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表格形式)_第1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表格形式)_第2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表格形式)_第3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表格形式)_第4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表格形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总第( 一 )课时科目科学内 容我看到了什么课 时1课时 教 学目 标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过程与方法:1、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2、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3、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2、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3、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难点对大树的观

2、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教具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教学过程一、引言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二、看照片上的大树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三、回忆中的大树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

3、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四、观察真正的大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

4、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备注:实验用完的材料要分类放进相应的垃圾桶。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5、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作业设计选择一棵大树进行观察,下节课交流观察到的大树,即说说“我的大树”。教学后记 这是科学教学的第一节课,从教学内容来看,是观察一棵大树,但没有具体的观察要求,因为这时学生才刚刚走进科学课。这一课是引领学生进行科学观察的第一课.这节课从表面看主要的教学任务、目标是让学生观察到关于大树的更多的特点,但更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于指导学生认识科学、认识观察。XX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总第(二)课时科目科学内 容观察大树课 时1课时教 学目 标科学概念: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2、树生长

6、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过程与方法:1、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2、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3、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教具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教一、观察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

7、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备注:学过程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这是树的果实。这是我的树皮拓片。(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

8、,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对总

9、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板书设计: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干、树皮都有树叶、果实作业设计去拓印树皮,每个小组拿一片树叶去找找是哪棵树的树叶教学后记这一课是在前面观察大树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描述观察到的大树。这里的描述是指学生层面上的对所观察到的大树的描述,是第一阶段的观察描述,不要提太高的观察描述要求。只要他们能够像教材中的学生那样做做动作、比划比划,用打比方或者画图等方法来描述即可。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来描述大树。课本文件夹中的学生观察记录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可能是能达到的,但对

10、所有的学生,都一定按照这样的要求去记录描述,则显得要求过高。能做到最好,不做也可以。描述的目的还在于观察,希望通过交流描述激发学生进一步的观察,促使他们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观察方法。XX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总第(三)课时科目科学内 容各种各样的叶课 时1课时教 学目 标科学概念: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过程与方法: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

11、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教具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教学过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二、观察比较树叶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

12、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

13、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备注:程作业设 计收集不同的树叶,制成标本。教学后 记 课堂上的第一个活动是交流,我捡了几片落叶?我们小组有几片落叶?我们小组有几种树叶?这就开始有数量的观察和比较活动了。“这些是同种树叶吗?我们根据什么来说它们是同种的,根据什么来说它们是不同种的?”这里的活动也还只是简单的比较分类活动。只要学生能抓住一个能区别的特征就行,比如通过闻气味来判断是不是桑叶,根据形状判断是不是悬铃木叶接下来的活动是观察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学生也能有很多方法描述叶子的大小。两片叶子的比较,可以比面积,也

14、可以比长度。学生参与了这堂课的学习过程,就会感觉到自己有方法,能够对树叶进行观察、描述。XX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总第(四)课时科目科学内 容一片完整的叶课 时1课时教 学目 标1通过比较观察归纳出各种不同的叶片之间存在的共同之处。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和归纳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欣赏的过程中加入对图片中动物的生存状态的关怀,就会引发学生对世界环境现状的忧虑,从而对环保问题倍加关注。重 点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叶片存在的共同特征。难 点培养学生比较观察和归纳的能力。教 具枝条、各种不同的叶片教 学过 程 一、观察枝条1为了今天的观察,老师特地向一位园艺工人要来了一些树枝。展示一根叶片完整的枝条。

15、2你们觉得可以观察哪些内容?3引导学生从数数枝条上有几片叶,看看叶与枝条的连接处有什么特点等方面进行观察。4小组观察实验组中的枝条,并作简单记录。5全班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会观察到每片叶与枝条的连接处都有芽。二、观察一片完整的叶1这是一片完整的叶吗?(出示一片无叶柄的叶)2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3学生反馈。4在实验组中选出你们认为完整的叶来。5完整的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三、观察各种不同的叶片1找一找小组内有几片完整的叶?仔细观察,它们是不是都长得一样呢?2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完整的叶。3叶片上有什么?4这些叶的叶柄都一样吗?5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16、教师适时给予学生一些概念,帮助学生进行表述,如叶脉、叶缘、叶基等。四、给树叶分类1在众多不同的叶片中你能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吗?2小组商量把相同的叶片放在一起。(分类的依据可以是颜色、形状、大小等)3交流反馈。备注:作 业设 计 比一比,课后谁搜集的不同叶脉、叶缘和叶柄的树叶多。教 学后 记 这一课的主要活动有:数数枝条上有几片叶子?从枝条上摘下一片叶子,从哪里摘起?也就是说一片完整的叶子由哪几部分组成?对叶子组成部分的观察、比较、认识叶柄、叶脉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此基础上,描述一片叶的特点(颜色、形状、大小、叶脉、叶柄、叶尖、边缘)所以,“一片完整的叶”既是单元教学的内容,又可作为单元学习的评

