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三明市人民政府2009年12月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和形势2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2第二节土地利用成效及存在问题7第三节机遇和挑战10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原则13第一节指导思想13第二节规划原则14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任务15第一节 城市发展定位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15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16第三节 土地利用目标17第四节土地利用的主要任务20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21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1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2324第五章 土地利用分区与管制第一节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24第二节 土地利用政策分区28第六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3
2、1第一节严格控制耕地数量减少31第二节不断提高耕地质量32第三节 科学调整划定基本农田32第四节 优化农用地内部结构34第七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35第一节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35第二节着力强化发展中心功能35第三节适度整合园区资源,提升工业用地效率36第四节有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供给38第五节稳步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41第八章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挖掘耕地后备资源42第一节 土地整理42第二节 土地开发44第三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45第九章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47第一节重点保障基础生态用地47第二节加强国土资源综合整治48第三节推行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48第十章 县(市、区)土
3、地利用49第一节县(市、区)土地利用原则49第二节 县(市、区)主要规划指标分解50第一章规划实施的措施50第一节加强规划宣传,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50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行政保障措施51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经济保障措施52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措施53第五节健全土地管理机制切实贯彻国家土地政策53附表各县(市、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规划指标.55 附表2:各县(市、区)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公顷)55附表3:各县(市、区)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亩)56附表4:各县(市、区)新增建设用地、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 扌旨标56附表5:各县(市、区)补充耕地和建设用地整理规划指标57
4、附表6:各县(市、区)园地规划指标57附表7:各县(市、区)林地规划指标58附表&2005年三明市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表59 冃ij 吞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 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 保护,促进区域经济乂好乂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 法、福建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海峡西岸经济 区建设纲要和三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 制三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耍阐明规划期内三明市土地利用战略,明确土地利用 的主要冃标、任务和政策,引导全
5、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 划担负着落实省级规划方针政策和指导县级规划落实的重要任务, 兼有宏观调控与微观实施的双重功能,具有政策性、结构性和空间性 的特点,是统筹三明市域土地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实施省级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的必耍环节,是编制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落实土地用 途管制的依据。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以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 为规划目标年。规划范围为整个三明市行政辖区范围内全部土地,面积22929平方公里。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和形势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一、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三明市土地总面积 2292878. 7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21
6、6547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94. 4%;建设用地面积54952. 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4 %;未利用 地面积72446. 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 2 % (表1)。各县(市、区) 土地利用现状见附表8。(-)农用地全市农用地而积216547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4.4%。1、耕地全市耕地面积188725. 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8.2%。在耕地屮, 水田面积177624. 9公顷、水浇地面积1136. 6公顷、旱地面积9964. 0 公顷,分别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94.1%、0.6%、5. 3%o从各区县看,耕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超过10%的县有宁化、 尤溪、大山等县,耕地面积
