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物设计原则(最全汇总)_第1页
引物设计原则(最全汇总)_第2页
引物设计原则(最全汇总)_第3页
引物设计原则(最全汇总)_第4页
引物设计原则(最全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引物设计原则(汇总)普通引物设计(适用于从载体上扩增模板) :1. 普通引物长度一般在 20-30bp 之间,常用 24-28bp 左右以保证基因特异性;2. 下载基因序列到 Vector NTI ; 3. 找到所需安装载体序列; 4. 将基因序列的 CDS 高亮标记;5. 寻找载体序列中常用酶切位点,一般为 EcoRI、 BamHI 、 HindIII 、 XhoI 等等,比对检测基因序列中是否有这些位点,有的话舍弃,最后选择两个酶切位点,最好离得远一点, 并且最好 buffer 用一样的。酶切位点一般是6bp 的回文序列;6. 从基因 ATG 开始往后选择 10-20bp 均可 (我的习惯

2、是27bp-6bp 酶切位点 -2bp 保护碱基 -xbp补齐序列) ,但最好保证最后两个是G 或者 C ,以减少错配率;7. 将上游酶切位点序列补在 ATG 前方,并根据载体对框情况补足两者之间的空缺,再根据序列的 GC 含量和 TM 值在酶切位点前补足保护碱基,以保证 GC 和 AT 的含量不能过高。注意,所有的补齐不能用到终止密码子;8. 检测上游序列的结构情况,理论上不要太多二级结构以及3 端匹配即可;不过重复的序列也不能太多,以免移码;9. 从下游终止密码子开始向前选择 10-20bp 均可, 但最好保证最后两个是G 或者 C, 以减少错配率;10. 选才Co complementa

3、ry sequence,在N端补齐下游酶切位点,如果 tag在C端(即下游),则在第 9 点中应该从终止密码子前开始选择 (即舍弃终止密码子) , 并且下游引物也要对框,如果 tag 在 N 端,则下游引物不需要对框,只要在N 端加上下游酶切位点,再根据情况加上 2 个保护碱基,然后检测二级结构,原则上3 端部匹配即可。不过重复的序列也不能太多,以免移码;11. 将设计好的上下游引物放在一起检测二级结构,原则上3 端部匹配即可。不过重复的序列也不能太多,以免移码;12. 最后在 NCBI 的 primer Blast 网站上比对引物序列,看是否基因特异性的。2011 年 10 月 18 日左洁

4、1. 引物的长度一般为 15-30 bp ,常用的是 18-27 bp ,但不应大于38,因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C,不适于Taq DN咪合酶进行反应。2. 引物序列在模板内应当没有相似性较高,尤其是3 端相似性较高的序列,否则容易导致错配。引物3'端出现3个以上的连续碱基,如 GGG£ CCC也会 使错误引发机率增加。3,引物3'端的末位碱基对Taq酶的DN给成效率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末位碱基在错配位置导致不同的扩增效率, 末位碱基为 A 的错配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碱 基, 因此应当避免在引物的3端使用碱基A。 另外, 引物二聚体或发夹结构也可能导致PCR5

5、应失败。5'端序列对PCF®响不太大,因此常用来引进修饰位 点或标记物。4,引物序列的GC含量一般为40-60%,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引发反应。上下游 引物的G*量不能相差太大。5,引物所对应模板位置序列的Tm值在72c左右可使复性条件最佳。Tm值的计 算有多种方法,如按公式Tm= 4(G+C)+ 2(A+T),在Oligo软件中使用的是最邻 近法 (the nearest neighbor method) 。6. AG值是指DNA(链形成所需的自由能,该值反映了双链结构内部碱基对的 相对稳定性。应当选用3'端AG值较低(绝又t值不超过9),而5'端和中间 AG

6、值相对较高的引物。引物的3'端的AG值过高,容易在错配位点形成双链 结构并引发DNAK合反应。7. 引物二聚体及发夹结构的能值过高(超过4.5kcal/mol )易导致产生引物二聚体带,并且降低引物有效浓度而使 PC阪应不能正常进行。8. 对引物的修饰一般是在5端增加酶切位点,应根据下一步实验中要插入PCR产物的载体的相应序列而确定。引物序列应该都是写成5-3 方向的,Tm之间的差异最好控制在1度之内,另外我觉得扩增长度大一些比较好,500bp左右。要设计引物首先要找到DNAf列的保守区。同时应预测将要扩增的片段单链是否形成二级结构。 如这个区域单链能形成二级结构, 就要避开它。 如这

