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要点_第1页
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要点_第2页
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要点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下)三、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的现实可能性农业现代服务业在欧美农业发达国家已是比较成熟的产业,但在我国仍是 新兴的产业,目前,我国至少在沿海发达地区基本具备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的 条件。1. 现代农业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现代服务业提供产业条件自十一五规划中强调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来,在中央支农政策的有 力推动下,全国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发达省份现代农业已经初具规模,发展势 头强劲。 2006 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 7.26 亿千瓦,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加 快,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 49%;我国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以转基 因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新型肥料及

2、施肥技术、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农 产品深加工技术、农业防灾减灾技术、农业信息技术、高效节水技术等为代表 构成现代农业技术体系(蒋和平, 2007)。其次,虽然我国服务业起步晚,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34流 右,与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t匕重70流右相比有很大差距,但由于服 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依托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具有其他产 业无法媲美的后发优势。从中国服务业增长率来看,整个第三产业每年增长 15.1%(李江帆, 2007)。2007上半年,发达省份如江苏、广东的现代服务业 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推动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20年来江苏服务业 增加

3、值年均增长15.8%,占GDP勺比重由17.9%提高到35%服务业已成为江苏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 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农业现代服务业提供技术条件现代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空 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现代科技获得了质的飞跃,特 别以杂交水稻和生物基因遗传技术为代表领先于世界。我国正全面而主动地融 入以信息化、全球化为标志的人类第四次科技革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将首先 接受这一轮科技革命的辐射,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聚集于此就是一个很好的佐 证。与前三次科技革命相比,现代科技革命由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能 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组成一

4、种高技术群落,以综合化、一体化、高速化、高 效化和信息化改变着世界(向文英等, 2007),改变着二元特征显著的中国社 会与经济,也必将对中国“三农”问题产生深远的影响。经过三十年的经济快 速发展,沿海发达地区率先走在全国技术进步的前沿,其现代服务业发展成就 证明了该地区已经具备了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所需的技术条件。3. 政府的扶持为农业现代服务业提供政策条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央政府已专门为解决“三农”问题连续发了五个 一号文件,其中 2007 年专门针对发展现代农业发一号文件,可见中央政策对 “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偏好。 2007年 12 月份农业部、财政部、科技部和教育 部联合在人民大会堂

5、召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启动大会”,标志 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长期制约我国农业科研创新的 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等问题将明显改观。并于 2007 年选择了水 稻、玉米、生猪、奶牛等 10 个产业开展技术体系建设试点,第一批启动 56 个 功能研究室,聘任 214个研究岗位人员,涉及 67 个单位。其中来自中央直属科 研单位的人选为 41人,占 19%;来自教育部直属高校 68 人,占 32%;来自地方 科研和教学机构 105 人,占 49%,同时在优势农业产区建设 229个综合试验 站。4. 现代农民群体雏形的形成为农业现代服务业提供人才条件工业化和城市

6、化改造了传统的中国农民,大大提升了农民素质。一部分农 民工逐渐成长为合格的产业工人,成为中国制造业的脊梁。他们中多数受过高 中以上的职业教育,经过较为严格的现代企业生产技能培训,已逐渐从农民人 力资源向农民人力资本过渡。农业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但主要 需求具备现代农民素养的农民群体。沿海发达地区聚集了中国最先进的制造 业,也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农民工群体,这一部分群体代表了中国现代农民群 体的雏形,是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的人才保证。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制造业不 断升级,对农民工的需求必将出现递减。而中国的农村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 农业现代服务业为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创业舞台。只要政策适

7、当引导,部 分优秀农民回流农村是完全有可能的。5. 发达地区较为雄厚的财力为农业现代服务业提供资本条件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新兴的产业,在成长初期需要资本培育。改革开放后,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率先获得快速发展,取得了GDF和财政收入双丰收。2006年GDP排在全国前四名都是沿海发达地区,依次是广东为25968.55亿元、山东为 21846.7 亿元、江苏 21548.36 亿元和浙江 15648.93 亿元; 2006年 财政收入排在前四位也是沿海发达地区,分别是广东 5100亿元、江苏 3936亿 元、浙江 2566亿元和上海 1600亿元。沿海发达地区不仅有雄厚的地方财政实 力,保证了发展农业

8、现代服务业对资本的渴求,而且这些地区都较早地意识到 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都纷纷提出加大现代服务业的具体目标,这为 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江苏省在服务业已成为国 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的同时,提出现代服务业发展江苏中长期目标;目前 2006年 上海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已高达 50.2%,仍在强调继续“优先发展现代服务 业”;浙江省提出到 2010 年将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2005 年的 40%提高到 45%。四、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建议目前,农业现代服务业仅仅在我国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获得了初步发展。 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需要的条件比较

9、高;二是没有 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 2007 年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 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但依然提出“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的产业发展战略,事实上,发达国家的产业竞争 已经从“第二产业”转移到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领域。(一)高度重视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在我国当前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政府要勇当新产业的孵化器,特别是在 该产业培育初期。首先,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要在思想上足够地认识到农业现 代服务业在实现工农互动和城乡统筹中的桥梁作用。前文已经论证了以工促农 最好的市场途径是大力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其次,政府在思想高度重视新产 业的

10、基础上,要舍得大资金培育农业现代服务业,政府要像做电信和商业银行 一样巨额资金投入到农业现代服务业。电信和银行业关系着国家经济安全,而 从破解“三农”问题全局来看,农业现代服务业现实意义同样重要,更需要政 府政策呵护和资金扶持。(二)倡导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现代服务业率先发展模式新事物的产生总有它特定的环境。在我国,农业现代服务业作为新兴的产 业也一样需要符合它诞生和成长的土壤。由于农业现代服务业需要比较发达的 工农业来作为产业支撑,目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基本上符合这些条件,而且从 它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地区已经或早或迟开展了农业现代服务业的伟大实 践,这也必将使这些地区将率先地实现城乡统筹与和谐发

11、展。发展农业现代服 务业,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大力推进,这也是符合新事物发展不平衡规律。积极 倡导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现代服务业率先发展模式,它的好处在于不仅使发达地 区重新获得新的产业发展空间,为该地区继续率先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而且 更重要的是通过发达地区的羊群效应带动落后地区对该产业的蕴育和发展,从 而为全国探索出一条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化路径。(三)鼓励现代服务业战略性“下乡”无须质疑,物流、金融、信息、商务和科技服务等现代生产服务业是伴随 着先进制造业而孳生出来的,理应成为现代服务业首选发展目标。但这并不意 味着,现代服务业天生就有“嫌贫爱富”的特征,现在是到积极鼓励现代服务 业战略性“

12、下乡”的时候。一方面,随着长期扭曲的工农关系慢慢得以矫正, 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在电信交通等 方面改进更为明显,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已经具备接受现代服务业辐射的基础 条件。另一方面,随着现代服务业功能在城市充分地展开和该行业竞争加剧, 现代服务业必将开辟新的战场,充满商机的农村为它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发展新 空间,而农业现代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进入农村市场最好的产业端口。(四)选准农业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重点。根据刘立仁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方法,目前有良种服务、农资连锁 经营、农产品现代流通、新型农技服务、农机跨区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和中介服务、农业保险、现代农业信息、农业观光等九大类。本文赞成该种分 法,但认为这九类进入难易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所以优先发展战略应该体现 层次性。良种服务、农资连锁经营、农机跨区作业和农业保险是第一个层次也是最 容易进入农业现代服务业领域。这一层次属于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性服务,理 应成为当前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