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专题.doc_第1页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专题.doc_第2页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专题.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专题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专题“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建设进入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的总纲领。如何理解这部分内容,怎么把握它的重点?今天的解读就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代背景; 第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任务; 第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第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个重点任务。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代背景(一)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战略目标 1.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 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从

2、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这一方面是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现实成果,另一方面更是党的政策多年引导的成功实践。十八大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到这次党代会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些重大变化,更为突出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要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如果不重视经济发展质量、不提升质量,就无法应对和解决新常态下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多年形成的对外贸易优势就有可能慢慢丧失,国际经济竞争力也有可能会迅速下降。 2.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

3、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时期,经济运行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风险尚未根本消除,产品和服务质量短板仍然突出,新增长动力还不够强大,依靠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依靠工业产能增量扩能形成的经济结构、依靠资和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形成的增长动力,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这种时代背景下,传统追求速度和规模为重点的经济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3.应对世界经济形势变化、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培育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

4、稳定不确定因素,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快工业化”,带来制造业与贸易的周期性复苏;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贸易保护抬头,发达经济体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存在不确定风险,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威胁程度很大。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企业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就必须认清形势,应对双重压力,顺应世界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大趋势,提高中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 要领会“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新概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涉及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和领域的全方位变革过

5、程,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演进的动态进程。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讲,实现现代化一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那么,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截止到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定义。概括地讲,这个体系应该是我们国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要谋求和打造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经济体系。从其构成要素来分析p ,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一是动力体系;二是产业体系;三是经济体制。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任务 目标任务与构成要素相对应,概括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就是要围绕创新动力体系、完善产业体系、优化经济体制集中发力、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一)创新动力体系 如何创新动力体系?报告明确的指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改

6、革形成现代动力体系。再进一步指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这“三大变革”是报告的亮点和新提法,其中“质量变革”,意味着不但要把质量放在首位,还要让质量发生根本性变化。 这段话不仅明确了创新动力体系的目标路径,而且指明了创新动力体系的工作重点和具体内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是基本原则,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三大变革”,进而完成动力转化,形成现代动力体系,而形成现代动力体系的最终结果,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换句说,现代动力体系的形成,最终是要让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在这里我们必须弄清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余额的概念,指的是扣

7、除各类要素投入的贡献后,所不能解释的产出,它基本能够反映出各类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主要有两个,一是资配置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前者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环境、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社会环境和税收政策;后者取决于该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金融市场发育状况、技术引进和技术研发与转化的水平。把这些原理搞清楚了,创新动力体系的努力方向就清晰了。 (二)完善产业体系 按照经济学原理和分类,我们将产业分为一次产业、二次产业、三次产业。通俗地讲,如果三次产业都达到了现代化的水平或者标准,也就是实现了现代产业体系。那么这个现代化的水平或者标准该如何掌握呢?前面我们强调过,

8、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到产业体系上,现代产业体系就是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现代农业在第一产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并逐步成为第二产业的主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显著,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明显提升,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三次产业比例合理,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总之,现代产业体系最基本的特征是质量效益都比较高,技术进步率也比较高。反观我们的产业体系,目前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强、区域内产业与产业的关联度不高、协作性不强、战略性新

9、兴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缺乏等。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也要用系统思维,单兵突进很难奏效,需要在正确的理论引导下,制订精准的政策引导和促进。 (三)优化经济体制 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我们将现代经济制度分为现代产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现代财政制度、现代金融制度。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一个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宏观调控有度”,这是一个新提法,值得我

10、们研究。作为国家级新区,获批以来,在构建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方面,做出了很多创新探索。从管理体制上看,我们是新区管统筹、功能区管开发、镇街管保障的管理模式,这样会有效地明确各方的职责,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从运行机制上看,我们鼓励和支持功能区自主决策、自主开发、自主创新;在引导和培育市场主体方面,我们坚持外引和内育并重,形成了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突出海洋特色的多个产业集群,奠定了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激活微观市场主体,我们启动国企改革,对国企分类分级管理,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同时,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机会,不断完善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政策,一批实力强劲的民营企业脱颖

11、而出。为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我们更多地运用市场的方法和机制,聚集人才、资金和其他要素,综合运用PPP等手段,发展经济、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这一切,得益于我们采用了适应新区发展阶段的管理体制,得益于我们制定并落实了符合市场经济取向的系列产业政策,得益于我们较好地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到了管理科学、服务到位,因而赢得了建区以来连续多年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发展。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刚才介绍了建设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任务是创新动力体系、完善产业体系、优化经济体制。实际上是从理论上对目标任务的描述和概括。落脚到实践中,就是要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