7、一段不能形成二级结构,那就可以在这一区域设计引物。 引物应用核酸系列保守区内设计并具有特异性。 产物不能形成二级结构。 引物长度一般在1530碱基之间。 G+*量在40%60无间。 碱基要随机分布。 引物自身不能有连续4 个碱基的互补。 引物之间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 引物5'端可以修饰。 引物3'端不可修饰。 引物3'端要避开密码子的第3位。1. 引物的特异性 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序列的同源性不要超过70%或有连续8个互补碱基同源。2 .避开产物的二级结构区 某些引物无效的主要原因是引物重复区 DNAZ级结构的影响,选择扩增片段时最好避开二级结构区域。用有关计算机软件

8、可以预测估计mRNA勺稳定二级结构, 有助于选择模板。实验表明,待扩区域 自由能( G° )小于58.6lkJ/mol时,扩增往往不能成功。若不能避开这一 区域时,用7-deaza-2'-脱氧GTPWt dGTP寸扩增的成功是有帮助的。3 .长度 寡核甘酸引物长度为1530bp, 一月殳为2027mes引物的有效长度: Ln=2(G+C) +(A+T),Ln 值不能大于38,因为>38 时,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Taq 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74c),不能保证产物的特异性。4 .G+C含量G+C含量一般为40%60%其Tm值是寡核甘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条件下,50

9、%寡核苷酸双链解链的温度,有效启动温度, 一般高于Tm值510Co若按公式Tm=4(G+C +2 (A+T)估计引物的Tm值,则有效引 物的Tm为5580C,其Tm值最好接近72 c以使复性条件最佳。5 . 碱基础随机分布 引物中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是随机的, 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喀噬的存在。尤其3'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或C,因这样会使引物在G+C 富集序列区错误引发。6 . 引物自身 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 否则引物自身会折叠成发夹状结构牙引物本身复性。 这种二级结构会因空间位阻而影响引物与模板的复性结合。若用人工判断,引物自 身连续互补碱基不能大于3bp。 7. 引物之间 两引物之

10、间不应不互补性,尤应避免 3'端的互补重叠以防引物二聚体的形成。一对引物间不应多于4个连续碱基的同源性或互补性。8.引物的3'端 引物 的延伸是从3'端开始的,不能进行任何修饰。3'端也不能有形成任何二级结构可能,除在特殊的PCRAS-PCR反应中,引物3'端不能发生错 配。在 标准PCR5应体系中,用2U Taq DN咪合酶和800 mol/L dNTP(四种dNTP 各 200仙 mol/L)以质粒(103拷贝)为模板,按 95C , 25s; 55C , 25s; 72C, 1min的循环参数扩增HIV- 1 gag基因区的条件下,引物3'

11、端错配对扩增产 物的影响是有一定规律的。A: A错配使产量下降至1/20 , A: G和C: C错七 下降至1/100。引物A:模板G与引物G模板A错配对PCR响是等同的。9.引物的5'端 引物的5'端限定着PCRT物的长度,它对扩增特异性影响 不大。因此,可以被修饰而不影响扩增的特异性。引物 5'端修饰包括:加 酶切位点;标记生物素、荧 光、地高辛、Eu3将;引入蛋白质结合DNAff列; 引入突变位点、插入与缺失突变序列和引入一启动子序列等。 10. 密码子的 简并 如扩增编码区域,引物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3位,因密码子的 第 3 位易发生简并,会影响扩

12、增特异性与效率。Hairpin 发卡结构如果自由能值大于 0 则该结构不稳定从而不会干扰反应如果自由能值小于 0 则该结构可以干扰反应二聚体可以在序列相同的两条引物或正反向。引物之间形成如果配对区域在3 末端问题会更为严重 3 末端配对很容易引起引物二聚体扩增使Pair Rating 匹配度评分匹配度低的引物对常常不太有效是因为在同样退火温度下TM氐的引物决定扩增的特异性而Tm高的引物更易于形成非特异性结 合而造成错误的起始【 1】引物的长度以 15 30bp 为宜,否则会影响扩增的特异性。2碱基尽可能随机分布,避免相同的碱基成串排列,引物的 G+输量 在40% 60%之间,若G+若量太低,可

