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白蚁防治技术导则(2019)_第1页
浙江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白蚁防治技术导则(2019)_第2页
浙江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白蚁防治技术导则(2019)_第3页
浙江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白蚁防治技术导则(2019)_第4页
浙江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白蚁防治技术导则(20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白蚁防治技术导则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12 2 前言根据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684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白蚁危害调查和防治工作的通知(浙建村发 2019128 号)的要求,为规范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白蚁防治工作, 由浙江省白蚁防治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组成编制组,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省白蚁防治经验,参考有关技术标准,在反复讨论、修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导则。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总则;2. 术语;3.

2、 基本规定;4. 蚁情初查;5. 房屋建筑白蚁防治; 6. 园林植被白蚁治理; 7. 白蚁综合治理工程验收。本导则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浙江省白蚁防治中心负责具体技术解释工作。本导则在执行过程中, 请各单位注意联系具体工作实践,总结经验、 积累资料,及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浙江省白蚁防治中心(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695 号,邮政编码: 310011)。本导则主编单位 : 浙江省白蚁防治中心本导则参编单位 : 金华市白蚁防治站金华市恒安害虫消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衢州市房地产管理处衢州市浙西信安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本导则主要起草人 :宋晓钢包立奎胡寅钱明辉周寅强任庆伟阮冠华赵京阳戴青峰

3、龚进先、余松才张晓杰方强本导则主要审查人 :张奕谢永明江胜利沙洋王淑敏张大羽赵华勤江映袁晓栋郭建强3 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 43.1 一般规定 . 43.2 标本采集 . 53.3 白蚁防治药械 . 53.4 质量控制 . 83.5 安全管理 . 84 蚁情初查 . 10 4.1 一般规定 . 10 4.2 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白蚁危害程度评价标准. 10 4.3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白蚁危害程度评价标准. 11 4.4 结果统计 . 12 5 房屋建筑白蚁防治 . 13 5.1 一般规定 . 13 5.2 原有房屋建筑白蚁治理 . 14 5.3 修缮工程白

4、蚁预防 . 19 6 园林植被白蚁治理 . 22 7 白蚁综合治理工程验收 . 24 7.1 验收标准 . 24 7.2 验收方法 . 25 附录 a 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白蚁防治表式. 26 本导则用词说明 . 33 引用标准目录 . 34 1 1 总则1.0.1为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白蚁防治工作,规范技术管理,控制白蚁危害,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省级及以上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蚁情蚁害的检查、白蚁防治施工、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等。1.0.3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白蚁防治应遵循“公益导向、 生态防治、技术先进”的原则和“区域

5、控制、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策略。1.0.4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白蚁防治,除应执行本导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2 术语2.0.1传统村落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 具有一定历史、 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并经有关政府部门认定公布的村落。2.0.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并经有关政府部门认定公布的城市、镇、村庄。3.0.3历史文化街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6、。2.0.4村落建成区村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建设、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2.0.5传统建筑使用传统材料、具有传统形制、运用传统工艺建造,建成年代较远,具有一定保护价值,反映当地城乡发展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包含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2.0.6 文物建筑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2.0.7历史建筑经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2.0.8蚁情初查以实地检查、访谈、资料查阅等方式,初步掌握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白蚁危害情况,评价白蚁危害程度

7、。2.0.9蚁情调查在蚁情初查的基础上,对白蚁危害严重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以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蚁情蚁害普遍调查,全面掌握白蚁危害情况, 评定重点保护的房屋建筑和古树名木的白蚁危害等级。3 2.0.10白蚁综合治理根据白蚁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 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多种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效控制区域白蚁危害。2.0.11危害点白蚁灭治仅对发现的少量白蚁危害点进行针对性的灭治处理以消除白蚁隐患。2.0.12修缮工程为保护和利用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本体所必需的结构加固处理与维修,包括结合结构加固而进行的局部复原工程。2.0.13粉剂药杀法将

8、白蚁灭治粉剂采用直接喷施的方式,让部分白蚁沾染上药粉, 通过白蚁交哺行为等习性传递,达到杀灭或控制白蚁巢群目的的白蚁防治方法。2.0.14液剂药杀法将白蚁灭治液剂采用喷洒、 灌注等方法直接触杀白蚁或毒化白蚁生存环境的白蚁防治方法。2.0.15饵剂药杀法直接将白蚁防治饵剂投放到白蚁活动处,引诱白蚁取食, 通过白蚁交哺行为等习性传递,达到杀灭或控制白蚁巢群目的的白蚁防治方法。2.0.16诱杀法以白蚁喜食、 不含白蚁防治药剂的材料作为饵料,先将白蚁诱集后, 再采用药剂处理,达到杀灭或控制白蚁巢群目的的白蚁防治方法。2.0.17地上型饵剂系统地上型监测装置内直接内置白蚁防治饵剂,达到“监测控制” 一体

