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二十七_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原文_第1页
后汉书卷二十七_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原文_第2页
后汉书卷二十七_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原文_第3页
后汉书卷二十七_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原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后汉书卷二十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原文后汉书卷二十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5)王良传,王良字 仲子,东海郡兰陵人。年轻时好学,学习小夏侯尚书。王莽时,称 病不仕,教授学生千余人。建武二年(26),大司马吴汉征召,不应。三年,征拜为谏议大夫, 几次 进忠言,进止都以礼,朝廷敬重。迁沛郡太守。到了靳县,称病不 入府,官属都跟随着他,王良上书称病重,请退休,于是征拜为太中大 夫。六年(30),代宣秉为大司徒司直。在位恭俭,妻子不入官舍,穿 戴的 是布被,用的是瓦器。这时司徒史鲍恢以事到东海,问候其家,看 到一妇 人穿着布裙曳着柴,从田中回来。鲍恢对她说:我是司徒史,特 来取书,想见王良夫人。

2、王妻说:我就是王良妻。掾史辛苦了,没有书 信。鲍 恢于是下拜,叹息而回,听到这个话的人莫不嘉美王良。后以病 归。一年后复征,到荥阳,病重不能前进,就造访其友人。友人不肯 见,说:不是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吗,为什么往来这么窝囊不怕麻烦呢?于是拒绝。王良惭愧,自后连征,他就称病。诏以黑名熏聘请他,不应。后光 武 到兰陵,派遣使者问王良到底有什么疾苦,不能用言语答复。诏免除 他 子孙邑中徭役,后在家病逝。史官评论说:利仁的人有借仁以从利,体义的人不用体以合义。这 是说履行仁义,其事虽同,原其本心,真伪各异。季文子妾不穿帛,鲁 人以为美谈。公孙弘身服布被,及黯讥笑他多诈。事实没有什么不同, 而为 誉为毁

3、,议论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体与利的区别吧,宣 秉、王 良处位优重,而宣秉甘于淡泊,王良的妻子亲挑柴薪可以说太俭 朴了。然而当时赞他的清廉,人君高他的节概,难道不是以诚处之吗? 语说:同言而信,信在言先;同令而行,诚在令外。正是这样啊。张湛 不怕矜 伪的讥刺,这就是不作伪。王丹难于交执之道,这就是知交道 呢。杜林传,杜林字伯山,扶风郡茂陵人。父杜邺,成帝哀帝时为凉州 刺史。杜林从小就好学深思,家里既多书,又舅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杜 林从张竦受学,博学多闻,当时被称为通儒。起初为郡吏。王莽失败,盗贼群起。杜林与弟杜成及同郡范逡、孟冀等,率领老 小都客往河西。路上遇到贼人数千人,于是就掠取财物

4、,剥夺衣服,拔 刀向杜林等准备把他们都杀掉。孟冀抬起头说:愿说完一句话再死。将 军知道天神吗?赤眉拥兵百万,所向披靡,但残贼无道,终于破败。现 在 将军以数千之众,而想成霸王之业,不行仁义恩德而反重蹈赤眉的覆 辙 难道不害怕天命吗?贼于是放了他们,使他们一行俱免于难。隗嚣素 来听说杜林有志气节义,深相接待,以他为持书平。后因病辞去,辞还禄 食。隗嚣想再要他勉强相随,杜林称病重。隗嚣虽怀恨,还想优待他, 于是下令道:杜伯山天子所不能臣,诸侯所不能友,过去伯夷、叔齐耻 食周粟,现在暂且从师友的位置上,打通友好的通道,按照他的志节行 事 好了。杜林虽被隗嚣网罗住,然终不降志屈节。建武六年(30),弟

5、杜成去世,隗嚣只好听从杜林护丧东归。放走后 又后悔,令刺客杨贤追他到陇抵;予以掩杀。杨贤见杜林身推着小车, 载着弟弟的灵柩,叹道:当今之世,谁能行义?我虽是小人,何忍杀害 义士 ?因此自己逃走。光武听说杜林已回到三辅,就征拜他为侍御 史,接见他,问他经书故旧及西州的事,很高兴,赏赐车马衣被。群僚知 杜林是以名气德义而得到重用,都很尊敬畏惧他。京师士大夫都推重他 博学多闻。河南郑兴、东海卫宏等,都以古学见长。郑兴曾师事刘歆,杜林见郑兴, 高兴地说道:杜林得了郑兴等固然是好事,如卫宏得我杜林,将有所补 益哩。后来卫宏见到杜林,果然被他博大精深的知识所折服。济南徐 巡,开始以卫宏为师,后来更接受杜林

6、的学识。杜林以前在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以此为珍宝,虽遭困顿,仍手不离卷。杜林拿出 来以示卫宏等说:我流离兵乱,常常害怕这部经典绝世。不料想东海卫 宏、济南徐生还能得到而将其传下去,这是道不坠于地啊。古文虽不合 时务,然愿诸生无悔所学。卫宏、徐巡更加敬重,于是古文就盛行起 来。明年,大议郊祀制,多数人以为周祀后稷,汉当祀尧。诏命由公卿 复议,议者都同意,帝也以为然。杜林独认为周室的兴起,其福祚来于 其始 祖后稷,汉业的兴起,并不是缘着尧的功迹。祖宗旧制,应因循相 继。于是决定依杜林的倡议。后来代王良为大司徒司直。杜林推荐同郡 范逡、赵秉、申屠刚及陇西牛邯等,都被擢用,学者多归向之。建武八一

7、年(35),司直官罢,以杜林代郭宪为光禄勋。内供以警卫, 外总管三署,周密谨慎,选举公平。郎中有好学的,常常引进,朝夕满 堂。十四年(38),群臣上言:古者肉刑严酷,人人害怕法令;今法律轻 薄,所以奸轨太多。应增加科禁,以塞源头。诏下到公卿。杜林奏道: 人情受到挫伤侮辱,那么义气忠节的风气就受到损害;法网繁多,那么希 图侥幸苟免的行为就会兴起。孔子说:发布政令,凡违法者以刑罚之, 人民只想避免刑罚而不能免于作恶。以德去诱导,使人民在礼里去行 动,人民就知耻而且自动约束自己使归于正了。 古代明君,深思远虑, 行为动作以忠厚为念,不着眼于多杀,周代的五刑,不过三千。大汉初 兴,详鉴前代得失,破方为圆,削雕为朴,革除苛政,更立简法,海内 欢欣,人怀 宽德。到了后来,渐渐增加章法,吹毛求疵,诬妄诋毁层出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