13、在5"端加上一些G或C,若G+ C 含量太高,可在5"端加上一些A或T。【 3】 应避免每条引物内部形成二级结构及两条引物的 3" 端互补形成引物二聚体,避免在引物的3"端有3个G或3个C成串排列,3"端的末位碱基最好 选T、C、G,而不选A,也有建议在引物的两端用12个喋吟碱基。4尽可能使用两条引物的Tm值相同(最好相差不要超过5C),退火温 度根据较低的Tm值选定,也可以通过改变引物的长度来平衡两条引物的退火 温度。Tm值可以根据Tm=4(G+C)+2(A+T计算。而对于较长的引物,Tm值需 要考虑动力学参数、从“最近邻位”的计算方式得到,

14、现有的PCRSI物设计软件大 多数都采用这种方式。(注:对于 Tm值的计算有争议的地方是附加 序列应不应该计算在内,我觉得有值得商讨的地方。因为从理论上只有最开始的循环引物的附加 序列是不与模板链结合的,而在后来的PCRS应中,引 物的附加序列是和模板链结合了的。)【 5】 引物的3端要与模板严格配对,而 5端碱基没有严格的限制,只要与模板DN阁合的部分足够长,其5'端碱基可不与模板DNA!己对而呈游离 状态,这样, 我们可以在引物的 5 末端加上酶切位点(引入酶切位点时,要考虑到进行双酶切的共用缓冲液,否则给下游工作带来困难)、启动子,方便下游操作。【 6】 不要在扩增序列的二级结构

15、区设计引物,以免退火困难。也要考虑引物设计处模板的特异性。引物设计原则1 .引物的长度一般为15-30 bp,常用的是18-27 bp,但不应大于38,因为过长 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C,不适于Taq DNA聚合酶进行反应。2 .引物序列在模板内应当没有相似性较高,尤其是3'端相似性较高的序列,否则容易导致错配。引物3'端出现3个以上的连续碱基,如GGG或CCC,也会使 错误引发机率增加。3 .引物3'端的末位碱基对Taq酶的DNA合成效率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末位碱 基在错配位置导致不同的扩增效率,末位碱基为A的错配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碱基,因此应当避免在引物的3&#

16、39;端使用碱基Ao另外,引物二聚体或发夹结构 也可能导致PCR反应失败。5'端序列对PCR影响不太大,因此常用来引进修饰 位点或标记物。4 .引物序列的GC含量一般为40-60%,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引发反应。上下游 引物的GC含量不能相差太大。5 .引物所对应模板位置序列的Tm值在72c左右可使复性条件最佳。Tm值的计 算有多种方法,如按公式Tm = 4(G+C) + 2(A+T),在Oligo软件中使用的是最邻 近法(the nearest neighbor method)6 .是指DNA双链形成所需的自由能,该值反映了双链结构内部碱基对的相对稳定性。应当选用3'端AG值较

17、低(绝对值不超过9),而5'端和中间AG 值相对较高的引物。引物的3'端的AG值过高,容易在错配位点形成双链结构并 引发DNA聚合反应。7 .引物二聚体及发夹结构的能值过高(超过 4.5kcal/mol)易导致产生引物二聚 体带,并且降低引物有效浓度而使 PCR反应不能正常进行。8 .对引物的修饰一般是在5'端增加酶切位点,应根据下一步实验中要插入PCR产物的载体的相应序列而确定。引物序列应该都是写成5-3方向的,Tm之间的差异最好控制在1度之内,另外我觉得扩增长度大一些比较好,500bp左右。要设计引物首先要找到 DNA 序列的保守区。同时应预测将要扩增的片段单链是

