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的古树名木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1/8d25910e-ae27-4ecf-85e9-ade87d526f5a/8d25910e-ae27-4ecf-85e9-ade87d526f5a1.gif)
![潭柘寺的古树名木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1/8d25910e-ae27-4ecf-85e9-ade87d526f5a/8d25910e-ae27-4ecf-85e9-ade87d526f5a2.gif)
![潭柘寺的古树名木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1/8d25910e-ae27-4ecf-85e9-ade87d526f5a/8d25910e-ae27-4ecf-85e9-ade87d526f5a3.gif)
![潭柘寺的古树名木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1/8d25910e-ae27-4ecf-85e9-ade87d526f5a/8d25910e-ae27-4ecf-85e9-ade87d526f5a4.gif)
![潭柘寺的古树名木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1/8d25910e-ae27-4ecf-85e9-ade87d526f5a/8d25910e-ae27-4ecf-85e9-ade87d526f5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潭柘寺的古树名木 2009-07-19 08:21:08| 分类: 动静养眼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潭柘寺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佛教圣地,始建于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距今已一千六百多年,所以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俗谚。潭柘寺不但是寺院宏大,殿宇雄伟,而且寺内的古树名木也是驰名于世的。因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降生、成佛和圆寂都是在树下。为了纪念佛祖,所以后来的寺庙大多修建在幽静的山林中,而且在寺内外广植树木。而佛门圣地很少受外界干扰,这对保护树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故此一般的古刹中多有名木,潭柘寺就是典型
2、的代表。因此潭柘寺的古树名木也很多,正如古诗云:“禅房花木深”。而且寺内的古树名木大多还带有佛教文化色彩。因我国古代的高僧们是用银杏树来代替佛门圣树“菩提树”的,所以我国的古银杏大多都在寺庙里,而且一般是一雌一雄种植在寺庙的主殿前,潭柘寺就是例子。在潭柘寺内的毗卢阁殿前,巍然屹立着两棵巨大的古银杏,其中东侧的一棵,它的绿冠高达30多米,巨干周长达9米。是唐代种植的,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其姿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相传在清代,每换一个皇帝它都要长出一条小干来,久之与老干重合,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相传在清康熙皇帝来寺游览时,它就长出一条小干来。在乾隆来时,它又萌发一条小干。寺内的老方丈和乾隆说:“
3、圣祖(指康熙)和皇上幸驾寺里,这棵老英杏都长出一条小干,表示欢迎和庆贺”。当然,这是僧人为讨好皇上而说的吉祥话。银杏树的根部能滋生出小干来,这是它的生长特性,而乾隆听了却十分高兴,就此御封这棵古银杏为“帝王树”。同时又封西边的那棵是辽代时配植的古银杏为“配王树”。有趣的是,当年配种者错配了“鸳鸯”,这两棵都是雄株,都不结果。而东边行宫院的两棵明代雌株银杏,在每年的金秋却是硕果累累。关于帝王树的众多小干,最小的一条,居然还有人说是清宣统登基时长出来的。据西山名胜记载:“帝王树,言在清代,每一帝王继位,即自根间生一性干,久之与老干渐合。至宣统时,复出一干,至今仍不发达”。“帝王树”和“配王树”是北
4、京最著名的古银杏。在毗卢阁殿院南边(即著名的古银杏“帝王树”、“配王树”南侧),也有两棵高大的古娑罗树,它们亦是唐代所植。相传它们和下塔院处的两棵古娑罗树都是从西域移植来的。另外,在寺内的方丈院、流杯亭院及南院、大悲阁院、戒台院等处,还计有十多棵明清时的古娑罗树。在每年的五月中下旬,娑罗花盛开时,一座座小宝塔似的雪白的花絮矗立在树冠外围,满树洁白,分外绚丽。不但把深山古刹点裰的古香古色,同时也增加了深秘色彩。人们常说:“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其实潭柘寺的松也是很奇古的。尤其是山门前牌楼南的“卧龙松”和“盘龙松”,它们的树体不是很高,但树冠却极大。西侧的一棵,它的枝干盘曲横生,纵达数丈,故名
