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1_第1页
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1_第2页
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1_第3页
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1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周逢原【摘要】知识可视化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以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经验,以新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对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起到促进语文课程教育发展的效果。【关键词】知识可视化;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应用g623.2 b 2095-3089(2017)19-0040-02为了响应十九大会议精神的号召,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教师需要立足于课程教育本身,勇于尝试新方法,构建高效课堂。知识可视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2、对提升课程教育效果具有帮助。但在实践教学中依旧存在问题,需要教师解析问题成因,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一、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1.有助于扎实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借助到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够直观显示教材知识,使学生在真实形象的学习情境中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具体包含汉字、读音、诗词、思想等内容1。同时,在知识可视化情境中,学生能够深度体验语言价值,在掌握语言的应用技巧后準确表达自己的想法。2.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知识可视化方法,能够将历史事件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扎实语言能力与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得到情感方面的熏陶教育。如:教

3、师在讲解开国大典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为学生重现当时激动人心的场面,使学生借助赏析视频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配合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意识到开国大典的价值,并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印象。3.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有效开展知识可视化教学,利用多媒体呈现相关资料,将一些原本难以理解的知识转换成可视化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答问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教材设置情况拟定问题,借助可视化辅助材料,进一步开阔学生学习视野。二、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1.增加知识可视化教育力度由于教师教育思想过于守旧,忽略新方法

4、与理念的应用,加之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无法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基于此,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提升自我专业能力,积极引用新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可视化教学力度,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由轻松的教育环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如:教师在教学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军神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搜集有关刘伯承元帅的视频资料,在亲眼目睹震撼人心的画面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到达顶峰。教师需要把握时机进行知识引导。如: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任凭医生割了一刀又一刀,剧烈的疼痛并没有使他晕倒过去,他一直都在清醒地数着

5、刀数,若此时你是沃克医生,你会对这位病人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迅速进入到讨论状态,纷纷阐述自己的想法,表示要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2.创新知识可视化教学形式要想不断提升可视化课堂教育效果,教师除了要提升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注重对多媒体操作能力的强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教师需要在教学前提取文本的关键信息,采取图形结合的手法将文本信息框架刻画出来,加快学生对信息内涵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2。如:教师在教学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祖国多么广大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南北跨度大,教师可以利用可视化工具,结合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创设语言情境。向学生展示

6、海南岛宜人的风光图片,“铃铃铃”电话铃声打破了宁静的氛围,学生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住。随后,画面逐渐模糊只听到电话代接听的嘟嘟等待声,几秒后画面一转到了一个十分热闹的街道,天上还飘着雪花,班主任此刻正在焦急的寻找什么,旁边相应出现一个“雪花飘洒”的艺术字。原来是班主任的手机在响,在接通电话后画面一分为二。“老师过年好,我现在在海南岛,这里温暖极了,有盛开的鲜花,欢叫的鸟儿,刚才我还到大海里游泳了呢!老师:是吗?那里那么暖和啊!我们这里正在下雪呢,雪花飘飘洒洒地落下来,大地一片银装素裹,漂亮极了。”此时在画面中慢慢显现出“寒冷”“温暖”生字与读音。借助形象生动的画面情境,将生字以更为趣味性的方式呈现

7、出来,既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习印象,又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加形象真实的感受到南北气候差异。3.先学后教,促进发展如:教师在讲解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林壁这一课时,采取先学后教的手法开展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后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学习生字,并能准确书写汉字,理解诗句的意思;用简单的语言翻译古诗含义,并列举古诗的修辞手法等。要求学生自学后将存有疑虑的问题带到课堂中讨论,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连作者当时的孤独情绪都分析的有理有据。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用结合,引导学生以文字的形式总结学习过程,每天记日记。时间一长学生会积攒大量的写作素材且都是精华,利用闲暇时间翻阅,既加深了学习印象,又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帮助。三、结束语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想开展好知识可视化教育,必须要巧妙利用可视化工具,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构建别具一格的教育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学习印象,从而促进语文课程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陈佩坚.浅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