9、效果的一整套白蚁灭治专用装置的总称,由监测装置、饵剂及辅助工具等组成。4 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白蚁防治应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白蚁防治范围与防治重点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以村落建成区为防治范围,以村落建成区内的传统建筑和村域范围内的古树名木为重点;2历史文化名城以历史文化街区为防治范围,以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为重点;3历史文化名镇以核心保护范围为防治范围,以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为重点。3.1.2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白蚁防治宜先进行蚁情初查,并根据蚁情初查的结果

10、实行分类管理。白蚁防治分类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白蚁危害严重的,应实施白蚁综合治理;2白蚁危害一般的,应实施危害点白蚁灭治;3基本无蚁害的,宜实施动态监测。3.1.3白蚁危害严重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白蚁综合治理应按蚁情调查、技术方案制定、防治施工、效果验收等步骤进行,治理期宜为3 年,并应满足以下要求:1蚁情调查的对象应包括防治范围内的房屋建筑、构筑物和园林植被;2 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治理目标与范围,治理的策略、技术与措施,治理进度安排,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 经费预算,验收标准及方法,工作建议等;3应严格按照技术方案进行白蚁防治施工;4应根据白蚁综合治理的范围与目标、区域内

11、白蚁危害种类的特征,确定验收标准与方法。3.1.4白蚁危害严重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白蚁防治范围内的修缮工程应进行白蚁预防处理。5 3.1.5白蚁危害一般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根据蚁情初查的结果, 结合危害白蚁种类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合理确定白蚁危害点的范围、 数量等,并选择适宜的白蚁防治技术。3.1.6基本无蚁害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可根据其周边环境、白蚁危害历史等选择适宜的动态监测方法。3.1.7 白蚁防治单位应及时向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责任主体或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通告受白蚁危害严重的承重木构件的白蚁危害情况。3.1.8文物建筑白蚁防治应遵守不

12、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文物建筑白蚁防治技术方案应向文物主管部门报备。3.1.9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责任主体应做好蚁情的动态监测,并应根据蚁情初查结果及时委托白蚁防治单位进行白蚁防治。3.2 标本采集3.2.1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白蚁防治的每个环节宜及时采集有价值的白蚁标本、白蚁巢体、白蚁共生真菌和白蚁危害物品等。3.2.2采集的标本应做好信息记录, 标本信息应包括编号、 采集日期、采集地点、采集人、寄主(危害物)等内容。3.2.3白蚁标本宜全面采集白蚁各个龄期和不同品级的标本、且虫体应完整, 兵蚁、有翅成虫宜采集10 头以上。3.2.4白蚁巢体宜完整,且保持其原本形状。3

13、.2.5白蚁共生真菌宜完整,且保持其原本形状、色彩和部分生活载体。3.2.6白蚁危害物品宜保持原有形态,且能反映不同白蚁种类的危害特征。3.2.7采集标本时宜对蚁情蚁害特征场景和相应环境拍摄照片或视频,与实物标本对应保存。3.3 白蚁防治药械3.3.1白蚁防治药剂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选择的白蚁防治药剂应符合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并应附具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质量标准;6 2白蚁防治药剂应按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3.3.2 用于设置土壤药物屏障的白蚁预防药剂,应符合下列规定:1农药登记证中标注可用于土壤喷洒处理;2与土壤颗粒结

14、合度好,使用后在土壤中不易移动,持效期较长;3对白蚁具显著毒杀或驱避作用;4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不易挥发。3.3.3 用于木构件处理的白蚁预防药剂,应符合下列规定:1农药登记证中标注可用于木材喷洒处理;2高效低毒,无异味;3在木材中有良好的渗透性;4处理后不影响木构件力学性能和燃烧性能;5有效成分不易挥发,具有稳定及持久的防蚁效果。3.3.4用于白蚁灭治的粉剂,应符合下列规定:1农药登记证中标注可用于白蚁灭治;2颗粒尺寸宜小于200 目;3对人、畜的毒性为低毒或微毒;4对白蚁的毒杀作用缓慢,并具有接触传递作用;5灭杀一个乳白蚁或土白蚁巢群的剂量不大于20g。3.3.5用于白蚁灭治的液剂,应符合下

