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实习报告_secret_第1页
给排水实习报告_secret_第2页
给排水实习报告_secret_第3页
给排水实习报告_secret_第4页
给排水实习报告_secre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经过在平顶山工学院市政工程系两年的学习,我对自己的专业-给水排水工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这只是在课本上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为了使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系里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第一天上午,实习动员,我们在系多媒体教室观看几个水厂的录像带及系制作的水处理工程案例课件。下午同学们自己到图书馆查资料了解给水排水方面的一些知识。第二天上午,我们参观了由我们系主任张奎讲授设计的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地点在我们学校大足球场下面。另外,我们还参观了我们系的水处理实验室和水处理模型。下午同学们自己到图书馆查关于人工湿地的资料。第三天上午,我们参观了新城区建筑工地(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建筑给水排水

2、。下午同学们自己到图书馆查关于建筑给排水方面的资料。第四天上午,我们参观了白龟山水厂。下午到图书馆查关于水厂和污水厂的资料。第五天上午整理实习报告,下午进行实习答辩。ForewordAfter the Pingdings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two years of study, I'm professional -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works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but it is only in school textboo

3、ks to a number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order to make our theory with practice, department We arranged for a week-long awareness training. The first day of the morning, internships mobilization, we watched a few of the multimedia classroom videotapes of waterworks and water treatment works in th

4、e production of courseware case. At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to the library search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 some aspects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knowledge. The next morning, we visited the Head of the Department of Zhang Kui taught by our design of an artificial wetlan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5、 place in our school football field below. In addition, we also visited our lab of the water treatment and water treatment model. At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to the library check on the wetland information. The third day morning, we visited a new city construction sites (the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

6、ation Center) construc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At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to the library to check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rainage information. The fourth day morning, we visited the White Kameyama waterworks. Library afternoon to check on the water and sewage plant information. Finishing t

7、he morning of the fifth day of practice, afternoon practice reply 目录第一章 概论 11.1 实习目的 11.2 实习任务 11.3 实习流程 11.4 实习基本内容 1第二章 实习内容 22.1 排水 22.2 建筑给排水 72.3 给水 10第三章 结束语 15第一章 概论(一)实习目的: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认识学习可使学生深对给水排水工程实际情况的认识,了解一些给水厂,污水厂的运行管理知识,及当代给水,排水的新技术,新的方法,专业发展趋势,发展前景等,增强感性认识,为今后将要进行的专业课学习

8、奠定基础,以期达到熟悉专业,热爱专业,献身专业的目的。(二)实习任务: 是对本专业的主要工程对象几种典型的工程及系统建立实物认识;对本专业的基本内容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 (三)实习流程:周一(6月2号)到实习动员,我们在系多媒体教室观看几个水厂的录像带及系制作的水处理工程案例课件。周二(6月3号)参观学校院内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周三(6月4号)参观新城区建筑工地建筑给水排水。周四(6月5号)参观白龟山水厂。周五(6月6号)整理实习报告,进行实习答辩。(四)实习基本内容:城镇给水排水系统,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给水及废水处理工艺的基本组成,工作过程及作用,参观给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工业处理泵

9、房和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第二章 实习内容(一).排水(平顶山工学院人工湿地)实习时间:2008年6月3号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所谓人工湿地是指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与功能,选择一定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根据需要人为设计与建造的湿地。人工湿地对造纸废水具有较强的有机物去除能力,主要是通过湿地床的物理截留沉淀和生物吸收解作用降来去除有机物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

10、低等特点,非常适合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1.人工湿地概况平顶山工学院人工湿地是由我系张奎教授设计,设计日污水处理量为50吨,污水的主要来源是学生生活区的日常生活污水。其主要工艺为:水葫芦莆草芦苇莲藕其主要原理为水生植物根的吸收和微生物的氧化分解。2.人工湿地原理我国应用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较晚,自1987年在天津建成第一个实验芦苇湿地后,开始了对人工湿地的研究,目前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人工湿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矿山及石油开采废水和点、面源污染等问题的治理上。人工湿地的基本组成包括基质、植物和微生物。湿地净化污水是通过湿地中基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物理、

