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统计知识的的进一步扩充,又是今后学生进一步会学习统计的基础。组织比赛是以生活中的情境为题材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二、说学生分析 我班的学生对统计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好奇、好动、求知欲强,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注意力不能持久,因此

2、,教学时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自始至终,兴趣深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与思考的习惯,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说教学准备 课件、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水彩笔。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分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课间活动入手,创设了组织比赛

3、的情境,新课开始,我为学生播放这样一段录像,学生在操场上正在进行拍球、踢毽子、跳绳、丢沙包这四项活动。教师提议:我们班想在这四项活动中选择其中的一项来组织比赛,你们说组织哪一项比赛好呢?这时学生会各抒已见,想法不一。教师及时引出问题:大家的意见不统一,你们说该怎么办呢?利用这一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领悟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统计哪一项比赛的同学最多,然后才能作出决定。 设计意图:统计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可以统计的素材也很多。教材中提供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但如果选择学生喜欢的喜欢的事物,他们会更感兴趣。因此我选择组织什么比赛作为统计素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思想,又让学

4、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体验。 在此环节上我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去自主构建知识的形成体系。 我将这一环节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自主探索,合作体验 当同学们提出,要想知道组织哪一项比赛,必须统计大家的意见,那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呢?这时学生就会交流各自的调查方法,他们可能会想到:举手表决、问一问、站走来等多种方法,只要方法合理,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有顺序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统计,并将调查结果填在调查单内在小组内展示,这时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自己去感悟、体验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统计时应

5、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步:整理数据,绘制统计图 先是小组汇报,使学生体会到统计图可以将调查的结果更清楚的表示出来,同时也为象形统计图向条形统计图过渡做好铺垫。教师出示一张统计图,指出今天,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式涂颜色来绘制统计图,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样举颜色呢?学生已经有了绘制象形的基础,所以他们会很快得出一格代表一人的制图方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手中的统计图中涂一涂,制成条形统计图。全班展示,开展互评。 第三步:绘制全班统计图,解决问题。 在各组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来完成全班统计图。我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后进行二方面的思考:1、在统计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

6、问题?2、根据图中的情况,你认为我们班应该组织哪项比赛?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根据信息做出决策和预测的能力。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经历并初步体验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通过数、涂、填,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这也是本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给学生什么要比怎样教更为重要。所以我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环节:应用实践,提高认识。 我抓住学生喜爱吃小食品这一心理,为学生选择了四种食品有饼干、薯片、巧克力、棒棒糖作为比赛的奖品,开展“统计最喜爱的食品”这一活动,将数学与孩子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

7、供实践、应用的机会,使他们进一步体验统计的过程,强化统计的思想。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我请学生统计全班同学最喜欢的食品,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平台,学生体会到收集数据的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学生自主选择记录方法来统计,经历了初步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学生在分析统计数据的过程中,积累了统计活动的经验,发展了统计观念,真正体会到了统计的必要性。 第四环节: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欣赏一下常见的几种统计图,然后再把统计知识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统计,我们的生活是高不开统计的,请同学们到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儿用到了统计的知识。 设计意图

8、: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统计问题,由课内的应该拓展到课的实践,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效果预测 本课以学生参与统计活动为主线,学生在“数一数” 、“涂一涂” 、“填一填”和“说一说”的过程中,探索了统计的方法;在实践与探索中提高了学习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 (一)学前准备 1.口算32+5 70-60 78-6

9、39-426+3 88-5 30+20 83+6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吃害虫。(揭题板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2.师:青蛙妈妈说:“我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听了它们的话,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生1:两

10、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师边听边整理计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

11、,探究算法 师: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2)汇报交流。(3)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4.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师:56-30=?该怎样计算?(教学过程与56+30相同。) (四)实践运用,内化新知 1.趣味游戏,练一练第3题。 2.同学们,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是怎么回事?大家瞧!(出示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告诉学生啄木鸟也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3.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为慰劳它们

12、,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跳水比赛。看,多热闹呀!(课件) 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生:有38只青蛙。 师:忙了一天,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 (五)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现在请听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