15、列规定:1农药登记证中标注可用于喷洒处理或滞留喷洒处理;2高效低毒,无异味;3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不易挥发;4对白蚁具显著的毒杀作用。3.3.6用于白蚁灭治的饵剂,应符合下列规定:1灭治种类与农药登记证中注明的种类相符;2饵剂的类型与使用方法相符;3对人、畜的毒性为低毒或微毒; 4对白蚁有较好的喜食性;7 5灭杀一个乳白蚁或土白蚁巢群的剂量不大于500g。3.3.7用于干木白蚁灭治的熏蒸剂,应符合下列规定:1农药登记证中注明可用于熏蒸处理;2对干木白蚁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3具低蒸汽压;4汽化时具有较好的渗透性。3.3.8监测控制系统的选择与使用,宜满足下列要求:1监测控制系统可由监测装置、检测设

16、备、白蚁灭治药剂及辅助工具等组成一整套白蚁防治专用装置;2 监测控制系统相关产品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注册商标、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3监测装置应由饵料、壳体组成,应根据使用位置及使用目的合理选择地上型监测装置或地下型监测装置;4应根据使用目的选择适宜用于检查或探测监测装置安装位置、白蚁侵入情况的检测设备。3.3.9监测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尺寸规格应符合白蚁诱集和灭杀处理的要求,且便于安装、检查和饵料的更换;2外壳应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抗降解性能,颜色宜与安装环境相协调,应设置不小于5mm 的白蚁进出通道;3饵料应对白蚁具有良好的喜食性和良好的防腐防霉性能。3.3.

17、10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检测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具备信号源、信号接收器与数据处理系统等;2具备数据维护、数据通讯、数据查询和系统管理等功能;3具有及时准确报警的性能。8 3.4 质量控制3.4.1实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白蚁防治的白蚁防治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服务能力的评价标准可参照 白蚁防治机构服务能力评价规范t/cpmi 003。3.4.2 从事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白蚁防治施工的白蚁防治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白蚁防治知识和相应的白蚁防治职业技能。3.4.3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建立白蚁防治长效机制,并应规范档案管理,档案资料的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统村落、历

18、史文化名村一村一档,历史文化名镇一镇一档,历史文化名城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一档;2收集的档案资料主要包括蚁情初查、白蚁防治实施与效果验收等资料;3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应及时、真实、准确、完整。3.4.4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白蚁综合治理应实行流程控制与过程管理,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白蚁防治单位应设立项目组,配备的人员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并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2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责任主体应设立监督组,全过程负责施工人员、 施工药械、 施工过程等的监督和治理效果的验收,并做好相关的协调;3技术方案的制定应包括起草、审定等步骤,并应建立反馈修正机制。3.5 安全管理3.5.1

19、白蚁防治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并应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做好岗前安全教育、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环境安全管理。3.5.2 白蚁防治单位应向管理责任主体、房屋所有人、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和房屋修缮施工相关人员等告知白蚁防治施工潜在安全风险。3.5.3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责任主体、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应配合白蚁防治单位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管理。3.5.4 白蚁防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知识,施工时应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9 措施,并遵守安全防护规定。3.5.5 白蚁防治药剂存储应满足相关规定,并不得与相关的白蚁防治用品混置,且由专人负责管理。3.5.6 不得向周边环境随

20、意喷药。3.5.7 白蚁防治药剂的废弃包装物和废液、废渣等的处置应按相关规定执行。3.5.8 白蚁防治的施工器械应满足施工的要求,并应定期检测、维护和保养。10 4 蚁情初查4.1 一般规定4.1.1蚁情初查宜以现场查勘为主要调查方式,也可采信记录调用、咨询调查、文献调查的数据。4.1.2蚁情初查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以村落建成区为调查范围,以村落建成区内的传统建筑和村域范围内的古树名木为主要调查对象;2历史文化名城以历史文化街区为调查范围,以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为主要调查对象;3历史文化名镇以核心保护范围为调查范围,以核心保护范围内