7、分别为32478. 9公顷、26837. 4公顷、 20117. 7公顷和,分别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7. 2%. 14.2%、10.7%。 耕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在10-8%之间的县市有永安、沙县和建宁 等县市,耕地面积为18685. 1公顷、15979.6公顷和15130. 5公顷, 分别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9.9%、8.5%和8. 0%o将乐、清流、明溪、 泰宁、三元和梅列等县区耕地占全市耕地面积的比重低于8. 0%,耕 地面积分别为14018.8公顷、13287. 0公顷、12858. 6公顷、11922.2 公顷、5325. 8公顷和2083. 9公顷,分别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 4%
8、、 7.0%、6.8%、6.3%、2.8%、1. 1%。2、园地全市园地面积47475. 6公顷,占土地总血积2.1%。园地主要分布在永安、尤溪、沙县和建宁等县市,园地面积分 别为6810.8公顷、6809. 3公顷、6162.8公顷和5023. 8公顷,分別 占全市园地总面积的14. 3%、14. 3%、11. 2%和10. 6%o3、林地全市林地面积1866458.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81.4%。其中有 林地面积1666273. 0公顷、灌木林地面积9834. 1公顷、其他林地面 积190351.3公顷,分别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89.3%、0. 5%和10.2%。林地主要分布在尤溪、永安、将
9、乐和宁化等县市,林地面积分 别为 279918. 5 公顷、245490. 2 公顷、192852. 3 公顷和 176670. 1 公 顷,分别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15.0%、13. 2%. 10. 3%和9.5%。4、草地全市草地而积142. 7公顷。其中天然草地面积37. 3公顷、人工 草地105. 4公顷,分别占全市草地总面积的26. 1%和73. 9%o草地主要分布在大田、清流和沙县,草地面积分别为64.1公顷、41.3公顷和37.3公顷,分别占全市草地总面积的44.9%、28.9%和26. 2%o5、其他农用地全市其他农用地面积62677. 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7%。其中 设施农
10、用地10. 9公顷、农村道路5667. 4公顷、坑塘水面2074. 5公 顷、农田水利用地7631.8公顷、田坎47092. 7公顷,分别占全市其 他农用地总面积的0. 02%. 9.0%、3.6%、12. 2%和75. 1%。其他农用地以田坎为主。田坎主要集中分布在尤溪和大田。平 均田坎系数(田坎总面积/耕地总面积)大说明耕地坡度大,田坎所 占的比重高。平均田坎系数大于0. 30的县有尤溪和大田等县,平均 山坎系数分别为0. 40和0. 32o平均山坎系数在0. 30-0. 25的县区有 梅列、三元、明溪和泰宁等区县,平均田坎系数分别为0. 28. 0. 26. 0.25和0. 25o平均田
11、坎系数在0. 25-0. 20的县市有将乐、建宁、沙 县和永安等市县,平均田坎系数分别为0. 22. 0.22、0.22和0.21。 平均田坎系数小于0. 2的县有宁化和清流等县,平均田坎系数分别为 0. 19 和 0. 14o(二)建设用地建设用地面积54952. 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4%。1、城乡建设用地全市城乡建设用地35436. 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64.5%。其中 城市用地面积2103.7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5.9%;建制镇用 地4041.8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1.4%;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23101.0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65. 2%;独立建设用地6189.7
12、 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17.5%。城乡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沙县、梅列、三元、永安一线,以及 东南部的大田和宁化。城乡建设用地占区域土地面积比重比较高的县 市区分别是梅列、三元、沙县、宁化、永安和大田,城乡建设用地占 区域土地面积的比重分别4. 1%、2.4%、2.2%、1.9%、1.8%和1.8%。2、交通水利用地全市交通水利用地面积18052.3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 32.9%o其中铁路用地275.9公顷、公路用地9870. 7公顷、机场用地 93.4公顷、港口码头用地2. 3公顷、水库水面7643. 6公顷、水工建 筑用地166. 3公顷,分别占交通水利用地总面积的1. 5%、547%、0
13、5%、 0.01%、42. 3%和 0.9%。交通用地主要集中在沙县、梅列、泰宁和尤溪。交通用地密度 (交通用地/土地总面积)分别为1.02%、0.91%、0. 57%和0.53%。水利用地主要分布在泰宁、永安和尤溪,水利用地占土地面积 比重分别为1. 39%、0. 52%和0. 44%o3、其他建设用地全市其他建设用地1464. 2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 7%o其他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沙县、永安、将乐和梅列,其他建设 用地面积分别为517.6公顷、501.4公顷、137.0公顷和88. 5公顷, 分别占全市其他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5.3%、34.2%、9.4%和6.0%。(三)未利用地全市
14、未利用地面积72446. 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 2%。其中水 域19233. 4公顷、滩涂沼泽4568. 7公顷、自然保留地48644. 3公顷, 分别占全市未利用地总面积的26. 5%. 6.3%、67.1%。全市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宁化、尤溪、永安和大田,未利用地面积分别为10719. 9公顷、8773. 9公顷、8689. 9公顷和8686. 4公顷分别占全市未利用地总面积的14. 8%、12. 1%、12. 0%和12. 0%0表1三明市土地利用现状表(2005年)土地类型面积(公顷)面积(亩)比重(%)农用地小计2165479.632482193.794.4耕地188725. 52
15、830883. 28.2园地47475. 6712134.02. 1林地1866458.427996876. 181.4草地142.72140.00.0其他农用地62677. 4940160.42.7建设用地小计54952. 7824290. 42.4城乡建设 川地小计35436. 1531542.01. 5城市用地2103. 731555.50. 1建制镇川地4041.860626. 50.2农村居民点23101.0346514.61.0独立建设用地6189. 792845. 40.3交通水利川地18052. 3270784. 70.8其他建设川地1464. 221963. 70. 1未利用
