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训练_第1页
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训练_第2页
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训练_第3页
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训练_第4页
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资源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训练欢下载、单选题1.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 依次是()“南桔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a.光和温度c.水分和光2.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c.突变和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b.温度和水分d. 土壤和温度b.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d.基因重组和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3. 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 21c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 c时,突变体的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a.生物的突变常常是有利的b.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c.突变体的体质增强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是有利的4 .生活在寒带的雷鸟

2、,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 棕褐色的羽毛,影响雷鸟换羽的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分d.矿物质5 .既有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又是特有的珍贵植物的是()a.银杉b.银杏c.琪桐d.金钱松6 .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b.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n、p等无机盐也越多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体细胞克隆等为之提供了技 术支持d.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7 .下表以lmnp

3、为代号,给出了人和黑猩猩、马、袋鼠三种动物的某种血红蛋白氨基 酸同源性的百分率。请指出它们的对应关系()项目lmnpl100908297m901008290n828210082p979082100人黑猩猩马袋鼠a .lmnpb.pnmlc.lpmnd.mnlp8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 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成分9 .弗莱明发现,在细菌培养基中偶然出现的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经持续的研究,他分离出了青霉素,图 9

4、- 2中能正确表示青霉菌与其他细菌(以金色葡萄球菌为例)之间 的关系是()图9-2a .图,b表示青霉菌b.图,a表示青霉菌c.图,a表示青霉菌d.图,b表示青霉菌10 .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a.自然选择 b.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d.适者生存11 .在一个种群中发现两种突变性状,其中一种性状无论繁殖几代都不变,而另一突变性状繁殖到第三代又有 37. 5%的性状回复到原有性状,以上突变分别属于()a.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b.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c.人工诱变和染色体变异d.都是显性突变或者都是隐性突变12 .控制人口增长的惟一方法是()a.优生b.计划生育c.降低出生率d.教育1

5、3 .对于两个物种出现趋同进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出现相似的突变性状b.两个物种都与另一物种杂交c.两个物种的变异都是由相近的环境变化引起的d.相似物种生活环境出现相近的选择压力14 .下列不属于稳定的生态系统的特征是()a .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b.动物和植物在数量上保持相对平衡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构成完整的营养级结构,并且有一定的食物网d.各种群都处于增长型,种群密度将越来越大15 .某个稻田的所有昆虫可称为()a. 一个种群b.多个种群c. 一个群落d. 一个生态系统16 .小麦灌浆期阴雨连绵会造成减产,而阴湿的气候条件却有利于人参和三七的生长。这里起决定作用的生

6、态因素()a.阳光b.水分17 .下列事例中,符合种群概念的是(a.某水库中所有的鱼类c.鸟岛上所有的鸟类18 .我国提倡的最低晚婚年龄为(a.男23岁,女21岁c.男25岁,女23岁19 .假定某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植物、蛙、c.温度d. 土壤)b.蛇岛上所有蝮蛇d. 一块水田中所有的动物)b.男24岁,女22岁d.男26岁,女24岁蛇、鹰、昆虫和食虫鸟类等生物。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4000千焦。如营养级之间能量流动效率为15%,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分别是()a . 540千焦和81千焦b . 36000千焦和960千焦c. 24000千焦和960千焦d. 960千焦和192千焦

7、20 .下述各生态系统中,开放程度最高的是()a.农业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21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a.坚持晚婚少生b.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c.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d.以上三项都包括22 .鹿随着秋天到来而进入交配期,促使鹿交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温度下降 b.光照强度降低c.短日照d.食物丰富23 .在森林中雀鸟总爱在上层采食,柳莺却爱在中层筑巢,只有血雉喜欢寻觅底层的昆虫与苔葬,这种现象从生物群落结构上看属于()a.垂直分布b.水平分布c.结构的分区d.结构的组成24 .桎柳有十分发达的根系和很小的鳞片状叶,与此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温

