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00字精选_第1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00字精选_第2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00字精选_第3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00字精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00字(最新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学校: 编制时间: 年月 日序言下载提示: 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 希望大家下载后, 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 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谢 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2、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

3、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孟子之中国哲学中对“命”的阐释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00 字:中国哲学中非常常见的议题之一便是“命”。各家学派对“命”的阐述各有不同,甚至连对这个字眼的释义都有很大区别。孔子或许是最早对“命”的概念提出阐释的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

4、而立, 四十而不感,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 就是在这里, 孔子首次提出了 “知命”的概念。 他认为, “命” 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 而“知命”则是这在人已经做好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不可避免的东西。这是一种对“不可为”之事的妥协,结合孔子的其他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在他的时代中所提出的思想理论多强调结果而忽略过程。而墨家对“命”的认识则大有不同。墨子认为“命”即是“前定的命运”,并认为不应提倡有关“命”说法,因为过于相信前定的命运会造成人们的懒惰,轻易把自己委于命运,这并不利于个人发展。不可否认, 墨

5、家此种说法主要是为了对抗儒家而提出的, 且基于墨家学派有“天志”“明鬼”的思想存在,他们对于“命”的解释似乎局限了一些。到了孟子这里, “命” 又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意味。 孟子引入了 “性”的概念来补充阐释“命”,君子所不确认的性,即自然本性,就被孟第3 页共3 页子归为“命”。他呼吁人以“性”这一内在道德力量突破“命”,通往正确的价值导向。孟子认为,人不断将内在的“性”充分发展,即会逐渐认识到自身所完成的“配义与道”其实就是对天命的延伸。读后感在这前提下,人所努力进行的道德发展,就与“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一种神圣的境界中转化为了天命的意义。在孟子的理论中熠熠生辉的是他强烈的生命关怀思想, 这也可以从他的政治观念中看出。他主张“施仁政”、“谨庠序之效”、“民贵君轻”都巧妙地将“王道”和“仁”结合在一起。孟子总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立足于使人民得到更好地生活条件,发展“爱人”的思想, 进而达到 “护生” 的目的。 究其根源, 这种生命关怀也是关于 “命”的阐释和教诲。孟子在维护人民生存权利, 保障人民生命质量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发展出人类对生命的感情。孟子试图用“仁、义、礼、智”的道德原则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纯良,从而引发人民对生命的尊重与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