16、地72446.41086696.63. 2土地总面积2292878. 734393180.7100.0二、土地资源特点1、地貌类型多样,山多平地少三明位于闽西北山区,境内多山,地貌类型丰富多样,以丘陵山地为主。全市土地总面积229287& 7公顷,其中地形坡度在0-8。土地面积697813.0公顷,占土地总而积的30. 4%; 8-15° 土地而积 465394. 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 3%; 15-25° 土地面积816310.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 6%;大于25° 土地面积313360. 7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13. 7%o占全市土地
17、总面积69. 6%的土地的地形坡度都 大于8。,山多平地少。多山的地貌类型既增加城市土地开发的成木, 也对农业土地开发带来影响。2、农用地多,但耕地比重低全市农用地面积216547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4.4%。农 用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6. 8%o但农用地以 林地为主,全市林地而积1866458. 4公顷,占农用地而积的86.2%。 而全市耕地面积18872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8. 2%,耕地占土地血 积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0. 9%o全市人均耕地面积0. 07公顷,虽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耕地 0. 038公顷,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 09公顷,仅相当
18、于全国平均水 平的77. 7%o3、城乡建设用地沿河谷分布,建设用地空间紧张受地形条件的影响,三明市城乡建设用地大多沿河谷呈串珠状 分布,是典型的“河谷型”城市,城市发展具有“河谷型”城市发展 的基本特征。即:(1)地形对城乡用地发展格局的强烈限制导致城乡 随地形而布局;(2)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成为群组形态,目前具有 明显的组团特征,多中心结构是城市用地空间发展的趋势和方向;(3) 城乡用地布局独特,层次明显,立体感强。(4)山多平地少,建设用 地空间紧张。第二节土地利用成效及存在问题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实施以来,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 快速发展,各类用地需求快速增长,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大
19、。三明市 通过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的控制和引导,实施 土地用途管制等一系列的措施,妥善处理土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 关系,土地利用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土地利用成效1、建立健全各项用地制度,规范了用地审批程序建立健全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为主要依据 的用地审批新制度,包括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规划调整听证制度、 年度用地计划制度、项目用地会审制度、建设项目用地报备制度。改 变了传统的用地观念,增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先导的用地意识。2、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的保护三明市1996年耕地面积为191200公顷,2005年耕地面积为 188700公顷,已基本实现上
20、轮规划保护目标,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 速发展的阶段,耕地面积保持稳定,全面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上轮规 划2010年基本农山163300公顷,2005年基本农山163900公顷,基 本农田得到严格保护。3、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日趋成熟,基础设施用地得到保障,建设 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商业、居住以及工业等经营性用地的取得纳入招拍挂公开出让 轨道,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领域不断扩大,市场功能不断完善。福 银高速、三泉高速、街面电站等重点工程项目用地和城市基础设施用 地得到保障。中心城市和各县城镇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功能不断完善,建 设用地地均二、三产业总产值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建设用地地 均二
21、、三产业总产值为36. 3万元/公顷,2005年提高到了 53.7万元 /公顷,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4、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稳步推进,有效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建立完善了建设占用耕地补充责任、资金保障和规范化的土地 整理复垦开发机制,人力推进以土地整理为重点的补充耕地模式,积 极稳妥地推进土地开发复垦,及时补充耕地,全面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1997-2005年,全市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645公顷。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用地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河谷盆地是三明市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也是三明市优质耕地 分布的区域。人类对土地的开发总是先发生在开发条件好的地区
22、,在 空间上表现为城市、城镇、村庄沿河谷盆地呈串珠状分布。优质耕地 和城乡居民点分布位于同一地形部位,用地矛盾异常突出。三明位于闽江源头,武夷山东坡与戴云山西坡z间,山地比重 大,坡度大于15度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接近50%,泥石流、 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山多平地少,耕地资源总量少,后备资源严重 不足。2、中心城市规模弱小,缺乏区域带动作用2005年屮心城市城镇人口占全市城镇人口的比重仅为24%,屮 心城市城镇工矿用地占全市城镇工矿用地的比重仅为17%o三明中心 城市的城市首位度是1.23,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偏低,直接影响到对 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作用。中心城市规模弱小,缺乏区域带动作用。3
