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隔离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过触发现象研究_第1页
光耦隔离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过触发现象研究_第2页
光耦隔离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过触发现象研究_第3页
光耦隔离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过触发现象研究_第4页
光耦隔离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过触发现象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光耦隔离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过触发现象研究    吕平一+于勇+要林伟+陈亚东+陈思瑶摘 要:该文分析了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光耦隔离驱动电路中的过触发现象,即以自然换相点为起点,当触发脉冲大于120时,输出电压有效值可能骤然增加的现象。过触发现象可能造成异步电机失控,从而带来破坏性影响。该文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及实验,分析了过触发现象的原因,并给出了避免过触发现象的控制方法。关键词:晶闸管 光耦隔离 过触发:g71 :a :1672-3791(2014)11(c)-0090-03research on over trigger for opto-iso

2、latedthyristorac-voltage regulatordalian neusoft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dalian 116023,china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over trigger phenomenonfor opto-isolated thyristor ac-voltage regulator,which meansfrom the starting point(natural phase change point), when trigger pulseis greater than 120?, t

3、he output voltage rms may suddenly increase. over trigger may cause out of control on asynchronous motors, leading to devastating effects.by theoretical analysis, simulationand experiment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over trigger phenomenon, and gives control methods to avoid it.keywords

4、:thyristor;opto-isolated; over triggerfoundation project:supported bydal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nd,2013j21dw005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主要应用于电机软启动、调压节能等领域,其隔离驱动电路主要分为变压器隔离和光耦隔离两种。与变压器隔离驱动电路相比,光耦隔离驱动电路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应用非常广泛。对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触发及工作原理,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及论述,但目前的研究仅限于触发角在限定范围内,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如文献1对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的

5、触发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对于触发角大于等于150°(相电压过零点为起点)的情况,认为此时因电流流入相的相电压已高于流出相的相电压,三相绕组不能通电,电机不会运转1的结论则不适用于光耦隔离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此时,光耦隔离驱动电路仍会触发晶闸管导通,并可能引起输出电压有效值的骤然增大,这就是过触发现象。该文将针对光耦隔离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过触发现象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及实验,分析过触发的原因,并给出避免过触发现象的控制方法。1 原理与设计图1为常用光耦隔离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其中a、b、c为三相电源,x1x6为六只晶闸管,p1、p2、p3为3路触发脉冲。电动机

6、采用星形接法,其中0、1、2分别接三相调压后电源,4为中性线。此驱动电路利用3组触发信号就可以达到控制6只晶闸管导通角的作用2。1.1 过触发现象仿真该文采用pspice对图1中电路进行了仿真,其中异步电动机采用文献3中的异步电机电气模型,其功率因数角为27°,其他参数如图1所示,触发角以自然换相点为起点,触发脉冲宽度为30°,采用双脉冲触发4。图2和图3中(a)为a相电压波形;(b)为电动机接口0与接口4之间的电压波形,即a相调压后输出波形;(c)为a相调压后输出电流波形;(d)为a相电压与a相电流乘积的平均值,即a相输出功率。通过上述仿真结果,可以得出a相输出功率与触发

7、角的关系。当触发角在0°90°之间变化时,a相输出功率与触发角的关系与理论一致。但当触发角等于100°时,a相输出功率迅速增大到最大值,此种现象即为过触发。1.2 过触发原因分析及控制策略导致过触发的原因与光耦隔离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关系密切。为说明方便,举例如图4所示,p1、p2、p3为三路触发脉冲,触发角为100°,脉宽为30°。a、b、c为三相电源,v为a相调压后输出波形,i为a相电流。如图4所示,p1、p3同时发出有效触发脉冲时刻,电流正从a相流入电动机,即晶闸管x1导通,x4截止。当电流i到达零点时,x1、x4均处于截止状态。当ac两相

8、的自然换相点到来时,过自然换相点时刻,则c相电压高于a相电压,此时由于p1、p3仍然有效,导致晶闸管x1截止,x4导通,电流此时从电动机流入a相,发生过触发现象。如果p1、p3触发脉冲在ac两相自然换相点之后无效,则x1、x4仍将维持截止状态,a相电流继续保持零,a相不输出功率,也就不会发生过触发。由以上分析可知,发生过触发的条件为有效触发脉冲对结束前必须出现对应的两相自然换相点和相电流零点,二者缺一不可。那么防止过触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有效脉冲对不要超过对应的两相自然换相点位置。设触发角为(以自然换相点为起点),触发脉冲宽度为。当,时,如要防止过触发,则应满足:需要说明的是,过触发时相电流零

9、点位置取与负载有关,因此过触发时输出功率并不一定是最大输出功率。endprint2 实验实验采用abb公司qa100l4b三相异步电机(星形接法),模拟游梁式抽油机系统,负载为重100kg铁块,如图5所示。三相电源经图1所示光耦隔离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接入异步电机。实验系统中触发角以自然换相点为起点,触发脉冲宽度为30°,采用双脉冲触发。图6为模拟的游梁式抽油机上升阶段,实验测得的异步电机a相接入端与中性线电压波形(降压采样值),其中(a)触发角为60°,(b)触发角为100°。从实验测得的波形可以看出,60°时实验波形符合正常触发结果,100

10、6;时则发生了过触发现象。3 结论过触发现象可能造成电机瞬间功率骤增,影响工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于节能控制系统则会影响节能效果。该文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常用光耦隔离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中存在的过触发现象,总结出了过触发的发生条件,并给出了防止过触发的控制策略。虽然该文仅在光耦隔离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中描述了过触发现象,但对于3脉波的变压器隔离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也存在此种现象。参考文献1 黄美成,卢洁,彭永进.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的触发方案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4,35(2):54-55.huang meicheng,lu jie,pengyongjin.research on t

11、rigger methods for thyristor ac-voltage regulatorj. power electronics,2004,35(2):54-55.2 周国顺,张阳,申华.基于stm32的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3,21(13):173-177.zhou guoshun,zhang yang,shenhua. design of scr three-phase ac-voltage regulator based on stm32 mcuj. 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2013,21(13):173-177

12、.3 黄允凯,沈培勇,董剑宁,等.异步电机变参数软启动仿真j.东南大学学报,2012,42(4):623-627.huang yunkai,shenpeiyong,dong jianning, et al.simulation of soft-starting induction motor with variable parameter model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2012,42(4):623-627.4 王傲能,王国强,康现伟,等.基于锁相环的晶闸管触发器研究及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13,47(9):104-106.wang aoneng,wang guoqiang,kang xianwei,et al.design and research on thyristor trigg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