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毕业论文红霉素产生菌的筛选与鉴定study on erythromycin bacteria screening andevaluation学院名称: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牛.物技术2011级1班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5年5月目录摘要ivabstractn引言1第一章绪论21.1总体研究现状21.2生产工艺优化研究现状21.3红霉索简介31.4红霉素的特点41.5红霉素的性状41.6红霉素的药理作用4第二章材料与方法52材料与仪器52.1.1试验材米斗52.1.2试验试剂52.1.3试验仪器52.2试验方法62.2.1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过滤62.2.
2、2红霉素的捉取62.2.3发酵方法6第三章试验结果83.1选因素、定水平83.2实验方案及其实验结果93.3菌种的初筛与驯化123.4红霉素产生菌的筛选和鉴定123.5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定133.5.1菌株的形态特征133.5.2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133.6菌种鉴定16第四章讨论18结论19参考文献20致谢22红霉素菌种的筛选及鉴定摘要:红霉素erythromycin, er)别名爱红丿隶,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种大环内酯类碱性 抗生素,具冇广谱抗菌活性,红霉素的抗菌谱和青霉素g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具冇抗菌 活性。红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z,其游离碱供口服用,乳酸糖盐供注射用。有耐 药性金黄
3、色葡萄球菌感染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致的疾病的首选红霉索药物,它也可用 于青霉素过敏患者。由于红霉素的这种很普遍的用途,所以提高发酵液屮红霉素产量显的 至关重要。要想获得高质量高产量的红霉素就必须对菌种进行筛选和鉴定。所以本课题运 用发酵方法研究红霉素菌种的筛选及鉴定,从筛选的方法和过程上进行详细的论述和解 释,最后通过鉴定选择出了克雷伯氏菌属、氨基酸球菌属和变形菌属这几种优秀菌种。关键词:红霉素;抗生素;发酵;糖多砲菌;链霉菌hierythromycin strain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abstract: erythromycin is all very
4、 familiar with an antibiotic, is found that the erythromycin streptomyces fermentation product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large ring lactone class antibiotic, antibacterial spectrum and its similar to penicillin g, hav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for gram-positive bacteria erythromycin is
5、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clinical treatment is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 and drug of choice for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infection caused disease, and can be used for penicillin allergy sufferer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ncrease production of erythromycin in the fermen
6、ted liquid change so this topic with erythromycin fermentation method research the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from the screening method and the process to explain in detail, finally selected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of klebsiella genera coccus of amino acids and deformation of the se
7、veral kinds of excellent strainskey words: erythromycin antibiotics ferment saccharopolysporastreptomycete引言红霉素erythromycin, er)的发现和应用已有很长吋间的历史。虽然现今抗菌药物越 来越多,但红霉素在医学领域仍然有很重要的地位。对青霉素过敏、具有耐药菌感染的患 者可以使用红霉素,它也对支原体、军团菌和厌氧球菌感染等有效,所以它的适应症述在 扩大。红霉索是从红色链霉菌培养液中分离岀來的一种大环内酯类碱性抗生索,具有广谱抗 菌活性。正是由于红霉素的这种广泛而必不可少的用途,
