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 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典 19)登高 1、下列对登高的赏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 画。 象空间。 里、暮年多病的 处境,流露出生不逢时之感。 不忘忧国忧民的情怀。 2、根据提示填写句子。 登高中,道出了郁积诗人心中的身世之苦和家国之恨,表达了无限悲凉之意的句 子是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下面小题。 别常征君 杜甫 儿扶犹杖策 , 卧病秋强。 白发少新洗 , 寒衣宽总长。 故人忧见及 , 此别泪相望。 各逐萍流转 , 来书细作行。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 (765), 时杜甫在云安 (今重庆云阳 )
2、 养病。征君 :古代未曾做 官的人。见及 : 前来问候。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上句极言自己病体之弱,“儿扶”还须“策杖”;下句极写卧病时间之长 ,超过“一 秋”。 B. 颔联叙写自己由于久病无力 ,近来很少梳洗白发;身体消瘦,寒衣穿在身上也显得又宽又 长。 鸟等景 物,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 B.颔联抓住典型的景物一一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江 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 C.颈联由写景转向抒情。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 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艰难苦恨繁霜 鬓”表现了他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仍 1) 登高 中
3、,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2) 登高中,写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3) ”。 C. 颈联点题:故人担忧“我”的病情,特来问候;临别之际,彼此伤心,相对泪下,黯然神伤。 D. 此诗前几句自叙病态,凄恻动人;后几句送别常征君,情深意挚。全诗层次分明,章法谨严。 2.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 ?请简要分析。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问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 玉垒 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 西山寇盗 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 日暮聊为梁甫吟 。 【注】玉垒:山名。西山寇盗:指吐蕃。梁父吟:三国志说诸
4、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 甫吟。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 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 登临 二字, 则以高屋建瓴之势 , 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 ,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融自然景 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 , 语壮境阔 , 寄意深远 , 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 C. 颈联议论天下大势,北极(星)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政权。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 , 下句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 : 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 D. 尾联运用典故,后主刘禅,宠信宦官,
5、终于亡国,竟然也享受祭祀,在成都锦官门外,有后主 祠; 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 , 用在此有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意。 2. 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 , “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 阅读下面诗词 , 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 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 【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 碧色全无翠色深。2 答案及解析: 疑是水仙梳洗处 , 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 : 在湖南省洞庭湖。 1. 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 , 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 ,
6、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 趣、水天一色的融合画面。 B. 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 ,都贴切地描绘了夜光下湖面风平浪静、 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色。 C. 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 ,所以给人感觉湖水 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 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 ,即娥皇和女英。他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 舜的妃子,死后 化作湘水神 , 遨游于洞庭之上。 2. 关于这两首诗 , 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 ,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的再现 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
7、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 ,使山的 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的以“螺”作比 ,但一首将皓月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 ,一首将倒影湖中 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湖的山水景物描写的高旷超俗 ,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那种“心旷神怡 , 宠辱偕忘”的感觉。 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流露出生不逢时之感”错,诗人目睹苍凉辽阔的秋景,不由想到 自己沦落他乡、 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包括羁旅之愁、孤 独之感等。 答案:( 1)无边落木萧箫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2)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
8、多病独登台(3) 艰难苦恨繁霜鬂 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 4 答案及解析: 3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B; 2.(1) 意为分别之后 , 两人各自追逐浮萍 , 四处漂泊辗转 ,别忘了在来信中细说别 后详情。 (2) 诗人以浮萍为喻 , 表达了对自己和常征君漂泊不定境遇的同病相怜 , 以及对别后能经常收 到常征君音信的期盼。 解析:1.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 , 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 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 技巧以及 情感的把握能力 , 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 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 形象、主题的 鉴赏。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审题 , 即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
9、“下列对这首 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 逐句翻译诗句 ,接着把握诗歌 的意象 ,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 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 思考诗歌中运用 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 B 项“由于久病无力,近期很少梳洗 白发”不正确。“白发少新洗”意为发白且越来越少 , 极言衰病之甚。故选 B。 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内容 ,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 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 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 本题题干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 ?请 简要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理解这两句诗的内容 ,
10、 然后分析诗句中蕴含的情感 , 诗的最后两句 的意思是分别之后 , 两人各自追逐浮萍 , 四处漂泊辗转 , 别忘了在来信中细说别后详情。这两 句诗中的“逐萍”意为追逐浮萍 , 以浮萍为喻 , 写出了作者和朋友就像那浮萍一样四处漂泊 , 达了对自己和常征君漂泊不定境遇的同病相怜。 “细作行”意为“别忘了在来信中细说别后 详情。”表达了别后希望能经常收到常征君音信的期盼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点睛: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 ,每个选项一个考点 ,几乎涵 盖诗歌的所有内容 , 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 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 , 手法不准确 , 手 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
11、分析不对 , 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 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 , 答题时 注意仔细辨析。答案: 1.A; 2.(1) 诗人登楼观景 , 近看繁花 ,满眼繁花反衬满腹愁思 ,抒发客居他乡的漂泊与 伤感 ; (2) 国家万方多难的忧国忧民之愁 , 吐蕃入侵 , 战乱频仍 , 诗人为国家灾难而伤心 ; (3) 自身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之痛 ,虽仰慕诸葛亮那样的先贤 , 但难遇明主 , 为自身怀才不遇而 伤心 ; (4) 为君主无道、任用奸佞而伤心。 解析:1.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题中 A 项首句写 繁花靠近高楼 , 远离家乡的我却触目惊心 , 乐景写哀情 ,
12、是反衬 ; 2.题干问的是“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 ?”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 , 答 题关键词“全诗”“ 原因”。 解答此题 ,应结合着诗歌注释及写作背景 , 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作答。 以乐景写哀情 , 诗人登楼所看之景与此时诗人自身之痛相对比 ,反衬出诗人内心的伤痛 ;联系 背景可知 ,国家危难与自身之痛的对比 , 根据这几点概括作答即可。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 ,直白张扬 (或开门见 山, 或卒章显志 )的少,含蓄隐晦 (或借景抒情 , 或托物言志 )的多。 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必须多管齐下 , 准确理解
13、、仔细分析 ,做出 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 首先 ,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 众所周知 ,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 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 诗歌中塑造的形象 ,除了人物形象 (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 ), 更多的是景物形象 : 如湖光山 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 这些形象 ,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 所以被称作“意象”。 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 , 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然后 ,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 ,古典诗歌中 ,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 ,也有一些显性信息 ,鉴赏 时要注意把握。 第三 ,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 ,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 ,以与所反映的时、事、 人形成关联比照。 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 , 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 着手。 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的运用 , 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 务的。 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 ,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 , 也需要对诗歌中 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 , 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 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 ,一为描写 ,一为抒情。 结构上,往往描写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游记之悟空学艺读后感
- 现代物流技术革新与紧固件行业发展的双赢策略
- 电商平台的智能仓储与配送优化策略
- 砂石购销协议合同
- 社交电商行业风险控制与市场机遇分析
- 提升婚礼策划流程的等候时间管理措施
- 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协议
- 旅游服务中意外情况处理协议
- 2025年度母婴专业月嫂服务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院校教务工作计划
- 《道路交通安全法》课件完整版
- 《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考试英语试题讲评课件
- 切削加工中的刀具路径规划算法考核试卷
- 《推拿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年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试卷及解答参考
- 10kV配电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 2025年中国洗衣凝珠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态势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 DB41T 2466-2023 浸水电梯使用管理规范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培训
-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麻醉-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