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实用教案_第1页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实用教案_第2页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实用教案_第3页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实用教案_第4页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产业(chny)集聚产业(chny)集群以经开与高开为例阐述(chnsh)产业集群与集聚城市群第1页/共38页第一页,共39页。产业(chny)集群第2页/共38页第二页,共39页。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qnt)。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kif)

2、、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ybn)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第3页/共38页第三页,共39页。 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的研究很多,这里我们采用浙江大学许庆瑞教授等的观点。在对国内外十几个典型集群的分析后,许庆瑞等提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三个核心条件:产品或服务必须具有较长的价值链,全球化的市场,知识导向的区域以及两个辅助条件:完善的辅助性机构(jgu)、良好的社会资本。 产业集群(三)

3、知识(zh shi)导向的区域(意大利,英国) (四)完善的辅助性机构(硅谷) (五)良好的社会资本 辅助条件(一)产品或服务必须具有较长的价值链(温州纽扣) (二)全球化的市场(义乌的小商品业)第4页/共38页第四页,共39页。产业集群成员上下游产业公司生产商供应商支持机构商会等第5页/共38页第五页,共39页。01特定区域空间上的集聚04产业链的相对完整性05众多企业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02生产专门的产品03企业间分工产业集群是对应于一定的区域而言的,是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地理上的邻近不仅带来了运输成本的节约,还有企业间直接的交流、竞争以及实时信息的传递。产业集群聚集在一起要生产具体

4、的产品,且地方优势明显。单个集群企业内部一体化程度很低,大量的企业在集群中只做产品作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产业集群是一个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致流通的各种相关行为主体完备的经济组织系统,它们处于相同或是相近的产业链上,具有前后向或横向的产业联系。集群所在地存在着复杂稠密的社会网络关系,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发生着频繁的互动活动和知识交流,人们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共享知识和创新。产业集群内部综合了市场和政府的功能,综合了技术创新和组织设计的因素,但是在整合力、竞争力、影响力上又超过了市场和政府。 0102030405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不是众多企业的简单堆积,企业间的有机联系是产业集群产

5、生和发展的关键。概括(giku)起来,产业集群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第6页/共38页第六页,共39页。传统产业集群 它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大量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相互集中,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市场组织网络。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它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间相互密切合作,具有强烈的创新氛围。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 目前,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国政府也往往对这种基于知识或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给予大力支持。 按照集群的产业(chny)性质,可以将产业(chny)集群分为三种类型: 产业集群第7页/共38页第七页,共39页。大中小企业共

6、生型 不同规模企业形成的综合体,既有一些规模较大、创新和竞争能力较强、与外界关系较广的大企业,也有一大批进行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二者有机构成一个大中小企业共生互助、协调发展的产业群落。小企业群生型 由众多的中小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和产业联系,共同形成一个互动互补、竞争力较强的有机的产业群落。目前,国内有许多学者把产业集群单纯理解为小产业集群。这是不够全面的他县不解会客观实际的。 从产业组织结构看,大体(dt)可以把产业集群分为两种类型:产业集群第8页/共38页第八页,共39页。协同(xitng)与溢出效应学习(xux)与创新效应资源集聚效应竞争与合作效应品牌与广告效应分工效应空间交易

7、成本的节约产业集群第9页/共38页第九页,共39页。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提高(t go)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产业集群加强(jiqing)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产业集群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cjn)企业增长产业集群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第10页/共38页第十页,共39页。 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通常包括上游的零部件、机械和服务等专业供应商,下游的客商,向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或由于共同投入培训技能和技术而相联系的公司,以及专门的基础设施供应者。因此,同一个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得厂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能够招聘到更合适(hsh)的员工,能

8、够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使群聚区内的企业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有利于其获得相对于群聚区域以外的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第11页/共38页第十一页,共39页。产业集群 由于集群企业的联合需求可形成规模性、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又为每个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外部规模经济。集群的企业可以通过分工的外部化而负责部分任务,节省生产成本,从而使生产更加专业化。例如,小小一个打火机,在浙江温州就集中了300多家规模生产企业和更多的配套企业,每一个细小的零部件都有专门的生产企业,有的企业甚至(shnzh)专注于生产某个零件的部分型号。第12页/

9、共38页第十二页,共39页。产业集群 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合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集群内企业地理邻近,容易(rngy)建立信誉机制和相互依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区内拥有专业化的人才库,还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这就减少了雇佣专业人才方面的交易成本;集群内有大量的专业信息,个人关系及种种社区联系网络使信息流动很快,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还能享受供应商提供的辅助服务。因此,集群内企业之间保持一种充满活力和灵活性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构成了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 第13页/共38页第十三页,共39页。产业集群 企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