8、我国一直在不断地开发该领域的 应用价值。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红霉素原料约生产国,而红霉素的 应用也逐渐国际化,我国的这种原料优势使我国自然成为欧美和东南亚地区红霉素原料药 的主要供应国。这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本实验研究红霉索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提高红霉索的质量和产量,使它能更好的用 于抗生素类药物研究。同时也可以增强社会认知度,扩大市场需求,使红霉素的影响更广 泛,为人们更好的认识了解红霉素打下基础。第一章绪论红霉素(erythromycin, er)是红色糖多孑包菌(saccharopolysporaerythraea)的次级代 谢产物,是一种十四元大环内酯
9、类碱性抗生索。它的抗菌谱和青霉索g相似,特别对抗酸 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病毒及立克次氏体有抗菌活性,如果某些疾病是由耐药性金黄色 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那么红霉素应该是首先要考虑使用的,它是这方面 疾病的首选药物。在医学发展的过程屮,红霉素衍生物的兴起使母体红霉素的需求大大增 加。红霉素的产生主要通过发酵,而我国红霉素发酵水平都比较低而且是重复操作,与发 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人。当国外发酵单位已达8000u/ml 12000u/ml的时候,我国还 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由于这些原因造成我国生产红霉素的利润很低。为此我国学者为提高 红霉素发酵水平在红霉素发酵、提取工艺优化、菌种筛选鉴定
10、方面作了较多研究工作。 11总体研究现状在人类与致病微生物的斗争历史上,以抗生素为代表的微生物药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都是红霉素的半合成品,它们的岀现以及红霉素 应用领域的扩大都快速拉动了红霉素原料药的生产需求。因为红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药 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所以以提高其产生菌种发酵单位为目的的遗传育种工作一直未曾 停止。曲于我们对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了解的不是太全面,常规的诱变选 育的方法存在很多缺点如:周期长、效率低和随机性大。所以近年来我们在红霉素高产菌 株的筛选方面收效不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对红霉素产生菌种的基因工 程改
11、造进行了诸多尝试,然而研究者并不是对红霉素生物合成的次生代谢途径做特异性的 遗传修饰,而是着力于与产生红霉素相关的底物供应或者是限制红霉素产生的因素上。因 此,当红霉索生产中面临的冇效组分偏低等这些问题时,我们缺乏冇效的针对性的解决办 法。1. 2生产工艺优化研究现状发酵是红霉索生产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操作经验的操作者通过生产过程中的信 息和自己的经验知识,需要随吋补加营养物料,调整基质,使微生物沿着理想的生长代谢 方式进行。在发酵过程中,尽管对环境的参数,如发酵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do)、 接种量等都可以控制得很好,但是由于微生物生长过程是微观的、不能随吋掌握,发酵过 程屮的关键变
12、量如总糖浓度、菌丝浓度不可在线测量,使得发酵过程的控制问题变得很复 杂3。现在人们都懂得一个道理:是药三分毒,任何约物或许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欧洲 药典规定在红霉素产品屮erb的含量不能超过5%。因此,捉高红霉素发酵液屮era的含量 和纯度,降低副产物erb、erc含量,是当而红霉素生产的一个重耍问题6。发酵过程中可 能会产生某些杂质,通过简单的预处理可能很难完全去除,会导致红霉a、b、c的分离效 果不好,而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在萃取红霉素吋又会造成很大损失。所以这方面的研究还处 于试验阶段。1.3红霉素简介红霉素是1952年从红色链霉菌培养液屮分离出来的一种14元环大环内醋类碱性 抗主素。它是口
13、色或类口色的结晶性粉末,微有吸湿性,味苦,易溶于醇类、丙酮、氯仿、 酯类(如乙酯、丁酯、戊酯等),微溶于乙瞇。在水屮的溶解度为2mg/ml (25°c左右),它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室温和pll 68的条件卜:其溶液相当稳定,温度升高稳定性 下降。红霉索熔点为135140°c (游离碱水合物),190193°c (无水游离碱)。且具冇旋 光性和紫外吸收峰。红霉素碱能和有机酸或无机酸类结合成盐,其盐类易溶于水7。我 国于1957年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红霉素是国内外应用最广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z-o红霉素是广谱抗生素,其抗菌谱 和青霉素g相似,特别对革兰氏阳性细菌、
