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及一篇陶瓷感悟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2/28c8043a-0e88-4427-8062-8cd5c173e7fb/28c8043a-0e88-4427-8062-8cd5c173e7fb1.gif)
![我朋友及一篇陶瓷感悟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2/28c8043a-0e88-4427-8062-8cd5c173e7fb/28c8043a-0e88-4427-8062-8cd5c173e7fb2.gif)
![我朋友及一篇陶瓷感悟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2/28c8043a-0e88-4427-8062-8cd5c173e7fb/28c8043a-0e88-4427-8062-8cd5c173e7fb3.gif)
![我朋友及一篇陶瓷感悟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2/28c8043a-0e88-4427-8062-8cd5c173e7fb/28c8043a-0e88-4427-8062-8cd5c173e7fb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朋友的一篇陶瓷感悟我收藏古陶瓷已有十几个年头了,由于自己办有一间小厂子,工作较忙,无缘结识几个真正的同好,甚至到博物馆参观展览也不多,所以在当地收藏界没有几个人认识我,我全靠看点书就“赤膊上阵”的。最初几个年头,买货完全是“按图索骥”。不难想像,像这样“闭门造车”,买回来的自然不是“驴”就是“骡”,而很少是“马”。不知花了多少冤枉钱,我的厂子简直就是专门为外地古董贩子们办的。道理很简单,书本上说的诸如造型古朴、胎釉坚硬、釉面光滑、气泡密集、色彩纯正、线条流畅等等,这话对文博界的专业人员,或高水平的收藏家来说,自然会心领神会。然而,对于像我这样“学前班”的民间爱好者来说,程度如何,怎样理解,
2、谈何容易举例来说:所谓“胎釉坚硬”,除非是窑温不够的废品,请问哪件胎釉不坚硬又如“釉面光滑”,除非腐蚀严重,请问哪件不光滑有的书中又说:“真假对照,立见分晓”,这更难做到,请问民间的普通收藏者,能有几人可以捧着真品来和自己的藏品进行对照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作假手段越来越高明。经验告诉我,仅凭造型、胎釉、纹饰、画法、色彩等等判断真假,即使找不出任何破绽仅指像我这样水平的眼光,也是绝对靠不住的,非常危险的,因为我们这些人根本就很少近距离看过真品。作假者千方百计,收藏者也就必须使出浑身解数,你有上天梯,我有下地索。我苦苦钻研,苦苦探索,长期伏在台下,务必要找出人工无法,或难于仿造的特征来。慢慢地,慢慢
3、地,我终于发现了时间给真东西所留下的痕迹。于是我就从这些痕迹来判别真假:凡是时间久远的古瓷器,绝大多数都会有外界的物质,或多或少地进入某些气泡里。在五十倍的放大镜下观察,出土瓷器气泡里面的物质多数是粉白色或黄色,传世的却大都是黑色或褐色,颜色都较深。这很有道理,因为地下的东西大都是水和矿物质,所以颜色较浅,传世的就会进入细菌和杂质,容易发霉而变褐变黑。但要注意,破口大的气泡可以人为塞进脏物,如果仅凭这样的几个气泡就断其为老东西,是绝对不可靠的,必须用高倍数放大镜仔细观察,如果是老东西,你会发现很多气泡虽看不到破口,里面却塞满了脏物,这应该是时间久远,慢慢渗进去的,只有这样的才比较可靠;经过长期
4、钻研,我发现几百年,特别是近千年以上的瓷器,凡是出土的,不管它胎体原来如何坚硬,却很多都已经变枯,很多都能用针尖挖出粉末来。但要注意,凡是自然老化的胎体,粉末必然细润,人工腐蚀的,纵使能刮出粉末来,也是粗糙而成颗粒状的。另方面,凡是真正自然变枯的胎体,绝大多数都是吸水的,而且都会发出土香味或枯腐味;出土古瓷器,很大一部分釉质都会变枯,特别是口沿、棱角部分、胎釉交界处、印花凸起处、甚至有的青花部分釉薄处,釉质都会出现“霉变”,都会剥落。有的是一点点,有的是一块块,也有的是一条条;有的露出胎骨,有的又留有细润的白色粉末。凡是脱釉处,釉的断面都是垂直的,不规则的,非常自然的;保存下来的釉面都是光润的
