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第七章力7.1 力(f)1、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意( 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 施力物体 和受力物体 ,且同时存在。(2)单独一个物体 不能产生力的作用。(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 ,也可以发生在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 、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都叫做 运动状态 发生变化。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
2、状 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3、力的单位: 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 大小、方向、作用点 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 受力物体 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力的作用点 ,线段的长表示 力的大小 ,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7.2 弹力1、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2、弹力的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 发生弹性形变。4、
3、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量程和分度值 ,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使用前指针要调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 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 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 , 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7.3 重力 (g )1
4、、产生原因: 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3、重力的大小:又叫 重量(物重)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g = mg其中 g 9.8n/kg , 9.8n/kg 物理意义 :质量为 1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牛顿。重力的大小与 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4、施力物体:地球,重力方向:竖直向下。5、应用:重垂线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作用:检查墙壁是否 竖直, 桌面是否 水平。6、作用点:
5、 重心 ( 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 上。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第八章:力和运动8.1 牛顿第一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 ) ,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 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 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 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4、惯性定义:物体保持 原
6、来运动状态不变 的特性叫惯性性质:惯性是物体 本身固有的 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 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 有关。防止惯性的现象: 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利用惯性的现象: 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 拍打衣服可除尘 。解释现象: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 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 运动状态 ,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 摩擦力 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 而乘客的上身 由于惯性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8.2 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
7、平衡状态。2、平衡力: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受到的力叫 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 同一物体 上的两个力, 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 不受任何力 作用时,物体总保 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平衡状态)。当物体 受平衡力 作用时,物体总 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平衡状态)。当物体 受非平衡力 作用时,物体的 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当物体处于 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
8、或受到平衡力 。当物体处于 非平衡状态 (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 的作用。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7、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牵引力和摩擦力 是一对平衡力。8.3 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 a、物体 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 ;b、 发生相对运动。3、种类: a、滑动摩擦, b、静摩擦, c、滚动摩擦。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
9、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 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6、测量摩擦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摩擦力的大小与 拉力大小 相等。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a、增大压力举例:捏车闸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举例: 鞋底的花纹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a、减少压力举例: 禁止超载b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举例:冰壶运动c、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举例:滚动轴承d、 使两接触面分离举例:加润滑油、气垫船第九章 压强9.1 压强:1、压力定义: 垂直 压在
10、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方向: 垂直于受力面作用点: 作用在受力面上大小:只有当物体在 水平面 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 在数值上相等,有: f = g = mg 但压力并不是总等于重力2、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的大小 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有关。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 的物理量。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公式: p=f/s单位: 帕斯卡( pa)1pa = 1n/m2意义:表示 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 牛顿。增大压强的方法: a增大压力举例: 用力切菜易切断b减小受力面积举例: 磨刀不误砍柴功减小压强的方
11、法 : a 减小压力举例: 车辆行驶要限载b增大受力面积举例: 铁轨铺在路枕上9.2 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 重力 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 流动性 ,对容器侧壁有压强。2、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的 底部 和侧壁有压强 , 液体内部 朝各个方向 都有压强 ; 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 深度 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液体压强的公式:pgh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 液体的密度 和液体的深度 有关,而与液体的 体积、质量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 。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
12、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 必须先由公式 pgh 算出压强,再由公式p=f/s, 得到压力f=ps 。4、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特点: 连通器里的液体 不流动 时, 各容器中的 液面总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应用举例 :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9.3 大气压强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简称大气压。2、产生原因:气体 受到重力 ,且有 流动性 ,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4、首次准确测出
13、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 产生的压强,即 p0=1.013105pa ,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 105帕斯卡 ,约支持 10m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 米内, 每升高 10m ,大气压就减小 100pa;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响。6、气压计和种类: 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 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8、液体的沸点随 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 (应用:高压锅)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物理学中把具有 流动性 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 流体 。2、在气体和液体中, 流速越
14、大的位置,压强越小。3、应用: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在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第十章浮力10.1 浮力( f浮)1、定义: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2、浮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上 的。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 (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和液体的密度 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10.2 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
15、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 ;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 (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 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3-g2 。2、内容: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3、公式 :f浮=g排=液gv排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 液体的密度 、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与物体的 其它因素无关 无关。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状态f浮与 g物v排与 v物对实心物体 物与 液上浮f
16、浮g物v排=v物物液悬浮f浮g物物=液漂浮f浮g物v排v物物液2、浮力的应用轮船是采用 空心 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潜水艇是靠 改变自身的重力 来实现上浮或下潜。气球和飞艇是靠 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密度计是 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压力差法: f浮=f向上-f向下称量法: 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漂浮悬浮法: f浮=g物阿基米德法: f浮=g