14、抗酸杆菌、立克次氏体及病毒有抗菌活性,不 但出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致的疾病可以用红霉索治疗, 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也可以使用红霉素。红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很广泛,主要用于呼吸 道感染、皮肤与软组织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胃肠道感染等。另外,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结构具冇聚烯酮衍生的,被一内酯键 闭合的大环内酯骨架,并通过轻基以糖背键联结13个罕有的中性或碱性糖。化学结构 如下:n(ch3)3一0ch3ohch37“ -oh图11-1 红霉索类结构通式14红霉素的特点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代表药,其抗菌作用在同类中较强;在碱性环境中作用 较强,ph值小于
15、4吋几乎没冇抗菌作用;主要使用各种革兰阳性菌感染,特别是耐青霉索 的葡萄球菌感染和青霉素过敏的病人,还可用于白喉带菌者、百日咳、军团菌、厌氧菌感 染等敏感性前列腺炎;口服大剂量可出现肠道反应;红霉素酯化物可引起肝脏损伤,停药 后数h可恢复;静脉用药时宜用葡萄糖液而不用含盐液体。1.5红霉素的性状红霉素为口色或类口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味苦;微有引湿性。在甲醇、乙醇或内 酮屮易溶,在水屮极微溶解。1.6红霉素的药理作用类似节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包拈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白喉棒状杆菌及梭状芽砲杆菌;对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 菌、百日咳鲍特菌、布鲁菌
16、有较强作用;对嗜肺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 旋体也冇作用。常用于对青霉索耐药的革兰阳性细菌感染及对青霉索过敏的患者。首选于 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白喉带菌者、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婴儿肺炎及结肠炎;也可用于 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大叶性肺炎等。第二章材料与方法2.1材料与仪器2.1.1试验材料本次试验材料取自学校实验室的红霉索链霉菌2.1.2试验试剂甲基红指示剂,酚瞅指示剂,次甲基蓝,12%屮性甲醛,硼酸溶液,浓硫酸;葡萄糖: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分析纯;乙酸: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分析纯;无水乙瞇: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责任有限公司,分析纯;次甲基蓝: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
17、限公司,分析纯;亚铁氧化钾: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责任有限公司,分析纯;kh2po4: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分析纯;k2hpo4: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分析纯;znso4:国约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naci: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分析纯;naoh: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分析纯;cuso4:国药集i才i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cu2o: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冇限公司,分析纯;kmno4:北京益利糟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分析纯;ki: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责任冇限公司,分析纯。2.1.3试验仪器试管,移液管,培养皿,玻璃棒,烧杯,锥形瓶,量筒,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蒸