12、柱就是培育新动能、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完善产权市场和要素市场。这些都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工作,其中,培育新动能、完善产权和要素市场作为支柱都很好理解,只是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有些不好理解,我们可以这样认识这个问题,现代产业体系终归要落脚在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在空间或区域上追求和注重发展(布局)的平衡,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性环节,这和发展目标里的产业体系也是相对应的。(一)以改革创新为手段,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动能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改革来保驾护航。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现阶段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和工作主线。这就要求我们,把供

13、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落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的供给体系质量上。具体要在三个方面取得效果:一是围绕“建设制造强国”谋篇布局,既要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也要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积极培育新增长点,形成和壮大新动能;二是围绕“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攻关克难,既要重塑和发展具有国际标准和国际竞争力的传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要培育若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围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来激励创新创业”集中发力,关键就在于全面培育具有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社会劳动者和新型工人阶层。 (

14、二)以解决“不平衡”和“不充分”为重点,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才能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城乡发展方面,主要是“三农”问题;二是在区域发展方面,主要是东西差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南北差异。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九大做出了重大部署:一是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是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

15、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这些措施都是指向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我们要重点加以研究落实。如果城乡、区域和一些地区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解决不好,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就会特别突出,严重制约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 新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陆海发展、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等方面。应对这些不平衡、不充分,我们坚持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题,外引内育各类市场主体,全力构建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打造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载体平台,规划建设海洋生物基因科技产业园、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等10大特色海洋产业园区,建成启用国际海洋人才港、国际海洋信息港、国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两

16、港一中心”,推动海洋经济迅速崛起;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海洋特色,实施“园区引领”战略,设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大功能区,走市场化高效开发模式,现在看项目建设你追我赶、多点开花,形成了“616“产业体系;在全省率先启动“特色和产业小镇”建设,三年来,全社会投资20_多亿元,改造街区240万平方米,实施基础设施配套项目190个,建成特色街28条、工贸园区20个、农业生态园300多个,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平台、新型城镇化的新范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强力引导要素集聚,更多地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并不断地补齐短板,增长方式不断改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动力不断形成,努力和成效有目共

17、睹。 (三)以明晰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为切入点,加快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产权制度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基石,要素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十九大从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入手,提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经济体制改革。这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 体制决定机制,唯有加快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形成朝气蓬勃的经济发展机制,一切调控的经济政策才能顺畅地传递到市场。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市场秩序不规范、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两种现象并存、市场竞争不充分等,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产权制度不

18、清晰和要素市场发育不足有关。这些问题解决了,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建构到位并健康发展。 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重点任务 十九大报告“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对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层层展开、层层推进,可谓站位高远,气势宏大,但是目标任务总是要落地的,下面就是指导我们如何建设的内容了,我们一起梳理梳理这六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中国制造的很多产品在世界都名列前茅,多达20_多种,“大”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现在要变成强国。怎么办?现在正好赶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的新经济浪潮,能否

19、弯道超车跨越发展,要看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化程度。新区已经有了一些好的思路和做法,如,变企业自我管理服务为政府和市场相向发力,创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属地服务“三位一体”的实体经济发展模式,组建成立船舶海工、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产业联盟,让这些企业合作发展、创新发展、抱团发展,尽快做实做强做大;为振兴有宏大发展前景的实业,走品牌化、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启动培育工业明星企业“511”工程,已有澳柯玛、双星等5家企业入选全省百年品牌企业培育工程;此外,还发起成立了国内首家“工业4.0”推动联盟,率先建设全国“工业4.0”产业提升示范区。这些努力都是围绕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制造业强区展开,

20、符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取向,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和落实。 2.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这里所说的全球产业链中高端不仅是指工业,还包含制造、加工、创新和服务等内容。通过新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形成新动能。 从新经济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上寻找新动能,是未来新区变大变强的新增长点。在这方面,我们提出的“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目标很好,并且打造了非常有代表性的样板前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汗水经济”变成了“智慧经济”。前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仅仅是新经济在港口产业实现突破的一个缩影,假

21、以时日,我们在全省率先启动的“新旧动能转换十大工程”,会进一步显示我们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形成新动能的成果。 3.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强国的重要基础。中国的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包括高铁、高速公路等,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都排在世界前列,为发展中国家怎么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对新区来说,三年来区财政资金对基础设施的总投资达300多亿元,新增配套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相当于在内地新建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县级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如青连铁路、青岛西站、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等相继开工,新建改建城乡道路150多条、400多公里,公交线路由61条增至158条,这些硬件环境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投资入住和百姓的便利生活。但是,21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