23、. 交通系统有待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用地比重低三明市交通系统已经形成了以鹰厦铁路、福银高速公路、三泉 高速公路以及国省道为骨架运输网络系统。但交通以单一的陆路交通 为主,但缺乏快速便捷的空中交通、运费低廉大进大岀的水运系统以 及管道运输系统,基础设施不足仍然是经济发展重要制约因素。2005年三明市交通用地面积10242. 5公顷,交通用地占土地面 积的比重仅为0. 45%,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 54%o三明交通基 础设施落后,道路等级偏低,交通基础设施用地比重低。4、城镇用地集约紧张,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散低效。城镇用地高度集约,用地紧张。三明市区人均城镇用地78. 8平 方米/人、尤溪人均城
24、镇用地85. 5平方米/人。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 地面积23100公顷,全市平均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147平方米/人。 农村居民点图斑数80985个,人口 157万。平均每个农村居民点面积 0.3公顷(约5亩),平均每个居民点住20个人(5-7户),农村居民 点用地十分分散。而与城镇用地集约紧张相比,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散 低效。第三节机遇和挑战未来15年是三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既 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这一时期三明市人均地区 生产总值将跨过2000美元,预计2010年将向3000美元迈进,2020 年将超过5000美元。这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
25、 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吋期,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的时 期。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三明市的发展条件,未来15年三明市将 同时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困难和挑战1、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形势更加严峻未来15年是三明市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 提高,对土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压力增大, 具体表现在:一是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和交通出行的愿望和需求增加, 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副食品和生态环境的用地需 求不断增加。这些需求的增加都需要增加土地,特别是耕地的供给, 使得原本非常紧张的耕地资源保护形势更加严峻。2、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
26、高三明市经济总量、效益和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 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呈扩大趋势。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工业化进程不 够快,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对资源的依赖性强, 这一系列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在土地上的投影则表现为土地集约利用 水平有待提高,土地利用结构有待优化。另外,在未来15年,随着 覆盖全省和全市的高速公路网和高速铁路网的兴建和完善,重大能源 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以及新农村的建设,各项非农 建设用地需求刚性增长,建设用地供给压力日益加大。3、耕地补充任务重,补充耕地规划目标实现难度大规划期内省级规划下达三明市建设占用耕地指标5027公顷,通 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27、补充耕地12000公顷,补充耕地任务是建设占用 耕地指标2. 4倍,耕地补充的任务量远超过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耕 地补充任务重,补充耕地规划冃标实现难度大。二、发展机遇1、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为土地科学管理指明了方向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全社会保护资源意识进一步提高,保护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自觉行 动,有利于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 作用,实现各行各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的 协调,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2、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技术进步为三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随着台湾海峡局势趋于平稳及两岸三通,经济
28、文化联系更加密切,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步伐加快,福建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 长极,有利于三明市在融入全省发展人局中争取更人作为,促进贸易 增长和技术不断进步;加快三明发展的整体思路不断完善并已经在实 践中取得积极成效,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将使三明 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土地利用效益的将进一步提高。3、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三明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提供了思面临良好发展机遇,三明市对全市空间发展进行科学的思考,本着优化城乡布局,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考虑, 提出了 “强化主轴、壮大两翼、块状推进、连片发展”的城市发展格 局,突破行政区划局限,整合区内资源,密切区域合作,合理
29、布局产 业,理顺利益关系,实现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思 路的提出,为全市用地布局指明了发展方向,通过本轮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具体落实,将为全市迎接机遇和挑战打f 坚实基础,对推动全市新型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4、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规范土地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土地使用制度的不断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土 地监管机制不断强化,社会各界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认识的不断增 强,为规范社会各界土地利用行为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规范土地管 理提供制度保障。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原则第一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 发展观,坚持严