11、化学、生物化学等过程协同作用来完成的。3.人工湿地的作用用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来处理城市污水是发达国家近十年来才兴起的生态处理法,它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体系。 人工湿地去除的污染物范围广泛,包括N ,P ,SS ,有机物,微量元素,病原体等。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人工湿地对BOD5的去除率可达8595

12、,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处理出水中BOD5的浓度在10mg/l左右,SS小于20mg/l。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作为异样微生物的有机养分,最终被转化为微生物体及CO2 ,H2O。 人工湿地面积可视情况而言,可在市郊结合部,也可在污水处理厂出水的附近建造。一些人工湿地属预处理型,在那些目前还不具备建造污水处理厂的城乡结合部建造人工湿地,将生活污水排入,利用所种植物对其进行处理,然后再排入自然水系,保护水体;还有些湿地属于加强型,在污水处理厂附近建造人工湿地,将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引入,再经过人工湿地的加强处理,提高其水质,然后排入自然水系,作为其补充水源。 4.人工湿地的优缺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

13、统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具有如下优点: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可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可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可提供和间接提供效益,如水产、畜产、造纸原料、建材、绿化、野生动物栖息、娱乐和教育。但也有不足:占地面积大;易受病虫害影响;生物和水力复杂性加大了对其处理机制、工艺动力学和影响因素的认识理解,设计运行参数不精确,因此常由于设计不当使出水达不到设计要求或不能达标排放,有的人工湿地反而成了污染源。另外,据已有数据,当上下表面植物密度增大时,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效率提高,在达到其最优效率时,需个生长周期,所以需建成几年后才达到完全稳定的运行。因此,目前人工湿地技术最大

14、问题在于缺乏长期运行系统的详细资料。总得来说,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较好的废水处理方式,特别是它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因此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比较适合于处理水量不大、水质变化不很大、管理水平不很高的城镇污水,如我国农村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人工湿地作为一种处理污水的新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改良,有必要更细致地研究不同地区特征和运行数据以便在将来的建设中提供更合理的参数。5.人工湿地的分类根据湿地中主要植物形式人工湿地可分为:1、浮游植物系统; 2、挺水植物系统;3、沉水植物系统。其中沉水植物系统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其主要

15、应用领域在于初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后的精处理。浮游植物主要用于N , P去除和提高传统稳定塘效率。目前一般所指人工湿地系统都是指挺水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根据废水流经的方式,可分为表面流湿地(SFW)、潜流湿地(SSFW)、立式流湿地(VFW)。(3)表面流湿地和立式流湿地因环境条件差(易孳生蚊虫),处理效果受气温影响较大以及对基建要求较高,现多不再采用。故人工湿地大部分采用潜流式湿地系统。6.人工湿地的应用自西德1974年首次建造人工湿地以来,各种不同的湿地在世界各地已被用来处理大量不同的废水。1996年9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第四次国际研讨会,标志着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已

16、经正式进入水污染控制领域。自由表面流湿地在欧洲发展缓慢。瑞典1994年在Wittgren建一座处理6500PE,占地22公顷的自由表面流湿地。在北美约200座湿地处理系统有2/3是自由表面流湿地,其中一半又是自然湿地。自然湿地的大小从11000公顷,其中一半在10100公顷。人工自然表面流湿地通常较小,60小于10公顷。自然湿地水力负荷小于人工湿地。系统水深范围590cm,3040cm较普及。最常用的预处理是兼性或好氧塘,表明许多湿地系统用于现行塘系统的精处理。(4)地下潜流系统在欧洲应用较多,有几百座。在丹麦,德国,英国等国家都至少有200个系统在运行。此技术还在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一些东欧国