17、价,单元的小结。归纳出一片完整的叶是由叶片和叶柄构成的。这是学生建立完整的叶子的认识活动的课,是一节总结的课,是学生发展体现的一节课。XX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总第(五)课时科目科学内 容寻访小动物课 时1课时教 学目 标科学概念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过程与方法会议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重 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难 点避免学生

18、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教 具1、 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一遍)。2、 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一、理解小动物1、 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教 学过 程"'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2、 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3、 关注: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4、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1、 教师组

19、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2、 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3、 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4、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动物的多样性。三、寻访活动的准备1、 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2、 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3、 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4、 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5、 关注: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6、 设计意图: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1、 学生分组寻访。2、 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3、 关注:学生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爱护小动

20、物,是否用一定的方式作记录。4、 进一步增强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获得更多的信息。备注:作 业设 计在1周左右的时间内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调查记录教 学后 记寻访调查的范围是“附近”,包括校园、学校附近和家的附近,大体相当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寻访调查的对象是小动物。小动物是个模糊的相对的概念,以蝗虫、蝴蝶、鸟、蚯蚓、蟋蟀、蚂蚁等动物实例的形式暗示了“小动物”的大致界限,整个动物单元的研究和讨论也大致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选择这些小动物的主要原因是它们较为方便学生的亲近和观察。三年级的唐溪小学生还缺乏生活经验,缺乏自我控制和保护的能力,教师根据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全的教学也体现在活动

21、的安排和指导过程中,教师择定一个活动范围,有意识地回避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环境和内容。XX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总第(六)课时科目科学内 容蜗牛课 时1课时教 学目 标1、 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2、 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3、 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过程与方法1、 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2、 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3、 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

22、,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重 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难 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教 具1、 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2、 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教 学过 程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1、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2、 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3、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二、观察蜗牛的身体。1、 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2、 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

23、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4备注:、 设计意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1、 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2、 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4、 设计意图: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被注: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的运动最好结合起来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四、饲养蜗牛1、 教师

24、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 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3、 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4、 设计意图: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作 业设 计做好观察蜗牛的记录表教 学后 记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尝试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方面,在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规则的制订和遵从,以及伙伴之间的合作等方面都做得很好。从学生的观察研究一直到成人世界的科研领域,正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引领着观察研究活动向着更深入处,或向着更广阔处拓展,学生善于联想、迁移。XX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总第(七)课时科目科学内 容蜗牛和蝗虫课 时教 学目 标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

25、虫的区别。2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能根据动物特点,描述动物的大小。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重 点比较蜗牛和蝗虫身体各部分。难 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 具蜗牛、蝗虫教 学过 程一、观察蝗虫1观察蝗虫。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单眼与复眼)、触角、嘴(口器);蝗虫的脚;蝗虫的翅;2描述蝗虫的身体的特点。二、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1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2比较蜗牛与蝗虫的不同点。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三、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1周围环境中,跟

26、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2周围环境中,跟蝗虫长得相近的动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蚂蚁3周围环境中,长得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猫、青蛙、鱼、鸟、乌龟四、观察蝗虫的大小1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2观察描述一只较大的蝗虫和一只较小的蝗虫。3测量蝗虫的身体长度。4测量蝗虫的展翅长度。备注:五、观察蜗牛的大小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蜗牛的身体没有固定的长度,测量存在难度,即使测出了数据也没有多大用处。2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3比较测量蜗牛壳的大小。用三角尺测量蜗牛壳口朝向桌面时的高度。六、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1出示一张蜂鸟的图片,问:这是什么鸟?这只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知道这

27、鸟有多大吗?老师用食指和拇指表示1-2厘米的大小,同时告诉大家,这只蜂鸟跟蜜蜂差不多大小。学生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了。瞧,大小的观察和描述,有时是很重要,很有用的。2讨论:大象、长颈鹿、鱼、蚯蚓、蝴蝶、乌龟、瓢虫,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这些动物身体的大小。3说说自己在寻访小动物的调查活动中,是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动物身体的大小的。七、小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观察方法。作 业设 计填写好观察表。教 学后 记学生通过比较观察活动,重点为蝗虫和蜗牛的观察特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的讨论。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地观察、比较和描述。让学生尝试在一定观察基础上

