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课件_第1页
物态变化课件_第2页
物态变化课件_第3页
物态变化课件_第4页
物态变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换算关系T=t + 273K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

2、分度值110.1所 用液 体水 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

3、数准确。气固液凝固 放热熔化 吸热液化 放热汽化 吸热升华 吸热凝华 放热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晶体) (非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凝固点 :晶体熔化

4、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凝固的条件: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2、汽化和液化:汽化:蒸 发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沸腾体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 降低温度;

5、 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3、升华和凝华: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将衣服挂在通风处。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解释“霜前冷雪后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三、考点分析主要考查的内容有: 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分析; 运用物态变化概念、产生条件和特性,

6、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 熔化、凝固和沸腾等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 熔化(凝固)和沸腾曲线的理解。考查重点和热点归纳为:物态变化的判断、解释和应用。也就是运用物态变化知识去分折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自然现象。四、经典题解【例1】冬天人嘴里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剥开冰棒纸后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各是如何形成的?解析:这是考查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冬天气温低,人们嘴里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呼出后遇冷而液化为小水珠浮在空气中,看上去像是呼出一股“白气”;夏天,气温较高,冰棒剥开包装纸后向空气吸热,使它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浮在空气中。类似的比如眼镜起“雾”,打开冰

7、箱门冒“白气”,水烧开后向外喷“白气”,也属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启迪:解释物态变化现象,应抓住物态变化的本质,注意变化过程例如解析中五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液化形成的,本质上都是“遇冷”液化,但具体变化过程就不尽相同。【例2】 (北京海淀区)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 )。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B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C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解析: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有三个放热过程:凝华、液化、凝固,另三个是吸热过程:升华、汽化、熔化。选项A 的“白气”是液化现象,属于放热过程;选项B樟脑球变小是

8、升华现象,属于吸热过程;选项C冰花形成是凝华现象,属于放热过程;选项D钢水变成钢锭是凝固现象,属于放热过程。综上分析可知答案应选B。启迪: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及其条件。解题应把判定某一过程是什么物态变化以及产生这种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有机联系起来分析判断。【例3】(云南省)小明在做一种物质熔化的实验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1)根据实验数据在图41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2)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 该物质的熔点是 。(3)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解析:(1)根据实验数据,用描点作图法可得出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熔化图象,如图42。(2)由题给实验

9、数据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这就是该物质的熔点。(3)从实验数据和熔化图象可知,该物质是晶体。启迪:本题考查绘图、识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实验数据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描点作图法,以及晶体和非晶体区别。【例4】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种物态变化过程:干冰迅速吸热升华;干冰吸热熔解;云层中水蒸汽遇冷液化成雨滴;云层中水蒸汽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水蒸汽以干冰的核心凝结成雨滴;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溶解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 、解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很容易升华,升华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10、水蒸气液化成小雨滴,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例5】点燃一只蜡烛,不论是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还是倾斜地拿着它,我们都会看到蜡烛的火焰总是向上窜,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解析:火焰的温度比周围的空气温度要高,密度变小,将会上升,因此火焰随之上升。【例6】有一支温度计,其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准确,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4,而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时,读数为96,用这只体温计测一杯热水的读数为50,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解析:因为摄氏度规定: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而该温度计对应的温度4到96,冰水混合物温度到沸水

11、温度之间只能等分92,那么它的每一等份相当于标准的100/92,而50的实际温度为100/92*(50-4)。T=100/t1-t0(t-t0)100/(96-4)*(50-4)=50【例7】仔细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里的水沸腾前,由杯底上升到水面的气泡,它的体积变化是 由大变小 。(2)沸腾的时候水中发生 剧烈 的气化现象,形成大量的 气泡 ,上升, 变大 ,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水蒸气 散发到空气中去。(3)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100 解析:烧杯里的水沸腾前,由于杯底的水温度高,密度小而上升,杯中上部的水温度低密度大,下降而形成对流,所以杯底部的水受热

12、气化产生的气泡上升,由于上部温度低,所以此时上升的气泡的体积是由大变小,沸腾的时候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需要不断地向热源吸热,至使杯底的温度较低,所以气化形成的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在整个沸腾的过程中,杯中的水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假设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则温度计的示数仍为100。五、中考真题1. (2010年浙江杭州,12题)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 (2010年浙江

13、杭州,14题)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A蒸发 B径流 C水汽输送 D太阳辐射3(2010年浙江湖州,8题)今年3月,我市大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墙壁“出汗”、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固 4(2010年浙江台州,5题)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D )5(年浙江金华,13题)江西省的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讲的是太阳照射在庐山的香炉峰上,山间升起了缭绕的白雾

