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及其现代意义_第1页
浅析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及其现代意义_第2页
浅析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及其现代意义_第3页
浅析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及其现代意义_第4页
浅析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及其现代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析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及其现代意义    程永泽摘 要:从法国著名哲学家居友的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中道德生殖理论入手,分析道德生殖理论含义和其现代意义。希望能从道德生殖理论中挖掘出具有现代性意义的理论,启迪和指导我们的现代社会生活。关键词:居友;道德生殖原则;现代意义;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生命哲学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生态哲学,是二十世纪以来应用伦理学专业的讨论热点。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对自身、对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生命哲学和生态哲学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也越发激烈。但生命哲学的诞生早于这些争论。对于生命和环境的争论

2、古已有之,在近代以来,更是有众多的哲学家对此进行了详细深刻的论述,让·马利·居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一、居友其人及其理论让·马利·居友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哲学家,虽然他的一生十分短暂,却开创了法国生命哲学和生命伦理学的先河,是西方生命哲学的一位重要代表。由于生命的短暂,他的一生著述不多,可供后人研究的文献也仅寥寥。但这并不能抹杀其在生命伦理学和生命哲学的重大贡献。居友的主要思想集中于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一书中,书中主要包含两个重要理论,其一是道德生殖原则;其二是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理论。国内外学者对于居友思想的研究并未见相关专著,笔者认为这和他的

3、思想并不能划等号,可能是和他的著述过于单薄而让人无从着手有关。虽然研究居友并未见相关专著,但对于他的道德理论分析却时常散见于各类哲学文献的相关章节,研究生命伦理,或者是后来的生态伦理学,居友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位巨擘,不可能绕开。就国外而言,二十世纪著名生态伦理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曾在自己的著作文化哲学中评价居友的思想,站在文化哲学的立场上,他认为居友的伦理思想是一种文化观,是一种具有乐观主义精神的自然哲学文化观。但同时也认为,居友“也不能令人信服地阐明,最高程度的肯定生命,通过一种存在于失误本质中的悖论,会成为对他人的伦理奉献。”施韦泽认为,居友并不能肯定生命的最高能量就一定能够

4、带来道德的结果,而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若是生命真正具有最高意义上的能量,那么道德就一定产生吗?若最高生命能够生殖道德,那么这种最高道德就一定会存在,然而事实上,这种最高道德就像柏拉图语义中的“至善”,至善存在吗?如果存在,那么是唯一的,还是多元的?其他物种是分有还是模仿这种善?这就回到了善或者说道德的形而上,几乎没有最终的答案。所以,可能受到施韦泽的影响,艾夫·凯勒(f.carrel)对居友的伦理思想进行分析时认为,居友的伦理思想的道德生殖,亦或是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都是对于居友当时所处的社会的一种批判。联想居友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神学的崩塌,理性的胜利并未能给社会带来理想中的乌托邦

5、,反而刺激了人都欲望,物欲横流中,居友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延伸到社会科学领域,这是艾夫·凯勒所认同的。国内研究方面,笔者较为认同万俊人教授对居友伦理思想的分析,万教授认为,居友的伦理思想在哲学层面上是一种非理性、非历史主义的自然主义。这种看法与施韦泽对于居友生命伦理的看法有些相似,却不尽相同。万俊人和施韦泽都同意居友的伦理思想中的自然主义因素,但施韦泽主要是站在文化哲学的立场,主要分析居友生命伦理中的文化哲学意蕴。而万俊人更多的是站在伦理学史的角度,主要评价的是居友的历史贡献,未将其思想展开来分析。而在国内研究居友伦理思想的学者中,把居友思想展开分析的学者当属唐凯麟。唐凯麟在其西方伦理学

6、流派概论这本书中梳理了居友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一书的伦理思想脉络。认为无意识的思想对于生命存在于生命现象的影响,以及生命运动,道德生殖等内容虽忽略了制裁的重要作用,但至少在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当道的当时社会,发掘出非理性的人类主观能动的光辉。综上,学界对于居友的著作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及其个人的伦理观点都有涉猎,并且讨论问题也不仅限于伦理学或生命伦理学范畴,例如施韦泽已经将居友的思想划归到文化哲学范畴,万俊人教授也将居友的思想划归的伦理学史,以历史的角度去评价居友的思想。讨论和争论虽多,但是对于居友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一书中的两个重要命题道德生殖原则和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理论,特别是道德生殖

7、原则学界并没有给予笔者所认为的合理的评价。二、道德生殖原则的含义生命包含维持和扩散的方面,在维持自身生命存在的基础上,在“生命强度越高,扩散越大”的自然冲力作用下,生命的扩散产生了道德。这便是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在道德生殖原则之前,必须有个前提条件,即什么是生命。居友作为生命哲学家,他所理解的生命绝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可以作为生物存在的载体,或是生命存在的载体,但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生命。居友认为,“我们自然本性的主要和经验的事实是,我们是活生生、富有感情并能进行思维的生命。我们曾不得不从中求得行为之原理的正是生命(包括身体和道德两方面)。”这里的生命很明显是相对于仅仅是

8、生命本身的肉体而言,更多的意义是来自于人的情感。对于居友生命的理解,笔者赞同郭强居友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理论探析对于居友生命观的看法。他认为,居友所说的生命“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生命,也指广义的生命,是指在理解生命本质基础上的生命概念,是对生命经验事实基础上做归纳和总结从形而上学层面对生命的说明。”但是,居友所说的生命可能涉及到形而上学层面,但并没有郭强认为的那么高,可能的一种高度是介于实体生命和形上生命之间。因为在居友的文章中,并没有对生命的概念做过多的解释,若直接上升到形上高度,似乎有些脱离居友对于伦理学与实践关系的观点,居友认为的生命本身就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而非形上的高度。对于居友生命伦理