21、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为主要调查对象。4.1.3白蚁危害程度评价应分为下列三类:1白蚁危害严重:重点防治对象已产生较大白蚁危害或存在重大的危害风险;2白蚁危害一般:重点防治对象已产生白蚁危害或存在一定的危害风险;3基本无蚁害:未发现白蚁危害。4.1.4白蚁危害程度评价的单元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的评价单元为村落;2历史文化名城的评价单元为历史文化街区;3历史文化名镇的评价单元为镇。4.2 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白蚁危害程度评价标准4.2.1村落建成区内存在白蚁危害, 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 可评价为白蚁危害严重的传统村落或历史文化名村:1传统建筑存在乳白蚁危害的;2传

22、统建筑存在散白蚁或土白蚁、大白蚁、楹白蚁、堆砂白蚁等危害,且危害房屋建筑数量达3 幢及以上的;11 3在传统建筑内发现不连续的3 处及以上白蚁分飞或分飞迹象的;4有因白蚁危害造成房屋建筑、构筑物倒塌或结构构件变形、失稳的。4.2.2村落建成区内存在白蚁危害, 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 可评价为白蚁危害一般的传统村落或历史文化名村:1传统建筑存在散白蚁或土白蚁、大白蚁、楹白蚁、堆砂白蚁等危害,但危害房屋建筑数量少于3 幢的;2在传统建筑内发现不连续的3 处以下白蚁(乳白蚁除外)分飞或分飞迹象的;3传统建筑内未发现白蚁危害,但外围环境存在白蚁危害的;4古树名木存在白蚁危害的。4.2.3满足下列条件之

23、一的,可评价为基本无蚁害的传统村落或历史文化名村:1传统建筑内未发现白蚁危害,且外围环境白蚁活动不明显的;2已实施白蚁防治,白蚁危害严重、白蚁危害一般的评价因素已消除的。4.3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白蚁危害程度评价标准4.3.1核心保护范围内存在白蚁危害, 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 可评价为白蚁危害严重的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文化名镇:1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存在乳白蚁危害的;2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存在散白蚁或土白蚁、大白蚁、楹白蚁、堆砂白蚁等危害,且危害房屋建筑数量达3 幢及以上的;3在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内发现不连续的3 处及以上白蚁分飞或分飞迹象的;4有因白蚁危害造成房屋建筑、构筑物倒塌或结构构

24、件变形、失稳的。4.3.2核心保护范围内存在白蚁危害, 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 可评价为白蚁危害一般的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文化名镇:1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存在散白蚁或土白蚁、大白蚁、楹白蚁、堆砂白蚁等危害,但危害房屋建筑数量少于3 幢的;2在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内发现除乳白蚁外不连续的3 处以下白蚁分飞或分飞迹象的;12 3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内未发现白蚁危害,但外围环境存在白蚁危害的;4古树名木存在白蚁危害的。4.3.3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 可评价为基本无蚁害的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文化名镇:1 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内未发现白蚁危害, 且外围环境白蚁活动不明显的;2已实施白蚁防治,白蚁危害严重、白蚁危害一

25、般的评价因素已消除的。4.4 结果统计4.4.1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白蚁危害程度评价应以蚁情初查结果为依据。4.4.2蚁情初查结束后应按本导则第a.0.1 条的规定填写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蚁情初查评价记录表。4.4.3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蚁情初查评价记录表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1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概况;2白蚁危害现状;3白蚁危害程度;4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管理责任主体代表签字;5其他应说明的情况。4.4.4各级相关主管部门在统计蚁情初查成果时应按本导则第a.0.2 条的规定填写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蚁情初查统计表。4.4.5传统村落和历

26、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蚁情初查统计表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1行政区域名称;2蚁情初查情况统计数据;3白蚁治理情况统计数据;4填报单位;5其他应说明的情况。4.4.6各级相关主管部门应逐级审核、 汇总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蚁情初查成果,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13 5 房屋建筑白蚁防治5.1 一般规定5.1.1蚁情初查评价为白蚁危害一般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其危害点白蚁灭治可根据危害白蚁种类与危害程度、房屋建筑类型及特点等合理界定防治范围,进行针对性的灭治处理。5.1.2蚁情初查评价为白蚁危害严重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应进行蚁情调查,开展原有房屋白蚁治理和修缮工程白蚁预

