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专题二下_第1页
小学语文专题二下_第2页
小学语文专题二下_第3页
小学语文专题二下_第4页
小学语文专题二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 专题二 第二讲 下第四课时: 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只是阅读教学的大框架,我们需要在每个环节上细化。在某种意义上,“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课堂细节的处理,不能掉以轻心。一、理想状态的描述1亲历过程,自主感悟。现在我们的阅读课有一个通病,就是课堂里的讨论太多。我们常常以为阅读是一种集体活动。其实,阅读是一种个体活动,我们既不能用老师的阅读代替学生的阅读,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也不能以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我们不能以为班上某个学生的发言,特别是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的发言,就代表了全班同学的理解水平,阅读课应该让每一个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另一个方面,阅读不能够只是了解了事实,

2、或者知道故事情节,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体验特定情境中人物的特定的情感,感受作家塑造的形象,领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这也需要我们有亲历过程的意识。我们强调阅读是亲历过程,就不能只追求课堂的表面热闹。课堂上应当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认认真真地做作业。如果课堂上只有一味的表面热闹,是不足取的。有时候我们去听课,会觉得这个班级举手的学生很多,发言很热烈,觉得这样的课就是好。其实“小手如林,对答如流”不一定是好课。而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认认真真做作业,在波澜不惊下面,学生思维的潮流在涌动。这样课倒可能是好课。亲历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思考问题,自己

3、解决问题。不要为了完成教学进度,牵着学生匆匆忙忙地往前赶。   新课程提倡感悟,就是要学生经过自己的阅读,慢慢地悟出一些道理,这个道理可能是人文内涵,也可能是语言现象。但现在我们有些课,匆匆忙忙地牵着学生往前赶,把“感悟”变成了“赶悟”,是不可取的。我们来看一个课例。花钟中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这一段课文如果光是叫学生找找里边写了哪些花,这些花是什么时候开的,那么只是知道了一点科学知识而已,是有悖于语文

4、教学的目标的。我们让学生细细读,思考:同样写开花,你觉得课文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让学生细细地读,慢慢地想,他们就会发现很多优点。有的学生发现,这一段写花开的时间,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从早晨四点、五点、七点到中午,到晚上。有的学生发现,同样写开花,写法不一样:写牵牛花,是说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因为牵牛花像喇叭;蔷薇没有喇叭可以吹,但是蔷薇圆圆的,就好像小姑娘的笑脸;睡莲顾名思义喜欢睡觉,写它从梦中醒来。不同的花写法不同。进一步看,学生还会发现其它一些写法,如写时间的词语,前边那些句子,时间都写在前面,但是到了后面,说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所以,我们在课

5、堂教学中,在考虑教学方法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亲历过程,自主感悟。长期以来,我们有一种做法,总是习惯把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作为一篇课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一篇课文教到最后,得出一个人文精神,有几点教育意义,这篇课文就算教完了,我们的目标也就达到了。其实这种做法是跟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太吻合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所读的大部分是文学作品。文学教育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形象大于思想”。阅读文学作品,感受作家创造的形象,比形成概念更重要。至少我们要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形象的基础上再去形成概念。一开始读课文就让学生去抽象概念,这不是阅读文学作品的正确的方法。比如说,少年闰土初读课文,我们先应该让学生知道,少年闰土大

6、概有多大?他是什么地方的孩子,“我”是怎么跟少年闰土认识的?课文介绍了少年闰土的哪些事等等。如果一开头就要学生回答“少年闰土是怎样一个孩子?”概括成几个概念,是太早了。2以学定教,顺势而导。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学生,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好的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而不是一味死守既定的教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需要,看到学生学习中的困惑,重视学生的发现,鼓励他们的创造,灵活的应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像花钟,学生发现了“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这个句子写得很好,我们老师就要顺势而导,让学生到这段话中找一找,还有没有别的句子像这个句子一样,写出了花的特点。这样