8、度b.水分c.阳光d, 土壤的理化特性25 .某科学家到某地进行考察,发现该地区鸟类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查明原因,科学家要采取的科学研究方法是()a.调查一分析调查结果一得出结论b.实地考察一分析可能的原因一初步判断一得出结论c、观察、提出问题一分析、提出假说一设计、完成实验一分析讨论、得出结论d.初步分析、提出假说一进行实验、观察验证一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26 .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治病效果会下降。这时因为()a.病菌逐渐提高了对药物的耐受能力b.抗生素诱发病菌突变产生出抗药性菌株 c.抗生素选择并保留了抗药性菌株d.抗生素超过了有效期27 .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 物种的辅助手段

9、,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a.蛋白质b. dna28 .在海湾深处长有许多红藻,这是因为( a.各色光几乎都不能透射到深水处b.各色光都能透射到深水处c.只有波长较长的红橙光能透射到深水处 d.只有波长较短的蓝紫光能透射到深水处 29.我国对珍稀动物已实施保护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30 .我国北方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 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c. rnad.核甘酸)其碳素循环如图9-3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 )b.秋季 e+f<g

10、a.夏季 a>b+c+ ec.春季 g=b+e+ fd.冬季 d>c+f图9-331.下列是依据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人口年龄组成如图9-4所示,对上述三图的描述中,完全正确的是(a.b.c.d.图 图 图 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以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1、图2、图3都是衰退型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1、图2、图3都是稳定型图9-432. 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图9-5所示。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鸟昆虫昆虫。树图9-5二、多选题33.下列属于日照长短引起的生态效应是a.

11、鳄鱼每年12月产卵c.菊科植物秋季开花b.d.34.以下属于我国面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是(a.白鹤b.高鼻羚羊c.菠菜春季开花雷鸟秋末换毛)非洲象d.中华鲍35 .据调查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有所增加,与此现象无关的是()a.基因突变b.营养素供给充分c食入生长激素(蛋白质类化合物)较多d.染色体变异36 .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

12、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37 .下列分别属于保护色和警戒色的一组是()a.黠螳螂如花瓣的足和无毒蛇具有毒蛇的鲜艳体色b.北极熊纯白的体色和黄刺蛾幼虫背部有褐色大斑块c.杜鹃产的卵相似其他鸟卵和枯叶蝶具鲜艳色彩d.避役体色随环境而变和黄蜂腹部具鲜艳条纹38 .对枯草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通常寄生在新鲜干草上c.它是长链状的多细胞生物d.在生态系统中它归入分解者三、简答题39 . 一条食物链中,若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时释放出6amol o2 ,则三级消费者获取的贮 存在atp中的能量最多是 。40 .根据下列生态系统图 9-6 ,分析并回答问题:(1)组成上图食物网中

13、的食物链有 条。(2)此食物网中,鱼鹰所处的营养级是 。(3)淡水虾和小鱼的关系是 。(4)此食物网中,若水绵数量增加,则螃蟹类的数量会 (5)若所有的鱼鹰迁徙到别处,经一段时间后,则淡水虾的数量会 ia涉水奸浮游水藕一_浮游动物檎图9-641.图9-7是四个生态金字塔简图,请据图回答:图9-7(1)能量金字塔是图 。(2)该能量金字塔从第三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为 。(3)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共有 级消费者,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 分,其一般生活在 的温度范围内, 对其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2 . ddt是一种不易分解、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有机杀虫剂。当进入生物体后,与脂肪结合,不易排出。下

14、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几种生物体内ddt的含量。请回答:名称海水生物a生物b生物c生物d生物eddt 含量 /x 10-60.000050.50.00520.0475.5生物富集问题(1)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 。(2)在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次级消费者 。(3)在该生态系统中,从第一营养级到最高营养级,生物个体数目表现为逐级 ,生物体内 ddt的浓度表现为 。(4)南极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是 。认真分析43 .几个学生将叶片捣碎后过滤出叶汁,并给叶汁中混入一些池泥放在黑暗中保存。在10天中他们每天取出一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9-8所示。图9-8(1)生物i