5、“卧龙”。东侧的一棵,干满虬结,犹如巨龙立起盘曲,因叫“盘龙”。古人有诗赞二松云:“枝横栖鹤,偃卧盘龙。驻荫蒙密,干枝纵横”。它们的绿冠与精美的彩绘牌楼相映相辉,把潭柘寺的山门点裰的格外雄伟壮丽。在寺内的金刚延寿塔前,矗立着两棵名为“龙凤舞塔”的双松。寺的西北门外,在通往龙潭的山路旁,高矗两棵“迎旭双松”,在寺前的香道上还有“引路松”和“迎客松”。在寺外东南的安乐堂院内,高矗一棵巨大的白皮松“安乐松”。寺内的古柏很多,在方丈院内高矗两棵古柏,它们都高达30多米,是北京地区最高的古柏。因为辽代所植,故名“千年柏”。它们高矗入云,直插霄汉。相传寺内得道的高僧就是从这里升入仙界的,所以又得名“蹬天柏
6、”。“千年柏”向为京城名柏。在毗卢阁殿门前西侧,也高矗一棵向西倾斜的古柏,名“事事如意柏”,因殿内有一尊“不空事业佛”专管事业的原故。 在潭柘寺山门外西侧有一座六角形汉白玉石栏杆围圈着一棵树,别看它的树体不算巨大,仅高8米,但名气却不小,它就是著名的柘树(看上图)。柘树属于桑科,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树种,据潭柘寺志记,过去寺周围的山上是“柘树千嶂”,而寺的后山又有著名的龙潭,所以该寺得俗
7、名“潭柘寺”。柘树是很好的中药材,它的根、茎、叶都可入药,有祛风利湿、舒筋活血的作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远近的百姓开始讹传潭柘寺的柘树皮能够治愈妇女不孕症,于是纷纷前来剥取树皮。一句讹传给潭柘寺的古树带来了灭顶之灾,不孕症治没治好先不说,满山柘树差一点绝了种。现在寺内仅存3株柘树,一株在明朝时已枯死,留下一段高近3米的枯干,僧人们在上面盖了个亭子,供游人瞻观。另两株是劫后余生的幸存者一场秋雨淅淅沥沥,悄然而过,让我不禁又想起了北京西郊的千年古刹潭柘寺。潭柘寺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佛教圣地,始建于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民间谚语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可见此寺名不虚传。潭柘寺距北京市
8、区40多公里,这里四面环山,九峰拥立,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潭柘寺是一座千年古刹,距今已有1700多年,潭柘寺的寺门额“敕建岫云禅寺”几个遒劲墨迹,为康熙帝手书。潭柘寺遍山青翠,绿树满园,树种繁多,姿态各异,其中,仅国家一、二级保护古树就有186棵。秋色中的潭柘寺,是不是更加多了几分宁静呢?一想到它,让我更加不由得想起那里的古树。潭柘寺被九座山峰三面环抱,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向袭来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处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因而潭柘寺遍山青翠,古木参天,树种繁多,绿树成荫,处处鸟鸣。我国古代的高僧们,用银杏树来代替佛门圣树“菩提树”,所以我国的古银杏大多都在寺庙里,而且一般是一雌一
9、雄,种植在寺庙的主殿前,潭柘寺就是例子。在潭柘寺的寺外下塔院处,历代高僧们长眠的塔林丛中,高矗着两棵巨大的古树。它们的粗干鳞片斑斑,其叶子呈掌状,分为七瓣,而且叶片要比其它树种的叶片明显的鲜绿。它们是什么树呢?原来这就是佛门圣树娑罗树,又名七叶树。潭柘寺的下塔院处种植两棵娑罗树,有纪念佛祖圆寂之意。这两棵树是唐代种植的,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尤其是东边的一棵,其高达25米,干周长达52米,是我国的“古娑罗树之最”。七叶树,长叶的时候一枝七片,七片小叶子张开,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张开的。它开的花是白色的串状的花,像蜡烛一样插在上面非常漂亮。潭柘寺院一共有18棵七叶树。 在潭柘寺内的毗卢阁殿前
10、,巍然屹立着两棵巨大的古银杏,其中东侧的一棵,它的绿冠高达30多米,巨干周长达9米。是唐代种植的,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其姿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相传在清代,每换一个皇帝它都要长出一条小干来,久之与老干重合,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相传在清康熙皇帝来寺游览时,它就长出一条小干来。在乾隆来时,它又萌发一条小干。寺内的老方丈和乾隆说:“圣祖(指康熙)和皇上幸驾寺里,这棵老英杏都长出一条小干,表示欢迎和庆贺”。当然,这是僧人为讨好皇上而说的吉祥话。银杏树的根部能滋生出小干来,这是它的生长特性,而乾隆听了却十分高兴,就此御封这棵古银杏为“帝王树”。同时,又封西边的那棵是辽代时配植的古银杏为“配王树”。有趣
