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圳南联项目智能化系统需求一、 系统应包含内容:1. 车辆管理系统2. 门禁管理系统3. 监控系统4. 可视对讲系统5. 背景音乐系统6. 信息发布系统7、电梯五方通话系统8、机房工程9、系统供电10、系统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二、 可选配系统1. 智能家居系统 (门锁、猫眼 ))2、 PM2.5 检测系统3、无线网络系统4、电梯控制系统三、 特殊要求系统1、 三网合一(光纤到户) (是否由智能化施工单位完成)2、 电子巡更系统(地方相关部门如无特殊要求物业建议取消)三、各子系统设计说明1、车辆管理系统( 1)在园区地面车行出入口共设置3 套一进一出车辆管理系统;( 2)车辆管理系统实现车牌识别功
2、能:小区固定车主能够通过车牌识别进出,道闸采用栅栏杆;临时车辆用户可以通过确认放行,出口进行车牌对比是否放行;车辆管理软件支持灵活多种的停车收费方式,如:临时停车、长期包租停车、储值停车等;出入口设置减速带,由相关专业详细考虑,车辆管理系统示意图中减速带位置仅作参考。( 3)物业前台设置车辆授权( 4)车辆进出实现集车牌识别、出入口控制等功能;( 5)管理员在软件查询界面可直接输入要查询的车牌号码及相应的出入场时间查出其对应车辆的出入场记录。( 6)对进出车辆及存放时间进行记录、查询。( 7)各个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实现统一联网。( 8)入口控制器可显示车位信息。2、门禁管理系统( 1)在园区
3、4 号出入口共设置5 套翼闸, 其中双机芯4 台、单机芯 2 台,桥式非机动车摆闸2 套,全部为单机芯,供非机动车及人行出入,进出口设置读卡设备对人员和非机动车辆出入进行管理。( 2)在园区23 号出入口共设置4 套翼闸,其中双机芯2 台、单机芯4 台,桥式非机动车单机芯摆闸2 套,设置读卡设备,对进出人员进行管理;精选文库( 3)翼闸通道的宽度为60cm ,桥式摆在的通道为1200cm ;( 4)业主携卡通过人行通道时,在对讲区口机或者摆闸读头处刷卡开闸进入;业主忘记带卡时,可在人行通道闸侧旁的对讲区口机呼叫指挥中心进入或呼叫保安,由保安进行确认后放行;访客通过对讲区口机呼叫业主,业主确认后
4、可远程开闸放行;临时人员,经保安登记后发放临时卡或放行;人行出口可设为人员出行时自动放行模式。( 5)非机动车出入口设置非机动车辆减速带, 规格应与人行通道匹配, 由相关专业详细考虑。3、监控系统本系统由摄像机、交换机、光纤收发器、视频解码器、磁盘阵列、液晶拼接屏等设备组成,实现由前端采集到末端显示、存储的功能。在园区各个出入口设置百万像素红外高清摄像机,并设置录音设备,保证音视频同步存储;园区内道路、交叉口、广场及景观区等处设置红外一体化摄像机及红外匀速球机;车行出入口选用车牌监看专用摄像机(总平面图中不作显示,计入车辆管理系统);单元大堂、电梯前室设置红外半球摄像机;电梯轿箱内设置彩色半球
5、摄像机;监控室设置红外网络半球摄像机,并设置录音设备,保证音视频同步存储。所有摄像机均应采用清晰度应不低于200W 像素;所有摄像机能同时录像,系统连续记录摄像机数据,要求录像存储时间不低于30 天;监控中心选用8 块 46 寸专业液晶拼接屏(窄边6.7mm )进行集中显示;监控中心采用监控软件控制,所有视频信号可手动/自动切换,并能实现分级授权控制及远程控制。其他设计事项如下:( 1 )监控中心设置在 2#楼一层;( 2 )电梯轿箱内摄像机采用无线传输。( 3 )1 号商业考虑到二次装修,无法进行设计,此次设计仅预留系统接口4、可视对讲系统采用数字联网传输的访客可视对讲系统,系统可以进行二次
6、开发,增加微信扫码开门(选配),可发布信息功能。 商业多层住宅区每户配置 1 台安保型彩色 7 寸屏对讲室内分机, 并在主卧室配置 1 个紧急按钮;园区各个出入口均设置可视对讲区口机,方便来访人员与业主互通。本系统主干联网采用TCPIP 协议,并配置交换机、可视对讲服务器、软件等联网设备。( 1)门禁系统中授权部分放置物业前台,语音通话部分放在监控中心。( 2)每户设置紧急求助按钮。( 3)在各单元一层及负一层出入口、设置电磁锁及出门按钮;本系统主要设备为可视对讲室内分机、交换机、可视对讲梯口机等,可视对讲管理中心机、可视对讲管理电脑、读卡器及软件等设备。具体实现功能如下:( 1)在每个单元门