30、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根本方针,坚持“在 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遵循“五个统筹”要求,全面落 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供应总量宏观调控体系,协调土 地资源利用在各区域、部门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 局,提高土地资源对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依据 三明市在福建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本市的实际状况,疋 确处理新时期各项事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坚持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相统一、坚持开发利用与 节约集约用地并举、坚持资源开发与整治保护相协调,大力提倡生态 文明,统筹协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近远期z间的各业用地
31、需求,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以促进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 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海峡西岸 建设成为两个“先行区”的发展要求。第二节规划原则本规划编制和实施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保护耕地原则从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严格 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执行耕 地占补平衡制度,努力提高耕地质量。2、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目标,立足三明市情,着眼未来,把 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各项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严格控制用地标 准,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实现各业各类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增强 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
32、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3、统筹土地利用原则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立足于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统 筹城乡用地和区域土地利用,协调各业各类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 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协调生态建设原则按照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统筹生活、生态和生产用地,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提 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5、加强土地调控原则按照利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 策和供地政策,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调控建设用地总量,充分 发挥和加大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土地宏观调控 能力,促进国家各项宏观调控任务的落实。第三章
33、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任务第一节 城市发展定位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定位1、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 生态旅游胜地”的“四地”;2、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区域 性屮心城市;3、福建省著名的制造业基地,福建内陆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 新兴的枢纽城市和旅游城市。二、发展方向发挥“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按照“强化主轴、壮 大两翼、'块状'推进、连片发展”的区域发展思路和“突出工业、 提升t业,加强农业、做特农业,培育三产、搞活三产”的产业发展 思路,凸显先行先试效应,壮大三次产业实力,提升增长质量效益,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三
34、、发展目标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23500元,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55亿元以上,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 17: 44 : 39;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76%°以下,总人口控制 在280万人以内,城镇化率50%左右。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元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将超过48900元;总人口控制在300万人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左右o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围绕加快落实“工业强市、生态立市、科教兴市、开放活市” 的发展战略,按照“强化主轴、壮大两翼、块状推进、连片发展”大 的区域发展思路和“突出工业、提升工业、加强农业、做特农业、培 育三产
