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1页
第二课时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2页
第二课时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3页
第二课时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4页
第二课时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课时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二课时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第二课时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教学设计: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2指名背诵课文。二、教学生字词1出示生字楼 依 尽 人 欲 穷2引导用生字组词楼(楼层 高楼 楼房 钟楼)依(依靠 依依 依山傍水)尽(尽

2、头 用尽 尽力 穷尽)入(进入 入门 出入)穷(穷尽 贫穷 穷苦)3教学字形/article/(1) 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依和衣比较,入和人比较,穷和力比较,层和云比较。(2) 讲解欲、登、楼的笔顺。4指导书写欲:楼:三、课堂练习1读一读,再抄写山 白日 千里目海 黄河 一层楼2根据句意说出诗句(1)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2)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了。(3)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4)再登上一层楼。板书设计:白日依山尽,景 (看)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理 (想)更上一层楼。第二课时登鹳雀楼教学设计2一、学习目标1、学习8个生字,理解诗中生字的意思,学写生字“雀”。

3、2、落实本课生字词,借助图片理解“白日”、“依”、“鹳雀”等词语。了解即“入海流”是“流入海”,“千里目”是“目千里”。了解古诗对仗的特点。3、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4、背诵古诗。二、教学重难点1、借助诗句体会傍晚黄河的壮观景象。2、借助古诗体会“站得高,看的远”的道理。3、默写古诗。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小鸟图和象形文字“隹”。同学们“隹”是一个象形字,单人旁就像鸟儿的翅膀,里面就像鸟儿的身体(借助“住”识记)隹指短尾巴的鸟,在隹的都上加上“小”(竖钩变成竖)读que,也是指短尾巴的鸟。能给“雀”组

4、个词吗?2、出示鹳雀图,这就是鹳雀,谁来读它的名字?3、(课件示鹳雀楼图)由于很久以前,鹳雀这种鸟经常喜欢停在山西的一座楼阁上休息,人们就把这座楼称为“鹳雀楼”。示“楼”词,齐读。4、鹳雀楼初建时不怎么有名气的。直到唐代,有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他有一次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了,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楼之一。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吧!3、诗的名字就叫登鹳雀楼,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一)初读古诗正音1、请同学打开书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学生自读,指名读,正音)提醒“更”是后鼻音。(二)识记生字1、同学们,这些红色的生字你认识吗?你能记住哪个字?(指名说

5、)(三)理解词义、诗句的意思1、请同学们再读古诗,将你的理解和疑问与同学们交流一下。(指名说)2、出示第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中你理解哪个词语,或者你还有哪些疑问,我们一起交流交流。(指名说)预设学生回答1)、白日指夕阳。2)、依指挨着。3)、尽指消失。3、指名说第一行的意思。傍晚,太阳挨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消失了。6、入指流入,这里是入海流,其实应该是流入海。古诗为了押韵和对仗的工整常常这样倒着表达。你能说说这行的意思吗?(指名说)7、谁能连起来说说第一行的意思?(指名说)黄河流入了大海。8、出示第二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预设:1)、欲:想要。

6、穷:尽,完。2)、目:看。字典中有两个意思(眼睛、看)学生选择。“千里目”和“入海流”一样倒过来理解,应理解为目千里。9、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指名说)想要看完远处的景色。10、更指再,上指登上。11、指名说第四行。(再登上一层楼)12、谁能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指名说)想要看完远处的景色,再登上一层楼。13、现在谁能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同学们先跟同桌说一说(指名说)三、品读古诗,深化诗意1、请同学们在读古诗,想象哪句是写诗人看到的景色?(学生自读,指名说)2、诗人首先看到了什么?(夕阳沿着山落下了)你从哪里看出是夕阳呢?(依山尽)同学们你们看(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景色?(指名说)

