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的统一与大运河_第1页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_第2页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_第3页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_第4页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选择题1下列对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统治20多年间,人口大幅增长 B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 D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有关知识。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的是隋炀帝。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2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A.巴拿马

2、运河 B.京杭运河 C.隋朝大运河 D.苏伊士运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类四段,由北向南依次为从涿郡到洛阳这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江都叫邗沟、从江都都余杭叫江南河。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故答案选择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3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3、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建立。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4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A. 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C. 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火药武器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战争。结合历史知识分析: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

4、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因此隋末农民战争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5“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突出反映出隋朝开凿大运河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C巩固了江南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大运河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提示信息:北通涿郡、南运江都、为利也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隋炀帝时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北通涿郡之渔商,

5、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正是反映的这一现象。只有选项A正确,故选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6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A灌溉 B泄洪C运输 D饮水【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本句话的含义是:古代交通不发达,大规模的粮食运输耗费大量人力畜力,相比较而言,水路运输是十分便捷省力的,沟通南北的隋朝大运河起了运输粮食的作用,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繁盛一时的隋朝7“流星王朝的遗辉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于2014年 4月16日扬州博物馆一楼特

6、展厅亮相。下列历史事件与隋炀帝有关的是建立隋朝 设置进士科下令开凿大运河 开创“开元盛世”局面A. B.C. D.【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炀帝贡献的史实,隋朝的建立者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设置进士科,开凿了隋朝大运河,唐太宗开创了开元盛世,故与隋炀帝有关的是,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繁盛一时的隋朝8“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 李春 B. 贾思勰C. 僧一行 D. 祖冲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赵州桥的相关知识,赵州桥是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7、,贾思勰的主要成就是写成了齐民要术,祖冲之的成就是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僧一行唐代杰出天文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子午线纬度一度之长,所以答案是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9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自北向南分别是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大运河,根据课本所描述即可做出,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依据所学: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分为四段,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因此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盛一时的隋

8、朝·大运河的开通10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A.东汉 B.秦朝C.北魏 D.元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隋朝与秦朝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因为秦朝统一六国,但是持续时间也短暂,统一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11有人评价隋朝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里的“利“指的是A.巩固了隋朝统治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加强了北部边防

9、 D.便于隋炀帝南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因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因此只有选项符B合题意,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12标志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事件是A.隋朝建立 B.隋朝灭陈C.陈桥驿兵变 D.巨鹿之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隋朝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

10、文所给提示信息:标志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事件 。因为581年二月,杨坚建立隋朝;588年春,隋文帝下诏伐陈,589年陈朝灭亡,南北重新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1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项工程的历史功绩的赞颂?A.长城 B.都江堰C.大运河 D.赵州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古代工程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北通涿郡”,“南运江都”。采用排除法,首先A、D选项不合题意可排除,其次题意是河流,排除B、只有选

11、项C正确,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14隋朝一位余杭书生,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A永济渠 B江南河C通济渠 D邗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到洛阳,必须依次经过江南河、邗沟、通济渠,不必经过永济渠。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15下列事件发生在隋炀帝统治时期的是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灭陈,统一南北开凿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12、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可以排除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灭陈,统一南北。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16学习了隋朝的历史,你认为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以下哪一个朝代( )A、东汉 B、秦朝C、西晋 D、东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史学思辨能力、史实记忆能力和史料驾驭能力。解题的关键一是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二是要找准比较角

13、度,然后结合史实分析出正确答案。隋朝和秦朝都是短命的王朝,且都是二世而亡,主要原因是暴政,秦朝和隋朝都分别有一项伟大的工程即长城和大运河等,根据 我们第1、2课的学习。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17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A、到扬州去观赏游玩 B、沟通南北方的水路交通C、为灭陈做准备 D、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对江南产生粮食的漕运。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

14、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18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都江堰  长城  大运河  赵州桥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水利工程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题干中“水利工程”是解题的关键词,由此可以直接排除长城与赵州桥,而都江堰与大运河都是古代的水利工程。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19“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C.唐太宗 D.宋太祖【

1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 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 界上最长的运河。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20识图析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为A.隋朝的大运河 B.秦朝的万里长

16、城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的丝绸之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隋朝的大运河相关的知识点。注意读图,解答的关键是注意图中的文字,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根据图中的“涿郡”“洛阳”“余杭”“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等信息可以确定为隋朝大运河。只有选项A正确,故选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二、填空题21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最北到达 ,最南到达 。【答案】 涿郡 余杭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

17、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为四段,由北向南依次为从涿郡到洛阳这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江都叫邗沟、从江都到余杭叫江南河。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22公元581年,_建立隋朝。公元_年,李渊建立唐王朝【答案】隋文帝/杨坚 618【解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隋朝建立和唐朝的建立。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建立唐王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18、#18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23列举隋唐时代的三大盛世的别称: ; ; .【答案】开皇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唐盛世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杨坚所统治的开皇年间,史称“开皇之治”, 唐贞观年间,国家政治清明、军事发展、社会安定、思想文化繁荣、国力日益强大、民族关系缓和、中外友好往来增多。史称“贞观之治”, 唐玄宗开元(715-741)年间,推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成为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