18、发皿,石棉网,小漏斗,试管架,试管夹,漏斗,漏斗架;电了天平(fa2104;上海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分光光度i|(vis-7220n;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gsy10;北京市医疗设备厂);台式高速离心机(tgl-20;武汉中科仪器发展有限公司);旋转蒸发器(re52-99;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索氏提取器(sxt-02;上海洪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凯式定氮装置(sbd-100;北京市通润源机电技术冇限公司);调温电炉(sxl-1200;上海大恒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酸度计(mp-9000;上海大恒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水浴锅(dzkw), 100 ml三角瓶,10 m
19、l刻度吸管,25 ml刻度吸管,酸式滴定管,100 ml容量瓶,250 ml锥形瓶,大试管:9支,容量瓶:50mlx2,刻度吸管:lmlx3, 2mlxl, 5 mlxlo2.2试验方法红霉素发酵属于好氧发酵过程,在发酵过程中,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搅拌,以维持 一定的罐压和溶氧。发酵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发酵液还原糖量、ph值、溶氧量及 发酵液粘度等,以便红色糖多抱菌能够大量合成红霉素并排至胞外。生产屮还要加入消泡 剂以控制泡沐。在发酵期间每隔一定时间也要取样进行分析、镜检及无菌试验,检测生产 状况,分析或控制相关参数。2.2.1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过滤发酵液中除含有约0.8%的红霉索外,绝大
20、部分是菌丝体、蛋白质、色索、油等杂质, 会给提取和精制带来很大的闲难。尤以蛋白质和油等的存在,在溶媒萃取吋将产生严重的 乳化现象。一般采用硫酸锌沉淀蛋口质,目的是使菌丝结成i才i加快过滤速度。因为硫酸锌 呈酸性,为了防止红霉素局部酸解而被破坏,我们一般要用naoh来调节ph值。在处理滤 渣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锌离了是有毒性的,所以我们改用碱式氯化铝处理滤渣。经 过预处理的发酵液便可进行过滤去除菌丝体及沉淀的蛋白质。红霉索发酵液过滤采用板框 过滤机。222红霉素的提取红霉素分子结构中有一个二卬基氨基官能团,是一个弱碱,在酸性条件下与某些酸会 形成盐,如红霉素乳酸盐。如杲是纯红霉素碱那么在水中
21、溶解度较小,并且会随温度升高 而减小,在55°c时溶解度最小,当ph>10.0吋红霉索基本以游离碱的形式存在,能溶于 乙酸丁酯中,当ph<6.0时,红霉素以盐的形式存在,其在水屮的溶解度随ph降低而迅 速增大。提取方法是在乙酸丁酯及水溶液(乙酸缓冲液)中反复萃取。2.2.3发酵方法a.摇瓶培养用种子培养冷冻管取红霉索菌种接种于30度母斜面上,养7d接种于30度子斜面继 续培养,7d后接种于一级种子瓶。30000r/min培养48-56h转入二级种子瓶30000r/min继 续培养26-30h,发酵培养将上培养好的二级种子接种于发酵瓶,30000r/min培养16h。 摇瓶
22、装液量为50ml/250ml,每组结果均为5只摇瓶的平均效价。b.发酵罐培养种子培养的步骤与摇瓶培养相同,发酵培养就是将上而培养好的二级种子接种丁 3l 发酵罐动发酵,同时控制发酵罐的发酵温度、pii、接种量、搅拌速度和溶解氧等条件, 培养16ho第三章试验结果3.1选因素、定水平(1) 仅超声波诱变法定水平分别取10ml出发菌株的菌悬液于30支25ml的试管中,放入超声波清洗器 中,水淹没至试管2/3左右,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波功率分别为200w、300w、 400w,诱变时间分别为 0min> 3min、6min> 9min> 12min> 15min> 18
23、min 2min> 24min> 27min> 30mino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随着超声波诱变时间的增长,红色糖多胞菌的致死 率都在不断的增加;在3个不同功率的超声波诱变中,超声波功率为200v时, 随着诱变时间的增长,致死率上升得不明显,诱变效果不显著;超声波功率为 400wii寸,红色糖多胞菌很快就全部致死,反而没有达到诱变效果;超声波功率 为300w时,诱变时间20min,致死率接近83%,且平板上的红色糖多胞菌菌落 大小不均一,诱变效果较好。(2) 仅licl诱变法定水平licl诱变法定水平的实验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 氯化锂;二是用不同浓度的氯
24、化锂处理泡子后在培养。根据菌株致死率来判断诱 变效果。根据实验结果:第一种方法能取得比较好的致死效果,可能是因为在培养的 过程中,培养基中始终有氯化锂存在,对红色糖多胞菌起着长期诱变的作用,因 此诱变效果更好。随着氯化锂浓度的提高,致死率也随着提高,当氯化锂浓度超 过0.5%吋,红色糖多胞菌的致死率增加幅度不在显著,因此在诱变屮氯化锂浓 度确定为0.5%。在正交实验中,氯化锂浓度分别选0.3%、0.4%、0.5%三个水平, 并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实验。根据实验具体情况选定的因素及其水平:因索b超声波功率(w)水平:200w300w400w因素诱变时间(min)水平:lomin20min 30m
25、in因素c:licl浓度(%)水平:0. 30. 40. 5因素d: licl使用方法水平:1、培养基屮加入licl 砲子悬浮液里4h同时处理可以确定此实验为四因素、三水平实验,可以选择止交表l9(31)项目1234111112122231333421235223162312731328321393321表头设计水平a、超声波功率b、诱变时间c、lici浓度d、lici使用方法(w)(min)(%)1200100.3培养基中加lici2300200.4砲了悬浮液处理3400300.5同时处理顶行:实验考虑的因索最左列:实验进行的次数,每一列代表试验中安排的各个因素的水平3. 2实验方案及其实验