7、太阳沿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的消失。多么美丽的景色啊,你能读好吗?4、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出示视频,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说)你觉得这是怎样的黄河?(滔滔不绝的黄河,奔流不息的黄河,雄伟壮丽的黄河。)5、你能读出黄河奔流不息的气势吗?6、诗人看到如此美丽的落日不禁吟道(白日依山尽)诗人登上黄鹤楼向西望去,只见(引读:白日依山尽)。接着诗人又向东望去,只见黄河之水奔流不息不禁吟道(黄河入海流)7、谁能读出诗人眼前壮观的景象?(指名读)8、看着这样的景色,诗人又想到了什么?出示第二句(指名读)为什么想要看得远就得更上一层楼呢?(站得高才能看得远)9、同学们,当诗人站在鹳雀楼的第一层

8、时他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色,如果再上一层楼他会看到什么?(指名说,眼界更开阔,看得景色更多)10、是啊,这正是王之涣想告诉我们的道理,要想懂得更多,看得更远,就要更上一层楼,有新的进步,因此“更上一层楼”也成了千古名句。当你有进步时,老师会说祝你更上一层楼,有更大的进步,你会把这句诗送给谁呢?四、了解古诗写作特点,背诵并默写古诗1、同学们,诗的语言是凝练的,古诗中有对仗的特点,就向对对子,你瞧白日对黄河,依山尽对入海流,千里目对一层楼。这就是对仗,相信你现在读得更好(指名读)能试着背一背吗?能试着默写吗?(学生默写)五、拓展延伸1、同学们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其它三个分别是滕王阁,黄鹤楼,岳阳

9、楼,古诗后很多诗人写过这四座楼,其中李白写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名背,齐背2、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王勃的滕王阁序他这样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示图片)这句是说,晚霞中野鸭在水面飞翔,天空和水面浑然一色。3、岳阳楼的诗句请大家课后去搜集。六、教学生字词1、(出示“雀”)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写好这个“雀”字。2、“雀”是上下结构,它的偏旁是下面的“隹”。3、教师范写说注意点。(短竖,左点,右点略高;瞥连短竖要写长,一竖连瞥往下写,点下四横长短异,最后一横拉拉长)4、学生书上描红,作业本上写一个,师生评价后再写一个。第二课时登鹳雀楼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看拼音识字,巩固所学鼻韵母。2

10、,通过看图,绘画理解诗的大意,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3,会认7个生字,能写5个生字,认识一种新笔画"",学习新笔顺:先里头后封口。设计意图古诗是教材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使用传统教材,贯彻落实新课标,充分体现新理念呢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各年级对古诗的学习要求也不同。一,二年级的古诗教学只要求读读背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堪称盛唐佳作的登鹳雀楼被北师大版一册教材编入第八单元,作为阅读内容。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之涣所著,写了诗人登高远望祖国山河的壮观,表达了诗人豁达开朗的情怀。教学时,我根据年段要求和低

11、年级学生爱读爱背,记忆力强的特点,进行灵活处理教材,重点放在读读背背,学习生字,写字上。在理解诗句时采用以读代讲,以画促读的教法。一改逐句,逐词讲解翻译的传统教法。注重创设情境,再现画中景,体现画中情,让孩子们在美的景物中,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本课设计力求体现快乐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的新理念。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课前三分钟交流,看谁背的古诗多。过渡:同学们背的古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板书课题)。2,读课题(正音,读准"登"字,强调后鼻韵母)。3,鹳雀楼是什么样的呢(播放课件鹳雀楼图景,配乐解说:鹳雀楼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它共

12、有三层,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在这楼上能看到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游览胜地。因为常有一种鹳鸟停栖上面,所以得名鹳雀楼。)(板书:中条山和黄河的简笔画。)4,在一千多年前的一天,诗人登上鹳雀楼,你们想不想知道诗人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44,一边看书一边听诗人吟诵。(播放录音朗诵)。过渡:多美的诗句啊,请同学们也放声读读吧!二,自读诗句,识字学词1,同桌互读(要求:不会读的互相帮一帮,会读的互相夸一夸。)2,游戏:"闯关争星"。第一关:我会读。(出示认读的生字:黄,海,流,千,更,层,楼,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诗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小声读诗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