14、,像一片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去,飞落的瀑布像长长的白练挂在山前。湍急的流水从高高的悬崖上飞驰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从高高的九天降落到人间。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形成“烟”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B.“烟”是液化形成的。C.形成的“烟” 是液态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D.“飞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6(年浙江嘉兴,7题)下列事例违背科学原理的是 A坐在汽车前排的人要系上安全带 B火车站的站台设置了1米以上安全线C用普通铁锅将水加热到120 D在阳光下,用一块冰将一张纸点燃7(2010年重庆,1题)近年来,美丽山城天更蓝、水更清,大雾天气明显比往年少。2010年2月

15、,重庆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其中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升华8(2010年浙江义乌,8题)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9(2010年安徽,17题)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B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升华要吸热C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D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10(2010年山东潍坊,3题)下

16、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是39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1lOVC人步行的的平均速度约为11ms D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约重100N11(2010年山东潍坊,5题)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C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12(2010年山东济宁,第卷3题)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2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B夏天,雨笼山峦D冬天,冰封雪飘C秋天,霜打枝头A春天,雾绕群峰图213(2010江苏扬州,6题)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

17、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14.(2010江苏泰州,3题) 在雨、露、雾和霜这些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 A雨 B露 C雾 D霜15(2010年广东省,4题)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华D、升华凝华21世纪教育网 二、填空题16. (2010年山东烟

18、台,13题)雨、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状态,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属于凝华的是 .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17(2010年江西南昌,12题)在某些国家,淡水奇缺,就连露水也是他们重要的水资源.图8所示是他们用塑料布来收集露水的情景,露水的形成是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需要_热.图8 18.(2010湖北武汉,11题)今年4月20日,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 ,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极易发生 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 19. (2010江苏泰州,16题)图8

19、所示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其中涉及到两方面的物理知识:一是利用金属小平面镜_,能观察到牙齿背面的情况;二是在金属小平面镜放入口腔前,先要将它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以免水蒸气在镜面上_形成水雾 21世纪教育网 20. 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21(2010年广东广州市,22题)(1)上海世博会很多展馆安装了太阳电池,太阳电池把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2)世博会展区通过喷射水雾来降温。请用物态变化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喷射水雾区域的温度会降低?22(2010江苏无锡,17题)在“观察水的沸腾”实

20、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甲乙第17题图(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如果测量方法正确,你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中考真题答案1-5:DDBDC 6-10:CBAAC 11-15:CCCDB16、霜、雪;露、雨(不答雪、雨不扣分) 17、液化 放 18、较低;较高;液化19、对光的反射 液化 20、熔化 吸收 液化 21、答案:(1)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2)采用喷射水雾确实能

21、有效降温,因为水蒸气汽化要吸热,使周围物体温度下降。22、甲 98 水面上的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六、练习【基础训练】1温度计上的 所表示的是 ;北京市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2 ”,读作 。2图43所示的是寒暑表的一部分,它的分度值是 , 示数为 。3(苏州市)图44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 。我国南极科考队成功到达南极的最高点“冰穹”,该地的气温达零下8O 以下,用图示的温度计 (选填“能”或“不能”)测量该地的气温。4(北京市)小刚同学在研究“冰的熔化规律”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冰熔化过程的起止时间是从第 ;(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冰属于 (填“晶体”或“非

22、晶体”)。5(永州市)如图45所示的物态变化图中, 所表示的物质状态依次是( )。A固态、液态、气态 B固态、气态、液态C液态、气态、固态 D气态、固态、液态6(武汉市)请依照表中的示例完成下表。【提高训练】7给一定质量的冰加热,其温度与时问的关系如图4 6a所示。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仅将冰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将变为 图线。8图47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得出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加热6 min时该晶体处于 态,在90时处于 态。晶体熔化过程所需耍的时间为 min。9(遵义市)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表面有一层小水珠,但过一会儿又变干了,此过程反映的物态

23、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10(贵阳市(干冰(固态CO2)暴露在常温下时,它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这种现象叫 。用干冰在舞台上产生出的淡淡白雾,是由于干冰 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从而使空中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 。11(江西省)天空中的云彩常常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那么云是怎样形成的呢?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很微小,能被上升空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2(天津市)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13(贵阳市)图48是表示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晶体的熔化过程是图象上的 段。14(黄石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寒冷的冬天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看到冰棒冒“白气”是其周围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冬天在室外看到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后形成的D冷却物体时,用0 的冰和0 的水效果一样,是因为它们温度相同【适应性训练】15(苏州市)小明同学在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