11、的是,当年配种者错配了“鸳鸯”,这两棵都是雄株,都不结果。关于帝王树的众多小干,最小的一条,居然还有人说是清宣统登基时长出来的。“帝王树”和“配王树”是北京最著名的古银杏。提起古树,潭柘寺的百事如意树不可不提。一棵柏树与一棵柿树相伴共生,像一对情侣贴在一起。人们取其谐音“柏”“柿”即为“百事”,因而称其为百事如意树。据说同时摸了这两棵树,就可以在一年之内百事如意,特别是新婚夫妻,可以百年好合、白头偕老。这是方丈院,院里有两颗千年古柏,又称之为“千年柏”。由于这两颗树的树干比较直,挺拔直立,形如天梯,所以又取名叫“登天柏”,就是一步可以登天的意思。古柏树的年龄跟银杏的年龄差不多,一千三、四百年了
12、。千年古柏,东西并立,粗逾三围,树干笔挺直入云天,高达30多米。苍黛的树冠亭亭如巨盖,气势足具,苍古弥坚,树龄达千年以上。风霜雪雨、历经千载,生成如此奇崛古柏,阅尽古寺兴衰。据讲,生长如此繁茂的千年树龄桧柏,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方丈院内还有两棵侧柏树,这两棵侧柏树树干笔直,直插云天,大约有40多米高,每棵树需要3个成人才能围抱过来,显得粗壮挺拔,十分壮观,尽管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树龄,却仍然生机盎然。 康熙三十七年,也就是1698年,康熙皇帝赐潭柘寺“龙须竹八杠”。后来人称龙须竹。寺僧将其种于行宫院落,尤其是流杯亭北阶旁。康熙再游潭柘寺时,还专门为御竹吟诗。今天,这些御竹已历经三百多年,经多次换代萌
13、生,如今更加青翠挺拔。从康熙年间至今三百多年,这些竹子仍微生机盎然茁壮成长,并且越培植越多,如今除流杯亭、万岁宫外,寺内延清阁院落,以及戒坛北侧和东西侧也遍植此竹。潭柘寺里的这两棵松树不但造型优美,还有着好听的名字。这就是位于“双凤舞塔松”。在我面前看到两只凤凰,准确的来说是两株松树。这两株松树自然长成了两只凤凰的样子,我们能清清楚楚的看到凤头、凤喙、凤眼、凤冠,以及展开的凤翅,真是惟妙惟肖。转过身来看看咱们白塔前面有一只凤,这是整棵树自然的一个造型。树身扭着头,像凤一样展开尾巴。上面松枝比较少,尾巴比较紧密,而且微微上翘,所以叫“凤凰展翅松”。这是不加人工修饰的,这个体态来自于它自然的一个形
14、象。人们常说:“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其实潭柘寺的松也是很奇古的。尤其是山门前牌楼南的“卧龙松”和“盘龙松”,它们的树体不是很高,但树冠却极大。西侧的一棵,它的枝干盘曲横生,纵达数丈,故名“卧龙”。东侧的一棵,干满虬结,犹如巨龙立起盘曲,因叫“盘龙”。它们的绿冠与精美的彩绘牌楼相映相辉,把潭柘寺的山门点裰的格外雄伟壮丽。潭柘寺不仅为后人遗留下雄伟壮观的建筑群,而且留下大量古树名木,如寺内帝王树,配王树,千年柏,龙须竹及大量花卉灌木。这些披着历史烟云的古树,可以说是和潭柘寺共同成长起来的,代表它不同的鼎盛时期。如今,历经千百年的它们,淋浴着秋光,想必会增加几分生机吧。潭柘寺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
15、佛教圣地,始建于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注:见中国文物报2001年7月15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一千六百多年,所以向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俗谚。 潭柘寺不但是寺院宏大,殿宇雄伟,而且寺内的古树名木也是驰名于世的。因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降生、成佛和圆寂都是在树下。他是在古印度北方的 国和天臂国交接处的兰毗尼(现在尼泊尔境内),降生在无忧树下,实际就是娑罗树,又名七叶树。成佛在古印度北方的摩揭陀国伽耶山(现位于印度北方比哈尔邦的菩提伽耶城南的“大菩提寺”)的菩提树下,原名“荜 罗”树。圆寂(涅 )在拘尸那迦罗城郊外的“娑罗双树”下(现位于,他又曾在“苦行林”
16、中下修行过。为了纪念佛祖,所以以后的寺庙大多修建在幽静的山林中,而且在寺内外广植树木。而佛门圣地很少受外界干扰,这对保护树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故此一般的古刹中多有名木,潭柘寺就是典型的代表。因此潭柘寺的古树名木也很多,正如古诗云:“禅房花木深”。而且寺内的古树名木大多还带有佛教文化色彩。因我国古代的高僧们是用银杏树来代替佛门圣树“菩提树”的,所以我国的古银杏大多都在寺庙里,而且一般是一雌一雄种植在寺庙的主殿前,潭柘寺就是例子。在潭柘寺内的毗卢阁殿前,巍然屹立着两棵巨大的古银杏,其中东侧的一棵,它的绿冠高达30多米,巨干周长达9米。是唐代种植的,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其姿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相传在