13、法识记生字。交流自学情况,(课件出示,制成卡通机器人的生字卡,会说话: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请准确地叫出我的名字,我就成为你的好朋友。)如:a、请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生字,读后找一找哪些生字带有后鼻韵母。b、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牢记生字朋友。c、交换多种方式读生字(带拼音齐读开火车读加大难度,去掉拼音读。)d、会读的小朋友拿出争星卡给自己画上一颗星。过渡:我们和生字交朋友,不仅要会认读,还要会写。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3,闯第二关:我会写出示田字格生字:山,日,目,入,千(静态观察,找出关键笔画)。师范写(提示容易误写的笔画笔顺,结构比例。)学生书空笔画笔顺(认识""和"

14、;日"的笔顺规则)。学生仿写:山,日。展现学生书写情况。(对比观察,欣赏评议。)被评为写得好的小朋友,拿出争星卡给自己画上一颗星。过渡:我们认识了生字朋友,它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三,图文结合,读懂诗句1,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其它同学边听边想,他读得好不好2,评一评(他读得怎样好在哪里相机指导古诗朗读的停顿和重音处理。)3,读了诗句,想一想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请把诗人看到的景象画出来。4,展示学生的画,并问你从哪几行诗句中知道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5,诗人看到眼前的景象,想到了什么诗中哪两行写诗人的这种想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6,从诗人的想法,你明白了什么(

15、联系日常生活,登高望远的活动谈感受。)过渡:是啊!想看到更远的景象就再登上一层楼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登高望远的道理。(板书:登高望远)四,朗读成诵,演一演,背一背1,同学们,请看书上的插图(多媒体课件放映并配音:日落西山,晚霞满天,滔滔的黄河水东流而去,多么壮丽的景象!)过渡: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此时,你们想不想像诗人一样吟诵这首诗。2,学生扮演诗人诵读(先小组读,再个别打扮成小诗人表演读。)过渡:真不错,多像一位小诗人呀!读到这里,会背这首诗吗谁来试一试。3,学生背诵(个别背,男,女生打擂台,齐背等形式)五,注重积累,扩展延伸课件出示:王之涣写的凉州词,让学生读一读,回家背一背,并收集有关王

16、之涣的其它诗。(男,女生擂台赛,营造学习古诗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低年级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在课的伊始,用课件展示鹳雀楼和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中。)(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孩子们在合作中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枯燥的生字学习化为有趣的闯关争星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竞争,有奖励,才有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即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采用"引导观察教师范写体验临写对比欣赏",让学生在观察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示范讲解,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

17、展示写字过程,让学生从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最后欣赏评议同学作业。使学生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写好字,初步感受汉字的笔画美,结构美,形体美。)(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学习古诗,不必逐词,逐句地深刻理解诗句,只要求读懂大意即可。因此,让孩子自读诗句,以读代讲,在读中悟;以画代说,创设情境,在画中感受诗的意境。通过听,读,评,领会如何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读画结合,既体现了学科的整合,又理解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千古名句蕴含的深刻道理:登高才能望远,要望远就得登高的的道理。(再次欣赏夕阳西下,滔滔黄河水的景象,引出学生触景生情,然后扮演

18、诗人身临其境地体验情感。)(读读背背,注重积累,以达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要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第二课时登鹳雀楼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教学重点:能借助拼音认字读古诗,学习新笔画,学写生字。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设计思路:对于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主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来体会诗人的感情,不需要太多的讲解,在第一课时的设计中,我先带领孩子们认真反复的朗读这首诗,使他们对这首诗有个大概的了解,并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诗人。然后主要是识字教学,通过采用多种

19、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将这些生字记住并会正确书写,最后将这些生字放入古诗中,体味它们各自在这首诗中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看,(出示挂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游玩的地方,这座楼坐落在山西,楼有三层,前可望中条山,下可瞰黄河。那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这座楼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2、对,你们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3、指名拼读“登” (dng),要求读准后鼻音。指名拼读“鹳”(guàn)。(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指导学生读准课题)二、解题“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谁登上鹳雀楼?(作者