5、,没有被腐蚀的现象。变黄变白而未剥落的釉层,用针尖轻轻刺它,会破碎剥落。如果是经人工磨损的釉层断面绝不是垂直的,不是有磨痕就有撞击痕,更不能用针尖刺破釉层;如果是用化学药物腐蚀的,要想使釉层霉烂,那就会破坏周围釉膜,失去光泽。作假者要想顾此而不失彼,手段再高明,也是难于做到的;鉴别古陶瓷,手感非常重要。凭我多年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清初以前的古瓷器,只要釉面保存良好,手感都会有点“软”,摸上去特别舒服,表面好像镀了一层膜。新仿的或近现代的,手感就会有点“硬”,没有那种舒服感。什么叫“软”?什么叫“硬”?用言词很难说明,只能举例:手摸玻璃、光滑的金属表面,那种感觉为“硬”,手摸漂亮而厚厚的漆膜,那种
6、感觉就是“软”。如果是出土古瓷器,由于环境等原因,釉膜受到破坏,虽然没有那种舒服的“软”的感觉,但它却是滋润的,甚至有的有点像触摸陈年盐缸的感觉。如果是人工作旧的,绝没有那种滋润感。就连胎体,真东西摸上去也会有滋润感,棱角部分也会感到润滑。即使是破瓷片,只要年代久远,摸上去也没有锋利感,决不会刺手;()真正的古瓷器,胎釉必然都会老化,质感自然不同。所以,质感也是鉴定古陶瓷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凭我多年的经验,发现真正的古瓷器,都会有“熟”的感觉,新的就会觉得“生”。什么叫“熟”?什么叫“生”?也很难用言词来表白,也只能举例说明:刚切开的冬瓜就为“生”,煮过的冬瓜就是“熟”;()我不但喜欢收藏古陶
7、瓷,同时也喜欢收藏古玉器、古石雕、寿山石和其他印石。我发现它们之间有某些共同点,可能是它们的成分都有“石”。经过盘摩,古玉器会变润,古印石、古石雕也会变润,古瓷器,特别是出土古瓷器也照样会变润。釉面会越盘越光润,手感越盘越好,那种舒服感就是抚摸田黄,高级漆膜也不过如此。至于胎体吗,有的经过盘摩,也会越来越润,就连粘着的泥土也会变得湿润,好像下雨天的陈年盐缸,长年不变;()听声音。古瓷器,特别是经过地下长期埋藏的古瓷器,必然会老化,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吸入水和某些物质,使胎体变质。这样,不管它原来声音如何清亮,都会变哑,我手中凡是年代久远的古瓷器,没有一件是声音清亮的。现在,再来具体谈谈我的两件藏品
8、:第一:元青花牡丹纹梅瓶,高、口径、足径厘米。不管规格、纹饰、画法、青花呈色等都毫无怀疑,与真品无二。但像我这样低水平的人,还没有资格仅凭这些就断其为真品,因为我还从未见过第二件实物,所以我就从上述各个方面来进行鉴定:()声音低哑:()釉膜虽已无存,但手感自然滋润,底足露胎处也照样润滑,没有任何涩手的地方;()胎体已枯,用针尖能轻易挖出细润的粉末来;将其倒转,往底足处倒上约克清水,约五分钟就全部被吸干,而且发出浓郁的带枯腐的土香味;()用手盘摩底足,出现滋润感;()熟旧感非常明显;()很多气泡里都填满了白色、黄白色的东西。据此,还能不相信它是真品吗?不管目前高仿技术如何高明,丢开造型、纹饰、画
9、法等等不管,请问现在有谁能够同时在一件器物上做出上述各个特征来?如果能,我愿将我所有的藏品,不,既然是假,藏品自然不值钱,愿将我全部家产都送给他,从此不再玩瓷器!第二,唐朝长沙窑青瓷贴塑飞禽纹执壶。高,口径,腹径,足径厘米。该器造型、纹饰、胎釉等等都完全符合唐朝长沙窑的特征。但是,仅从规格上看,就值得怀疑,我在书本上从未发现过唐朝长沙窑有如此硕大的执壶。再从实用上考虑,装满液体,少说也有十多市斤,不说把柄难于承受,使用也不方便。而且又十分完美,只是嘴尖处有不到小指甲大的损伤,一千多年前的东西,可能吗?但是,只要你仔细观察研究,你就不能不相信它是真品:釉面非常润滑,摸上去好像有一层厚厚的膜,而且