17、家。绝大多数系统种植有芦苇,也有种植其它湿地植物的。在德国大多数系统介质是土壤,人们认为根的生长和芦苇根区会增加和稳定导水性,但几乎所有土壤系统都遇到表面断流问题。为保证潜流,英国和北美绝大多数采用砾石床。虽有些砾石床也堵塞,但主要是由于预处理不足。在欧洲此类系统趋向对近1000PE的乡村级社区进行二级处理;北美则趋向更多人口的高级处理。在澳大利亚和南非则用于处理各类废水。美国EPA目前正在开发北美人工湿地数据库,地方数据库在其它国家已存在,为减少重复劳动和改良经验湿地设计方法,所有这些湿地都应通过公共数据库使世界各地的工程师和科技人员能够获得。这样的数据库可减少建设低效湿地的风险。两种湿地的

18、设计指南现已出版,但改良工作仍然需要,有必要更细致的研究不同地区特征和运行数据以便在将来的建设中提供更合理的参数。竖流湿地在欧洲许多地方投入运行已有几十年。竖流系统至今未广泛使用是因为其需要更细致的建设和介质选择。最近国际会议上有几篇文章对竖流系统评价很高,目前世界上科技工作者正投入大量精力以改良人工湿地技术。潜流系统的处理效率可通过选择竖流系统,采用间歇负荷和合理选择介质而获得提高,还可引入一些传统处理技术的理论,如回流。此外,不仅对竖流系统,对所有人工湿地系统都需深入研究以改良优化工程设计参数,还需对系统的长期运行能力和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人工湿地不仅可用于城市和各种工业废水的二级处理,还可

19、用于高级处理中的精处理和对农田径流的处理。在有些情况下,人工湿地可能是唯一使用的技术。7 人工湿地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污水厂均采用传统的二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这种工艺工程投资高,耗能大,运行管理要求高,对控制大城市的水环境污染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能源短缺, 许多地方, 尤其中小城市和乡村缺乏具有一定操作管理和技术水平的人员。同时我国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 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在我国大力开发具有高效、简易、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很大意义。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形成了内部的良好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正在不

20、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的污水处理实用新技术,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这项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尤其适合广大农村,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工艺设计资料和应用实例还不多见, 有待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 深入开展研究工作, 取得适合于不同地区, 不同环境气候条件及不同污水特性的实用数据,以促进其在我国适当地区的推广应用。8 国外湿地技术8.1 国外湿地技术应用现状自由表面流湿地在欧洲发展缓慢。最近在瑞典建了一座处理6500PE ,占地22 公顷的自由表面流

21、湿地(Wit t gren 1994) 。在北美自由表面流湿地是主要处理湿地。其200 座湿地处理系统有2/ 3 是自由表面流湿地,其中一半又是自然湿地( Knight . 1993) 。自然湿地的大小从11000 公顷,其中一半在10100 公顷。人工自由表面流湿地通常较小,60 %小于10 公顷。自然湿地水力负荷小于人工湿地。系统水深范围590cm ,3040cm 较普及。最常用的预处理是兼性或氧化塘。表明许多湿地系统用于现行塘系统的精处理。地下潜流系统在欧洲应用较多,有几百座。在丹麦、德国、英国每个国家都至少有200 个系统在运行。此技术还在快速发展,特别在一些东欧国家。绝大多数系统种植

22、有芦苇,也有种植其它湿地植物。在德国大多数系统介质是土壤。人们认为根的生长和芦苇根区会增加和稳定导水性。但几乎所有土壤系统都遇到表面短流问题。为保证潜流,英国和北美绝大多数采用砾石床。虽有些砾石床也堵塞,但主要是预处理不足。在欧洲,此类系统趋向对近1000PE 的乡村级社区进行二级处理。北美则趋向更多人口的高级处理。在澳大利亚和南非则用于处理各类废水。各种不同的湿地在世界各地已被用来处理大量不同的废水。气候条件、湿地的规模、负荷率、几何布置、植物种类构成及废水的类型构成各地变化很大。美国EPA 目前正在开发北美人工湿地数据库,地方数据库在其他国家已存在。为减少重复劳动和改良经验湿地设计方法,所

