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美读课文。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对山里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方法:赏析品读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导语:同学们,朋友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他可以和你分享快乐,也能为你分担忧愁,朋友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馨。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李汉荣去拜访他的朋友,倾听他的心声,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山中访友?。请大家齐读课题,书空,和老师一块来写课题。交流:1、通过上节课的
2、学习,大家知道作者去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访友时的心情如何?及时板书 2、此时,你会有什么问题提出?我们读了以后知道作者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景物,那么课题为什么要以“山中访友为题呢?二、美读课文,体会情感。1、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好心情去美美的品味课文,把你最喜欢的朋友读出来,注意“读出自己。2、学习建议:a.理解法:这篇文章或这句话美,美在;b.感悟法:读了 ,我感受到体会到 ;c.拓展法:读了 ,我想到仿佛看到 。3、同桌交流品读这篇美文的感受,师相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感悟体验,积累运用。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理解“德高望重,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3、(2)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句话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并与下面的句子比照读,并抓住“呼唤“交换体会作者与大自然的亲密。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在啁啾,露珠在晨光中闪闪发光。3精读课文第五自然段A、领悟作者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B、有感情美读,体会作者与山里朋友的那种深厚情谊。C、语言训练:你有哪些大自然的朋友,模仿文章,并向同学推荐。D、作者为什么会把“朋友写得如此传神呢?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景物写得栩栩如生,富有灵性。三、课堂检测1、把“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成陈述句。 2、说说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
4、友?为题?回应课前质疑四、拓展延伸假设你是大自然家族中的一员,面对你的游客朋友们,你将向他们倾诉怎样的心声?五、激情总结天地给我们恩泽,自然赋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共同保护大自然,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大自然更美!六、布置作业1、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 3、课后,大家也到大自然走走,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写一写。附板书:1、山中访友 古桥 树木 好心情 鸟儿 露珠清晨去 黄昏归 山泉 溪流 热爱大自然 瀑布 悬崖 白云 云雀 落花 落叶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 刚刚,李群老师带着她满怀的激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一同随作者去山中访友,和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交流,和
5、作者到达了情感共鸣。也让我们感悟了大自然、享受了大自然。此时此刻,我们是否也拥有了一片好心情呢?下来,我就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做以简评: 李老师根据新课程理念,主要设计、完成了大致五个环节。一是激情导入,复习回忆;二是美读课文,体会感情;三是抓住重点词句段,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四是想象表达,语言训练,提升语文素养;五是激情的课堂小结和寄予期望,使课堂教学不断延伸。综合起来看,值得肯定的颇有几点: 1、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定位恰切并得到充分落实。本课时三个教学目标符合课标精神、教材要求、编者意图和学生认知水平,也充分表达了主题单元的训练重点。这些目标任务在师生的多向交流中得到落实,融入了学生
6、的朗读、发现、认知、分析、理解、判断、感悟、归纳、积累、运用中。 2、导课设计自然,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基调。李老师用他诗一般充满激情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读文如遇知己,互诉衷肠。两个小问题的提出,既对上课时内容进行了复习回忆,又紧扣本课时重点,自然引领学生沉入文本,体会作者是如何满怀 激情,满怀喜悦,用一颗虔诚的心去感悟大自然,赞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 3、以读为本,感悟体验是贯穿本课时的主要教法和学法。儒学大师朱熹说过:“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李老师一进入新课,就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好心情去美美的品味课文,把你最喜欢的朋友读出来,注意“读出自己。
7、这既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又让学生熟读静思,品读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整堂课以读贯穿始终,以读带动悟,带动品,带动说,并在学生品析中暗示出欣赏的方法,学以致用。叶圣陶说:“美读,就是要“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可见 朗读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语言艺术。李老师特别提出读书建议,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自由默读、个别读、插读、集体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内化、表达,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到达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贯穿始终的美读,到达了“人
8、在山中游,物我两相融,情深深、意浓浓,人与自然同手足的境界。 4、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刘国正说: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专务,我们要浇好自己的园、务好自己的田。教者紧紧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段,引导学生去比照阅读,吟诵揣摩,品味交流,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巧妙地运用语言把景物写得充满灵性,把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心心相融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它是知识的源泉。教师依照文章句式,引领学生想象表达。如学习第五段时,让学生仿照“你好的句式问候你心目中的自然界的朋友,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
9、,锻炼了学生思维,同时也把学到的写景状物的方法、文中美好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文素质。5、情感教育适时渗透,到达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整节课,教师都以饱满的热情,炽热的爱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以自己的情去激发学生的情,以自己的心去碰撞学生的心,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在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中,一棵树、一片云、一座古桥,甚至一只小蚂蚁,都能触动学生的情思,拨动学生的心弦,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拓展延伸环节“假设你是大自然家族中的一员,面对你的游客朋友们,你将向他们倾诉怎样的心声?的设计,既让学生换位思考加深体验,又渗透了情感教育,还
10、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 6、“三主原那么得到充分表达。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其教学机智得到充分发挥。理解文本时的精巧设问,朗读时的精心指导学生在读到“古桥时,老师强调要突出桥的德高望重;读到第5段五个“你好时,老师点拨应如何把握,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称呼,采用插读,品得更好。自主学习时的学法指导,合作学习时的点拨引导,学生出错时的巧妙矫正等。二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习方式多样。由于版本不同,学生首次接触文本,又上的是第二课时,所以就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就释放出了不可限量的潜力,短暂的课前自学,课文的主要内容已了然于胸,通过导课复习完全可以看到。而且一入文本,就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培养了学生
11、的探究精神。要解决这一疑问,学生自然的就要去读、画、思、说、合作交流,整节课课堂气氛活泼,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精彩诵读,想想表达,整个课堂是学生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真诚对话的过程,在轻松的学习交流、合作探究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完善。三是训练主线得到突出。教学过程中教者屡次设计语言训练的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训练学生用语的巧妙。如让学生自己去品析最精彩的段落、句子,让学生自己去扩展:你有哪些大自然的朋友,模仿文章,并向同学推荐。假设你是某一景物,面对来来去去不同身份、特点的游人,面对游人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神态,以及他们在你身边的不同表现,你想跟游人说说你的心里话吗?当你怀着一个好心情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妙不可言,大自然原来如此神奇,令人陶醉,不禁想做大自然的一员,去亲身感受大自然脉搏的跳动,用大自然的语言去跟游人进行一次心灵的交谈。当然也不排除反面的例子。此题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并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也可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愉悦中体会大自然的语言,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机械波 2 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教学设计3 教科版选修3-4
- 7.2 运动的快慢 速度(教学设计)-2024-2025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远东宏信租赁铸剑培训
- 九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Asia Integrated skill and Study skills教学设计 (新版)牛津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课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选修2
-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2019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世界第一大洲》教学设计
- Unit 2 Know your body 第3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月嫂上岗技巧培训课件
- 2023八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2 Experiences Unit 2 They have seen the Pyramids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外研版
- 人工智能算法与实践-第16章 LSTM神经网络
- 中考监考和考务人员培训手册
- 数学史简介课件可编辑全文
- 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题
- 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 水电站110kV变电站接地电阻计算书
- 2025届江苏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 鼠疫的防治专题知识讲座课件
- GB/T 44013-2024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