28、的、凭借自己的观察思考进行的给动物分类的活动。激发起活跃的思维。这是一项对学生认识动物、认识动物分类很有意义的活动,尽管还不是动物分类学意义上的分类活动。但学生的观察、比较的能力还比较差。有待提高XX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总第(八)课时科目科学内 容蚂蚁课 时1课时教 学目 标科学概念1、 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2、 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过程与方法1、 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2、 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重 点经历用不同方法观

29、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难 点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教 具每组: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教师准备: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一、课前布置找蚂蚁1、 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2、 学生找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教 学过 程3、 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4、 设计意图:为观察蚂蚁找到合适地点。二、观察蚂蚁(一)室外观察蚂蚁1、 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2、 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3、 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4、 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

30、察蚂蚁。5、 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6、 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二)室内观察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察的不足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情况)1、 教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2、 学生讨论方法,教师整理。3、 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4、 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5、 设计意图:

31、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运动等方面的信息。三、交流发现1、 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2、 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3、 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4、 设计意图:培养倾听的习惯;获得更多有关蚂蚁的信息。(备注:如果是室内观察,注意送蚂蚁回家。)备注:作 业设 计填写好观察蚂蚁的记录表教 学后 记学生通过解决观察蚂蚁时遇到的问题,想出各种各样的观察蚂蚁的方法,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学生观察得细致。XX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总第(九)课时科目科学内 容我的

32、观察研究课 时1课时教 学目 标1经历一次报告会上的发言活动。2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3体验成功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感和荣誉感。重 点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难 点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教 具1在整个动物单元教学的34星期内,有意识、有计划地发现、安排、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小动物的观察研究活动,并在学生的实际基础上,做好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观察记录。这节课的准备是在整个动物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2教师自己也应亲自参与活动,必要时也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研究成果和观察研究记录。

33、3收集一些三年级学生水平的观察小动物的活动设计、观察记录、研究小论文以及一些研究性、活动性的问题。4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课前安排几个小组或学生准备重点展示和发言。5做些环境气氛方面的布置。教 学过 程一、引入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学习活动已经进行了34个星期,一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和成果要向大家报告,要和大家分享。今天我们就来开个观察小动物的成果报告会,向大家报告“我的观察研究”。二、报告会的内容顺序安排1报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2报告观察过程中遇到并已经解决的问题和还没有解决的问题。3展示已经完成的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三、报告会从“送蚂蚁回家”过程中的观察发现开始。1跟踪蚂蚁中的发现。2蚂蚁路线

34、的观察描述。3蚂蚁窝的观察描述。4关于蚂蚁的其他发现。四、对其他小动物的观察和发现五、报告观察过程中遇到并已经解决的问题和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六、展示已经完成的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七、动物单元的小结关于课外的交流和展示;关于许多有趣的、有意义的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动物单元的学习告一段落;动物的观察研究活动还将继续下去。备注:作 业设 计继续对动物进行观察,做好记录。教 学后 记学生通过对各种动物的观察、交流、汇报,各抒己见,观察能力有提高,但有时到课外活动的时候,组织的不够好。XX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总第(十)课时科目科学内 容观察身体课 时1课时教 学目 标1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人的身体

35、。能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感知人的身体的特点。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通过语言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2初步了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知道人的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3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重 点初步了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知道人的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难 点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教 具1人体外形结构图、视频资料、残疾人图片(视频)。2放大镜、皮尺、记录用纸、纸筒等。教 学过 程1导入视频演示(或投影图片

36、)通过观看录像,你发现人有哪些本领?思考:人体的这许多功能与本领都和什么有关?(板书课题)23分钟2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外形特点我们来画一画自己。先想一想你准备画谁?画些什么?然后仔细观察一下再画。说一说画了身体的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张贴人身体各部分分解图片,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图形并标出各部分名称。(课件展示)观察同桌同学身体各部分的特点(包括结构灵活、左右对称、长短粗细等),然后介绍给大家。810分钟3体验身体对称及平衡的好处出示一张残疾人的图片(视频),说一说:图片中的残疾人在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体验:只用一只手拉衣服上的拉链。只用一条腿走一段路