26、结果水平a、超声波功率(w)b、诱变时间(min)c、lici浓度(%)d、lici使用方法1200100.3培养基中加lici2300200.4殖子悬浮液处理3400300.5同时处理试验号abcd生物效价(ug)111114410212224464313333221421233100522314702623124649731323321832133617933213867试验号abcd生物效价(ug)111114410212224464313333221421233100522314702623124649731323321832133617933213867ki4032361042254
27、326k2415042613810414535351k33602391237483313r5486514771013(1) 实验结果中重要数据的计算方法:kl即第j列上水平号为1的各实验结果之和的平均值k2即第j列上水平号为2的各实验结果之和的平均值k3即笫j列上水平号为3的各实验结果之和的平均值r即第j列的极差或其所在因素的极差(2) 计算公式:rj=maxkj-minkjr值(极差)的作用,一般来说,各列的r值(极差)是不相等的,这说明各因 素改变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极差越大,说明这个因素的水平的改变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越大。极差最大的那一列的因素,就是因素的水平改变对实验 结果影
28、响最大的因素,也就是最主要的因素。本题屮:d>b>a>c,即因素的影响程 度为:氯化锂使用方法超声波诱变时间 >超声波功率氯化锂浓度。(3) 分析结果确定最优实验方案挑选因素的最优水平与所要求的指标有关,若指标越大越好,则应该选取使 指标大的水平,即各列k叮、k2j、k3j中最大的那个水平:反之,若指标越小越 好,则应该选取使指标小的那个水平。本题屮的实验目标是捉高红霉素的产量, 指标越大越好,所以应该选取每个因素的klj、k2j k3j中最大的那个水平。结 合表中可以得到实验号为1、2、5、6的诱变菌株的相对效价较高,其中5号菌 株的效果最好,其最佳诱变方法为将5号菌
29、株进行检测,其发酵水平比出发菌株 提高了很多。5号菌株即为正交实验所得到的最优结果(4) 小结:止交实验的缺点:1、实验次数太多,费时、费事;2、不做重复实验就无法估计误差;3、无法区分因素的主次;正交实验的优点:1、试验点代表性强,试验次数少;2、不需要重复实验,就可以估计实验误差;3、可以分清因素的主次;4、可以使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提出好的条件;试验号abcd生物效价(ug)111114410212224464313333221421233100522314702623124649731323321832133617933213867k14032361042254326k241
30、5042613810414535351k33602391237483313r5486514771013因素主次:d>b>a>c最优方案:a2b2c3d13. 3菌种的初筛与驯化如杲通过口然筛选获得高效菌种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通过人工富集培养分 离,筛选出降解能力强的高效菌株,是筛选鉴定过程中获取适宜菌种的冇效途径。 我们在实验室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自然界筛选驯化降解红霉素的高效菌株, 并对菌株进行初步的鉴定,研究外界的营养与环境对条件对菌株生t的影响,以 便在实际应用屮通过控制适当的条件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3. 4红霉素产生菌的筛选和鉴定将含有所要筛选的微生物的污泥按摇瓶培
31、养的步骤操作,分别往50ml普通 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屮加入5ml活性污泥33°c厌氧条件下进行富集培养。取5ml 最终富集液分别接种于红霉素浓度为100mg/l的驯化培养基中,在33°c厌氧条件 下培养48ho取培养后的该培养液5ml再接种驯化培养基中,红霉索浓度为 200mg/l,在上述条件继续卜培养。重复上述过程,驯化培养基中抗生素含量逐渐 加大,而碳氮源的含量逐渐降低,直至红霉索浓度达到2000mg/lo菌种的复筛与分离纯化达到口标浓度后,取一环菌悬液按稀释、平板分离法 进行操作,待菌株生长后,选取长势最好,且形态稳定相似的菌落按三平板划线分 离法进一步分离纯化,最后
32、在驯化培养基一屮获得3株菌株,对它们进行编号分 别为:a、b和c,接种至斜面并保存于冰箱中,以备进一步的驯化以及后续试验使 用。3. 5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定3. 5. 1菌株的形态特征经过驯化筛选后得到的几株菌株的形态特征如下a:在牛肉膏蛋白月东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略黄色,半透明,表面隆起,光滑但不 湿润,中间颜色较周边深,菌落呈不规则状且较小,边缘呈波状。在固休培养基平 板的表而、屮部和底部都冇生长,这表明a为兼性厌氧菌。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该 菌的菌体形状呈短杆状,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呈紫红色,判断为革兰氏阴性菌;无荚 膜,无芽砲。在牛肉膏蛋白月东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淡黄色,不透明,表面呈凸透镜状,