20、)作者是谁?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从青少年时起就勤奋读书,刻苦写作,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写的诗深受人们喜爱。过渡: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向学生简单的介绍一下作者,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三、初读课文1、你们想读这首诗吗?那先小声的跟着老师将这首诗读一读。2、自己再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用铅笔将它们画出来。3、这次我们再大声地跟着老师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画出来的字的读音。(先听老师范读,再跟着老师读,可以把握住对这首古诗的朗读,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自己找出不认识的字,为下一步的识字教学做一个铺垫。)四、识字教学1、小朋友读书读得很认

21、真,很正确。(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待会我请小朋友开开火车。(默读生字)2,现在就请已经准备好的小朋友来读啦!小火车开起来(楼、雀、依、入、欲、穷、目、更)3、你们的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下面我们再来个读字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读的最好。(分小组读)4、你能给这些生字宝宝找朋友吗?(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这些生字的记忆。)五、写字教学1、过渡:我们在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后,如果会写它们那就 更好了。2、学习新笔画:竖折 板书:竖折12第二课时登鹳雀楼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学写四个生

22、字。3、整体感知古诗描写的意境。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导入,解题,读题1、小朋友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登鹳雀楼)这四个字都是生字,是我们的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标拼音)指名读3、(出示图)鹳雀楼,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儿在楼台上休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台叫做鹳雀楼。登,看老师的手势,明白什么意思吗?一步一步向上登上鹳雀楼就叫登鹳雀楼。知道意思就会读得更好。指名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设计意图背古诗导入,揭示课题,理解题意,指导读准、读好。二、读通古诗1、了解作者这首诗是谁写的?王

23、之涣是唐朝的大诗人,写了不少著名的诗。2、这首诗写了什么?捧好课文纸,听老师来读一读,听清老师读的每个字的发音。3、现在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读读这首古诗,看着拼音把每个字读准确,多读几遍,把每行诗句读通顺。4、这首诗有的小朋友很熟悉,但要读准它,却不容易。(出示古诗)来挑战吧,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试试。5、去拼音读借助拼音,古诗读得很流利。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出示去拼音诗)大家还能读准吗?(出示)看,你们的读书声引来了两只小鹳雀。小朋友读得好,它就带我们去登楼。我们再来读给它们听。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把古诗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看似简单,但操作时却不易。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等都是纠正的重点。

24、再加之孩子们先入为主的错误读音的影响,课堂上纠偏的教学就显得很重要。去拼音读时,设计鹳雀登楼的动画引领,意在激励学生学有所趣,学有所乐。三、读懂古诗1、同学们,诗人也和我们一样,去登鹳雀楼,会看到了什么美景呢?仔细看看课文纸上的插图,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出示课文插图)(出示)站在鹳雀楼上,诗人看见。(生自由练说)2、相机学习一二句这是一轮什么时候的太阳?颜色已经没有那么鲜亮、夺目了,这太阳是白天就要落山的太阳。看,它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渐渐消失了,这是哪一句诗描写的美景?生:白日依山尽。看到这美景,谁再来读一读。齐读。鹳雀楼就坐落在黄河边。见过黄河吗?(生谈)(出示黄河图片)这黄河波涛

25、汹涌,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向东流入大海,这景象是那么壮观,那么让人觉得气势磅礴!此时你站在鹳雀楼上,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指导朗读“黄河入海流”。3、太阳渐渐落山,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现场采访:站在鹳雀楼顶,看了这么多美景,你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一二两句诗。听老师来读一读,小朋友轻轻闭上眼,让这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中。看到了吗?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这美好的画面吧。4、相机机学习三四句。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如果想看到更远更多的风景,就要再登上一层楼,所以诗人告诉我们(出示,引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呀,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呀,所以诗人这样告诉我们(出示,齐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设计意图课文配有插图,以图学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出示插图,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内容,说说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些什么?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进一步在头脑中呈现画面,从而达到有感情地诵读。四、读好古诗1、小朋友们读得真棒,愿意跟老师合作读一读吗?我们一起读题目,然后张老师一行,你们一行,注意要合作愉快,注意听清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