35、、提高三产”的产业发展思路,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三大战 略。1、通过加人中心城市、轴线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投放量、做人中 心城市规模、引导产业向城市功能核心区集中,形成产业聚集优势, 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增大中心城市对市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 “福建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实现“工业强市”目标。2、以园区建设为立足点,拓展就业空间,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 转移,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在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推动城乡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减轻农用地的人口承载压力,使广人农村土地成 为城市经济、旅游经济的生态保障,达到“生态立市”的目的。3、加大以交通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用地供给,完善交通网络, 辐射内陆、联动
36、周边,把三明构建成为海峡西岸的“经济发展腹地、 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生态旅游胜地”。第三节土地利用目标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有效控制建设用地规模1、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规划到2010年,三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1173公顷(91. 76 万亩),比2005年增加约622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8153 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5000公顷左右;农村居民点用 地规模控制在23153公顷;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及其他建设 用地规模控制在23020公顷。2010年全市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 111平方米/人(表2)。规划到2020年,三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7240公
37、顷 (100. 86万亩),比2005年增加1228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 制在39633公顷以内;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7867公顷;农 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在21766公顷;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 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7607公顷。2020年全市人均城镇工矿 用地控制在107平方米/人。2、新建设用地规模控制2006-2020年期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3060公顷(19. 59 万亩),其中2006-2010年期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6587公顷 (9. 88 万亩)。3、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规模控制严格控制各项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和耕地。2006-2020年期间
38、各项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控制在13007公顷(19. 51万亩),建设占用 耕地控制在5027公顷(7.54万亩)以内。其中2006-2010年期间各 项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控制在5634公顷(8. 45万亩),建设占用耕地 控制在2214公顷以内(332万亩)o二、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1、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间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划定基本农田162027公顷(243.04 万亩)。2、耕地保有量规划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稳定在188487公顷(282. 73万亩)。 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稳定在186687公顷(280. 03万亩)。3、耕地补充量规划2006-2020年,通过土地整理
39、开发等方式补充耕地12000 公顷(18万亩);2006-2010年,通过土地整理开发等方式补充耕地 4200公顷(6. 3万亩)。三、有序推进土地整理,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1、以土地整理为助力,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00公顷(150万 亩)。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 积,提高耕地质量。规划期内安排土地整理规模8000公顷,通过土 地整理新增耕地10000公顷(12万亩)。2、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加强农村居民点的合理重组和调整建设,适出迁并农村居民点,优化 村庄整休布局,推动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勾的政策实施,
40、实施建设用地整理1200公顷(18000亩)。表2三明市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指标指标2005 年2010 年2020 年指标属性单位公顷亩公顷亩公顷亩耕地保有量188726283088318848728273001866872800300约束性基本农田面积163653245480116202724304001620272430400约束性园地面积474767121344780071700048200723000预期性林地面积186645827996876186646027996900186646027996900预期性建设用地总规模549538242956117391760067240100860
41、0预期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354365315403815357230039633594500约束性城镇工矿用地规模123351850281500022500017867268000预期性交通、水利及其它用地规模195172927552302034530027607414100预期性增量指标(单位:公顷)新増建设用地总量65879880013060195900预期性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56348450013007195100预期性新増建设占用耕地规模221433200502775400约束性整理复垦补充耕地义务量4200630001200018000约束性效率指标(单位:平方米)人均城氛工矿用地