33、光 滑湿润,菌落呈不规则状且较小,边缘规则口光滑。在固体培养基平板的表面、中 部和底部都冇生长,这表明b为兼性厌氧菌。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该菌的菌体形状 呈球状,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呈紫红色,屈于革兰氏阴性菌;无荚膜,无芽抱。c:在牛肉膏蛋白脉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黄色,不透明,表面呈凸透镜状,光滑 较湿润,菌落呈圆形,边缘规则且光滑。在固体培养基平板的表面、屮部和底部都 有牛比这表明c为兼性厌氧菌。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该菌的菌体形状呈杆状,革 兰氏染色后菌体呈紫红色,屈于革兰氏阴性菌;无荚膜,无芽砲。3. 5. 2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1)唯一碳源试验木实验的原理是不同菌种在碳源一样的培养基中,由于其利用
34、情况不同会影 响菌株的生长,我们可以根据菌株生长情况来判断其对该碳源的利用情况。所以 我们将a、b和c接种到这种特定的含各种不同氮源的碳源试验培养基上后,各培 养基中菌株的牛长情况如下表所示:唯一碳源实验结杲菌种编号葡萄糖乙醇蔗糖dl-甲硫氨基酸柠檬酸草酸a+b+c+上表说明a能够利用葡萄糖、乙醇、蔗糖、dl-甲硫氨基酸、柠檬酸和草酸 作为唯一碳源;b能够利用葡萄糖、乙醇、蔗糖、di厂甲硫氨基酸为唯一碳源,不 能利用柠檬酸和草酸;c能够利用葡萄糖、乙醇、蔗糖为唯一碳源,不能利用dl- 甲硫氨基酸、柠檬酸和草酸。(2)唯一氮源试验唯一氮源试验就是在碳源不同而氮源却唯一确定的的情况下看看各菌株的
35、利用情况,所以要将a、b和c接种特定试验培养基上,我们通过看各培养基中菌 株的生长情况來判断利用状况。唯一氮源实验结果菌种编号硫氨酸酵母膏硝酸胺蛋白月东硝酸钾a+b+c+上表说明a和b能够利用硫酸按、酵母膏、硝酸按、蛋白脓和硝酸钾作为唯 一氮源;而c能够利用硫氨酸、酵母膏和硝酸胺作为唯一氮源,却不能利用蛋口陈 和硝酸钾。(3) 运动性试验将接种过三种菌种的试管分别直立放于试管架上,并把它们放在恒温箱中用 适宜温度培养,经定期观察发现,a、b、c接种后菌株仅在在接种线处生长,细而 密,并未出现扩散。这说明a、b、c都不具有运动性。(4) 糖、醇、糖昔类碳源的分解试验不同的细菌在分解糖或醇(如葡萄
36、糖、乳糖、蔗糖、li露醇、廿油)的能力上 有很大茅异。菌种在发酵后能产生各种有机酸(如乳酸、醋酸、甲酸琥珀酸)及各 种气体(如也、c02、chj。酸的产生可以用指示剂来指示。我们在配制培养基吋 预先加入澳百里酚蓝,当细菌发酵产酸吋,培养基的颜色就会由紫色变为黄色。气 体的产生可由糖发酵管中倒立的杜氏小管中的气泡的有无来证明。实验结果如下所示,a菌种的发酵结果既产酸又产气,b菌种能产酸但不产 气,c菌种既不产酸又不产气。糖、醇、糖昔类碳源的分解实验结果菌种abc实验结果+注:+表示产酸产气+表示产酸不产气表示不产酸不产气(5)淀粉水解试验我们知道,有些菌种可以合成淀粉酶并把它分泌到胞外。而淀粉酶
37、可以把淀 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淀粉的特性是遇碘变蓝,但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 我们可以在充分生长后的a、b、c淀粉水解培养基上滴加碘液,看是否有蓝色出 现。试验结果为菌落周围仍为蓝黑色,无水解圈产生。由此可见,菌株a、b、c 都不具有淀粉水解能力。淀粉水解试验结果菌种abc实验结果注:一农示没有淀粉水解能力(6)卬基红试验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想看看菌株是否能分解葡萄糖产酸。某些菌株在糖代谢 过程中,将培养基中的糖先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再被分解为甲酸、乙酸、乳酸等。 因为培养液屮含有有机酸,我们可以加入甲基红指示剂看培养液颜色变化来进行 检验。卬基红试验结果菌种abc实验结果+结果表明a、b
38、、c培养24h后,在培养液屮加入甲基红指示剂,a的培养液的 颜色变化是由黄色变为红色和c的培养液仍为黄色。这说明菌株a的培养液中含有有机酸,b、c培养液中没有产生有机酸。(7) 乙酰甲基甲醇试验木试验用的是间接测定法,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屮会产生代谢产物,而 我们就是通过检测这种代谢产物来检测该种细菌。乙酰甲基甲醇是丙酮酸脱竣缩 合和脱竣后转变而成的,丙酮酸又是葡萄糖的代谢产物。乙酰卬基叩醇在碱性条 件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豚中的精氨酸的呱基起作用 生成红色化合物,此为vp.正反应。我们在培养基中加入乙酰甲基甲醇,看微生 物能否分解这种代谢产物来判定微牛物的种类。试验结
39、果如下所示,表明a、b、c、三种菌种都不能分解乙酰甲基甲醇。乙酰卬基卬醇试验菌种abc实验结果一一一 一(8) 柠檬酸盐试验因为有些细菌可分解柠檬酸形成co。而培养基屮钠离子可以形成碳酸钠,使 培养基的碱性增加,我们可以在培养基小加入指示剂,根据培养基屮的指示剂变 色情况来判断试验结果。我们使用的指示剂是1%的澳百里酚蓝酒精溶液,它的变 色范围为ph6. 3-7. 6,颜色变化是由黄到蓝;也可以用酚红水溶液作为指示剂,其 变色范围ph6. 3-8.0,颜色变化为由黄到红。试验结果如下所示,结果表明,a具有利用柠檬酸的能力b、c不能利用柠檬 酸。柠檬酸盐试验菌种abc实验结果+注:+表示能利用表
