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用)PPT优秀课件_第1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用)PPT优秀课件_第2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用)PPT优秀课件_第3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用)PPT优秀课件_第4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用)PPT优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卜算子卜算子苏轼23 4 5卜算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 7891011 是残缺不全的,传达着一种无力与哀婉。是残缺不全的,传达着一种无力与哀婉。12v 难怪,词人刚刚经历过生死、贬谪和离散。“乌台诗案”使他几乎丧命,在狱中他甚至都想到了后事,却又获释了,被贬在黄州,在城南临时寓所的生活总算刚刚稳定下来,可是词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中的世界此刻是多么不圆满啊!月是残破的,梧桐是稀疏的、铜漏是水罄尽的,夜晚是寂静可怕的但是,就在这个清冷空阔的世界里,尽管寂寞,词人却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13 14v“孤鸿孤鸿”便成了此刻心事浩茫的便成了此刻心事浩茫的“幽人幽人”的一个幻

2、象。这两个意的一个幻象。这两个意象如此紧密地契合在一起,使词象如此紧密地契合在一起,使词人有些悲哀又有些狂乱地沉浸到人有些悲哀又有些狂乱地沉浸到他的想象世界中去了。他的想象世界中去了。15 黑夜中的这只孤雁,不知受了什么惊吓骤然飞起,它“嘎嘎”地惊叫着,又怀着无限幽恨似的回顾,然而没有人去抚慰它凌乱的毛羽,也没有人分担它对死亡的恐惧。这一切一切,只有词人感同身受。 虽然最终没有罹难,但牢狱之灾的余悸犹存,词人心头仍充满了忧谗畏讥之感,他正“杜门思愆,深悟积年之非”;而“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答李端叔书)世态是凉薄的,或许还有初至生地的不适,难怪词人在这个夜晚失眠

3、。16 而此时的词人心中分明是“有恨”的。而且这“恨”太多了:它包含着对多桀命运的诅咒,包含着对“平生亲识,亦断往还”的怨恨,或许还有对寂寞的不甘,对自我价值的迷茫然而此恨终究“无人省”,谁会去在乎一个贬谪小吏的忧愤怨悱?说不定这心绪太复杂甚至词人自己都不能一一理清呢我们更无法道彻,只好仅就其心境上稍做猜度了。 词人以这种含蓄空白的笔法,给我们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即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却又绝非刻意隐晦,这就是它被后人称作“有寄托词”之上品的缘故吧!17v 孤鸿在寒冷的树枝之间逡巡,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而是寂寥地降落在了冰冷的沙洲上。有人说这句逻辑上有误,因为雁足为蹼,是不能栖息于树枝的

4、,所以把“寒枝”改作了“寒芦”。但这样一来,“寒芦”和“沙洲冷”的语意就基本一致了。而失去了鸿雁择枝而宿、人择主而栖的象征意义,也失去了词人不肯攀附寒枝、宁愿独抱寂寞的高洁心态,以及那种“遗世独立”的情感。故于细节不必过分强求。在鸿雁眼中,整个世界是荒苍、清泠的,眼中处处皆是寒枝。世界无情地抛弃了它,它似乎也厌倦了这个残酷的、勾心斗角的世界。既然进不苟合、退不甘心,那么就找一个疗伤的空间吧,词人选择了沙洲。18 因沙粒逐渐地积留而存在的沙洲,是寂寞且寒冷、随时可能消失的沙洲。与其说这里是词人心中最后的归宿,不如说是他为自己的生命作出下一个决定前的一个暂栖地我们知道词人现在处于入世理想暂时破灭了