19、·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4隋炀帝时修建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答案】京杭大运河【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京杭大运河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大运河25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以为 中心,北达 ,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答案】洛阳 涿郡【解析】

20、试题分析:隋朝的大运河的起止点和中心: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考点:隋朝的大运河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能力,属于基础知识题。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作用?如何评价隋朝的大运河。都需要学生掌握。三、问答题26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为三峡工程的建设作了什么样的启示?【答案】隋朝大运河不仅为当时的南北交通提供便利,而且从客观上起到了南水北调的作用。也为新中国建设三峡工程,真正做到南水北调提供了样本。【解析】试题分析:教科书对大运河的作用只强调了人口南移起到了交通便利的作用,些题是将大运河的作用进行了引申,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将古代的大运河和现代的三

21、峡工程相互联系,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将所学历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27请你简要叙述你所了解的科举制度。【答案】1、诞生和形成。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直到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2、完善。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使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解析】试题分析:581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隋炀帝即位后,大业元年(605)始设进士科,宣告了与旧的以门第为主要依据的选官体制的决裂及新的以进士科为代表的科举制的诞生。 唐承隋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在科目的设置、类别的划分、科试的内容、科场

22、规章等方面更加详备,更加完善,并逐渐制度化。 宋代科举沿唐之制又有所变革。扩大取士名额,提高及第后的待遇,采取了锁院、别头试、弥封、誉录、三级评定等一系列措施,确立了乡试、会试、殿试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严格和完善科举制度,形成进士科的空前繁荣。 考点:科举文化的发展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了解和识记,科举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有由清政府取缔。28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大运河开凿的时间,人物是?(2)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3)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答案】605年隋炀帝,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

23、治, 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为简答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点。此题从三个角度进行考查:(1)此问从大运河开凿的时间,人物角度考查大运河的开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凿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贯通南北,北至涿郡,南到余杭的全长两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据题意要求回答时间和开凿的人物,据分析可知时间是605年,人物是隋炀帝杨广。此问从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的角度考查对大运河的掌握情况。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附江淮地区供给。依附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

24、需求。开通南北运河应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须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重要目标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据题意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此问从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来考查对大运河的了解掌握情况。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五大水系,便利了南北交通,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江南的控制,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促进了全国南北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跟据题意和上述分析大运河的开凿其主要作用是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开放的社会

25、3;繁盛一时的隋朝四、综合题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朝时,书生张三出生于人杰地灵的A地(隋朝第二代皇帝多次乘龙舟来这里游玩,最后在这里被杀),张三苦读诗书十载,一日他从家乡出发,经运河到京城应试。在离船登岸之地B(隋朝第二代皇帝曾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建了豪华的宫殿,且这里是运河的中心)遇雨,全身衣服湿透。张三又经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京城C,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云集到这里。张三凭一手漂亮的“颜体”和一篇优美的文章及第。之后,被分到B处工作。在这里张三朗读了唐诗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赢得了热烈的掌

26、声。(1)张三出生地A在何处?隋朝第二代皇帝谁在何时在A地被杀,隋朝灭亡?(2)张三离船登岸之地B是哪一个城市?从A到B需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3)C地是哪儿?城内分为_和_?(4)张三参加的科举考试,是当时最重要的科举科目,你知道是什么科目吗?这种考试制度什么时期被废除?(5)忆昔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繁荣景象?【答案】(1)江都 隋炀帝 618年(2)洛阳 邗沟 通济渠(3)长安 坊和市(4)进士科 清末(5)唐玄宗【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张三出生地在江都;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在618年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

27、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唐朝谥炀皇帝,隋恭帝杨侗谥世祖明皇帝。(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张三离船登岸之地是洛阳;从A到B需经过大运河的邗沟 通济渠;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1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C地是长安;城内分为坊和

28、市;坊市制主 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唐代 后期,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也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在繁华城市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集市贸易都相当发达。唐代中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 商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单靠白天的市场交换商品显然已不能适应,于是夜市正式出现。当时文人的诗作里出现过“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水门向晚 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张三参加的科举考试,是当时最重要的科举科目,是进士科;这种考试制度清末被废

29、除;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忆昔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繁荣景象;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1  ,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

30、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30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瑜,其利也博哉。”请回答:(1)材料一是对大运河的描述,大运河开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材料中的“涿郡”、“江

31、都”各指现在的什么地方?(3)这条河的开凿有何作用?材料二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4)材料中这首及第谣所体现的制度正式诞生是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5)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6)这一制度在当时有怎样的影响?【答案】(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分)(2)涿郡:北京 江都:扬州 (每条2分)(3)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4)隋炀帝(2分)(5)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2分) 武则天:开创殿试、武举(每条2分)(6)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

32、,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每条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是对大运河的描述,大运河开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涿郡”、“江都”各指现在的;涿郡:北京 江都:扬州;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炀帝

33、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动用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条河的开凿的作用是:隋朝大运河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

34、、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这首及第谣所体现的制度正式诞生是在隋炀帝统治时期;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3  ,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的贡献是: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广纳莘莘学子,为封建制度的巩固收揽人才; 武则天:开创殿试、武举,这个是科举制度的大改变,促进了国家的发展。(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制度在当时的影响是: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31隋朝大运河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