13、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 (1)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红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2)学生自由发言 问:多买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1) 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红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2)统计,制成统计图 (3)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同学。 2、喜欢( )颜色的人最多?喜欢( )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

14、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 )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动画片体育比赛 电影 新闻 做一次统计 四、总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第3031页,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 1、 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 小棒 口算

15、卡片 挂图 教学措施: 1、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操作,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操作活动抽象出比多比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节电池) 生:电池 师:准确地说这是节用完了电能的电池,可以说它现在就是一件“废品”。 板书:废品 师:你们知道吗?废电池中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少掌柜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师:再看老师的手里又拿了什么?(出示塑料饮料瓶子)。 生:塑料饮料瓶子)。 师:这也是“废品”。 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

16、的生长有影响。 师: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生想一想。 生:回收 师:很好。(再板书“回收”。)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 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如果学生提出的是两步解答的,就放到问题银行。)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

17、的小棒摆一摆吧。 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 生:先摆小林的23个,小红的比小林多6个,就再摆6个,结果小红就是23加上6个共29个,算式是23+6=29(个)。 用小棒摆一摆小青收集数量 说出是怎样摆的,小青有多少个。 (因为23-4是退位减法,学生能用小棒摆出结果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 1、练习“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两个盒子。(里面已经放好了花生米。每个盒子里各有一张纸条)。找两个学生到盒子前。 分别读出两个盒子里的信息。 生听、用心记下纸条上给出的信息。 其一:我的盒子里放了42粒花生米 其二:我的盒子里放的比他的多6粒。 你能提出什么

18、数学问题? 提出:第二个盒子里有多少粒花生米? 引导解答。 用小棒摆一摆。再列式计算。 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 2、练习“练一练”的第二题。 用一只好看的“千纸鹤”引入。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生:千纸鹤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送一只千纸鹤就是送一份祝福,笑笑和淘气正在折呢!看看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黑板出示问题:淘气折了37只千纸鹤。笑笑再折12只就与淘气折的一样多。 笑笑折了多少只? 学生理解题,讨论,说一说怎样解答。 然后写下来,并解答出来。 3、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第3题。 4、完成第4题: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 做完后集体订

19、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

20、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别这几种图形。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体会“面由体来”。 教学准备 : 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教学

21、过程 : 一、 谈话导入课题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节课。为了给大家上一节丰富有趣的课,我做了许多准备,同时也让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东西。我来看一看大家准备得怎么样,把你们准备好的图形和白纸放在桌子上。看来大家很认真的对待这节课。那,有信心把这节课的知识学好吗,能做到认真倾听老师的话吗,能做到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吗,能做到积极举手发言吗。好,那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图形,板书课题。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a、师:大家看老师准备的这些图形(展示立体图形模型),你能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吗?找什么?板书立体图形。 学生观察,发现、回答讲台上的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依

22、次板书。 师:再来看看,这种陌生图形又叫做什么呢? (这是一个新的图形,这种图形我们叫它三棱柱) 师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 来看老师变个魔术,师展示长方体拆开6个面。看清楚了吗,我现在变得是什么图形,(长方体)再看一遍。这个长方体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由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6个面组成。 师:我们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 师:那请拿起桌面上的长方体,用你们的小手去找一找这6个面。 学生摸模型。 说一说,这个面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滑滑的平平的。 2、做一做 提问怎么将平面图形展示在纸上 师:你们都已经把长方体的面找出来了,现在有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不拆开这个长方体,

23、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呢?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说一说能怎么做。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印、方法),对于印可以教师演示。 当学生提出描,让生上台在黑板上演示。接着提问有没有其他方法,学生说不出,则老师自行演示印的方法。 自主将平面图形画在纸上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生:想。 师:那好,动手之前有几个要求。 1、 数一数你从一个立体图形上得到了几个面 2、 想一想你画的面是通过哪些图形得到的。 能做到要求吗,现在,开始动手。有需要帮助可以让同桌帮忙。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3、汇报交流(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