7、学生就可以从这个句子推广到其它句子,发现这篇课文更多的好的写法。3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因文而异”是指课文不同,我们采用的方法就应当变化,如果千篇一律,以不变应万变,那么无论是老师教还是学生学,都会觉得非常枯燥。课文不同,不仅教学流程会不一样,教学方法上也会有差别。“因人而异”有两层意思:一是班级不同,学生一样,我们的教法也应该有变化。我们的老师很好学,到外面听了别人的课,觉得这个老师教得太好了,就原封不动的把这个老师的课移植到自己的班里去。这里忽视了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学生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班级来考虑采用怎么样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指老师不同的教学风

8、格。一个比较成熟的老师,应该明白自己教学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的风格。有的老师自己朗读水平比较好,课堂中就不妨多一些朗读的指导;有的老师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入,就不妨在课堂当中多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交流和讨论对课文的感受。“因人而异”,就是要有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千篇一律。二、对你有用的建议1以读为主。阅读教学无疑应当以读为主,但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以讨论、对话为主。在阅读课的课堂上,我们希望学生经历初读、复读、熟读、美读的过程,在读中体察和感悟;希望有朗读、默读、分角色读、速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用诵读来传递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对小学生来说,有些感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以只需请他们“

9、读出来”,而不需要说出“应当怎么读”。读要有层次,从正确到流利到有感情,让学生随着对文本理解的深入越读越好。那种很少让学生读书、课教完了学生还读起来还疙疙瘩瘩的课,不会是好的阅读课。2  讨论和质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要和思考结合,这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阅读课的课堂上,我们常常要开展一些讨论。班级集体教学应当发挥集体的作用,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讨论时老师常常要提出一些问题,老师的提问最好能够少而精,千万不要太多、太滥。有时候我们听一节课,问题多达三四十个,几乎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个问题。问题一多,学生读书的时间势必就少,思考的时间就少。老师在课堂上不宜

10、用太多的问题,不宜问个不休,要设法把问题集中起来,一节课围绕着一个或几个有分量、有一定深度,有一定容量的问题来让学生读书、讨论,尽量避免那些琐碎的、停留在表面上的问题。阅读教学的问题有好多种,有的问题是关于故事情节的,有的问题是关于词语或者是句子的,也有一些问题是分析性或者想象性的。一般来说,让孩子讨论分析性的或者想象性的问题,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价值比较高。我们要努力设计好对一节课起关键作用的问题。像蒋军晶老师教的月光曲中心问题只有一个,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自己去阅读、讨论。问题更应该由学生提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形成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时学生提出的问

11、题比较多,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分别轻重缓急,逐步解决。有些问题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可以不在课堂上解决,但必须有个“交代”,不能石沉大海。3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看到一些阅读课,讨论太多,书面练习太少。要真正让学生积累语言,发展语言,我们还得在课堂上安排练习,特别是安排一定时间的书面练习。像棉花姑娘教完了,有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连词的练习:一边是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一边是树干里的害虫、田里的害虫、棉花地里的蚜虫、天空飞的害虫。要求学生把左边的这几种有益的动物与右边几类害虫,用线连起来,比如说燕子连天空飞的害虫,啄木鸟连树干里的害虫。但是只做到这里还不行,老师又提出下一步

12、的要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连线说一说“什么会做什么。学生看着这样一张图就说”燕子会捉天空飞的害虫,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会抓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会捉棉花地里的蚜虫。”这样一段话,很多学生原来是不会说的,通过这个练习,老师用了一些辅助手段,他能够连起来说清楚一段话。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看到一种可喜的现象,阅读课上出现了一种随文练笔,改变了过去语文课过多的单项练习的做法。解释词语、写近义词反义词、造句等是单项训练,比较机械。这种单项的练习做得很多,学生负担也不轻,但是学生整体的语言水平提高不快。随文练笔可能是对文本的某一个空白做补充,或者是让学生写下阅读文本以后的感受。随文练笔可以兼顾工具性

13、和人文性,应该说是比较好练习形式。但是随文练笔也要防止一拥而上,一哄而散。现在有些随文练笔只是让学生做一做,在课堂里简单的交流一下,老师缺乏切实的指导。应该看到,语文教学在人文精神的感悟上,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上,在学生语言的发展上,不可能指望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考虑练习究竟应该怎么安排。有一位老师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他开始也设想在这个最后让学生写一段话,李白看着孟浩然的船越开越远,“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时候李白心里默默的说什么。后来一做就发现孩子写的差不多就是这几句话:“老朋友,你什么时候能回来?”“老朋友,我是多么想念你!”学生的认识水平语言并没有多大的发展