23、有这些数据都应通过公共数据库使世界各地的工程师和科技人员能够获得。这样的数据库将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尽量减少建设低效湿地的风险。两种湿地的设计指南现已出版。但改良工作仍然需要。有必要更细致地研究不同地区特征和运行数据以便在将来的建设中提供更合理的参数。竖流湿地在欧洲许多地方投入运行已有几十年。竖流系统至今未广泛使用是因其需要更细致的建设和介质选择。最近国际会议中有几篇文章对竖流系统评价很高。目前世界上人们正在投入大量精力以改良人工湿地技术。潜流系统的处理效率可通过选择竖流系统,采用间歇负荷和合理选用介质获得提高。还可引入一些传统处理技术的理论,如回流。此外,不仅对竖流系统,对所有人工湿地系统

24、都需深入研究以改良和优化工程设计参数,还需对系统的长期运行能力和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人工湿地不仅可以用于城市和各种工业废水的二级处理, 还可用于高级处理中的精处理和对农田径流的处理。在有些情况下,人工湿地可能是唯一适用技术。(二).建筑给水排水(新城区某高层建筑)实习时间:2008年6月4日  1 给水系统1.1.小区建筑应尽量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在外部管网水压不能满足小区的 用 水要求时,则多层建筑物、高层建筑物楼层较低部分,应尽量利用外部管网水压,上部分则 设置加压和流量调节装置供水。1.2.消防给水一般应尽量与多层建筑物的生活给水合并为一个系统,小区有多、高层建筑时

25、,室外消防给水应与小区外部直接供水的给水管网合并为一个系统。    1.3.进行系统分区时,应根据设备材料性能、使用要求,维护管理及建筑物层数和城镇供水 管网水压合理确定,住宅卫生器具给水配件静水压力300350Kpa。1.4.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最低消火栓处,最大静水压力不应大于800Kpa。高层建筑消火栓给 水系统的竖向分区,按最低消火栓处,最大静水压力不大于600Kpa进行控制,超过600Kpa, 消火栓支管装减压孔板。1.5当给水管网水量、水压常满足要求时,生活和消防共用的低压给水系统,由城镇给水管 网直接供水,不设水泵房及高位水箱。因一些多层建筑

26、一般由室外消火栓通过消防车回压供 水灭火。当给水管网水量、水压经常满足要求的情况采用,其优点:系统简单,供水可靠, 维护方便,节省投资,节约资源,可充分利用给水管网的水压。1.6.分散加压给水系统。当给水管网水量、水压不能满足小区内的建筑物要求时,小区内的 各建筑分别设置加压水泵房,每个水泵房只负责一栋楼或几栋楼的给水,此系统使用较为普 遍。通常下面几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上面几层由水泵加压后供水。其优点:可充分 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节约能源。其缺点:水泵房散布置,维护管理较麻烦,投资较大 ,有水泵振动噪声干扰。1.7.集中加压给水系统。当给水管网水量、水压不能满足小区给水要求时,整个

27、小区由一个 集中设置的加压泵房供水,当小区内各建筑物的高度相近时,应根据最不利点所需压力确定 供水压力。当小区内各建筑物的高度相差较大,可考虑分压供水。其优点:加压泵站集中设 置维护管理方便,节省投资。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增加了能源消耗。如采 用分压供水时,增加管网造价。 1.8.集中加压与分散加压相结合的给水系统。对建筑物高度相差较大的小区,给水管网水压 不能满足小区给水要求,集中加压站的供水压力只满足高度相近的建筑物对水压的要求,而 另一部分较高的建筑物,则另外进行加压的给水系统。 这种给水系统的优、缺点介于集中加压给水方式与分散加压相结合的给水系统之间。1.9.气压给水设备