42、111111107约束性森林覆盖率保持76.8%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全市森林面积 稳定在25%以上;各类特殊保护区域面积占全市陆域面积的12%;城 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 5%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下 降到2.91%以下。第四节土地利用的主要任务1、以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为主旨,统筹安排各类农用地, 优化农用地结构和布局。实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全面监管,严格 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加强基木农田建设;加大土地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确保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2、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和结构;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划定城乡建设用地扩
43、展边界,控制 建设用地扩张;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充分利用山地丘陵缓坡地拓 展建设用地空间。3、积极有序推进建设用地整理,推动城乡建设用地互动,提高 建设用地保障能力,优化建设用地空间结构和布局。4、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统筹土地 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土地生态环境。5、落实省级土地利用规划调控任务,分解下达各项用地规划指 标,协调市县级规划在土地利用政策、区域和行业之间用地矛盾,合 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适应三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期内三明市土地利用 结构应不断调整优化。促进区域土地利用整体功能的不断
44、提升,加强 土地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促进资源、经济、社会、生 态相协调。规划期内农用地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建设用地比重略有增 加,未利用土地得到适当的开发利用(表3)。、农用地规划期内农用地数量基木保持稳定。规划期内农用地稳定在 2163980公顷以上,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基本稳定在94.4%。其屮:1、耕地2010年、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稳定在188487公顷和18668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保持在8. 2%o2、园地2010年、2020年园地分别稳定在47800公顷和48200公顷,占 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保持在2. 1%o3、林地2010年、2020年林地分别稳定在1866
45、460公顷和1866460公顷 左右,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保持在81%。4、草地规划期内草地数量保持稳定。5、其他农用地规划期内其他农用地数量保持稳定。二、建设用地规划期内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 善,建设用地略有增加。规划到2010年、2020年建设用地控制在61173 公顷和67240公顷以内,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控制为2. 7%和2.9%o其中:1、城乡建设用地 2010年、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分别控制为38153公顷和39633公顷,占建设用地的比重分别控制为62.4%和58.9%。其中城镇工矿 用地规划到2010年、2020年分别控制在15000公顷和1786
46、7公顷以 内,占城乡建设用地的比重分别为39. 3%和45. 1%;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到2010年、2020年分别控制在23153公顷和21766公顷以内, 占城乡建设用地的比重分别不超过60. 7%和54. 9%o2、交通、能源、水利等其他建设用地2010年、2020年交通、能源、水利等其他建设用地控制在23020公顷和27607公顷以内,占建设用地的比重分别控制为37. 6%和 41. 1%o三、未利用地规划期内未利用地面积略有减少。表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单位:公顷b7 % /k 例 比x面)z % /ix 例 比7 % (x 例 比oo农用地494.494.494.0012&2
47、&11&932ix2.1a2. a 2.724243也41a84848223411oo34oo3moooo72.772.871*781建设用地443761172.92.o22651135813733693719711472其中矿工地 锁用城5 a7o80.23555662w点11 o1132o11o1190.5331125餾他地23.92.72.一、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一、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基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园区 建设集聚生产要素;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大做优做强中心城市; 全力构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的总体部署,建设用地指标安排重点保 障
48、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用地,优先满足轴心城市(梅列、 三元、沙县、永安一线)用地需求,建设用地指标向城镇和开发区、 工业园区集中。通过高速公路网、铁路网以及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土地 的集中投入,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各级城市、县城镇、建制镇集中,向 沙县-梅列-三元-永安一线城市发展主轴集聚,推进三明市区、沙县 一体化以及与永安市的城市联盟,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 力。改变三明市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散,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用地不足的局面。三、农用地布局优化立足“生态兴市”,充分发挥耕地的生产、生态、景观和间隔的 综合功能,通过土地整理,建设规模化、