14、。这位老师认为这个作业比较一般化,就没有做,换成另让学生工工整整地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抄写下来,这也是对学生人文精神和语言因素的一种教育。4教师讲解。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但是并不排斥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小学生知识和经验较少,对自己通过探究无法获得的知识、学生认知结构网络上的缺陷,老师应当做精当的讲解。小摄影师讲的高尔基的故事,是三年级的课文。老师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高尔基是什么人吗?”小朋友绝大部分都不知道。你让孩子去上网,有的孩子家里没条件;你要学生去查资料,学校的图书馆里一下子也找不到高尔基的资料。所以像这样的课文,老师就应该花几分钟讲清楚高尔基是谁。上一节咱们看过纳

15、兰性德的词长相思,里边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就是“风一更,雪一更”。今天孩子大多不知道什么是“更”。我听一个老师就讲了这么一段话:“古时候没有钟表,夜里靠有人打更报时。更一般是用竹子做的,打更的人手里拿着一个竹梆子,每天晚上大概从7点钟左右起更,每隔两个小时就笃笃笃地敲上一阵,别人就知道这是几更了。敲到五更,天就亮了,守夜人也就完成了他的任务。夜深人静,竹更声声,对那些睡不着觉的人来说,一更一更就好像敲在他的心上。”“更”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一种器物,也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老师把“更”是什么讲清楚,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师的讲解应当浅显明白,有一定的文采,对学生的语言起到示范和熏

16、陶的作用。5媒体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进入了学校,这个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为学生喜闻乐见,年龄越低的学生,越喜欢多媒体教学。语文课中有一些学生比较少见的事物和情景,使用媒体能够化难为易。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能渲染情境,创设氛围,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运用多媒体展示大龙虾威武的划过来,划过去,海参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鱼成群结队游过来游过去。这些情景对很多孩子,特别是内地山区的孩子是没有见过的的。让孩子看看海底世界是多么神奇,这就非常必要。再如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这个历史的镜头,离开今天已经有5

17、0多年了,小朋友都没有见过。我们有必要用多媒体重现这个历史的时刻。我们也要看到,多媒体的音乐、美术尽管也是艺术,跟语文课主要通过语言艺术产生一种魅力是有区别的。我们要防止简单的图解课文的做法,防止用画面、音乐、电影等代替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和理解。比如说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有的老师刚教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就拿出一幅西湖的画,太阳照在湖面上,湖面上波光粼粼。这幅图最好在学生充分想象、充分感受以后再把它拿出来,如果你把这幅图早拿出来,学生以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就是这么一个画面,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就大大的降低了,他们的想象的空间也大大缩小了。因此,我们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要充分考

18、虑到实际效果,不要动不动就用多媒体。特别不要把整篇课文做成一个动画,用动画来代替课文的学习,长期这样做,将会削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思考作业题:为去年的树做一个两课时的教学设计,并用这个设计去上课,然后对自己的设计作出评估和反思。老师们可以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写出你在教学设计和资源开发中的教育教学故事、研修感悟、学习花絮和愿意推荐的美文佳作,我们将在课程简报中将它们与全国的老师共同分享。   结束语:主持人:老师们好!关于阅读教学的两个专题研修活动我们就要结束了,两位专家分别从目标的确定和教学设计的角度谈了他们个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不知道是不是给大家

19、今后实施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些思路?可能还有不少老师还是觉得很困惑,那么到底我怎么才能上好一节阅读课?或者说,怎么才能让我们的阅读教学更有效?为此,我们又把周老师和李主任请来了,我想请两位从你们自身的实践经验的角度,再给我们老师谈谈你们的一些思考和经验。周萍:在我眼中,阅读教学应该有三个部分。首先是课前的一个铺垫,还有课堂教学,还有就是课后的巩固和拓展。很多老师认为课堂教学是重心,我也认为是这样。但是课前的铺垫和课后的拓展,我也认为它是不容忽视的。拿预习来说。我们平常很多的时候布置的预习任务,就是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还有自学生字词,再把课文读熟了。但真正这些预习学生是不是真能够达到我们预习的要求,这