28、。利用气压给水罐调节流量和控制水泵运行,适用于允许水压有一定波动 ,不宜设置高位水箱(水塔)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供水可靠且卫生,但水泵平均效率低,能源 消耗大,受气压罐调节容积的限制。 目前,气压给水设备已形成补气式、隔膜式两大系列,在变压式给水设备的基础上,定压式 气压给水设备研制成功,并在水压有恒定要求的场所得到应用。 2.0 系统设计每幢住宅为一个独立的给水系统,采用:蓄水池水泵水箱减压阀用水点供水方式。 此为高层住宅供水较节地、节能、又便于管理的方案。它既能满足市政基础设施滞后于住宅建设快速发展带来的弊端,避免对市政给水管网造成冲击;又能解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消防前期

29、贮水量的要求。各幢住宅楼合用蓄水池,水池设于地下车库。单栋设独立水泵,具有独立、灵活、便于管理及利于销售的优势。水箱供水的客观存在是解决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节能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1给水供应系统的设计   给水系统没有固定的形式,设计时根据用户的要求,结合外部给水情况确定供水方式。对多层住宅、别墅和高层住宅低区尽量利用外部给水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对高层住宅,当外部管网水压不能满足整个建筑物上部用水要求时,在建筑物的底层设调节水箱和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高层住宅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是根据规范要求“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35MPa”的标准进行划分

30、的,其供水方式多为下行上给式。 高层住宅内为上部供水的增压设备,目前常采用调节水箱和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这种系统既节省了建筑面积及造价,又节约了电耗, 同时还防止了水源的二次污染,加压设备为全自动系统还可减少运行管理费用。在系统中间采用国产或进口减压阀控制,使整个系统简单、实用,受到了用户的欢迎。2 排水系统的选择住宅建筑室内排水系统是采用污水、废水分流还是合流方式,应根据所在城市室外排水制度,市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是否有利于综合利用与处理要求来确定。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1997版)(以下简称“规范”)第3.1.2条 当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时,其粪便污水宜与生活废水分流

31、。当有污水处理厂时,生活废水与粪便污水宜合流排出。此条款在各地的执行情况也不相同。北京、深圳、广州都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在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前按地方主管部门的要求均需设化粪池简单处理。北京和深圳建筑物的排水系统采用的是合流制(建筑物采用中水系统除外),而广州建筑物的排水系统则采用的是分流制,生活污水在化粪池后与粪便污水合并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从提高建筑物的卫生标准来讲,广州市的做法是合理的,污、废水分流还可以减小化粪池的容积,有利于厌氧菌腐化发酵分解有机物,提高化粪池的污水处理效果。有城市污水处理厂还要设化粪池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担。由于城市(尤其是居住小区)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厂

32、的建设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的要求,污水处理构筑物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污、废水分流制的缺点是增加了室内的排水立管及室外检查井的数量3管材 PVC-U排水塑料管已在住宅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缺点及不足。最大的问题是噪声远大于铸铁管,管壁隔音效果较差,对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为解决噪声问题,在 PVC-U管内壁增加了凸起的螺旋型导流线,使水流条件得到改善,有效的降低了噪声,即目前市场上的PVC-U螺旋管。为解决管壁隔音效果较差的问题,又开发了PVC-U芯层发泡管(PSP管),不仅具有传统PVC-U实壁管的优点,还具有高抗冲击、隔音、阻燃、绝缘、热稳定性好的特性。排水管道设于室

33、内时,应优先选用螺旋管、芯层发泡管或离心铸造排水铸铁管。目前许多城市都有住宅建筑高度小于 100 m时,生活排水管和雨水管应采用硬聚氯乙烯管的地方规定,以政府行政作用的方式来推广排水塑料管。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的加以掌握。高层住宅底层排水立管需要转换时,排水横干管,转换层以下的排水立管,出户管应采用离心浇铸排水铸铁管,提高排水管道因堵塞后下部管路系统为受压状态时的承压能力,提高整个排水管道系统的安全度。4 地漏在住宅建筑中,地漏主要设在卫生间,厨房可不设置。这是由于在厨房中,地面不可能形成积水,只有少量的溅水,用抹布即可保持地面的清洁。若将洗衣机设于厨房时,建议采用上排水

