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雄黄颡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畜牧渔业论文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5/c6313fa4-6c76-4997-9afd-abae5a65732f/c6313fa4-6c76-4997-9afd-abae5a65732f1.gif)
![全雄黄颡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畜牧渔业论文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5/c6313fa4-6c76-4997-9afd-abae5a65732f/c6313fa4-6c76-4997-9afd-abae5a65732f2.gif)
![全雄黄颡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畜牧渔业论文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5/c6313fa4-6c76-4997-9afd-abae5a65732f/c6313fa4-6c76-4997-9afd-abae5a65732f3.gif)
![全雄黄颡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畜牧渔业论文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5/c6313fa4-6c76-4997-9afd-abae5a65732f/c6313fa4-6c76-4997-9afd-abae5a65732f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雄黄颡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畜牧渔业论文全雄黄颡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基金项目: 2014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作者简介:何国森( 1981- ), 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产养殖育种。 E-mail :emailprotected何国森,陈度煌(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2 )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黄骨鱼、嘎牙子,是常见的底栖杂食性鱼类, 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天然水体中。黄颡鱼的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肌间刺,具有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优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黄
2、颡鱼“全雄 1 号”具有雄性率高、性状稳定、生长速度快、规格整齐、抗病力强等特点,相同养殖条件下,比普通黄颡鱼增产约35% ,在全国推广养殖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福建省全雄黄颡鱼的培苗养成情况尚少见报道。 为探索适合于福建地区全雄黄颡鱼苗种培育技术, 2015 年 5 月,本单位从江苏引进全雄黄颡鱼卵黄苗,经过精心培育成大规格鱼种后推广到我省多地进行养殖,在完成科研目标的同时,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现将培苗技术与生产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时间与地点试验于 2015 年 5-7 月,在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上街榕桥试验基地进行。1.2 鱼苗培育池的准备选择正方形水泥池2 口,每口面
3、积 300 m2 ,池深 1.5 m ,是经过标准化改造的水产养殖池塘,有单独的进排水系统、微孔增氧设施。4 月 16 日,池塘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每口池塘使用30 kg 生石灰干法消毒,一周后进水 1.2 m 左右,进水口用60 目的双层筛绢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等竞争性敌害生物进入。4 月 22 日,每口池塘施用充分发酵并消毒好的鸡粪20 kg ,兑水后全池泼洒,以增强肥水效果,培育天然饵料,为即将入池的黄颡鱼卵黄苗提供充足的饵料。1.3 鱼苗放养5 月 1 日从江苏引进黄颡鱼“全雄1 号” 卵黄苗 10 袋,每袋 2 万尾,共计 20 万尾。运输当日,天气晴朗,封袋至开袋耗时共约9 h ,
4、长途运输调温试水后至室内长方形玻璃缸(2.0 m× 1.5 m× 1.0 m)放养,放养卵黄苗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型正常,游动活泼。开口3 d 后,移至池塘培育。1.4 饵料投喂科学投喂饵料是黄颡鱼苗种培育的关键。在培育早期,以池塘肥水为主要手段,繁殖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作为主要饵料,并适时捞取生物饵料或人工孵化的丰年虫作为补充。20 日后,用少量鳗料在饵料台上驯食,待鱼稳定上饵料台后, 逐渐过渡到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由于黄颡鱼属杂食性, 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 本次试验选用的鳗鱼粉状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达到40% 以上,揉成团状后放在饵料台上饲喂,投喂
5、遵循“四定”原则, 每天投喂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投喂量以1 h 内吃完为宜,日投饵量控制在鱼体重的3% 5% 。试验后期采用黄颡鱼专用膨化配合饲料0 号料,具体投喂量根据天气、水质和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及时调整。1.5 日常管理每日坚持定时巡池,观察水色、水质变化和鱼苗活动情况,观察有无浮头及其他异常现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坚持测定并记录水温、溶氧、pH 值。在夏季高温及雷雨等天气突变节点,另加夜间巡查,以便对突发情况做出增氧、加注新水及药物等控制措施,防止泛池。 每天将池中残饵和粪便排出,检查进出水口防逃筛绢及水流。 在养殖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
6、、有病早治,定期投喂免疫增强剂、 中草药添加剂等增强苗种体质。定期合理利用生物制剂EM 菌、芽孢杆菌等对水体进行调节,底质改良剂优化水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繁殖,降低发病率。苗种培育期内,溶氧变化范围5.0 7.0mg/L ,pH 值 6.5 9.0 ,透明度 20 35 cm 。2 结果因各成鱼养殖点放养鱼种时间不同,黄颡鱼鱼种于2015 年7月5日-20 日分批次出苗,培育时间65 80 d ,共计 121 400尾,成活率达到 60.7% ,平均规格达到 5.8 cm/ 尾,分别在闽侯县、永定棉花滩水库、尤溪街面水库进行成鱼养殖。本次试验,在完成好科研目标的同时,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7、。对促进当地渔业产业结构优化、渔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3 小结与分析“全雄 1 号”生长速度快,将其作为福建地区黄颡鱼主推品种,可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本试验初步摸索出较为成功的黄颡鱼苗种培育模式,解决了黄颡鱼苗种低成活率的问题,为我省黄颡鱼“全雄1 号”苗种培育与养成提供一定的经验。利用面积 300 m2 的水泥池高密度培育黄颡鱼苗种,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值得借同行借鉴。 但本次培苗试验成活率还是偏低,笔者认为放养密度还是偏大,培育过程水质较难调控, 生物饵料不够充足, 合理的放养密度有待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另外,数量充足、质量可靠的天然生物饵料是提高苗种培育成活率的关键,但生物饵料的供应受自然条件限制,无法满足产业化生产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替代生物饵料的开口饵料研发是黄颡鱼产业发展的关键,黄颡鱼专用人工微粒饲料的研发有待进一步的加强。综合本次黄颡鱼鱼苗种培苗过程,病虫害发病率较低,疾病综合防治成效显著。采用定期投喂中草药、多维等免疫增强剂的方式,增强了苗种体质,降低了发病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What can you see第2课时说课稿 湘少版
- 7《美丽的化学变化》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
- 2025计算机购销合同样书
- 2025劳动合同法课程学习指南
- 2024年高中化学 专题3 常见的烃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脂肪烃的类别、烷烃说课稿 苏教版选修5001
- 2宪法是根本法 第一课时 感受宪法日(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医疗试剂合同范例
- 包工项目合同范本
- 化妆店加盟合同范例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4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说课稿 湘教版必修3
- 供货方案及时间计划安排
- 唐山动物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中国版梅尼埃病诊断指南解读
- 创业投资管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武汉科技大学
- 暨南大学《经济学》考博历年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部分)
- GB/T 8014.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测量原则
- eNSP简介及操作课件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七章运动技能的协调控制
- 节后复工吊篮验收表格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
-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知识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