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一秦汉单元综合训练(二)一、选择题1. (2018 湖南高三新考纲摸底联考, 25)有学者指出,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这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基因缺陷”。秦朝的“基因缺陷”指的是()A. 强力推行重农抑商B. 实行皇位世袭制度C. 以郡县制控制地方D. 不合理的治理方式答案 D解析 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有利于统治,故A 项错误;实行皇位世袭制度是加强皇权的体现,这是秦朝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是历史的进步,故B 项错误;以郡县制控制地方,有利于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故C
2、项错误;根据材料“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得出秦朝的暴政,即不合理的治理方式,加速 了秦朝的灭亡,故 D 项正确。2. (2017 莱芜二模,25)史记载:“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 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 非秦记皆烧之。”这说明李斯认为()A.古代天下分裂是由于各种学说并存2B.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C.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答案 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李斯认为古代天下分裂是
3、由于各种学说并存,要想巩固政治上的 统一就必须要求思想统一,古代天下分裂是由于各种学说并存不合题意,故A 项错误;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不合题意,故B 项错误;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不合题意,故D 项错误。3. 史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由此可见,御史大夫行使 ()A. 立法权B. 财政权C.军事权D.监察权答案 D解析 从材料典正法度,以职相参上下相监临”,可知御史大夫行使的是监察权,选择D 项符合题意。4.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
4、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皇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 B解析 材料中所述“九卿”的原先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显然是化国为家的体现,目的是突出皇权至上。A、D 两项是现象,不是“本质”; C 项与题干无关。5. 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A. 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 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C. 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D. 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5、答案 B解析 秦汉新爵制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破除官员来源的单一通道,为普通阶层民众向官僚阶层转变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故B 项正确。6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西)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 周流天下,3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由此可见西汉初期 ()A. 并不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B. 在政治上采取了歧视商人的政策C. 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 我国对外贸易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答案 C解析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推行的基本经济政策,故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治上歧视商人,故 B 项错误;“(西)汉兴,海内为一”说明国家的统一,又从材料后
6、面的 言语可知商业的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内贸易,不是对外贸易,故D 项错误。7. (2017 洛阳三模)汉武帝将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创立“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官任职联系起来。这些做法有助于 ()A.改造传统儒学B.宣扬社会教化C.打击豪强地主D.选拔实用人才答案 B解析 汉武帝并没有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只是在政府层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故A 项错误;题干中强调的孝、孝道等都是在强调社会的教化作用,故B 项正确;汉武帝的做法与打击地主豪强无关,故 C 项错误;孝和孝廉更侧重于一种道德层面,与选拔实用型人才无关, 故 D 项错误。8. (2018
7、淄博模拟)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 15 岁至 30 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A. 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B. 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 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D.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答案 C解析 15 岁到 30 岁,不能算是早婚,故 A 项错误;民间习俗是找年纪比男子大的女子成婚,并未体现对政府政策的抵触,故 B 项错误;政府通过鼓励结婚, 民间习俗娶年纪较大的女子,都是为了增加直接进行生产的劳动力,故C 项正确;材料中是政府政策的引导,故与传统伦理观念无关,故 D 项错误。9. (2018 潍坊一模,25)汉
8、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 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B.适时增加肥力C.提倡精耕细作D.善于积累经验4答案 C解析 材料没有强调劳力,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待不同土壤对症下药,增加肥力只是一 个方面,故 B项错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勤谨则亩益”“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对待不 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故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积累经验,故 D 项错误。10.(2017 北京海淀高三检测)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 32 年)夏四月
9、,天气异常,黄雾四塞 终日。皇帝为之惊心,询问大臣,大臣回答这是因为“阴盛侵阳”,上天示警所致,“今太 后诸弟皆以无功为侯”, 不符合高祖皇帝留下的规矩。 于是, 太后之弟王凤不得不上书辞职。 汉成帝也承认自己在这件事上是有过失的, 因此造成了这种异常的天气。 由此可知当时 ()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天人感应”学说深入影响朝政外戚专权引发朝臣不满皇帝重用外戚力图削弱相权A. B. C. D. 答案 B解析 材料并未涉及黄雾影响农业生产,故错误;根据材料“天气异常上天示警所致”“汉成帝也承认自己在这件事上是有过失的,因此造成了这种异常的天气”可知,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思想,在君臣中影响较大
10、,故正确;根据材料“大臣回答这是因为今太后诸弟皆以无功为侯”可知,大臣对外戚专权有所不满,借“天人感应”来 表达这种不满,故正确;根据材料“汉成帝也承认自己在这件事上是有过失的”可知,确 有汉成帝重用外戚的事实,但不能表明是为了削弱相权,故错误,选择B 项符合题意。11汉书食货志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A. 土地兼并的危害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重农抑商的必要性D. 土地私有的合理性答案 A解析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出汉
11、朝土地兼并的危害性,故A 项正确;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体现出封闭性,与题意无关,故B 项错误;材料中土地兼并问题反映出重农的必要性,但与抑商政策无关,故C 项错误;材料中土地兼并问题反映出土地私有的不合理性,故 D 项错误。12.(2018 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押题考试, 25)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 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5A. 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 门阀士族的政治作用显著提高C. 豪强势力推动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答案 C解析 “后汉
12、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 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而在西汉史料中较少出现,可见豪强势力在东汉政权 中影响非常明显,故 C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家国同构可以看作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 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 必先齐其家”(礼记杂记)的说法。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 建( 指封邦建国 )制度早已推翻。但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
13、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 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 根据材料一说说“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请说明理由。答案 (1) 作用:区别血缘关系亲疏,确定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2) 进步:推翻封建制 ( 分封制 ) ;结束世卿世禄制度;宗法制不再是新制度的核心。 肯定:是。理由如下:部落、家族以宗法为核心,以分封为
14、形式控制全国的制度结束。皇帝 一人统领全国,官员由皇帝任免的官僚体制建立起来。否定:不是。理由如下:皇位世袭,皇帝一家世世代代统治全国,仍是最基本的制度。由皇 帝任免的官员实际上是皇帝的奴才,这仍然是皇帝一家的“家天下”。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 (1) 问可以从材料一中概括,如“定亲疏,决嫌疑, 别同异,明是非”“治国”等。第 (2) 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说法:“封建制度早已推 翻”,说明废除了分封制,结束了血缘政治;第二小问可结合政治制度的发展来回答,也可 结合皇位继承来回答。14.(2017 邢台高三摸底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秦置左右丞相,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中朝”,以侍从、秘书为 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后逐渐成为国家的中枢机构。魏晋 南北朝时期,权臣特别是丞相权力过大,最高统治者遂将相权分散,使之互相牵制,形成尚 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时期6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丞相。唐朝 时的中书省是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尚书 省的职权,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设立而被削弱。其长官主要是掌握尚书省,并具体落实中 书省颁布的皇帝诏旨和经门下省审阅、皇帝批准的各种奏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答案 材料表明: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形体与舞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潮安县2025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场地调查技术规范
- 赤峰学院《生物统计学模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医药行业自我介绍
- 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医用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绵阳师范学院《数据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护理伦理学功利论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三模试题 政治 含答案
- 五下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
- 浙江省温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3月二模试题 英语 南瓜雕刻比赛故事续写 讲义
- 县人民医院开展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央2025年中国日报社及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国内高校应届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红书运营:小红书账号运营培训课件
- 2022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大健康特色产业园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上半年上海青浦新城发展(集团)限公司自主招聘9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墙纸墙布施工工艺标准化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