18、否形成二级结构。 如这个区域单链能形成二级结构, 就要避开它。 如这一段不能形成二级结构,那就可以在这一区域设计引物。 引物应用核酸系列保守区内设计并具有特异性。 产物不能形成二级结构。 引物长度一般在1530碱基之间。 G+C 含量在40%60%之间。 碱基要随机分布。 引物自身不能有连续4 个碱基的互补。 引物之间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引物5端可以修饰。引物3端不可修饰。 引物3端要避开密码子的第3位。1 .引物的特异性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序列的同源性不要超过70%或有连续8 个互补碱基同源。2 .避开产物的二级结构区某些引物无效的主要原因是引物重复区 DNA 二级结构的影响, 选择扩增片

19、段时最好避开二级结构区域。 用有关计算机软件可以预测估计 mRNA 的稳定二级结构,有助于选择模板。实验表明,待扩区域自由能( G° )小于 58.6lkJ/mol 时,扩增往往不能成功。若不能避开这一区域时,用7-deaza2-脱氧GTP取彳t dGTP对扩增的成功是有帮助的。3 .长度寡核苷酸引物长度为1530bp, 一般为2027mer。 引物的有效长度:Ln=2( G+C) + ( A+T ), Ln 值不能大于38,因为>38 时,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TaqDNA 聚合酶的最适温度(74),不能保证产物的特异性。4 .G+C含量G+C含量一般为40%60%。其Tm值是寡

20、核甘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条件下, 50%寡核苷酸双链解链的温度,有效启动温度,一般高于Tm 值 510。若按公式Tm=4 (G+C) +2 (A+T )估计引物的Tm 值,则有效引物的Tm 为 5580,其Tm 值最好接近72以使复性条件最佳。5 .碱基础随机分布引物中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是随机的,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噬的存在。尤其3'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或C,因这样会使引物在G+C富集序列区错误引发。6 .引物自身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引物自身会折叠成发夹状结构牙引物本身复性。 这种二级结构会因空间位阻而影响引物与模板的复性结合。 若用人工判断,引物自身连续互补碱基不能

21、大于3bp。7 .引物之间两引物之间不应不互补性,尤应避免3端的互补重叠以防引物二聚体的形成。一对引物间不应多于 4 个连续碱基的同源性或互补性。8 .引物的3端 引物的延伸是从3端开始的,不能进行任何修饰。3端也不能有形 成任何二级结构可能,除在特殊的 PCR (AS-PCR)反应中,引物3'端不能发生 错配。在标准PCR反应体系中,用2U Taq DNA聚合酶和800仙mol/L dNTP(四 种dNTP各200仙mol/D以质粒(103拷贝)为模板,按95 C, 25s; 55C, 25s; 72 C, 1min的循环参数扩增HIV-1 gag基因区的条件下,引物3端错配对扩增产

22、 物的影响是有一定规律的。A : A错配使产量下降至1/20, A : G和C : C错七 下降至 1/100。 引物 A : 模板 G 与引物 G: 模板 A 错配对 PCR 影响是等同的。 9. 引物的5端 引物的5'端限定着PCR产物的长度,它对扩增特异性影响不大。因 此,可以被修饰而不影响扩增的特异性。引物5'端修饰包括:加酶切位点;标记生物素、荧光、地高辛、Eu3+等;引入蛋白质结合DNA序列;引入突变位点、 插入与缺失突变序列和引入一启动子序列等。10.密码子的简并如扩增编码区域,引物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3位,因密码子的第3位易发生简并,会影 响扩增特

23、异性与效率。Hairpin 发卡结构如果自由能值大于 0 则该结构不稳定从而不会干扰反应如果自由能值小于 0 则 该结构可以干扰反应二聚体可以在序列相同的两条引物或正反向。引物之间形成如果配对区域在3末端问题会更为严重3 末端配对很容易引起引物二聚体扩增使Pair Rating 匹配度评分匹配度低的引物对常常不太有效是因为在同样退火温度下 Tm 低的引物决定扩增的特异性而Tm 高的引物更易于形成非特异性结合而造成错误的起始【 1】引物的长度以15 30bp 为宜,否则会影响扩增的特异性。【 2】 】碱基尽可能随机分布,避免相同的碱基成串排列,引物的 G+C 含量在40% 60%之间,若G+C含