34、洗衣机。排水可采用在其旁边的排水管道上设一个管径为DN32带存水弯的排水接口。“规范”第3.2.8A条规定地漏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 mm,是依据排水管道系统内压力的波动值和水封蒸发等因素确定的。水封的深度越高,越有利于防止因管道内压力的波动对其的破坏。下面介绍一种水封深度达到80 mm并具有防虹吸功能的直埋地漏  5 喷头布置合理布置喷头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安全与经济的关键。喷规比较强调的是作用面积内的喷水强度和喷水的均匀性及喷头的适时开放。对于每个喷头的半径,一是和生产厂家的产品及其技术参数有关,二是和喷头所在位置的水压有关,三是和喷砂的布置位置有关(结构柱网和各种障碍物的影响

35、)。喷规规定的喷头间距只是一个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喷水强度和喷水的均匀性及适时开放。1.1喷头布置原则与要求(1)满足作用面积内的喷水强度、喷水的均匀性及喷头的适时开放(喷头的受热条件和开放时间);(2)喷头在喷水半径内灵活布置,不出现未被覆盖的空白,也不出现过多的重要覆盖面积;(3)保证喷湿墙根及一定范围内的墙面;(4)喷间之间不应互相影响;(5)按规范和实际处理障碍物的遮挡,并积极与相关专业协调;(6)应满足其它相关规范对喷头布置的要求;(7)考虑火灾时烟羽流对喷头动作的影响;(8)结合实际,全面分析相关规范,吃准吃深规范中的字眼,综合考虑。1.2喷水半径与喷头布置喷水半径是喷头布置的

36、主要依据,它代表一个经济数值,在喷头工作时不致出现未被覆盖的空白,也不出现过多的重要覆盖面积。它与危险等级的喷水强度、喷头特性和工作压力有关。工程设计中喷头布置视建筑平面,在喷水半径范围内,可灵活采用正方形、矩形或平形四边形。喷水半径不同于喷头的计算半径,它是在计算半径的基础上,考虑喷水强度、喷水均匀性、喷头受热条件与适时开放,根据规范的规定而得出的数值。 (三).给水(白龟山水厂)实习时间:2008年6月5日1. 水厂概况平顶山自来水公司是平顶山大型企业,白龟山水厂是它的直属单位,位于南环路外,靠近白龟山水库东岸. 该水厂供全市50多万人口及工业用水.水厂使建于五六十年代,现有四套水处理工艺

37、,老新系统配合使用,日产水量为23.2万吨. 该厂的水处理构筑物在山上,泵房在山下水库旁边,处理过的水可以靠重力直接向城市管网输送.2.泵站介绍 水厂共有两种取水泵房一种是移动式,有两辆缆车组成,一种是固定式,共同向四套供水。缆车式取水泵房共有两辆,每辆内部设有两台泵,并配有电机和小真空泵。其供水能力是9万吨天,分别供给5万吨天和4万吨天两套系统。四台泵的吸水口均为500的管径.故采用的阀门均为DN500,公称压力为10kgf/cm2的微阻缓闭止回阀.取水后用两根DN700的管子送往白龟山上. 固定式泵房有5台泵,5#,6#,7#,9#泵为20SH-9型泵,其流量为2016m3/h,扬程为59

38、m.由于固定式泵房一般为自灌式,故选汽蚀余量较大的泵.与之配套的的电机为450kwh的异步三相电机,与之配套的阀门均为DN600.公称压力小于10kgf/cm2,型号为D3TNX-10对夹式蝶阀.8#泵选小.3 处理工艺n 该厂共分为四套工艺: 双阀净化站、5万m3/d 净化站、4万m3/d 净化站、西净化站一. 双阀净化站 Q=10万m3/d 其处理流程:网格反应池斜管沉淀池1#清水池鸭舌式双阀滤池本净化站系统是白龟山水厂中日处理水量最大的一套系统。本系统的水源由固定式泵房提供,由1.2M的输水管送入,本系统由网格反应池,斜管沉淀池,双阀滤池等组成。网格反应池是由中间进水向两边分散的反应方式