10、越摸越滑,又滑又留手,那种感觉难于言表。更奇特的是,它的釉表、釉质后天出现多种变化:第一,釉表(可能已渗进釉里),有多处乳白色的色带,由上至下,像绸带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像清泉在无声地流淌,远看又像一段段瀑布,手感与四周的釉面无二,也是那样的舒服,但用针尖能划出道道来,有明显的胶质感。我想应该是在地下,泉水含有某种物质,长年流在釉面上,或者是泉水长年滴在壶里面,再从里面不断往外溢,盐呀、碱呀、钙呀等等,或慢慢附着在釉表,或慢慢使釉表、釉质发生质变,以至形成白色的流纹,白色的膜;第二,也可能是泉水的作用,也可能是某些物质长年附着在釉表,致使多处釉质“变质”、“膨胀”,像油泡过的猪皮,一条条、一块块
11、,一大片,微微突出来,失去透明。颜色也有点变浅,但手感自然、润滑,只是与四周没有发生“质变”的有所不同罢了;第三,由于釉的“变质”,所以也像出土古玉一样有“色沁”,黄色的、褐色的、灰青色的、青黑色的,一点点、一朵朵、一条条、一大片,色与釉浑然一体,真像典雅的“古彩釉”;第四,釉里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结晶,有的呈放射状,恰似黄白色的菊花。有的像春节的花展,一大片,有的又像天女散花,这里一二点,那里三五朵,漂亮极了;第五,光泽异常漂亮,像我童年时在中秋之夜,将镜子放进清水里看月亮一样,是那么的柔和,那么的静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的宝光吧?釉后天会有这么多的变化,我所读过的书都从未提及过。最后,再来
12、看看它的纹片,特别是在釉厚处,每一片都是翘起来的。在放大镜下观察,由于光线多方折射,光怪陆离,像一堆钻石,又像许多茶色水晶的窝,漂亮之至现在,其他不用多淡了,就凭上述几点,还能怀疑它不是真品吗?还会相信人工可以做到吗?鉴定古陶瓷,单靠书本和放大镜是非常吃力的,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昂贵的,同时又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我并不主张“闭门造车”,而主张多向老前辈学习,多请教同好,我也曾经这样做。可是。现在谈谈几个有趣的事例:()几年前经朋友介绍,请来一个“行家”,一进门没谈几句,老先生就说:“我过手的东西不下几千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当他看到我的景泰蓝观音立像时却说:“这是朱砂”。我想可能是看到露胎处
13、的古铜色像紫砂。当我拿出鸡血石印章给他看时,又大声说:“这是鸡膏石”。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决非笑话。真叫人啼笑皆非!()又是几年前,听说某市有个“瓷器大王”,我慕名带上青花梅瓶坐车跑了近百公里前去请教。但是“大王”随便看了看却说:“假的”。“有人说可能是真的,请先生再仔细看看”。“真的?真的你就发达了!我是这个市的瓷器大王,闻一闻味道就知真假!你是跟谁学的?”“靠看书,自己钻研。”“看书?看书看死人,仿品就是照着书本做的,靠书本买东西将会买穷你!”“瓷器大王”不读书不知是如何成为“大王”的?()七、八年前花了几千元买了两只“成化斗彩杯”,看来看去觉得不对头,于是跑去广州某文物商店,找到专门收购
14、文物和给人鉴定的老师傅,给他一看,说是真的,问我多少钱肯卖,弄得周围十几个求鉴定的人羡慕非常。但是,不到半年,佛山地摊上多次出现类似,甚至一模一样的“成化斗彩杯”,作旧方法一模一样,开价一对才元。不用说,我的两只绝假无疑。()又有一次,又是跑了一百多公里,又是带上青花梅瓶等去拜访某市“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他也照样说是假的。再拿出水银沁、铁沁非常漂亮的先秦玉圭向他请教,他又说是玉石的本色,并非色沁,是新仿的。接着他从裤带上解下一个圆雕动物玉佩:“这才是真正商代的”。上手一看,雕工拙劣,纹饰不伦不类,黄褐色的油脂状的染色物,深浅不等地浮于表面,好像是几天前吃过饭还没有清洗的碗筷,佛山地摊上不用