24、量太低,可在5'端加上一些G或C,若G+C含量 太高,可在5'端加上一些A 或 T 。【 3】 应避免每条引物内部形成二级结构及两条引物的 3'端互补形成引物二聚体,避免在引物的 3'端有 3 个 G 或 3 个 C 成串排列,3'端的末位碱基最好选T 、C、G,而不选A,也有建议在引物的两端用12个喋吟碱基。【 4】 尽可能使用两条引物的 Tm 值相同(最好相差不要超过5),退火温度根据较低的 Tm 值选定,也可以通过改变引物的长度来平衡两条引物的退火温度。 Tm 值可以根据Tm=4(G+C)+2(A+T) 计算。而对于较长的引物, Tm 值需要考虑动

25、力学参数、从 “最近邻位 ”的计算方式得到,现有的 PCR 引物设计软件大多数都采用这种方式。 (注:对于Tm 值的计算有争议的地方是附加序列应不应该计算在内, 我觉得有值得商讨的地方。 因为从理论上只有最开始的循环引物的附加序列是不与模板链结合的,而在后来的PCR反应中,引物的附加序列是和模板链结合了的。)【 5】引物的3端要与模板严格配对,而5端碱基没有严格的限制,只要与模板 DNA 结合的部分足够长,其5端碱基可不与模板DNA 配对而呈游离状态,这样, 我们可以在引物的 5 末端加上酶切位点 (引入酶切位点时, 要考虑到进行双酶切的共用缓冲液,否则给下游工作带来困难)、启动子,方便下游操

26、作。【 6】 不要在扩增序列的二级结构区设计引物, 以免退火困难。 也要考虑引物设计处模板的特异性。PCR 引物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对合适的核苷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扩增模板 DNA 序列。因此,引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 PCR 的特异性与成功与否。要设计引物首先要找到 DNA 序列的保守区。同时应预测将要扩增的片段单链是否形成二级结构。 如这个区域单链能形成二级结构, 就要避开它。 如这一段不能形成二级结构,那就可以在这一区域设计引物。现在可以在这一保守区域里设计一对引物。 一般引物长度为 1530 碱基, 扩增片段长度为100600碱基对。让我们先看看P1 引物。一般引物序列中G C 含量一般

27、为 40%60%。而且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随机。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存在。否则P1 引物设计的就不合理。应重新寻找区域设计引物。同时引物之间也不能有互补性,一般一对引物间不应多于4 个连续碱基的互补。引物确定以后,可以对引物进行必要的修饰,例如可以在引物的5端加酶切位点 序列;标记生物素、荧光素、地高辛等,这对扩增的特异性影响不大。但3'端绝对不能进行任何修饰,因为引物的延伸是从3端开始的。这里还需提醒的是 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 3 位, 因为密码子第 3 位易发生简并, 会影响扩增的特异性与效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十条PCR 引物的设计原则: 引物应用核酸系列保守区内设

28、计并具有特异性。 产物不能形成二级结构。 引物长度一般在1530碱基之间。G C含量在40%60%问。 碱基要随机分布。 引物自身不能有连续4 个碱基的互补。 引物之间不能有连续4 个碱基的互补。 引物5'端可以修饰。 引物3'端不可修饰。 引物3'端要避开密码子的第3位。PCR 引物设计的目的是找到一对合适的核苷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扩增模板DNA 序列。如前述,引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 PCR 的特异性与成功与否。对引物的设计不可能有一种包罗万象的规则确保PCR 的成功,但遵循某些原则,则有助于引物的设计。1 .引物的特异性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序列的同源性不要超过70%或有连

29、续8 个互补碱基同源。2 .避开产物的二级结构区某些引物无效的主要原因是引物重复区 DNA 二级结构的影响,选择扩增片段时最好避开二级结构区域。用有关计算机软件可以预测估计mRNA 的稳定二级结构,有助于选择模板。实验表明,待扩区域自由能( G0 )小于58.6lkJ/mol时, 扩增往往不能成功。若不能避开这一区域时,用 7-deaza2'-脱氧GTP取彳t dGTP 对扩增的成功是有帮助的。3 .长度寡核苷酸引物长度为1530bp, 一般为2027mer。 引物的有效长度: Ln=2( G C)( A T , Ln 值不能大于38,因为>38 时,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Taq D