20、就不太一定了。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达到预习的要求,我们还可以让家长去签字,再有在预习的时候,要求学生要在书上划多少、写多少、但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家庭情况,往往还是会出现预习落不到实处的现象。到了课堂上仍要花很多时间再去弥补预习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使课堂的有效时间还是受到了影响。所以我觉得在课的前期铺垫,应该说是我们在平常备课的时候应该做的一个重点。课堂的教学我就不多谈了。此外我觉得课后也不能忽视。因为我们两个课时的教学也好,三个课时的教学也好,总是会出现让自己课后觉得有些教学点落实得不太扎实的地方,或者说到了课后会觉得,有些内容我们还需要补充它,所以我往往会在课后预留半节课或一节课的时间。

21、比如说这一课我备课,需要两课时完成,那我一般都会设计成三课时,来留下一节课的时间让给自己的学生,或者说,在这个预留的时间里,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可以用记者访谈,学生特别喜欢的形式,学完这一课之后,学生轮流当记者来访问同学:“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然后再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来。通过这个形式,孩子们既巩固了这一课的知识,又得到了一个语言的训练。此外,再比如学生喜欢的大比拼活动。学过的字词比一比你积累了多少,积累之后,你还根据这成语能不能接龙。或者看一看谁背的多,谁背的熟,谁背的有感情。这样的形式也特别受学生的欢迎。还有在课后,巩固的课上,我觉得拓展用在这时的课堂是特别实用的。像我们

22、经常采用的美文诵读,学生可以找来和课文,相似的相关文章,或者说同一个作者的文章,推荐给其他同学。推荐的时候,我要用我自己倾注的感情,我去把它朗诵给其他的同学。这样的形式特别有助于孩子拓展他阅读的数量和他阅读的层次。阅读教学除了课堂还要关注课堂之外,对课前的准备,对课后的落实,都是需要我们去花时间、花精力,去认认真真地做的。如果仅仅我们就这堂课去上课,就这个文本去学这个文本,会总也跳不出语文课,落实语文课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但是我们在落实的基础上,要跳出去,用其他的一些方式,去充实语文,同时让我们的语文真正地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 主持人:请李主任也结合您的工作经验谈谈,您觉得老

23、师要上好一堂阅读课,还有没有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李玉平:其实刚才周老师已经谈了,课前的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巩固这样一个教学流程当中的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呢,想换一个角度来谈。我想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谈一谈我们学生怎么样学习,怎么样学习他的效果可能更好一些,特别是基于这样一种开放的、一种民主的课堂之下,我们怎么样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状态当中来。现在事实上,在我们所见到的好多课堂当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老师一个非常精彩的设计,到了课堂当中,事实上就是那么几个思维活跃的,反应敏捷的,表现欲望强烈的孩子在参与,所以老师一提出问题,你看到举手的,总是那些个孩子,然后在交流的过程当

24、中,也是那些孩子,而且这样的孩子能跟着老师的节奏和教学进程的推进过程,他能够非常顺畅地完成这节课。这样表面上看好像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当你将视角转向另一些学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些学生实际上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特别是常态教学当中,包括公开课也一样,有好多时候是这样的。所以这个就让我们来思考,我们怎么样来研究学生有效的学习行为。比如说,怎样设计一个问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如何把学生的学习行为也设计进来。就现在的状况而言,我们的阅读教学一问一答、你问我答现象还是非常普及的,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可能还很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还有一种问题:我想让学生参与,我也想使用小组合作,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合作当中,我们就会发现有的学生不合作,有的学生借着合作的时间去玩去了,还有的学生在合作的过程当中产生了矛盾,有的学生在合作中受到了来自组员的排斥,所以他就感觉合作对他是很大的压力。那么这个可能就是我们要更深一步地去研究基于合作教学的具体的行为问题了。所以我想到,我们阅读教学要有一个开放的教学设计,要有一个这样非常好的设计,我们也必须要顾及到学生的具体的学习行为。比如说,我这样的设计,我如果让学生合作,会遇到什么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将怎么样来解决。然后再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一些学习习惯。比如说怎样鼓励同伴发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