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式计算说课反思教案思路_第1页
方程式计算说课反思教案思路_第2页
方程式计算说课反思教案思路_第3页
方程式计算说课反思教案思路_第4页
方程式计算说课反思教案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备课思路课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课型: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备课日期 :10月13 日 教 学 目 标 1.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2.培养学生解答化学计算题的技能,明确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格式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解题方法、格式和步骤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复习 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纸上练习) 氢气还原氧化铜 高锰酸钾受热 铁和稀盐酸反应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铝和稀硫酸反应 2、指出上述氯酸钾受热的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意义: 量的意义: 反 应 物: 生 成 物 :引入在生产和实验中常要涉及量的计算。

2、例如实验室是加热氯酸钾的制取氧气,要会计算一定量的氯酸钾可生产多少质量的氧气等。这些都 需要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进行计算。这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1:加热分解5.8g氯酸钾,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 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是多少升(氧气得密度为1.43 g/L);多少升空气中含有这些氧气 解:设可制得得氧气得质量为X 1.设 2 KClO32 KCl 3 O2 2.写 2×122.5 3×96 5.8g X 3.标 2×122.5 3×96 =5.8g X 4.比 X2.3 g 5.算 答:加热分解5.8g氯酸钾,可

3、以制得2.3 g氧气 6.答 氧气的体积2.3 g/1.43g/L=1.6 L 空气的体积1.6L/21%=8 L 答略 随堂练习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问32.5克锌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师生分析解答,共同完成例题 作业习题4.5 板书 设计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强调规范) (板演略) 教后记 授课日期_11_月_1_日化学集体备课教案授课时间11月1日主讲教师李英课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二)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实际意义2.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计算3.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教学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

4、反应物)的质量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阶梯思路和解题格式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启发、归纳等教具多媒体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组内人员意见导言一、 不纯物质转化纯净物计算练习1二、 遇到气体求体积的计算练习2三、 遇到两个(或多个)已知量的计算练习3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我们学习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那么根据方程式的计算题中出现两个已知量,不纯量。或者遇到气体求体积等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学习这样的计算:例1 把20g水与15.3g H2O2组成的溶液与少量MnO2混合,最多能生成多少氧气?例2 把例1改为:问最后生成多少升氧气?见媒体例3 4g碳和4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5、是多少?见媒体见媒体练习册40页8题张文江板书设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二)一、 不纯物质转化纯净物计算二、 遇到气体求体积的计算三、 遇到两个已知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二)一课的说课巴彦农场中学 李 英这一节课是在学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第一课时后,加以补充、归纳和总结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在基础、简单的计算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和扩展知识面,加强学生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是在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实际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计算,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是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的计算。教学难点是化学方程

6、式计算的阶梯思路和解题格式。教学方法采用讨论、交流、启发、归纳等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媒体展示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们经常注意的一句话“解题时先找到,已知量、未知量、化学反应原理”来引出本课的课题。然后,通过对学过的知识的回忆、归纳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要知道的一些问题。如,一是适用的范围,二是理论依据,三是数学方法,四是解题步骤等知识,逐步过度引入今天本课中我们要学习和研究的问题:一是不纯物质转化成纯物质的计算,二是遇到气体求体积的计算,三是遇到两个已知量的计算。在每个问题中都设有一道例题和相应的练习或变式练习的巩固题。在例一的选题时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加以改变添加水的质量使题中的纯净物变

7、成了混合物。目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例二是在例一的基础上又稍加改变,变成求氧气的体积,例三设计两个已知量的计算。在学习中师生共同对例题的分析、讨论、交流,由学生口述教师通过媒体展示等形式进行教学,并且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进行教学。这样在本节课中,使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更加熟练进行应用。重点培养学生能认真审题,会分析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也让学生知道对知识的活学活用,无论什么样的计算题,怎样千变万化的计算题,终归一句话,万变不离其中。在本课的小结中,利用简洁明了的顺口溜的形式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做以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二)一课的教学反思巴彦农场中学 李 英这节课的教学是根据学生

8、现有的知识情况而设计的。配题针对性强,难度适中,有启发性;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拓展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整体上,基本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 在本课的教学中,利用媒体辅助教学,节省课堂使用时间,同时扩大课堂的空间和容量。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题的能力。教学中强调题设,在以后的计算中就避免了题设与代入不相符的错误。这样的教学设计增设了梯度、降低了难度,并且加强了学生的计算技能,教学中有这个过程对学生帮助很大。这三种类型的计算训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帮助很大。开拓的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解题的灵活性。但是,在学生独立计算的过程中,通

9、过教师的巡视,发现一部分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掌握不熟练,有个别学生计算马虎,还有一部分学生的解题步骤没有条理等现象。            但经过反思,我发现了以下仍需改进的地方:            1、在讲解“质量比要乘系数”这一知识点的方法上仍值得深究;我的讲法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     

10、0;      2、在让学生归纳解题步骤时,要注意经常用赞赏的语言来鼓励学生;            3、在点评作业时,不要一味地选学优生的作业,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来实施。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评课1、张文江老师:听了李老师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课,有以下体会:李老师在本节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课前给

11、学生准备了导学稿,导学稿的形式既实用又新颖,学生课前有预习,所以带着问题进课堂,在课中解决问题又迸发新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正是体现了科学教学的本质所在。李老师整节课安排了较多的实验,而且教学设计由易到难,每个环节都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并一起探究。     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化学课程标准:让生活走向科学,让科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2、李洪波老师:李老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这节课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他的课堂设计流畅,课堂引入生动有趣,教学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教具准备充分,设计的实验有趣,且贴近学生生活,讲课自然有趣,深受学生喜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顺序井然,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紧凑,大贴近生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的新课标要求,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知识,反映了从化学走向生活的新课标思想。3、王国志老师: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不仅教给了学生科学知识,更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