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城总体规划简介_第1页
衢州城总体规划简介_第2页
衢州城总体规划简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衢州市是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园林城市。为实现衢州市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与发展方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城市规划编制 办法的有关规定,于 2003年12月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一、规划期限与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相衔接,确定本次规划的期限为:近期一 2001年2005年,中远期一2011年2020年,远景一未来发展 3050年。二、规划层次1、市域:为城市发展目标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性质论证的基本范围,也是衢 州市行政管辖范围,面积 8836.5平方公里。2、市区:为衢江区、柯城区所

2、管辖的行政范围,面积 2357.4平方公里,是城市发展直接依托的区 域,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直接依托的空间。3、城市规划区: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统一规划管理职能的地域范围,面积 640公里。其范 围为:现衢州城区(包括樟潭镇)、柯城、花园、万田、浮石、云溪、姜家山、汪村、廿里镇、石室、下 张、黄家、长柱、坑口、横路行政区范围以及石梁镇、高家镇、湖南镇、航埠镇的部分行政村。4、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指具体进行城市用地布局以及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范围。总面积为140平方公里。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接轨东部,借力发展:接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省域东部的温台经济密集区,完 善基础设

3、施,优化投资环境,发展开放型经济。2、完善功能,辐射周边:完善中心城市功能,辐射赣、 闽、皖等的欠发达地区,扩大经济影响腹地, 实现区域资源配置。3、工业立市,要素集聚:促进农业现代化,鼓励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聚发展;积极推进城市 化进程;加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4、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分区建设,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加强生态化建设,形成自然、 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市域户籍总人口预测规模:2005年247万人,2020年262万人。市域城市化水平预测:2005年为38

4、% 2020年为60%2、区域空间结构根据衢州市现状基础和发展潜力,构筑“三轴一体”的产业与城镇发展格局。三轴:市域应以衢州城区为核心,形成“衢州城区龙游镇湖镇镇”、“衢州城区须江镇贺 村镇”和“衢州城区-航埠镇-天马镇”三位为一体发展轴线,向东、西南和西北轴向推进。一点:开化县以城关镇为中心,点状重点培育。3、城镇体系空间组织“一心、三轴、两区”的城镇空间网络一个中心城市:以衢州城区为中心,形成市域城镇人口和产业极核。三条城镇发展轴:沿“ Y'型的三条交通、产业发展轴形成相对密集的城镇分布带。两个城镇点状分布区:远离主要交通线,城镇密度相对较小,城镇之间联系松散的地区。主要分布 在市

5、域南部、北部的中低山区。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从高至低依次为市域中心,各县域中心,中心镇,一般镇。五、市区发展策略1、分区管制:对市区范围内的建设进行分区引导,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2、集聚建设:优先发展中心城市,有重点的发展乡镇,积极引导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工业用地向城镇集聚。3、设施共享:促进城镇之间设施的共建共享,对区域性的基础设施通道进行预留。4、互动发展:通过中心城市与其他城镇间的协调,共同发展,加快地区现代化。六、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1、城市性质衢州市城市性质是“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园林城市”。2、城市规模衢州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005 年为 35 万人; 20

6、20 年为 60 万人。近期人均建设用地一百平方米,2005 年衢州城区用地规模为35 平方千米,至 2020 年城市用地为70平方千米,考虑到衢州市的具体发展情况,城市建设用地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的具体要求,按90 平方米进行控制。3、城市发展目标至规划期末将衢州建设成为浙、赣、闽、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七、城市形态和结构1、城市形态本次规划确定为由老城片、西区、衢化片、城东片四片用地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形态。2、城市结构结合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城市形态,形成以衢江和乌溪江为景观和生态轴线的四片城市用地,三个公共活动中心,两个物流中心,一个干路系统,五条楔形绿带的城市结构。四片城市用地:衢

7、城片由衢州老城及城南新区组成,其功能是组织传统商业、文化、闲游及居住等功能;西区片组织城市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居住等功能;衢化片功能以化工园区为主,保留原居住功能,结合其西侧的衢州高新技术园区,用地向西、向南发展;城东片北侧用地以衢江区的行政办公和居住为主,南侧为以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区。三个公共活动中心:主中心以衢江为轴线,由花园岗片和老城片的公共服务设施共同构成。两个次中心一个位于花园岗的南部,由文化娱乐、旅游服务设施、体育设施等组成。另一个次中心在城东片区,由衢江区区政府及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设施组成。一环、一纵、两横的干路系统:一环是指以东、西高速公路连接线为基础经衢化北侧形

8、成勾通四片城市用地的快速环路;一纵是指由环城东路及原衢化公路构成勾通城市南北的主干路;两横:由环城南路和三衢路形成两条城市东西向主干路。两个物流中心:在城东、城西布置两个物流中心,其中城东由工业用地、铁路货场、高速公路连接线结合,组成工业原材料及产品的物流中心;城西在汪村与城市商业设施、对外公路、市场园区结合组成商业性物流中心。五条楔形绿带:第一条是由城南烂柯山风景名胜区和乌溪江构成的城郊风景林地,由东南向西北伸入城市;第二条是利用机场净宽控制区,以生态林地为主,由东北向西南伸入城市;第三、第四条是利用常山港、江山港进入城市成为衢江的条件,构筑两条由西南向东北伸入城市的绿带,第五条是老城片与衢

9、化片之间的永久性生态绿带。八、城市综合交通1、城市对外交通 公路:衢州市公路网由公路主骨架、一般公路组成,公路主骨架由“两纵两横十连”组成;形成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公路、县乡公路的公路系统;在衢州城区内,规划布置5 个客运站,三个货运站场。铁路:近期完成浙赣铁路南移工程。规划远景在开化、常山、衢州城区预留衢景九铁路的线路用地。水运规划:近期疏浚衢江航道,兰溪至樟潭航道达到4 级航道标准,通行500 吨级船舶;建成龙游港区、衢州港区(樟树潭)500 吨码头;樟潭至常山港航道达到6 级航道标准,通行100 吨级船舶,建成常山港区500 吨码头。航空规划:规划期内保留现有机场;规划将机场搬迁作为城市发

10、展远景目标,待条件成熟时,实施机场搬迁。2、城市道路交通布置联系花园岗,衢化、沈家三片区的快速环路,红线宽度为50 米。规划布置三纵四横的主干路骨架系统: 一纵是老城区利用原环城东路及衢化路,规划布置南北向主干路;二纵是在城东片东部规划布置联系衢江区和工业园区之间布置南北向主干路; 三纵是花园岗片西部,布置花园岗片,衢化片南北向主干路; 一横是利用铁路南移后留下的铁路路基,在老城片南北之间,规划布置主干路;二横是利用原三衢路构筑东西向主干路; 三横是在环城南路基础上,向东西延伸构成主干路; 四横是利用衢化南侧主干路。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范围规划确定原古城城河外延50

11、 米范围内,总面积为2.09 平方千米的老城区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范围。2、名城历史风貌整体保护以古城区为主体、古城墙为主脉,突出以南宗孔庙为代表的57 个文物古迹点和水亭街、北门街两片历史街区,形成点、线、面有机联系的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格局。3、历史地段的保护水亭街历史街区:保存街道两侧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北门街历史街区:保存街道两侧完整的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风格,修复钟楼原貌,恢复古城标志性构筑物。4、文物古迹的保护 文物古迹按文物保护单位和文保点两类保护。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规划目标:把衢州建设成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近期人均绿地达到9 平方米 (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 平方米) , 城市绿地率30%, 绿化覆盖率35%,达到省级园林城市设计标准。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