40、示不能利用3. 6菌种鉴定通过以上多个实验的综合结果,我们初步确定了微生物的种类,现在将结果 汇总展示如下:结果实验项目abc细胞形状短针球形杆状形成芽泡无无无有英膜无无无革兰氏染色阴性阴性阴性好氧性兼性厌氧兼性厌氧兼性厌氧运动性无无无糖、醇、糖甘类碳+源分解实验淀粉水解实验甲基红实验+乙酰甲基甲醇实验柠檬酸盐实验+初步鉴定结杲表明a为克雷伯氏菌屈,b为氨基酸球菌屈,c为变形菌屈第四章讨论木次课题的研究都是基于实验操作的基础之上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 成的,实验过程尽量要求准确,避免可能出现的错误和漏洞,具有科学依据。菌种的筛选需要大量的实验,每个试验我们都设冇对照,旨在准确的的得到 试验
41、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许会遇到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比如发酵过程中 的污染问题、溶氧量的控制问题,在红霉索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红霉索降解 问题,还有其含有的杂质可能会影响红霉素产量和质量。红霉素发酵属于有氧发 酵,其中的好氧菌可能会争夺一部分氧分而导致发酵罐通氧量不足,红霉素产量 受到影响。所以在发酵过程屮可以不断监测可控条件的变化,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使损失降到最低。筛选的过程我们也耍求准确,影响菌种的因素我们都有考虑在 内,实验最终得出了结果。结论木次课题的实验是在安阳工学院实验室完成,从接种到发酵再到后来的菌种 筛选及鉴定都有作者和老师共同完成。在正交试验时,我们选定的是四因素三水平,
42、我们比较了各个菌种的形态特 征,菌落特征,有无荚膜和革兰氏染色情况等等。通过对各种菌种的形态和性能 对比,我们筛选岀來的优质的、符合我们要求的菌种是克雷伯氏菌属、氨基酸球 菌属和变形菌属。同时,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也学习到了红霉素对于抗牛素领域的重要意义, 对于指导工业生产也具冇很大的意义和价值,只冇懂得了菌种的筛选要求及鉴定 准则才能提高红霉素质量,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参考文献1 范代娣,陈斌,尚龙安.红霉素发酵工艺优化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1999, 12(5): 106-110.2 肖怀秋,李玉珍.微牛物培养基优化方法研究进展j.酿酒科技,2010,21(1):90-94.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271-2272.4左勇,李杨,谢晖,等.红霉素摇瓶发酵控制条件的优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 学版)z 2012(4): 17-20.左勇,李杨,任永利,等.红霉素产牛菌的诱变及培养基优化研究j.四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星巴克咖啡店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规划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双方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合作协议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用钢材定制买卖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租赁与充电服务一体化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程项目现场勘查与施工监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标准物业承接查验及环境服务合同3篇
- 门面房装修合同范本
- 房地产验资协议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户外景观装修设计合同
- PTW-UNIDOS-E-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 JCT587-2012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耐腐蚀立式贮罐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 魏华林 第0-18章 绪论、风险与保险- 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
- 典范英语2b课文电子书
- 员工信息登记表(标准版)
- 17~18世纪意大利歌剧探析
- 春节工地停工复工计划安排( 共10篇)
-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安培力洛伦兹力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等)
- 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全套
-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