17、清代,每换一个皇帝它都要长出一条小干来,久之与老干重合,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相传在清康熙皇帝来寺游览时,它就长出一条小干来。在乾隆来时,它又萌发一条小干。寺内的老方丈和乾隆说:“圣祖(指康熙)和皇上幸驾寺里,这棵老英杏都长出一条小干,表示欢迎和庆贺”。当然,这是僧人为讨好皇上而说的吉祥话。银杏树的根部能滋生出小干来,这是它的生长特性,而乾隆听了却十分高兴,就此御封这棵古银杏为“帝王树”。同时又封西边的那棵是辽代时配植的古银杏为“配王树”。有趣的是,当年配种者错配了“鸳鸯”,这两棵都是雄株,都不结果。而东边行宫院的两棵明代雌株银杏,在每年的金秋却是硕果累累。关于帝王树的众多小干,最小的一条,
18、居然还有人说是清宣统登基时长出来的。据西山名胜记载:“帝王树,言在清代,每一帝王继位,即自根间生一性干,久之与老干渐合。至宣统时,复出一干,至今仍不发达”。“帝王树”和“配王树”是北京最著名的古银杏。在潭柘寺的寺外下塔院处,历代高僧们长眠的塔林丛中,高矗着两棵巨大的古树。它们的粗干鳞片斑斑,其叶子呈掌状,分为七瓣,而且叶片要比其它树种的叶片明显的鲜绿。它们是什么树呢?原来这就是佛门圣树娑罗树(又名七叶树)。因佛祖是圆寂在古印度拘尸那迦罗城郊外的“娑罗双树”下,为了纪念佛祖,以及表示对佛教信仰的忠贞虔诚,所以佛门弟子在寺内种植娑罗树,并视为佛门“圣树”,而且引以为荣。潭柘寺的下塔院处种植两棵娑罗
19、树,有纪念佛祖圆寂之意。这两棵树是唐代种植的,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尤其是东边的一棵,其高达25米,干周长达52米,是我国的“古娑罗树之最”。在寺内的毗卢阁殿院南边(即著名的古银杏“帝王树”、“配王树”南侧),也有两棵高大的古娑罗树,它们亦是唐代所植。相传它们和下塔院处的两棵古娑罗树都是从西域移植来的。另外,在寺内的方丈院、流杯亭院及南院、大悲阁院、戒台院等处,还计有十多棵明清时的古娑罗树。在每年的五月中下旬,娑罗花盛开时,一座座小宝塔似的雪白的花絮矗立在树冠外围,满树洁白,分外绚丽。不但把深山古刹点裰的古香古色,同时也增加了深秘色彩。人们常说:“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其实潭柘寺的松也是很奇
20、古的。尤其是山门前牌楼南的“卧龙松”和“盘龙松”,它们的树体不是很高,但树冠却极大。西侧的一棵,它的枝干盘曲横生,纵达数丈,故名“卧龙”。东侧的一棵,干满虬结,犹如巨龙立起盘曲,因叫“盘龙”。古人有诗赞二松云:“枝横栖鹤,偃卧盘龙。驻荫蒙密,干枝纵横”。它们的绿冠与精美的彩绘牌楼相映相辉,把潭柘寺的山门点裰的格外雄伟壮丽。在寺内的金刚延寿塔前,矗立着两棵名为“龙凤舞塔”的双松。寺的西北门外,在通往龙潭的山路旁,高矗两棵“迎旭双松”,在寺前的香道上还有“引路松”和“迎客松”。在寺外东南的安乐堂院内,高矗一棵巨大的白皮松“安乐松”。另外,在寺外的上塔院里,有一棵奇绝的“盖塔松”,因上塔院未对外开放,故鲜为人知。寺内的古柏很多,在方丈院内高矗两棵古柏,它们都高达30多米,是北京地区最高的古柏。因为辽代所植,故名“千年柏”。它们高矗入云,直插霄汉。相传寺内得道的高僧就是从这里升入仙界的,所以又得名“蹬天柏”。“千年柏”向为京城名柏。在毗卢阁殿门前西侧,也高矗一棵向西倾斜的古柏,名“事事如意柏”,因殿内有一尊“不空事业佛”专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行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分析
- 医疗报销申请书
- 残疾人申请轮椅申请书
- 日本国旅游签证申请书
- 清洁能源未来太阳能技术在办公空间的应用
- 子女就业申请书
- 电子游戏产品在线销售平台的发展趋势研究
- 电机控制系统的先进诊断方法研究
- 2025年度航空航天产业投资入股合同
- 支付申请书格式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环卫工作计划
- 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元月调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品质巡检培训课件
- 一年级下册劳动《变色鱼》课件
-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2025年空白离婚协议书
- 校长在行政会上总结讲话结合新课标精神给学校管理提出3点建议
- T-CSUS 69-2024 智慧水务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