15、二、三十元就能买到。我们要尊重专家,相信专家,他们在某方面必有专长所以才叫专家。但我们不能迷信专家。可以设想,我国开始生产陶瓷器以来,时间跨度几千年,全国上下窑口千千万,类别品种万万千,假如他有一百岁,最多研究不会超过了九十年,可能将所有东西都研究透彻吗?世界上不会有全能专家的。我们如果有东西要找专家鉴定,一定要符合他的专长。理由是:比如都是医生,假如皮肤科专家说你有喜,已经怀孕,我看你也用不着高兴;又如果骨科专家说你肠胃有问题,你也不应该担心。就拿我来说:“闭门造车”十多年,虽然造出了几枚螺丝,自己摸透了的东西,假如碰到非常类似的,不是夸口,只要看一下,摸一摸,就能断真假。但是,对于某些特征
16、不明显的,钻了十多年,上手不止一百次,至今仍下不了结论。至于少见的,可以说还一窍不通。再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洗,造型风格,金丝铁线,米黄釉杏黄胎,部分气泡里面有黑褐色脏物,但还未找到其他更有说服力的特征,又连破瓷片都没有见过,我有什么依据断定它是真宋代哥窑器呢?断真难,要有充分的依据,说假也不容易,也要有相当的理由。现在,在收藏界,不,仅指我所接触过的一部分人,有的自高自大,瞧不起人,自己的东西样样是宝贝,人家的东西件件是垃圾,这是其一;有的自己没有水平,看不懂,却死硬不承认,不管是何物,却理直气壮地大声说:“假的!”这是其二;又有的心理不平衡,不相信草里会藏珠,不相信普通人手里会有不普通的东西,而只相信名人才会拿得出有名的宝贝,这是其三;再有的不看物,只看人,只要有专家的鉴定书,他才相信是真的,否则全假,这是其四;再有一种人,只会说“好,很好”,白费唇舌,白费口齿。目前,民间收藏者,一般的水平都不高。前年月某日中午一点左右,我路过佛山市白燕街旧货市场,由于天气太热,百分之八十的摊档都已离场了,只剩下几档在打包准备走人。上前一看,一个明朝洪武的青花玉壶春瓶放在地上,过去一看,相当完美,只是腹部有较严重的陶裂,釉已变枯,光泽却又很好,手感滑腻,百分之百的真品,一问价才一百元。这里节假日有几十档地摊,来寻宝的人少说也有二三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游戏QA和测试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三维木质墙板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储水热水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加厚防爆高压锅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铝箔胶囊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工作站用桥式起重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法务技术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合同模板房地产收购合同昆山某国际广场整体购买协议
- 借款合同担保书范本
- 合同范本餐饮厨师劳动合同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
- 矿井主要灾害事故防治应急避灾知识培训课件
- 不老莓行业分析
- STARCCM基础培训教程
- 地理标志专题通用课件
- 《小英雄雨来》读书分享会
-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
- 产时子痫应急演练文档
- 小学美术-《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 班组月度考核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