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3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学业分层测评_第1页
2018版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3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学业分层测评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业分层测评(三)(建议用时:45 分钟)学业达标【解析】 第 1 题,人口容量“木桶效应”中,短板决定人口容量。图中劳动就业人口所代表的桶板最低,为97.3 万人。第 2 题,制约城市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条件。【答案】 1.C 2.A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示意图,回答A.C.2.A.C.F 图为某城市 2016 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1.351 万万B. 105.697.3 万D. 85.4 万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土地资源教育B.市政D.劳动就业34 题。【导学号:27290012】2” 环境承载力 、(厂/环/人口合理容量资境 (适度人

2、口规模)J源 7*- /尊大的人口规模利经济规勢/3.下列对人口合理容量理解正确的是()A.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最少能生活的人口数量B. 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最高的生活标准而估算的人口数量C. 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固定值,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D. 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4下列关于图中各因素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大于人口合理容量B.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资源的多少和环境的容量C.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口合理容量等于环境人口容量D. 环境承载力包括环境人口容量和环境经济容量【解析】 第 3 题,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在

3、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地区或国家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不是永远不变的,具有不确定性。第 4 题,一般来讲,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中的最大人口规模)要大于人口合理容量。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承载力包括最大的人口规模和最 大的经济规模,它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的资源数量和环境容量。【答案】 3.D 4.C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1850 年,清朝的人口为 4.3 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 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 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

4、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56 题。5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 科技发展水平3D. 蕴藏的资源数量6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解【解析】 第 5 题,从材料中可知从清朝到今天的中国养活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 主要 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现了更多的资源,同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第 6 题,估计 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是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参考依据

5、, 进而影响 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答案】 5.C 6.C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78 题。“坏境负担”公式TP人I I PopulationA消费程度AffluenceT创造财f; f的技术4cchlg QgtLLSEB环境负担Emironmental BurdenA.耕地面积在减少B. 总人口数在增加C. 人均耕地在减少D. 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7.4A. 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B.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C. 推广良种,提高

6、单产5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解析】 第 7 题,由图可知,我国的总人口数在不断增加,而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 人均耕地明显减少, 环境负担加重。 第 8 题,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在不断减少,通过加大科技 投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才是唯一选择。【答案】 7.C 8.C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 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 下列环境人口容量最多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B.长江三角洲C.内蒙古高原D.塔里木盆地(2) 青藏地区地广人稀,而我国东

7、部地区则地狭人稠,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否可 以大量向青藏地区移民?为什么?(3) 依据我国国情,提高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有哪些?【解析】 第 (1) 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工农业发达, 因此,其环境承载力较高,可承载的人口较多。第 (2) 题,综合分析影响青藏地区环境人口 容量的因素,可知其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因此不适合向青藏地区大规模移民。第(3) 题,主要从提高技术水平、资源管理水平、控制人口数量、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归纳。【答案】 (1)B(2) 不可以。因为青藏地区虽然地广人稀, 但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 科技文化落后、 经济发展水平低,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环

8、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小,不适合大规模接受移民。(3) 发展科技,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相协调;保护生态环境等。 能力提升 10.根据广州有关规划,到 2020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应控制在 1 500 万以内。应该说, 这“1 500 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环境承载力B. 该指标与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C. 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D. 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正相关【解析】 “1 500 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即人口合理容量,它与资源 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及

9、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6【答案】 B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7据此完成 1112 题。11 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A. 土地面积更广阔B.矿产资源更丰富C.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D.草场资源更丰富12.下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蜒”A.B.C.D.【解【解析】 第 11 题,具体分析如下:选项具体分析A土地面积:西北占 30%北方占 20%?西北土地面积更广阔B矿产资源:西北优于北方C资源利用条件:北方优于西北D草场资源:西北多干旱

10、、半干旱地区,草场优于北方第 12 题,回顾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逐项分析如下:选项具体分析A青藏地区因生态环境脆弱,不宜盲目扩展耕地B科技水平的提高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扩大人口合理容量C人口迁移不属于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D道路交通规模下降,不利于青藏地区对外开放,会使人口合理容量减小【答案】 11.C12.B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27290013】材料一 据专家分析,2033 年前后,中国总人口数量将保持在15 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 17 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

11、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 低 20 鳩上。材料二 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8(1) “如果生育率保持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 17 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 13 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2) 由材料二分析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造成该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 分析材料,谈谈为什么说人口压力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解析】 第(1)题,自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第(2)题,从能源保障分布区图可以看出,整体而言,西部、北部高,东 部、南部低,这与能源的地区供给能力和地区消费水平有直接关系。第(3)题,人口压力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大,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人口数量增多、人口分布集中以及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若不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 产规模的扩大带来更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答案】(1)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2) 分布特征:西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