)最少1次,最多4次 2.比较讨论:(1)以上各种分法中,能保证从9个零件中找出其中的一个次品,最少用几次?最多用几次?(2)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找出次品的这种分法有什

48、么特点?(3)同样是分成3份,为什么分成(3、3、3)比分成(4、4、1)少称一次呢?2.初悟规律:用天平原理找次品,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可以保证用最少的次数就一定能找出次品。3.验证规律。(1)想一想。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就能保证找出次品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2)验一验。如果15个或27个零件里有一个是次品,你怎样用最少的次数保证一定能找出次品?请用图示法分析。(每个小组选择一道,每人分析一种分法)4.归纳规律。在解决找次品问题时,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能够保证用最少的次数准确地找出次品。(二)从待测物品不是3的倍数中找次品1.提出问题:假如待测物品的数量不能平均分成3份(如10个、11个),那么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就一定找出次品?2.画一画。10个或11个零件中有一个是次品,至少要用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请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