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点规划(共6页)_第1页
居民点规划(共6页)_第2页
居民点规划(共6页)_第3页
居民点规划(共6页)_第4页
居民点规划(共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xx居民点规划、进山道路沿线及居民点风貌改造设计说明书 前 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12地震后,清泉村房屋大面积损毁,其新农村建设变得更加迫切,同时由于九龙镇清泉路为九龙山旅游的主要进山道路,其沿线景观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4月,我们受九龙镇政府的委托共同编制九龙镇清泉村巩家院子居民点规划、进山道路沿线及居民点风貌改造方案。我们于200

2、9年4月组建项目组进场,在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和反复交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规划初审稿。2009年4月底进行了初步交流,形成了以下规划方案说明书。我们在编制该方案的过程中,得到九龙镇政府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谨于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目 录第一章 区位及现状概况一、区位二、现状概况第二章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一、规划背景二、规划依据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一、规划指导思想二、规划原则第四章 规划发展目标与规模一、规划目标二、规划范围第五章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第六章 巩家院子居民点规划一、总体构思二、景观规划三、公共设施规划第七章 清泉路沿线及居民点风貌改造一、总体构思二、景观规划三

3、、建筑风貌改造第八章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区位及现状概况一 区位九龙镇地处四川省绵竹市西北,东南与东北镇接壤,东北与汉王镇毗邻,北接天池乡,西靠金花镇,距离绵竹市区约6.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3.6平方公里,辖九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二现状概况九龙镇属半山半坝镇,其中山区占三分之一。境内最高点白云峰海拔2303米,最低点双石村高庙子海拔637.9米,境内气候,平坝与山区有一定差异,平坝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七月份平均气温24.8,一月份平均气温4.5。年降雨量平均为1196.7毫米。清泉村地处沿山,耕地少,坡地多,与九龙场镇由清泉路相连,清泉路为进山主要

4、道路。现状环境质量评价全村在“5.12地震”中受灾严重,房屋大面积损毁,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现清泉村巩家院子及清泉路沿线新建房屋已基本完工,但居民点环境仍需较大改善。沿路建筑退道路距离不够,建筑特色不明显,街景呆板、单调,乡村特色不突出,无空间层次。 第二章 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一、 规划背景(1)、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是重大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清泉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2)、清泉村灾后重建,必须以人为本的为本村村民建立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起到示范作用。(3)、“5.12地震”的灾后重建困难重重,因此必须考虑清泉村百姓生活质量的恢复和提高,及旅游产业恢复

5、的道路和措施。二、 规划依据1、国家法规政策(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二)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第146号令(三)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16号(四) 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五)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修订)(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修订)(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省、市地方政策、法规、规划(一)四川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04修正)(二) 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川委发200048号文件,2

6、000年11月)(三)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319号文件,2003年6月)(四)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20)(五)四川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12月)。(六)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第526号令)(七)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八)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九)九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等国家规范标准(十一)政府正式发布的灾害范围评估报告、灾害损失评估报告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报告等(十二)九龙镇己编制的各项规划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一、 规划指导思想1、规划

7、从绵竹市域范围论证村镇的地位和作用及建设条件,科学论证村镇性质,规划及布局形态,充分发挥村镇网络体系的整体作用,突出村镇发展方向,确定产业发展方向。2、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资源节约,建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 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注意水源、水面的保护,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2、农民自愿和尊重民意的原则在村庄规划建设中,在强

8、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自始至终突出农民在规划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积极性,不搞大包大揽。增加农民对村庄建设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广泛征求农民的意愿,反映农民的要求,保护农民的利益。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针对各基层村的经济水平、文化素质等情况,实事求是,逐步改造。4、节约用地、集约用地、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村庄建设规划应与新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并小村为大村”的农房建设方针在多年的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规模太小,不仅农村土地利用率低,而且不利农村公益基础设施的配套,要注意重点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 5、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新农村建设不能把当地传统的建筑文

9、化丢掉。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兼顾民风习俗。 6、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新农村建设要协调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上轮规划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安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统一。第四章 规划发展目标与规模一、 规划目标构建农村新的生活方式,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将规划区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规划范围对九龙镇清泉村巩家院子居民点规划,并对进山道路沿线及居民点风貌进行改造。第五章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空间布局根据清泉村自然地形及现状用地条件,其规划结构为:一线、多点。 一线:以九龙镇进山旅游主要道路清泉路作为主要景观轴线,重

10、点打造清泉路沿线景观,以及对沿线建筑立面进行改造。多点:以清泉路沿线多个居民点及周边环境作为主要景观节点进行打造,本次方案主要对其中巩家院子居民点及周边环境进行规划。第六章 巩家院子居民点规划一、总体构思村庄景观环境的规划设计强调整体性和序列感,注重功能空间的整体和谐和景观结构的有机构成;充分利用现状的地形高差、水系、沟渠、山体等,结合用地布局形成景观轴线;通过对空间的有序布置,形成地域标志和个性场所;通过地形制高点、沟渠绿地,形成富有山水特色的天际轮廓线。二、景观规划1、 绿化规划(1)、点式绿化点式绿化指集中的公共绿地。主要设置在巩家院子西北角以及南面缓坡空地。相宜设置亭、台、花架、等园林