17、排=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11.1 功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2、功包含的 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 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4、功的计算公式:w=fs用 f 表示力,单位是牛( n) ,用 s 表示距离,单位是米( m ) ,功的符号是 w ,单位是牛 ?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1j = 1n?m 。5、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
18、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gh;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6、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 而直接用手 ) 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7、当不考虑摩擦、机械自身重等因素时,人们利用机械所做的功(fs)等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 ) ,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也是最简单的情况。11.2 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定义: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计算公式:p = wt = fv其中w代表功,单位是焦( j) ;t代表时间,单位是秒( s) ;f 代表拉力,单位是牛( s) ;v 代表速度,单位是 m/s;p代表
19、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4、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 ) 、千瓦( kw )1w=1j/s、1kw=103w 。11.3 动能和势能1、能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 ,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2、动能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 物体的 质量 和物体 运动的速度 质量相同的物体, 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 匀速运动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
20、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 动能不变。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是否在运动 。3、势能:包括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4、重力势能:定义: 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 高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被举得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一般认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位置升高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增大,位置降低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降低,还是加速降低,或减速降低,只要是降低)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变且质量一定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5、弹性势能:定义: 物
21、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 (对同一个弹性物体而言) 。对同一弹簧或同一橡皮筋来讲( 在一定弹性范围内 ) 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的 标志: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 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存储着的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也就是说机械能是守恒 的。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
22、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4、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2.1 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2、五要素: 一点、二力、两力臂 。“一点”即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 “o ”表示。“二力”即 动力 和阻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动力是
23、使杠杆转动 的力,一般用 “f1”表示,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 的力,一般用 “f2”表示。“两力臂”即 动力臂 和阻力臂 ,动力臂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阻力臂即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2”表示。 )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4、杠杆的应用省力杠杆: l1l2,f1f2(省力费距离,如: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 l1l2,f1f2(费力省距离,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 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
24、离, 能改变力的方向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 天平. 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12.2 滑轮1、滑轮是变形的杠杆。2、定滑轮:定义: 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实质: 等臂杠杆 。特点:使用定滑轮 不能省力 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物。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 vf)=重物移动的距离 sg(或速度 vg)3、动滑轮:定义: 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 倍的省力杠杆。特点:使用动滑轮 能省一半的力 ,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12fg物
25、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 vg)4、滑轮组定义: 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1fgn物。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ggnf动物()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 ”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12.3 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 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 (提升重物) w总w额=w总斜面: w有用gh2、额外功:
26、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 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 w额fl3、总功:定义: 有用功 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w有用斜面: w总fl +gh fl4、机械效率: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公式:=ww有用总斜面:=ghfl定滑轮:=ghghgfsfhf动滑轮:=22ghghgfsfhf滑轮组:=ghghgfsfnhnf5、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 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6、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7、机械效率的测量:(1)原理:
27、=wghwfs有用总(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 、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 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4)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5)结论: 影响 滑轮组 机械效率高低 的主要因素 有: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8、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初二物理下册实验汇总一、牛顿第一定律1. 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假设,是实验事
28、实,是实验推论b都是实验事实c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d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2)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和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3)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4)由图示可知, 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_,速度减小得越。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这个力改变了小车的。(5) 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这种探究方法叫法。二、二力平衡1在探
29、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_。(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 利用了定滑轮能够 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 _来改变 f1和 f2的大小。(3) 保持 f1与 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下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_ 。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1)图 a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目的
30、是(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图b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a 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 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5)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答出一条即可)三、探究摩擦力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31、中。(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上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运动,根据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你的理由是:。(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滑轮滑轮细细(4)由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由图中乙、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 _。(5)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接触面积
32、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2.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图中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1) 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方向做运动。(2)比较 ( 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3)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4)图( 乙) 、( 丙) 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相同,可得到的结论是。3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
33、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这种探究方法叫法。又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表现出来。这种探究方法叫法。(2)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法。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1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块海绵(如沙发垫)、一个方凳、一个铁锤(或其他重物),进行如下实验: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如图a;在凳上加一铁锤,如图b;将凳面改为