30、NA 聚合酶的最适温度(74 ),不能保证产物的特异性。4 .G C含量G C 含量一般为40%60%。其 Tm 值是寡核苷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条件下,50%寡核苷酸双链解链的温度,有效启动温度, 一般高于 Tm 值 510。若按公式Tm=4(G C) 2(A T)估计引物的Tm值,则有效引物的Tm为5580C , 其 Tm 值最好接近72以使复性条件最佳。5 .碱基础随机分布引物中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是随机的,不要有聚喋吟或聚喀呢的存在。尤其3'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或C,因这样会使引物在G C富集序列区错误引发。6 .引物自身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引物自身会折叠成发夹

31、状结构牙引物本身复性。这种二级结构会因空间位阻而影响引物与模板的复性结合。若用人工判断,引物自身连续互补碱基不能大于3bp。7 .引物之间两引物之间不应不互补性,尤应避免3'端的互补重叠以防引物二聚体的形成。一 对引物间不应多于 4 个连续碱基的同源性或互补性。8 .引物的3端引物的延伸是从3'端开始的,不能进行任何修饰。3端也不能有形成任何二级结 构可能,除在特殊的PCR (AS-PCR)反应中,引物3'端不能发生错配。在标准PCR反应体系中,用2U Taq DNA聚合酶和800 mol/L dNTP(四种dNTP 各 200仙 mol/D 以质粒(103 拷贝)为模

32、板,按 95C, 25s; 55C, 25s; 72C, 1min的循环参数扩增HIV-1 gag基因区的条件下,引物3端错配对扩增产物的影 响是有一定规律的。A : A错配使产量下降至1/20, A : G和C : C错七下降至 1/1000引物A:模板G与引物G:模板A错配对PCR影响是等同的。9 .引物的5端引物的5'端限定着PCR产物的长度,它对扩增特异性影响不大。因此,可以被 修饰而不影响扩增的特异性。引物 5'端修饰包括:加酶切位点;标记生物素、荧 光、地高辛、 Eu3 等;引入蛋白质结合DNA 序列;引入突变位点、插入与缺失突变序列和引入一启动子序列等。10 .密

33、码子的简并如扩增编码区域,引物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3位,因密码子的第3位易发 生简并,会影响扩增特异性与效率。特殊目的的引物设计将在有关章节讨论。 随着人们对引物的认识, 一些引物的计算机设计程序也应运而生,下面将讨论有关引物计算机设计方法引物设计重点考虑因素、设计技巧及引物设计软件推荐urbest发表于 2007-07-14 16:35我最近合成了几十对引物, ,在实战中多多少少有些心得,拿出来给大家分享。我感觉想把引物合成的比较好, 除了前引物和后引物的 Tm 不能相差太大, 我们还要重点考虑以下 因素:1、 GC% GC 含量对于 PCR 反应来说 GC 含量在40% 60% ,一般

34、50%左右比较合适;而对于测序引物和杂交探针来说 GC 含量至少应为50% 。产物中 GC 含量最好大于引物中的 GC 含量。2、 Degeneracy 多义性当设计多义引物时应尽量减少引物多义性,这样会带来更好的特异性,应尽量避免 3 末端的多义性,因为这里即使一个碱基的错配都能阻止引物延伸。3、 3End Stability 3 末端稳定性引物稳定性影响它的错配效率,一条理想的引物应该有一个稳定性较强的 5 末端和相对稳定性较弱的 3 末端。如果引物 3 稳定性强,有可能在即使5 末端不配对的情况下造成错配,形成非特异性扩增条带( secondary bands)。而 3 末端稳定性低的引

35、物较好的原因是在引物发生错配时,由于3 末端不太稳定引物结合不稳定而难以延伸。4、 GC Clamp GC 钳引物与目的位点的有效结合需要有稳定的 5 末端。这一段有较强稳定性的 5 末端称为GC 钳。它保证引物与模板的稳定结合。选择有合适稳定性的引物能在确保不产生非特异性条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退火温度。5、 Secondary Structures 二级结构二级结构是引物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级结构能显著影响反应中能与模板正确结合的引物数量, 发卡结构的存在能限制引物与目的位点的结合能力, 从而降低扩增效率,形成发卡环的引物则不能在PCR 扩增中发挥作用。6、 Hairpin 发卡