11、小品,进一步丰富了村庄的空间景观。植物种植上,选用乡土树种,在尽可能保留树木的同时做一部分移栽,种植模式采用乔木 +花卉+草坪,进一步丰富空间。(2)、线式绿化居民点内道路两侧在有空间的位置适当道路沿路绿化,植物种植选用当地树种进行移栽,在堡坎和水池边种植成排竹林,点缀以柳树。(3)、面式绿化居民住宅前屋后均进行绿化,同时结合公共绿地、山体绿化渗透和道路两侧的绿化,形成有机体系。2、 道路规划居民点内部道路以通畅为原则,适当考虑景观要求,采取自由式布置,结合场地内高差地形,在适当位置设置台阶。路面采用水泥硬化,宽度在1.5-3米。3、 广场铺地居民点主入口处及景观广场处做硬质铺地处理。主入口处

12、结合入口两旁住宅入户路进行入口拓宽处理,形成小型入口广场,宽度为21米。景观广场处广场入口及广场内除绿地以外部分均做硬质铺地处理。铺地采用预制拼砖铺地。居民点内的小铺砖平台采用植草砖铺地,空隙内植草,以起到绿化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做法与生态停车场相同。4、 景观小品景观小品主要为石桌石凳、景观小亭、树池以及沿水池岸边的条凳。石桌石凳可采用石材或砖砌外表面水泥造型。景观亭采用木结构,高度2.83.5米。配以水泥平台。树池维护结构采用石材或预制混凝土构件拼接均可,树池高度0.150.2米。条凳采用混凝土预制构件,高度0.45米。三、公共设施规划 在居民点南侧沿路设置小型垃圾收集点及化粪池。在居民点东

13、南角景观广场入口处沿道路设置公共厕所一座,以满足周边区域需求。第七章 清泉路沿线及居民点风貌改造一、总体构思清泉路沿线及居民点风貌改造强调道路沿线空间的整体性和层次感。充分利用沿线房屋、沟渠以及地形高差,形成纵向的通达景观视线。同时沿路配以乔木、灌木,并形成沿清泉路的步行道路,使道路两侧景观在横向上具有高低、远近不同的层次感。通过沿路纵向的通透景观及道路两侧的景观层次组合,形成富有清泉村山地特色的道路景观线。二、景观规划1、绿化规划清泉路沿路两侧均进行大量绿化,沿路设置树池,树池维护结构高度0.150.2米,采用石材或预制混凝土构件拼接均可。树池宽度在2.0-4.0米,宽度根据房屋与道路之间的

14、实际距离不同进行调整。树池内采用乔木+灌木+草坪的模式,形成高、中、低三种不同的绿色景观,丰富景观层次。道路两侧乔木采用常绿乔木,如女贞、乐昌含笑、小叶榕等,树木间距58米。灌木采用无刺构骨、四季桂、春娟等。另外房屋门前院坝两旁的小绿化池中种植果树,以梨树、桃树、核桃树为主,进行间隔布置,使绿化层次进一步丰富。另外在步行道外侧,同样设置梨树、核桃树等果树作为行道树,既能美化景观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树木间距57米。巩家院子以下至有沿道路建筑之间路段,步行道外侧在设置种植行道树的同时,还设置2米宽绿化带。路边的两个鱼塘,考虑沿水边种植成排竹林,局部点缀以柳树,同时沿水边设置1.2米步行道路,路面也

15、采用卵石铺面,形成丰富的水景景观。2、道路规划在原有的清泉路基础之上,现规划沿道路旁设置步行道,连通沿线居民点,做到人车分流,提高百姓居住环境。步行道采用卵石铺面,路宽1.5米。为保证清泉路沿线有房屋路段路边空间宽度,从巩家院子丁字路口处起,在沿路有房屋路段将路面向另一侧拓宽2.4米。3、铺地在沿线房屋门前设置院坝,以满足百姓日常生活的需要。院坝宽度6.9米,个别独户独栋建筑在面宽较窄的情况下设置为6米,面宽较宽的设置为8米。进深在3.5米4.5米,视其房屋与路边距离而定。个别建筑距离路边距离太近的位置,考虑沟渠加盖板设置为暗沟,以增大屋前院坝面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院坝采用预制拼砖铺地。每户

16、院坝与清泉路之间由宽度为2.8米的水泥路相连。路边间隔一定距离取消树池,设置为生态停车场,以植草砖铺面,。局部路边树池宽度不够停车的位置,考虑沟渠加盖板设置为暗沟,以满足停车需要。4、景观小品在屋前院坝较宽阔处适当考虑设置石桌石凳,既满足百姓日常生活所需,又能作为沿线景观配置。沿清泉路原有的水渠进行保留和整改。水车组团至巩家院子之间段道路两侧均在路边设置沟渠,沟渠宽度1.2米。在入户位置和巩家院子入口位置设置为暗沟,局部有生态停车场位置也设置为暗沟。巩家院子及以下路段只在有沿街建筑的一侧设置沟渠,沟渠位置设置在路边树池内侧,沿步行道设置,在有入户道路的位置设置为暗沟,沟渠宽度1.2米。三、建筑风貌改造现有沿街建筑均为一层,立面造型特色不明显,街景呆板、单调,乡村特色不突出,无空间层次。在考虑屋前配景增加沿街景观层次感的同时,也要对建筑立面进行改造。以当地传统建筑特色为基础,将沿街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