10、近,会受到竞争(jngzhng)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他企业;集聚对创新的贡献还在于同行业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此外,由于在产业集聚的地方工作,创业者能更容易地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受到启发建立新的企业。再加上产业集聚区域的进入障碍低于其他地区,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投人品以及员工都能在区域内解决,因而开办新的企业要比其他地区容易得多。 第14页/共38页第十四页,共39页。产业集群同行业企业的聚集,导致剧烈的竞争(jngzhng),为企业带来了竞争(jngzhng)的压力,但是不断的比较也产生了不断的激励。竞争(jngzhng)对

11、手的存在,迫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服务,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同时,激烈的竞争(jngzhng)和不断细化的分工也促使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加强了合作,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整体的效率和竞争(jngzhng)力。 第15页/共38页第十五页,共39页。产业集群 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集群可以通过统一(tngy)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认同专项技术、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集群效应”谋取单个中小企业很难具有的差异化优势。 第16页/共38页第十六页,共39页。产业集群 协同和溢出效应产生于集群内的企业之间,通过对诸如专业人才市场、专业性服务(fw)机构的共享,以及知识与技术的溢出与扩散

12、,集群内每个企业既为外部经济性的供给者,更是外部经济性的受益者。圈而且,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具有很强的隔离性,集群外部企业几乎难以成冒为此外部经济性获益者。 第17页/共38页第十七页,共39页。产业(chny)集聚第18页/共38页第十八页,共39页。产业集群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19世纪末,马歇尔在1890年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两个重要(zhngyo)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

13、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 。 第19页/共38页第十九页,共39页。形成(xngchng)类型指向性集聚(jj)这是为充分利用地区的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产业(企业)群体。通常是在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原材料集中地、市场集中区或交通枢纽节点。这些区位优势因素作为某种重要指向,吸引形成了产业(企业)集聚(jj)体。经济联系集聚这种集聚的目的在于加强地区内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为企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条件。它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纵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纵向经济联系是指一个企业的投入是另一个企业的产出,这是种投入产出关联关系;另一种是横向经济联系形成的产业集聚。横向经济联系是

14、指那些(nxi)围绕着地区主导产业与部门形成的产业集群体之间的关系。第20页/共38页第二十页,共39页。外部(wib)经济效益创新效益竞争效益产业集聚第21页/共38页第二十一页,共39页。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发现,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外部经济)。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促进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1)有助于上下游企业都减少搜索原料产品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产品生产成本显著降低。(2)集群内企业为提高协作效率,对生产链分工细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集聚使得厂商能够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比较容

15、易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了解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4)集聚形成企业集群,有助于提高谈判能力,能以较低的代价(diji)从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5)由于集聚体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会对外地相关人才产生磁场效应。集聚区内有大量拥有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这种优势可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找到合适的岗位人才,降低用人成本。 。 第22页/共38页第二十二页,共39页。产业集聚 产业(chny)集聚可以促进创新。企业的创新常常来源于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在产业(chny)集聚中,新工艺、新技术能够迅速传播。企业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受到启发,发

16、现市场机会,研发新的产品。由于集聚,不同公司员工之间接触沟通的机会增多,有助于相互间的思想碰撞而产生创新思维。同一园区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定期交流会对各个企业带来创新灵感,这是知识技术外溢性的体现。 。 第23页/共38页第二十三页,共39页。产业集聚 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中四个决定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间竞争,这四个因素是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园区的集聚企业具备这些条件,为提高本企业、本行业甚至本区域的竞争力提供了可能。产业集聚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

17、表现在其他方面:同处一地的同行业企业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可以相互比较。这给企业带来了创新的压力与动力,迫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提高服务,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集聚区内(q ni)的企业比起那些散落在区外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更容易进入这一行业的前沿。 。 第24页/共38页第二十四页,共39页。基于(jy)产业集群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第25页/共38页第二十五页,共39页。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同(b tn)阶段的划分以及主导动力第26页/共38页第二十六页,共39页。芜湖经开区发展(fzhn)主要特征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开发区内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和新型建材三个支柱产业已

18、初具规模,产业特色日渐显现。在每个支柱产业中,都有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为“龙头”,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自我配套能力正日益(ry)加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典型的政府主导(zhdo)特征典型的资本外来特征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集群初步显现开发区利用外资的集聚效应日趋明显,已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载体。据统计,2003年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29亿美元,占全市的61.4%,累计实际到位外资3亿多美元,共引进外资项目184 个,包括23家世界500强及其他世界知名企业。在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开发区还积极引进省内外大企业集团、上市公司进区园兴办企业,截止 2003年