36、结构发卡结构的形成是由于引物自身的互补碱基分子内配对造成引物折叠形成的二级结构,并由于发卡结构的形成是分子内的反应,仅仅需要三个连续碱基配对就可以形成。发卡结构的稳定性可以用自由能衡量。自由能大小取决于碱基配对释放的能量以及折叠DNA 形成发卡环所需要的能量,如果自由能值大于0 则该结构不稳定从而不会干扰反应,如果自由能值小于 0 则该结构可以干扰反应。7、 Dimer 二聚体引物之间的配对区域能形成引物二聚体, 它是相同或不同的两条引物之间形成的二级结构。 它造成引物二聚体扩增并减少目的扩增产物, 二聚体可以在序列相同的两条引物或正反向引物之间形成,如果配对区域在3 末端问题会更为严重, 3

37、 末端配对很容易引起引物二聚体扩增。8、 False Priming 错配如果引物可以结合除目的位点外的其他区域, 扩增效率将明显降低目的产物带将减少或出现涂布 ( smear) 。 3 末端连续几个碱基配对形成错配的倾向要高于引物上游区域同样数量的碱基配对,在使用引物设计软件时,您可以分别设定确认为错配的 3 末端或引物全长形 成连续碱基配对的数量。顺便说一下,如果是新手,刚开始接触引物设计,推荐使用 Primer Premier 5.0 ,因为它 界面简单,易学易用;如果你想把引物设计得尽善尽美,公认的首选软件是Oligo ,其次我认为是 DNAstar 。 Oligo 功能强大,所以使用

38、起来就没有Primer Premier 5.0 那么简便。先用Primer Premier 5.0 设计,然后把设计好的引物拿到 Oligo 里去检测这对引物的优劣,我想这 对大多数引物设计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实验心得来自丁香园论坛,查看原帖 分享到网友评论补充一:具体说一下引物中 GC 含量问题引物的 GC 含量一般为 40-60% ,以 45-55 为宜,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引发反应。有一些模板本身的 GC 含量偏低或偏高, 导致引物的 GC 含量不能在上述范围内,这时应尽量使上下游引物的 GC 含量以及 Tm 值保持接近(上下游引物的 GC 含量不能相差太大) ,以有利于退火温度的选择。

39、如果 G-C比例超出,则在引物的 5'端增加As或Ts;而如果A-T比例过高,则同样在5端增加Gs 或 Cs 。但也有认为:原来普遍认为PCR 引物应当有50%的 GC/AT 比率的观点其实是不对的,以人基因组DNA 为模板,用 81%AT 的引物可以产生单一的、专一的、长250bp ,含有70% AT 的产物。完全没有必要复杂地去计算产物和引物的解链温度, PCR 引物的 GC/AT 比率应当等于或高于所要放大的模板的 GC/AT 比。发表于2014-12-18您无权限看这个帖子,您的积分需要大于5 如何获得积分?发表于2014-12-18补充二:b关于自由能问题(如何根据自由能判断

40、引物质量)/b1、AG值(自由能)反映了引物与模板结合的强弱程度。一般情况下,物物白U G值最好呈正弦曲线形状,即5'端和中间A G值较高,而3'端A G值相对较低,且不要超过9 (AG值为负值,这里取绝对值),如此则有利于正确引发反应而可防止错误引发。3的末端双链的A G是02kcal/mol时, PCR 产量几乎达到百分之百,随着其绝对值的增加产量逐渐下降,在 6 时只有 40% 、 到 8 时少于 20%、 而 10 时接近于0。 2、 引物二聚体及发夹结构的能量一般不要超过4.5,否则容易产生引物二聚体带而且会降低引物浓度从而导致PCR 正常反应不能进行,与二聚体相关的一个参数是碱基的分布, 3 端的连续 GGG 或 CCC 会导致错误引发。 二聚体形成 的能值越高越稳定, 越不符合要求。 与二聚体相同,发夹结构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