49、集中连片的标准化农田。引 导园地向立地条件适宜的丘陵、台地和荒坡地集中发展。保护林地资 源,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对林地进行空间布局。精心呵护戴云 山、武夷山两大山系以及沙溪、金溪和尤溪三大水系,维护和改善区 域生态安全格局,形成基本的国土生态屏障。三、未利用地布局优化重视未利用地的生态和景观功能,将部分未利用地作为自然保 留地加以保护。第五章土地利用分区与管制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按照经济、社会、自然等条件相对一致,土地利用方向基本相 同的前提,遵循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土地利用特点与存 在问题相一致、土地利用方向与措施相一致的原则,结合三明市的产 业布局和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将全市
50、划分为三个大区:中部城市功能 核心区,东南部城市发展拓展区和西部生态涵养发展区。一、中部城市功能核心区1、区域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梅列、三元、永安和沙县4个市区县,本区面积为 589157.3公顷,占全市面积的25. 7%。2005年农用地面积551602.9 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2074. 4公顷,园地17112. 9公顷,林地478851. 7 公顷,草地37. 3公顷,其它农用地13526. 6公顷;建设用地19665. 8 公顷,其屮城乡建设用地12781.8公顷,交通水利用地5759. 8公顷, 其他建设用地1124. 2公顷;未利用地17888. 5公顷。2、规划调控目标规划到202
51、0年,本区域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4420公顷,耕地 保有量为39667公顷,基本农山保护面积为33152公顷。2006年至 2020年间,新增建设用地5131公顷,建设占用农用地5111公顷, 其中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2003公顷以内。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 充耕地3030公顷。安排建设用地整理319公顷。3、土地利用调控方向本区域是三明市工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也是三明城市中 心区产业与人口聚集的重要区域,是未来三明经济重心和未来城市发 展的主要后备空间。通过城市的集中发展,建设用地的高效集约利用, 强化三明市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发挥永安市的“领头雁”作用, 突出沙县的“排头兵”作用,推进
52、三明市区、沙县一体化以及与永安 市的城市联盟,构筑最具活力的产业、科技、社会事业发展核心区, 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强化非建设用地在控制城市发展、休闲度假、净化空气等方面 的功能,主要是发展都市农业,开放式的田园生态游憩。本区域内有 多片基本农田重点保护区,区内禁止任何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1、区域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大山、尤溪2个县。该区域属于闽江支流尤溪流域, 生态条件复杂而且敏感,水土流失严重。矿产资源丰富,是本市的能 源、建材、矿业生产基地。全区面积565249. 6公顷,占全市面积的 24. 7%o 2005年农用地面积534812.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6955.1 公顷,
53、园地12119. 1公顷,林地45497. 1公顷,草地64.1公顷,其 它农用地20702. 1公顷;建设用地12977. 1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 8632. 7公顷,交通水利用地4305. 3公顷,其他建设用地39. 2公顷; 未利用地17460.3公顷。2、规划调控目标到2020年,本区域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5327公顷,耕地保有 量为47433公顷,基本农山保护面积39700公顷。2006年至2020年 间,新增建设用地2453公顷,建设占用农用地控制在2446公顷以内, 其中建设占用耕地934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开发补充耕地2570公顷。安排建设用地整理300公顷。3、土地利用调控方
54、向大田和尤溪作为三明和沿海地区的“产业连接带”,要充分发挥 尤溪对接省会福州和大田对接闽南金三角的窗口地位和区位优势,壮 大“东南一翼”,以引进先进技术为重点,主动开展与福州、泉州和 厦门的产业对接。要依托各地自然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着力发展特 色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成为沿海产业转移的集中区、优势资源深度 加工的集中区、品牌农业的集中区。三、西部生态涵养区1、区域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建宁、泰宁、将乐、宁化、清流、明溪6个县。区域林地资源丰富,森林总蓄积量及森林覆盖率均位居福建省各县(市、区)首位,同吋也是三明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地区。木区面积1138471.8公顷,占全市面积的49. 6%。200
55、5年农用地面积1079064. 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9696. 0公顷,园地18243. 6公顷,林地932634. 9公顷,草地41.3公顷,其它农用地28448. 7公顷;建设用地22309. 7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4021.6公顷,交通水利用地7987. 3公顷,其他建设用地300. 9公顷;未利用地37097. 6公顷。2、规划调控目标到2020年,本区域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7493公顷,耕地保有量为9958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89173公顷。2006年至2020年间,新增建设用地5476公顷,建设占用农用地控制在5450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2090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耕地6400公顷。安排建设用地整理581公顷。3、土地利用调控方向生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苗木购销合同范文
- 高中历史必修教育课件
- 合伙购房合同
- 裁缝人员述职报告范文
- 2024年度房地产买卖合同:甲方出售乙方购买位于某市的住宅套3篇
- 笔试工作报告范文
- 《建筑节能减排》课件
- 2024年版虚拟现实技术研发与应用合同
- 基于二零二四年度计划的网络营销服务合同2篇
- 《中央生活城营销案》课件
- 针刺治疗颈椎病
- 室内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板
- 儿童视力保护培训课件
- 玻璃制品行业员工转正汇报
- 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册分层练习含答案
- 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 职业规划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 教育规划纲要
- 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计划与指导
- 易货易物行业分析
- 《信息科技》学科新课标《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