37、。想一想:以前你遇到过哪些残疾人?怎样做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56分钟4感知身体里面有什么先猜一猜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什么?你还能用眼睛的观察来解决这些问题吗?那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小组交流。学生分组观察,做好观察记录。汇报交流成果。1015分钟5归纳研讨刚才我们具体观察了人体的每一部分的特点。我们再来从整体分析一下人体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议论、汇报。教师在人体外形结构图上画一条中线,把身体分成左右两个部分,便于学生归纳总结人体左右对称的特点。58分钟作 业设 计 课后思考“人有许多的本领,这些本领和人体的特点有哪些密切的关系。”教 学后 记 本单元的活动首先从“观察我们的身体”开始,指

38、导学生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使他们从整体上对人体的构造有个概略的了解。在观察身体内部时,启发学生用看、摸、听各种方法结合进行感知。比如用纸筒去听心跳,通过心跳找到心脏的位置;用看、摸的方法感知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下面是骨,以及骨的大小与数量,血管和神经在哪儿。在对人体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接着是观察人体的生长变化,观察“变化”的事物比观察静止的事物又进了一步。除此之外,教材还告诉学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知道自己生长变化的情况.学生学得有趣,对自己的身体有了进一步了解。XX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总第(十一)课时科目科学内 容我的手课 时1课时教 学目 标1能拓印清晰的指纹。能对指纹进行分类。2了解指纹

39、的种类及特点。观察自己的指纹,了解指纹的用途。3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重 点了解指纹的种类及特点。难 点认识指纹。教 具1有关指纹的课件、利用指纹破案的录像。2铅笔、透明胶纸、白纸、印泥、颜料、表格等。教 学过 程1导入。放录像:警察搜集作案人的指纹侦破案件。让学生提出问题。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来研究指纹。出示课题。2拓印指纹。为了更方便、更清楚地观察指纹,我们首先要把指纹采集下来。你有什么办法把你的指纹拓印在纸上?(参照书上的方法)讨论拓印指纹方法和步骤:(拓印指纹的方法还有很多,

40、书上只是其中的一种,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拓印指纹)每个学生完成十个手指的拓印(要求清晰)。(拓印指纹的环节只是本课时学生指纹问题探究的一个基础,真正的课堂重心应该放在“研究什么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上。如果拓印环节花时过多,势必影响后继学生探究。)3研究指纹。警察同志能用指纹来侦破案子,你今天打算怎么来研究指纹?学生先说一说打算研究的问题,老师把问题写在黑板上供学生选择。每组学生选择一至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先讨论研究的方案,然后共同进行研究。4展示和交流。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向大家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并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学生可以自己对指纹种类进行命名)5拓展。通过研究我们了解了指纹

41、的特点,现在谁能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小小的指纹为什么能破案?你还知道关于指纹的知识吗?你认为利用指纹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人们是怎样利用指纹的特点来解决问题的?指纹除了以上多种用途外,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美。(播放中外指纹画作品)。备注:作 业设 计观察家人的指纹,做好记录。教 学后 记 教师能重视学生的两个体验活动,一是体验手指关节处皮肤上的皱褶,对手指能灵活地弯曲有什么作用;二是体验大拇指的功能,如果大拇指是和其他4个手指并排紧靠在一起,而不是单独分开,手还能这么灵活地去使用筷子、汤勺等工具吗?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如果没有关节,或者手上关节很少会怎样等。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

42、:每个手指的指纹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指纹也是不相同的。体验是验证手的灵巧和它的结构相关的好方法,教学活动生动有趣。XX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总第(十二)课时科目科学内 容运用感官课 时1课时教 学目 标1能通过综合运用感官,发现各个感官的不同作用。能综合运用感官,全方位地认识事物。2使学生知道眼、耳、鼻、舌、手是人的重要的感觉器官,并了解眼睛比其他感官接收的外界信息多。3培养体会爱护自己的身体的意义。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真实体验。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重 点了解眼、耳、鼻、舌、手是人的重要的感觉器官。难 点了解各感官

43、器官的作用。教 具1各种投影片,苹果、橘子、西瓜各两只。2铅笔、每人带苹果和橘子各一只。教 学过 程1导入。出示装在布袋中的苹果和橘子让学生猜是什么。不用眼睛,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你刚才运用了哪些感官?你知道我们人体上有哪些感官吗?板书课题。2体验眼睛接收的信息更多。蒙住眼睛感知物体,再睁开眼睛观察物体,看看有哪些是刚才没法知道的。体验眼睛接收的信息多。学生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见表)观察物品名称观察物品的特征用到的感官大小形状颜色气味味道声音花纹 实验人:比较得出眼睛接收的信息多。3体验两只眼睛的优越性。猜测人为什么要用两只眼睛看物体。体验活动一:看教室里的景物,闭上左眼