5、的状态,他需要一种新的人生理念来支撑自己。正如这鸿雁终究是要飞的一样,词人终究要遨翔在情性的壮志里,超越目前的陷境。黄州成全了一个旷达洒脱的苏轼,也成就了苏轼一生文学的巅峰。黄州在词人生命中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最初的痛苦与迷茫之后,在饱尝人生千般的荒冷寂寞之后,词人成熟于灾难后的再生,变得淡泊和静定,无与伦比的文学光芒终于从他身上散发出来。1920三、品读鉴赏:三、品读鉴赏: 1 1、上片开头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有、上片开头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有何作用?何作用? 上阕选择残缺之月上阕选择残缺之月, ,疏落孤桐疏落孤桐, ,滴漏断滴漏断尽尽, ,一系列一系列寒冷凄清寒冷凄清的意象的意象, , 营造

6、出营造出萧疏、萧疏、幽冷幽冷的氛围。的氛围。 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景语景语即情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这一冷调色的描写, ,其实是词其实是词人内心人内心孤独寂寞孤独寂寞的反映。的反映。213 3、“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 寂寞、孤独、寂寞、孤独、 孤芳自赏、洁身自好。孤芳自赏、洁身自好。2.“2.“独往来独往来”“”“缥缈缥缈”写出了一种什么样写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境?的情境? 生命的孤独、漂泊无依、孤傲高洁。生命的孤独、漂泊无依、孤傲高洁。224.这首词下

7、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试简要分析。 【答】下阕主要采用了【答】下阕主要采用了托物寓人托物寓人(以物写(以物写人、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鸿的飘零失人、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鸿的飘零失所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惊魂未定、怀抱幽所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惊魂未定、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肯同流合污、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的心境。坚持操守的心境。 借写借写“孤鸿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自的具体形象,来表现自己被贬黄州时孤寂及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己被贬黄州时孤

8、寂及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235 5、前人认为、前人认为“恨恨”字是全词关键。词字是全词关键。词中中“恨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关键”之说?为什么?之说?为什么? 恨的内容: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 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恨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的徘徊心境。徊心境。2425 26 2

9、77.7.总结:本词的写作特色和主旨总结:本词的写作特色和主旨 v 这首词这首词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实写照。总之诗人借孤鸿把自己当时不总之诗人借孤鸿把自己当时不便也不好直言的心境形象贴切地表达出便也不好直言的心境形象贴切地表达出来。来。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

10、苦和清高和清高。 28赏析技巧赏析技巧 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这首词运用了这首词运用了象征象征( (比兴比兴) )等艺术手法,等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孤鸿失群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真实写照。29拓展:请联系你学过的诗词,说说拓展:请联系你学过的诗词,说说“鸿鸿雁雁”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

11、有哪些含义。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有哪些含义。A A、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发思乡怀亲之情抒发思乡怀亲之情。 如李清照如李清照一剪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头,又上心头。30B、以、以“孤鸿孤鸿”、“哀鸿哀鸿”的悲鸣来的悲鸣来比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比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 如李颀如李颀送魏万之京

12、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31C、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 如苏轼如苏轼卜算子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

13、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32D 、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如李白如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

14、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33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其作于同护自己淳至的精神。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透示了其中的端倪。34时间时间词作词作诗句诗句思想感情思想感情1080卜算子卜算子1080西江月西江月1082念奴娇念奴娇1082定风波定风波1083浣溪沙浣溪沙35在贬谪到黄州的初

15、期,苏轼是低沉、苦闷的,但他很在贬谪到黄州的初期,苏轼是低沉、苦闷的,但他很快从中逃离出来。毕竟他是一个洒脱旷达的人。面对人生快从中逃离出来。毕竟他是一个洒脱旷达的人。面对人生的困境,他没有颓废,没有逃避,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的困境,他没有颓废,没有逃避,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去挑战。所以,他战胜了生活,战胜了自我。心态去面对,去挑战。所以,他战胜了生活,战胜了自我。所以,我们才看到,黄州时期的苏轼是一个无畏风雨、笑所以,我们才看到,黄州时期的苏轼是一个无畏风雨、笑看坎坷的潇洒之人,是一个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之看坎坷的潇洒之人,是一个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之人。人。36“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成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