39、,在反应池中当原水浊度大于15NT时,反应池的出口有明显的矾花出现,当浊度小于3NT时,加入过量的混凝剂和助凝剂;在此反应池中进水速度为0.8m/s出水速度为0.25m/s以下。停留时间为15min左右。进水进水出水出水出水出水网格反应池:反应池运行指标:进口流速:0.5-0.6m/s, 出口流速:0.15-0.2m/s(2)反应时间20-30min水经过反应池后来到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同反应池相对应,分为两组,每组有16个集水槽,斜管沉淀池中水流上升速度应小于2.4mm/s,沉淀时间应大于30min出水的浊度应小于8NTU,在余氯方面夏季应大于等于0.4mg/L,冬季应不小与0.2mg/L

40、。经过斜管沉淀池后的水经过水渠流到鸭舌双阀氯池进行过滤在鸭舌双阀滤池中,滤料有300mm厚的无烟煤,400-500mm厚的石英砂和鹅卵石组成的承托层厚度为300-400mm。进水时的水浊度小于8NTU,滤速在0.6m/s左右运行周期为16h左右。滤池的反冲洗中,有两台反冲洗泵,在开始反冲洗时要开始打开滤衡器,当滤衡器打开后,反冲洗就开始了。反冲洗大约有进行5-7min。水经过反应池后来到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同反应池相对应,分为两组,每组有16个集水槽,斜管沉淀池中水流上升速度应小于2.4mm/s,沉淀时间应大于30min出水的浊度应小于8NTU,在余氯方面夏季应大于等于0.4mg/L,冬季应

41、不小与0.2mg/L。经过斜管沉淀池后的水经过水渠流到鸭舌双阀氯池进行过滤在鸭舌双阀滤池中,滤料有300mm厚的无烟煤,400-500mm厚的石英砂和鹅卵石组成的承托层厚度为300-400mm。进水时的水浊度小于8NTU,滤速在0.6m/s左右运行周期为16h左右。滤池的反冲洗中,有两台反冲洗泵,在开始反冲洗时要开始打开滤衡器,当滤衡器打开后,反冲洗就开始了。反冲洗大约有进行5-7min。二. 5万m3/d 净化站此净化站位于白龟山的最东端,处理水量为5万m3/d,其处理过程如下:斜管沉淀池孔室絮凝池清水池虹吸双阀滤池此净化站位于白龟山的最东端,处理水量为5万m3/d,其处理过程如下:两根管径

42、为DN700的钢管将原水送如两个孔室。进行加药。水在孔室絮凝池中反复流动,充分反应后,水进入斜管沉淀池,经斜管沉淀池分滤后,水涌出斜管,通过集水槽,排入两个集水廊道,通过集水廊道送入虹吸式双阀滤池。在小虹吸的作用下,将水分配送入滤池。该滤池中为单层石英砂滤料,水通过集水槽汇集送出,送入清水池。净化工艺指标:原水的入口流速一般小于0.8m/s。处理水的出水速度一般小于0.25m/s,对原水,其浊度应小于500NT,当大于此值时,应在吸水口处进行处理。出水浊度控制在8NT之内,最终处理水的浊度应小于2NT。在斜管沉淀池中水上升流速应小于2.4mm/s。沉淀时间应大于30分钟。在双阀滤池中,滤速应小于9m/h。对双阀虹吸滤池的冲洗强度易控制在16L/s·m2。孔室絮凝池斜管沉淀池进水质控检测口三. 4万m3/d 净化站 Q=4万m3/d其处理流程为:隔板絮凝池斜管沉淀池虹吸滤池清水池4万吨净化站由隔板反应池,斜管沉淀池及虹吸滤池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