34、朝下放在海绵上, 并加上铁锤,如图 c 。根据小明作法及图中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而不是其它像木板之类的材料?。(2)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_ _表现出来的本实验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是。(3)由图 a和 b可得结论:。(4)由图 b和 c可得结论:(5)小明将方凳和铁锤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乙所示,比较甲、乙两种情况后,小明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请对此结论作出简要评价_ 。2小明同学利用 a、b 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比较甲、乙两图所
35、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 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五、液体压强1. 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a)所示的情景 .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大气压 (填 “大于” 、“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a将此
36、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 b)所示的检查 .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_ 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 d)所示 . 他发现图( d)中 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 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 2.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图中各图所示的操作。(1)比较图中代号为、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
37、比较、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3)比较 a、d、e三个图,可以看出:。六、浮力1、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 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 ,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填序号)(2)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n 。(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g 取 10 nkg) ;(5)该实验在探究过程中使用了_ 法进行实验。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
38、,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1)铁块从位置 123 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从位置 34 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是正确的,猜想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
39、关。简要写出你的实验验证的方法4、在研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实验中,某同学依次进行了如图 a、b、c、d 四次测量。(1)在四次测量中,图示是测量空桶重力的;能够证实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的是两个图示的两次测量;能够直接求得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是图示的两次测量;(2)要证实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需要分析比较图示和图示的两组测量数据。5、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地面与烧杯底面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 f 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 变化的图像。(1)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n (2)圆柱体浸没在水
40、中时,受到的浮力为n (3)分析图像bc 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没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填“大”或“小”)(3)分析图像cd 段,可得结论:同一物体,浸没在同一个液体中时,浮力大小跟深度填“有关”或“无关” 七、动能和势能1. 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张林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钢球从同一光滑斜面上静止滚下,撞击水平板上的木块。(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的大小来间接判断物体动能的大小。这种探究方法叫法。( 2) 让 同 一 钢 球 沿 斜 面 的 不 同 高 度 静 止 滚 下 撞 击 水 平 板 上 的 木 块 , 这 是 控 制 了相同,目的
41、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的关系。(3)为了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该让质量的钢球沿斜面静止滚下撞击水平板上的木块。(4)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 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_有关. 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_有关. 请例举一个与本实验方法相同的实验:。2. 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关系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选填“ a”或“ b”)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选填“碰前 a”、“碰后 a”、“碰前 b”或“碰后 b”)的速
42、度,它是通过(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选填“物体 a”或“物体 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为了将水平面上的木块撞得更远,他可采用的办法是()(甲)(乙)(丙)a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换一个质量较小的钢球b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换一个质量较大的钢球c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降低钢球离地面的高度d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增加斜面的倾角理由:。3. 如图为重物打木桩的示意图,把相同的三个木桩甲、乙、丙插入沙中同一深度,让同一重物从不同高度打击甲、乙,再用较大质量的重物(与打击甲的重物同高度)打击丙,木桩被打入沙中不同深度(1)比较甲和乙
43、,说明,(2 比较甲和丙,说明。4如图是每隔 0.1s 拍摄到的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的图片(不计下落时阻力),由图可获得一些信息(1)请写出一条信息:(2)假设木球和铁球着地时打在沙坑里,球能将沙坑打得更深,理由是:。(4)在此探究过程中你采取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至少写出两条):。5. 小明学习重力势能知识后,为了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让三个不同质量金属块多次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落下,并测出金属块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金属块下落高度和木桩下陷深度数据记录在表中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回答:(1)金属块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能;(2) 同一金
44、属块在不同高度下落后打击木桩在沙中下陷深度不同,表明重力势能跟有关(3)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金属块a、b、c质量大小关系是。6. 小鹭想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利用一段弹簧、光滑轨道、物块a和 b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用物块将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释放,物块沿轨道向左滑行,最高可冲到光滑斜面虚框处(1)实验时可通过观察同一滑块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大小(2)比较如图( a)、( b)两个实验可以初步得出,弹簧的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3)若物块冲上斜面的最大高度ha=hchb,弹性形变的大小 lalb=lc,则物块达到最高处所具有的重力势能 ea、eb、ec的大小关系是八、定滑轮
45、和动滑轮特点1. 如右图是小海同学 “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 ” 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分析: (1)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 (5)在探究定滑轮时,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其理
46、由是。(6)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上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 大于物重g 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7)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你还发现什么规律?(说明分析或计算什么,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一个即可) 九、杠杠平衡条件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 _边(填“左”或“右”)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2)实验中共有 6 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 2 格的 a处挂了 3 个钩码,如右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47、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 _。次数钩码重g/n 钩码升高高度 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甲0.98 0.2 0.98 0.2 乙0.98 0.2 1.02 0.2 丙0.98 0.2 0.55 0.4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 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 . 这样做的目的是 _ _。2. 吴刚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 实验前, 杠杆停在图甲所示的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将右端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吴刚同学进行的三次实验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你认为这个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实验过程中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 ;(3)在图乙( b)装置的左右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杠杆端(选填“左”或“右” )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只需将右边的钩码移至第格。(4)若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拉力的力臂,测力计的示数。(均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十、机械效率1.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旋挖桩的合同范本
- 2024版电子竞技团队组建与运营合同
- 2024年食用油采购协议
- 2024年适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研发合同
- 2024年股权投资合同的投资金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期限
- 2024年航天器部件研发与生产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建筑材料绿色生产技术转移合同3篇
- 2024年度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人员派遣合同3篇
- 2025年度汽车4S店销售合同附带车辆安全性能检测服务3篇
- 2024年高端装备制造技术许可合同标的及相关义务
- 酒店前台员工规章制度
- 医院食堂改进方案及措施(2篇)
- 心内科进修汇报
- 视觉传达设计教资面试
- 三创赛获奖-非遗文化创新创业计划书
- MOOC 土地经济学-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代驾服务雇佣合同
- 慢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1
- 农村住房质量安全
- JTG D70-2-201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
- 质量改进措施及提升计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