27、防。5.1.3蚁情调查应满足下列要求:1对列为防治重点的房屋建筑应按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gb/t 51253的规定进行白蚁危害现场调查和白蚁危害等级评定;2对防治范围内的其他房屋建筑宜按幢或户进行白蚁危害现场调查,可不评定白蚁危害等级。5.1.4房屋建筑蚁情调查结束后应按本导则第a.0.3 条的规定填写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房屋建筑蚁情调查记录表。5.1.5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房屋建筑蚁情调查记录表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1房屋建筑概况;2白蚁危害情况;3列为防治重点的房屋建筑的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意见;4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管理责任主体代表签字;5其他应说明的情况。5

28、.1.6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蚁情调查结束后应按本导则第a.0.4 条的规定填写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蚁情调查汇总表。5.1.7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蚁情调查汇总表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1白蚁危害情况;2处理建议;3蚁情调查单位签章;14 4其他应说明的情况。5.1.8房屋建筑白蚁防治每次施工结束后应按本导则第a.0.5 条的规定填写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白蚁防治施工记录表。5.1.9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白蚁防治施工记录表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1防治对象;2白蚁防治施工情况;3质量控制情况;4其他应说明的情况。5.2 原有房屋建筑白蚁治理5.2.1房屋建筑

29、室内发现白蚁危害时, 应根据危害白蚁种类选择适宜的白蚁防治技术,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土木两栖性的乳白蚁危害宜采用粉剂药杀法、诱杀法、饵剂药杀法、监测控制技术等;2 土木两栖性的散白蚁危害宜采用粉剂药杀法、液剂药杀法、饵剂药杀法、诱杀法、监测控制技术等;3土栖性白蚁危害宜采用饵剂药杀法、粉剂药杀法、 诱杀法、液剂药杀法、监测控制技术等;4干木白蚁危害宜采用熏蒸法、液剂药杀法等。5.2.2房屋建筑外围环境发现白蚁活动时,宜采用监测控制技术、饵剂药杀法、粉剂药杀法、诱杀法等控制白蚁种群,消除白蚁入侵的隐患。5.2.3发现乳白蚁、散白蚁、土栖性白蚁等危害,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宜采用粉剂药杀法:1在危

30、害点、泥被、泥线、蚁路发现较多白蚁活动;2发现分飞孔,且尚在分飞期,有较多白蚁活动;3已确定白蚁巢位或发现白蚁巢体;4诱集器、监测装置内引诱到较多白蚁。5.2.4粉剂药杀法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5 1应遵循“见蚁施药,多点少施”的原则;2宜在白蚁活动旺盛的季节进行;3应将粉剂以雾状均匀喷洒在白蚁体表,且不影响白蚁的正常活动;4不应喷粉过多而堵塞蚁路和白蚁活动空间;5在泥被、泥线喷粉时,宜先挑开,再将粉剂喷在白蚁体表;6在分飞孔喷粉时,宜在白蚁分飞期间将粉剂喷在分飞孔内;7在白蚁巢体喷粉时,宜先在巢体上造孔后,再将粉剂喷到巢体内部;8在诱集器、监测装置内喷粉时,宜先取出或掰开饵料,将粉剂喷在白

31、蚁体表后复原。5.2.5发现乳白蚁、散白蚁、土栖性白蚁等危害,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宜采用饵剂药杀法:1发现有白蚁活动的危害点;2发现泥被、泥线、蚁路、分飞孔等白蚁活动迹象;3诱集器、监测装置内引诱到白蚁;4白蚁可能蔓延危害处。5.2.6饵剂药杀法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投放在有白蚁活动的点位;2应根据发现白蚁危害的种类、个体数量和白蚁危害程度确定饵剂的种类及投放数量;3有白蚁活动的点位不宜投放饵剂的,可根据房屋结构和白蚁危害情况,在白蚁可能蔓延危害的点位投放饵剂;4投放饵剂应尽量不影响白蚁的正常活动;5贴挂在投放点位表面的饵剂,宜遮光、保湿;6 塞挤到投放点位内部的饵剂, 不应将蚁路、分飞

32、孔等白蚁活动空间堵满,并应封闭或复原投放口;7埋入投放点位地下浅层的饵剂,宜用物件覆盖;8在引诱到白蚁的诱集器、监测装置内投放饵剂时,宜将饵剂投放在诱集器、监测装置内的饵料上面,减少对白蚁的干扰;9投放饵剂后应适时检查取食情况和治理效果,必要时补投饵剂;16 10不应在喷洒过白蚁防治液剂且尚处药效期内的点位投放饵剂。5.2.7在白蚁活动迹象明显, 但不得改变房屋建筑原状时, 宜直接采用地上型饵剂系统。5.2.8地上型饵剂系统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白蚁危害的种类选择适宜的地上型饵剂系统,并严格按说明书规范操作;2宜安装在有白蚁活动的危害点、 泥路、分飞孔、白蚁出没的缝隙等点位;3应根据安