7、口设置可视对讲梯口机,访客可呼叫业主进行通话,业主可远程开锁,访客进入;业主可刷卡进入,忘记带卡的业主也可通过密码进入楼内 ,采用出门按钮出门放行;可视对讲梯口机、可视对讲室内分机可以与监控中心可视对讲管理中心机进行双向通话,监控中心可视对讲管理机可远程对各单元门开锁。注意事项如下:( 2)系统联网采用 TCP/IP 协议,应配置相应的联网设备。( 3)入户线缆采用网线传输。( 4)可视对讲梯口机摄像头中心距地1.45m ,室内分机设备中心点屏幕距地1.5m 。( 5)管线敷设及安装详见相关说明及图纸。5、背景音乐系统本工程为普通型服务性广播系统。在主干道附近、 景观区等主要场所共设置11 个
8、草坪音箱,平时播放音乐,增加小区温馨气氛。音箱主要设置在在绿化带中。( 1)背景音乐机房与监控中心共用。-2精选文库系统主要由智能化主机、前置放大器、纯后级广播功放、电源时序器、消防信号采集器、草坪音箱、广播麦克风、传输线路及管理/ 控制设备等组成,具体实现功能如下:( 2)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紧急广播音源优先接入,强切为紧急广播;( 3)考虑多路音源输入 ;( 4)播放设备应具有连续、循环、预置定时播放的功能。注意事项如下:( 1)功放容量选型均为实际扬声器功率总容量的1.5 倍,采用100V 定压输出,草坪音箱额定功率为20W 。( 2)系统馈送回路采用二线制,音箱广播线缆敷设按防火要求布线
9、,主干采用RVS2*2.0 音箱线,支干采用RVS2*1.0 音箱线,管井外暗敷PVC20 管敷设,音箱广播线路敷设按防火要求布线,草坪音箱宜敷设在绿化带下面。6、电子巡更系统( 1)在园区的重要场所、监控覆盖不到的地方以及地库中的水泵房、配电室等重要场所进行设置巡更点( 2)本系统采用离线式系统;( 3)巡更点暂设置为 27 个,手持式巡更棒 4 个。( 4)巡更点及线路可根据后期物业的需求进行位置选定7、信息发布系统系统( 1)园区的出入口设置2 套 LED 显示大屏,每个LED 配置 2 个 60W 的音响,用于播放相关通知或一些文化活动等等;( 2)、在每个电梯前室设置网络信息面板,高
10、度为1.7 米;( 3)、强电插座由强电专业进行敷设;( 4)、显示部分可自行采购或后期由广告公司进行投放;9、三网合一(光纤到户)( 1)、每户多媒体箱内设置一条双芯皮线光纤,共计:2769 条;( 2)、通讯机房设置在地下一层;( 3)、智能化负责通讯机房至户内部分,市政由运营商接入;10、智能家居系统(电子猫眼、门锁)( 1)每户配置一套智能化门锁和一套电子猫眼,共计2533 套;( 2)电子猫眼与智能化门锁可进行物联;( 3)智能门锁具备远程开锁功能,密码加指纹加钥匙开锁方式;( 4)电子猫眼具备远程视频通话功能;11、 PM2.5 检测系统( 1)、在园区的出入口设置两套PM2.5
11、检测系统,对小区空气质量进行检测;12、无线网络系统( 1)、在园区出入口、休息区、运动区域设置无线AP;( 2)、无线网络接入就近信息汇聚箱,利用光纤传输至中心机房( 3)、此次设计不包含外网,外网根据后期需求由管理单位进行接入;( 4)、无线 AP 用杆与监控合用,安装与监控摄像机下一米处;13、电梯梯控系统( 1)、每台电梯设置一套电梯控制系统,共计35 套。( 2)、系统采用网络传输。可现实随时对用户授权的停用、启用,方便统一管理;( 3)、每个电梯设置一台主机,一个读卡器;14、电梯五方通话系统( 1)本系统由管理中心主机、电梯机房分机、电梯轿厢顶部分机、电梯轿厢内部分机、电梯-3精
12、选文库底部机房分机五部分组成。主机可显示机房分机的报警并可进行通话;主机具有广播功能,带音乐输入接口,可对轿厢分机播放音乐;主机可对轿厢分机进行单个监听或循环监听。( 2)本次设计电梯信号线考虑由监控中心引至各个电梯机房, 与电梯厂家配套线缆及设备对接。电梯竖井内的线缆由电梯厂家考虑。15、机房工程( 1)监控中心设置在2# 楼一层,与消防机房共用,面积约45.76m 2。( 2)监控中心显示部分设计8 块 46 寸窄边专业液晶拼接屏。控制台正面与电视墙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m ,侧面与建筑墙体或其他设备的静距离,在主要通道不应小于1.5m ,在次要通道不应小于0.6m ,机架背面和侧面与建筑墙体