15、是否是单细胞绿藻?为什么?(2)四种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能量流动关系是 (3)四种生物最终都减少的原因是 。44.农田中存在水稻、螟虫、青蛙三种生物,其生物量的变化如下图9-9。图9-9请回答:(1)图中甲是,乙是,丙是。(2)从第一年到第五年,三种生物一直处于 状态。(3)第六年,三种生物量都发生了剧烈变化,起因是 。虽然使当年的 获得了增产,但直接危及了 的生存。(4)第七年变化的起因是失去了 后,繁殖过度,导致 人类遭遇了大自然的报复。45.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氧气在水中的分布含量不同的,具体见图 9-10,仔细分析后 回答下列问题:图 9-10(1)表层海水中含氧量最高的原因是 (2)表层

16、以下海水中的溶解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3)实际结果表明,在正常条件下,缺氧层在100150m水层,请分析其原因 。 ,向下则又稍有增加,其原因是(4)在海洋生态系统中,限制海洋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除了图中所示的外,还有(5)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重 4kg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此杂食鱼的食物有 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按能量 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kg。46.为了调查某湖泊的水质污染状况,在注入湖泊的四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检验水样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号水源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原生动物

17、,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号水源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的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号水源中未见任何动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 号水源水样中发现有浮游动植物,但数量不多。根据以上结果回答:(1)该湖的污染源中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 (2)号水源主要是 ;号水源的污染物是 ;号水源的污染属。(3)假若号和号水源的污染属同一性质,且污染程度相同,则号水源排污点 离湖泊的污染。(4)为了改变湖泊的污染状况, 首先必须治理的是 水源,这一水源 一般是由 排出的废水。治理的方法有 等。(5)面对湖泊被严重污染,有人建议:建立拦污闸,对入湖污水预先进行治理; 将长江水引入冲洗,使死水变活;利用植物的净水作用

18、,恢复湖中荷藕、菱、水葫芦等的 种植,并将植物叶茎回收,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从长远观点看,你同意 方案(填序号)。不同意有关方案的理由是 47.图9-11中的左图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生长情况,其他成分未表示出。有位(图甲)及叶肉细胞中的相对含水科学家研究了图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请分析回答:乔木层窿本层乙 光照强度图 9-11(1)图甲的a点(曲线横轴交点)表示 。b点(曲线与纵轴交 点)表示叶肉细胞产生 atp的细胞器是。(2)能够反映a点时生理过程及量变关系的是图9-12中的。bcd图 9-12(3)测定森林乔木在炎热夏季一天中的光合作

19、用强度时,往往发现中午光合作用强度 要下降,原因是叶肉细胞中缺少;与森林中人参、三七等植物光合作用相对应 的是图甲中的曲线。(4 )图乙中表示乔木叶肉细胞的相对含水量与光照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是(5)假设将图中部分区域的乔木用无色细眼网一棵棵完全罩住,则由于破坏了,网内乔木将凋亡。一段时间后,林下的灌木、草本植物也不能生存,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6)假设某乔木的叶肉细胞与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浓度相等,请设计一测定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范围的实验方案:设计方案体现灵活与创新实验原理材料用具(略去不写)。方法步骤(基本过程): 。结论:引起洋葱表皮细胞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就是该细胞液浓度,若在相邻

20、浓度的溶液中,其一不发生质壁分离,另一质壁分离明显,则 。参考答案1. a 2. a 3. b 4. a 5. b 6. c 7. c 8. c9. c 10. a 11. a 12. c 13. c 14. d 15. b 16. a17. b 18. c 19. a 20. b 21 . d 22. c 23. a 24. b25. c 26. c 26 . c 27 . d 28. d 29 . b 30 . a 31. a 32. c 33, abcd 34. abd 35 . acd 36 . cd 37 . bd38 ad 39. 9.288akj40. (1) 5 (2) 3及5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