19、底,开发区实际引进内资151.4 亿元。开发区建设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与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密不可分。首先,政府负责园区规划的制定和组织设施,负责确定产业定位和产业控制标准。其次,政府不仅是园区土地和制度的供给者,而且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引进、配套资金筹措等方面起着主要推动作用,尤其是政府通过组织各种招商引资活动,为园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产业和资本支撑。第27页/共38页第二十七页,共39页。目标(mbio)任务培养创业人才,造就一支科技企业家队伍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培养具有超前意识、创业精神、善于(shny)开拓、既懂技术又值经济和市场的复合型高素质创业人才。建立企业家和企

20、业经营人才的市场,逐步形成一支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一争高下的企业家队伍。优化创新(chungxn)环境进一步完善高新区创业服务体育系开发人力资源,提高队伍素质营造创业环境,为科技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各地高新区要积极配合地方人大推进高新区的法制建设,将高新区管理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业者的良好风尚,形成新区的创业文化和氛围。科技企业孵化机构是高新区创业服务体系的核心。建立以创业投资资金、科技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创业孵化资金和担保资金等为重要内容的创业资本市场。集中力量搞好信息网络设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第28页/共38页第二十八页,共39页。产业集群对中国经济

21、(jngj)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启示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fzhn)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集群化发展降低(jingd)了园区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产业集群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集群成员在专业化分工合作的基础上,用市场交易关系取代了内部管理关系,最终使交易成本最小化。此外,区内共同的文化,彼此间容易建立诚信、密切的合作关系,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使交易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同,从而降低集群内的交易成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般特征是大量企业在一定区域的集中。但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公共物品的共享并不一定产生聚集效应。开发区的发展有赖于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性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

22、应,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能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因而,产业集群成为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传统开发区的发展上,人们更多地考虑的是自然资源、区位因素等,而对产业协同与关联的聚集效应考虑得很少。产业集群为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开发区内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也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优势。第29页/共38页第二十九页,共39页。芜湖经开区发展(fzhn)面临的问题不足(bz)1.区内(q ni)企业间完善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网络尚未形成从总体上看,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群内的企业间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协作配套关系,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一是区内企业间的分工还不够

23、细密,企业间协作的范围和方式受到极大约束,协作网络相对薄弱,从而影响了区内产业群的内聚程度和稳定性。二是从汽车和电子电器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整个产品的中间环节和中间产品很多,对整个生产领域的配套服务的要求很高,而目前区内产业群提供的配套项目有限,本地化的专业化配套率不高,因此,在本地建立起稳定的产业联系成为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2.区内产业群的创新网络有待完善目前,区内众多企业已通过产业链进行连接,本地创新网络初具规模,但也有明显不足:一是区内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于核心企业的研发部门,大量的中小企业还缺乏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和主动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二是创新网络形

24、式可为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两种,由于隐性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非正式网络完成的,因而非正式网络对于集群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开发区产业群的创新网络不完善,主要是非正式网络发育缓慢,即缺乏一种专业化的知识和信息在产业群中自由流动的产业范围。第30页/共38页第三十页,共39页。对策(duc)12345大力推进(tujn)风险投资体系建设等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措施鼓励园区(yun q)企业技术创新制定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优化配置人力资本完善制度建设第31页/共38页第三十一页,共39页。发展(fzhn)战略探讨规划(guhu)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实现“二次创业”就必须实现“五个转变”:即

25、从注重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的外延式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建设转变;努力实现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转变;推动产业发展规模由小而分散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转变;从逐步的、积累式改革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的转变。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创新效应、示范效应、合作效应和创业效应,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自主创新高地、科技成果转化(zhunhu)示范基地和高新技术新生企业的生态“栖息地”。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高技术

26、产业与资本市场结合,加速高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自主创新和技术合作,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内生化”以主导产业为主,促进产业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第32页/共38页第三十二页,共39页。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中国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kif)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化,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经开区建设也从沿海地区向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拓展。经开区作为沿海开放战略以及西部开发(kif)、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几大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为中国构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做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内地国家级经开区的加快建设,经开区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基本覆盖了中国主要的经济区域。同时,经开区的内涵不断拓展,经济水平快速提高,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总体水平最高、利用外资最多、投资环境最优的现代化产业重要集聚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沿海(ynhi)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发展模式看,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其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