44、时有什么体验;闭上右眼时有什么体验。体验活动二:在自己面前不远处竖直放一枝铅笔,交替闭上左、右眼,有什么不同体验?备注:体验活动三:睁开双眼,将两支笔的笔尖相对推进,最后将笔尖对在一起;闭上任何一只眼后重复刚才对笔尖的动作。结论:两只眼睛看到的视野更广阔,更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位置。4体验综合运用感官的重要性。比较仅用一个感官和用所有的感官观察苹果,有什么不同?综合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一个真实的苹果,看看谁发现的属性多?5拓展知识。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的范围不断扩大,人的感官常常感到不够用,为了突破感官的局限,从古到今,人们想出了许多办法。(课件出示现代先进的仪器)介绍天文望远镜、听诊器、耳机等先进

45、的仪器。你还知道人们发明了哪些器材来帮助我们去观察吗?看了这些了不起的成果,同学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些帮助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新仪器?6体会保护五官的重要性。讨论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五官。作 业设 计 写出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的五官。教 学后 记 教师先通过一个活动,让学生体会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接收的信息最多。接着是体验人有两只眼睛的作用。接下来的活动是让学生体会只用眼睛或某一感官,并不能感觉物体属性的方方面面,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来认识事物。接着是让学生去解决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怎样用感官去辨别西瓜的生熟。最后拓展学生的知识。让学生知道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的范围不断扩大,人类的感官越来

46、越不够用了,于是人们陆续发明了一些能帮助我们感知的仪器和设备,它们使我们的感官得到极大的延伸。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各感官器官的重要性。XX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总(十三)课时科目科学内 容一杯水的观察课 时1课时教 学目 标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2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3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重

47、 点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难 点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教 具1分组观察:矿泉水,牛奶、有色饮料等(粘的液体),透明玻璃、毛玻璃,自然水域中的水。2分辨演示: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 教 学过 程1、 引入课题出示矿泉水。这里面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没有水会怎样?如果没有水我们能活多久?关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水里面有很多秘密,想知道吗?你想怎样来研究水的秘密?2、 用感官观察水1.用什么方法可以来观察一杯水?2.有这么多的方法,谁能安排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为什么这样安排?3.请两个同学一起来观察这杯水,

48、它是什么样的?记在同一张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4.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选择性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等学生用语。三、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1.出示牛奶、有色饮料等,它们与水一样吗?只要比一比就能发现水的更多秘密。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2.出示玻璃(透明)、毛玻璃等,它们与水一样吗?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3.总结:谁能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4.区分常见液体: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四、总结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备注:板书: 一杯水的观察眼看:没有颜色、透明鼻闻:没有气味舌尝:没有味道手捻摸:不腻、不粘耳听:好听(爽、脆)作 业设 计 对水的研究你

49、还有什么发现?继续观察,记录下来。教 学后 记 教师在教这内容时,先让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感受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体器官的重要性,并尝试着利用自己的感官(眼睛、鼻子、舌头、手、耳朵)来观察水。在用感官观察水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的物质比较,更深层次地来认识水。能流动是水的基本性质之一,“水的形状”和固体(木块、玻璃等)的形状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活动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观察水的形状是必要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水与固体的区别,教师以提示的方式给出了液体的概念:像水这样没有一定形状、能够流动的物质叫做液体。这一设计同时也为下面的活动“各种各样的液体”做了铺垫。XX小学课时教

50、学设计 总第(十四)课时科目科学内 容课 时1课时教 学目 标1通过沙与水的对比实验,认识到所有会流动的物质都是液体。2能合理运用各种感官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3领会当对一种物质缺乏了解时,不能轻易尝或闻。4培养主动探究、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5在观察事物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重 点液体的特性和液体的多样性。难 点固体与液体的区别。教 具1课前搜集各种液体说明书。2准备沙、水、菜油、白酒、醋、酱油、果汁、洗涤剂等,杯子、气球、矿泉水瓶分给每个小组一份。教 学过 程1、 导入1、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水的形状,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会流动的都是液体吗?3·今天我们先来研究这一课题。2、 探究1:沙与水的比较1·教师演示实验:把装沙和装水的矿泉水瓶都横放到桌面上,请学生跟着一起做。2·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3.教师演示把沙和水倒入两个气球中,请学生说说观察到什么现象。4.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手摸两个气球,你能说出哪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