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教案_第1页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教案_第2页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教案_第3页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教案_第4页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运算律第56 58页例题,“想想做做”的第1 5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 理解并掌握加法 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初步感受到应用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 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 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3.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 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 和习惯。教学重点:发现规律,理解和掌握运算律。教学难点:概括运算律并用字母表示。教学过程:一. 师生合作,探索加

2、法交换律1. 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谈话:随着学校开展的“植根童趣,放飞童心”的活动以来, 课间同学们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出示挂图)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口答。(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这两个问题(出示问题)(4)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应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 45 (人) 追问:还可以写成什么?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7+28= 45 (人)2. 观察、比较、发现规律(1) .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2) .你能用一个符号

3、把它们连接起来吗?板书:28+17= 17+28(3) 仔细地观察这个算式,在等号的两边,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4) .你们能够自己模仿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试试看。追问:这样的算式能写几个?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我们发现的规律简单明了地表示出 来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学生试着写一写。指名回答,教师板书。(6) .谈话:冈“才同学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我们发现的规 律,这些规律叫运算律。但是自己创造的符号只有自己明白,还要学 习数学界公认的表示方法,那就是用字母 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 我们发现的规律就可以写成 a+b= b+a

4、,这个规律我们给它起个名字 叫加法交换律。(7) .谁来说说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用语言怎样表达? 齐读。(8) .其实加法交换律我们早就会用了,想想看,什么时候我们用 过?指出:在验算加法时用的就是加法交换律。3.练习:96+35 = 35+ ()204+57 =() +204a+45 = 45+ ()二. 学法迁移,探索加法结合律1.解答例题,发现规律(1) .刚才通过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得到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 们再来研究第二个问题,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2) .齐读问题。你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8+17) +23

5、= 68 (人)28+ (17+23)= 68 (人)(3) .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 .这两道算式结果相同,我们可把它写成怎样的算式?板书(28+17) +23= 28+ (17+23)(5) .练习:下面的O里能填上等号吗?(45+25) +23045+ (25+23)(36+18) +220 36+ (18+22)(6) .观察这三个等式,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等式中能发现怎样的规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和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3.练习(45+36) +64= 45+ ( +)560+ (140

6、+70) = ( 560+140) +a+ (27+b) = Q +) +b三. 组织练习1. 第58页想想做做第1题。仔细观察,同桌交流后汇报。重点讨论第四个等式,引导学生发现这里同时运用了两种加法运算 律。2. 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计算第1小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请学生板演。评讲,让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的价值。3. 想想做做第4题(1).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做得对又快。男生计算每组题中的第1小题,女生计算每组题中的第 2小题。(2)交换题目再来比一比。(3).问:如果让你来选,你愿意做哪一题?为什么?(4).小结:因为运用了加法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而每组中的第2小题都运用了加法运算律,所以

7、第 2小题做得快。4. 想想做做第5题(1).谈话:在做第4题时,大家觉得先把和是100的两个数加起 来,下一步就容易算了,那么什么样的两个数和是100呢?下面我们 来做第5题,你能很快找出哪两片树叶上数的和是 100吗?(2).学生独立连线,同桌互相校对。(3).提问:什么样的两个数和是100?(4).小结:看来,在计算过程中,要有一双敏感的眼睛,看到数 字就能很快地判断出能不能凑成整百数。四. 回顾总结有个成语叫“学有所成”,请同学们说说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新的收获?五作业:想想做做第3题剩下的题目。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教学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创设学生熟悉 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根据信息自由地提问,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 思维,以及问题意识,同时也符合新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 念。在教学中通过对两个算式的观察比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使学生感知加法交换律,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学生积累感 性材料,丰富学生的表象,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总结出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生能较快的体会出这两种运算律, 使学 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和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