9、观的理解,可以从其道德生殖原则中窥得一二。那么具体的道德生殖原则有哪些呢?居友认为,道德生殖包括,生物生殖,智力生殖,情感和感觉生殖,意志生殖等内容。从这里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居友的生命观,生物生殖属于实体生命所具备的特征,而后面的智力生殖,情感和感觉生殖,意志生殖笔者认为均是居友由第一项生殖引申所得,高于一般实体生命的意义,但并未达到形上高度。 以上的道德生殖原则,认为居友采取的是“满则溢”的理解方式。一如生物生殖一样,其生殖的原因是实体生命在满足自身存在的基本需要后仍有较多的富余,于是类似于一个杯子中所装的水,因为满而溢出,并向未满的杯中扩散。居友认为,实体生命的生殖因此不仅仅只有生物学中的

10、生殖概念,还具有了奉献的道德影子。“居友从习俗伦理到道德责任西方责任伦理思想的现代性变迁这种性生殖或两性生殖开始了世界新的道德阶段,单个生物不再是孤立的,它的重心逐渐改变了它的位置,并将越来越多的改变它的位置。性在道德生活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以感受到居友是站在整体的立场上谈个体伦理,能明显感觉到居友的集体主义观点,分享或扩展由个体向整体扩展,并最终充盈整个群体,最后达到全体的和谐状态。比对生物生殖,智力生殖,情感和感觉生殖,意志生殖都有着类似的生殖方法或途径。对此,居友还认为,无意识的行为才是人类行为的真正根源所在,“我们必须承认,意识只掌握住生命和行为的很有限的一部分。即使那些通过

11、充分意识而达到的行为,其开端或最初的根源一般都在于无声的本能和反射运动。”他认为,人的行为背后不仅仅有意识的支撑还有无意识的支撑。并且推动这些道德生殖的行为往往是无意识的本能和冲动。但是,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漏洞,也是施韦泽曾指出的那样,居友道德生殖原则依赖于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生物活动,但明显是倾向于人性或者说是人的天性本善,而忽略了人性恶的一面。有些人即使是充盈能量也不会降自我的富余能量扩散给他人,或者仅把富余能量传递给对于自己亲近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仅依靠于无意识的本能或冲动应该是不够的,甚至无意识的冲动和本能也有恶的一面。无论居友的理论有何漏洞,其道德生殖和扩散理论依然有其积极意义。所以

12、我们暂且不论其漏洞,而更多考量其积极含义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三、道德生殖的现代意义品味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对活在当下的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首先,是对人道主义理论的一种补充。“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这一句话古已有之,近代为康德进行论证,成为的人道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但从理论上看,它却是错误的。正是康德自己首先意识到这一口号的局限性。所以,他一方面从哲学角度阐述了“人是目的”的内涵,即人是理性存在物,因而人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存在物。另一方面又认为,“不管在一定的关系上是如何可以把人看作为目的,而在不同的关系上,人又是只能列为一种手段”,如果只讲“人是目的”,而不讲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必然要导致对

13、人道主义原则自身的否定。在他看来:“倘若人们不尽其所能,促使他人所可能有的目的得以实现。如果这种看法对我充分地起作用,那么自在目的的主体的目的,一定会尽可能地也成为为我的目的。”但是康德对于人道主义的论证也仅仅是应然,而无法使然。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却可以补充人道主义中的使然部分,做的应然和使然的结合,达到最后的目的实然。其次,是对正义论的一种补充。正义论中,分配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如罗尔斯正义论中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中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但恰好人道主义正好相反,正义论中对于分配方式的探讨太多,如自由优先性原则,无知之幕理论。太多使然,论证了如何分配,却缺少实然

14、即为何要分配的理由。道德生殖中的“满则溢”原则实则可以补充这一理论,和罗尔斯正义论中“最少受惠者获得最大利润”互相补充。那么问题由此产生,为何道德生殖既可以是应然,又可以是使然?这实际上是由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的特性所决定。在一开始道德原则的确立就是应然和使然的结合,是社会运行规律而非人为的创制。这种运行的规律用中国哲学中的一句古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天道为应然,而损和补为使然。所以用道德生殖理论补充以上两种理论,可以说是没有什么不妥。再次,是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道德生殖理论的现代意义无疑是丰富的,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因素,包括国家间贫富差距问题,人与人的贫富差距问题,各类

15、宗教、社会矛盾冲突问题。其问题的根源是资源分配不均和一部分人或国家的过度汲取资源,而解决这种问题,提倡道德生殖理论,减小因资源不均导致的社会问题、运用道德生殖理论缓和社会矛盾。如果能论证其中的合理性,并付诸实施,无疑是道德生殖理论最大是现代意义。一种理论的提出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而哲学理论的提出一定是总结当时的社会环境而产出的精华。学说可能会过时,但学说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经过改造和发展依然可以熠熠生辉。(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注释: 法施韦泽.陈泽环 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32. 法施韦泽.陈泽环 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01. 郭强

16、.居友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探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2. 法施韦泽.陈泽环 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90. 法施韦泽.陈泽环 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3. 德康德.韦卓民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90. 德康德.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83. 美罗尔斯.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3.参考文献:1 郭强.居友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探析.浙江财经学院,20122 (法)施韦泽.陈泽环 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 (德)康德.韦卓民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9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