13、的净距离不应小于0.6m 。机房考虑设置2 台 42U标准机柜。( 3)监控中心门的宽度不宜小于0.9m ,高度不应小于2.1m ;监控中心地坪比周围地坪均要求抬高 15cm 。( 4)监控中心内铺设防静电地板,地板高度不宜小于250mm 。地板下敷设300*100 金属线槽。( 5)机房装修 :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并应避免眩光 ; 吊顶宜选用不起尘的吸声材料 ;室内装饰应选用不起尘、易清洁的材料。( 6)机房温湿度要求:温度宜保持在 1828 度;相对湿度宜保持在 35%75%;机房内设置柜式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保证满足室内温湿度要求。( 7)机房应设置气体灭火等消防装置,详细
14、设计由相关单位考虑。( 8)机房内设置弱电专用配电箱, 给监控室内各弱电设备供电。 监控室空调采用三相电源供电,由强电预留插座。( 9)设备布置详见“监控中心平面布置图”。( 10)为避免浪费,节约成本此次机房设计主要设备包含一期、二期、三期。16、系统供电本次设计考虑部分系统设备集中供电,部分系统设备就近供电,如下:( 1)室外集中供电:监控中心到信息汇聚箱引RVV3*2.5 集中供电线缆至各个信号转换箱,再由各个信号转换箱对箱内设备及其周边设备供电,需低压供电的设备在其设备前端增加变压电源,详见“系统取电图”。( 2)室内供电: 室内各个单元一层对讲设备箱监控中心统一取电,对箱内设备及其周
15、边设备供电,需低压供电的设备在其设备前端增加变压电源,详见“系统取电图”。( 3)监控中心集中供电:在监控中心设置 30KVA 的不间断 UPS 电源,供机房内各弱电设备用电,断电延时 2 个小时。17、系统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为防止雷电波侵入, 各区域需要保护微电子产品的各类终端配电箱线路前端设置电涌保护器。弱电设备的防雷防护,防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防护措施如下:( 1)各种信号转换箱、机柜等金属外壳均应考虑接地;( 2)防雷接地、电气接地、屏蔽接地和工作接地应形成等电位网,防止导线共模干扰产生的电位差以及由此电位差造成的弱电敏感设备损坏或致使误动作。( 3)在监控中心弱电总电源处应考虑电源浪
16、涌保护器,以有效预防雷电波从电源系统侵入;监控中心主要设备前端设计防雷插座;室外弱电设备电源及信号接入端设置防雷接地装置,如室外监控设备设置电源及信号防雷等。( 4)弱电设备机房的等电位连接要求:弱电机房内应设置均压环或接地母线,与 PE 线相连,机房防静电地板、走线架、机架(设-4精选文库备金属外壳)、金属穿线管道、金属门窗以及其他金属管道线,均应与均压环连接。系统采取接地措施如下:( 1)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器件均须与等电位连接线可靠相接。( 2)电井处应做好局部等电位,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 欧姆。( 3)监控中心设置专用接地线与基础等电位联合接地系统可靠连接。四、管线选型及敷设1、室
17、外弱电智能化管网采用2 根 7孔 32 梅花管和 2 根 PE110 双壁波纹管,支干管网采用1根 7 孔 32 梅花管和 1 根 PE110 双壁波纹管,过路保护管选用SC150 镀锌钢管。详见管井及管网截面大样图。2、室外前端设备至手井敷设重型PVC 管,埋深应不小于500mm 。3、管径除特别说明外,均应遵循1根线( PVC16) ,2 根线( PVC20) ,3 根线( PVC25)的原则敷设。4 、电梯轿厢内至电梯机房摄像机采用无线传输,电梯机房至信号转换箱线缆沿弱电桥架或PVC 管暗敷。5、敷设光缆时, 其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 倍。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 。6、管道敷设光缆时, 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敷设时应有人工逐个入孔同步牵引;预先做好接头的光缆,其接头部分不得在管道内穿行。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好,并盘圈放置在托架高处。在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做永久性标志。7 、管网分配及其他注意事项提供相关大样图,相关做法可详细参考相关规范及图集,不再详细注明。8 、各系统设备线缆选型及敷设详见各系统图或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