33、装点的情况选择适宜的安装方法,宜遮光、紧贴、保湿;4白蚁数量较多或白蚁危害较严重的点位可并列安装或叠加安装;5安装时应不干扰白蚁的正常活动;6应适时检查饵剂的取食情况和白蚁治理效果,必要时补充饵剂;7不应在喷洒过白蚁防治液剂且尚处药效期内的点位安装;8在游览、展陈等对公众开放的传统建筑上设置时,宜进行与被安装载体基本一致的处理。5.2.9发现乳白蚁、散白蚁、土栖性白蚁等危害,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宜采用诱杀法:1发现白蚁危害点,但未见白蚁活体或只见少量白蚁;2发现泥被、泥线、蚁路、分飞孔等白蚁活动迹象,但白蚁个体活动不明显;3基本确定白蚁巢位,但白蚁活动不明显;4疑似有白蚁危害或活动,但未见到

34、白蚁活体或白蚁活动迹象不明显。5.2.10诱杀法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根据实际设置诱集箱、 诱集堆、诱集坑等不同类型的诱集器诱集白蚁;2应根据白蚁种类的喜食性选择适宜的饵料;3诱集器的安装位置宜选择有白蚁活动的危害点、蚁路、分飞孔等,或估计有白蚁危害或活动处;4诱集器的安装宜遮光、紧贴、保湿,在地面安装时应防止积水;5当诱集器诱集到的白蚁数量较多时宜采用直接喷施灭白蚁粉剂处理,白蚁数量较少时可在诱集器内投放饵剂;17 6经药剂处理后应定期检查,但应控制检查的频次;7经药剂处理的诱集器未发现白蚁活动,但不确定治理效果时,应在周边另设诱集器重新观察。5.2.1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采用液剂

35、药杀法:1发现散白蚁的危害点或蚁路、分飞孔等白蚁活动迹象,且可直接或造孔灌注液剂的;2发现土栖性白蚁的危害点或泥被、泥线等白蚁活动迹象的;3发现干木白蚁危害,且危害范围较小、可造孔灌注液剂的;4对白蚁可能蔓延危害的部位进行预防性处理的。5.2.12液剂药杀法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房屋建筑室内应选择可用于滞留喷洒处理的药剂;2应按农药标签配制规定浓度的液剂,并用专业药物喷洒器械进行施药;3应全面、均匀喷洒需要施药的点位,使注入的药液充分浸润、渗透有白蚁活动的木构件、墙体和土壤等,并在白蚁活动区域的环境中滞留;4木质门框、窗框、墙裙、踢脚线等处理可采用注射法, 在危害点、 蚁路、分飞孔等点位造孔

36、注入液剂, 使液剂顺着木构件贴墙面或蚁路向下渗透,并在木构件及其触地的土壤中滞留;5较大型且裂纹较少的木质柱、梁等木构件处理可采用先造孔后注射的方法,造孔后将液剂注入木构件内,使液剂由内向外扩散;6木地板底面处理可采用倒喷法,先在木地板上按一定间距造孔,再对木地板底面进行喷洒;7木构件表面处理可采用喷洒法,用喷洒器将液剂喷洒到点位表面,使药物在木构件浅表滞留;8地面或墙体处理可采用注射法,在危害点、泥路、分飞孔等点位造孔注入液剂,使液剂浸润一定范围的土壤或墙体;9房屋外围环境泥被、泥线等处理可采用喷洒法,用喷洒器将液剂喷洒到有白蚁活动的泥被、泥线上,直至湿润。5.2.13发现乳白蚁、散白蚁、土

37、栖性白蚁等危害,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采用监测控制技术:18 1在地面或近地面处发现白蚁危害点的;2在地面或近地面处发现泥被、泥线、蚁路、分飞孔等白蚁活动迹象的;3有必要对白蚁活动情况进行监测的。5.2.14监测控制技术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上型监测装置的安装可按本导则第5.2.8 条中有关规定执行;2地下型监测装置应安装在有白蚁活动的区域;3在室内安装地下型监测装置时监测装置应触及到土壤,在房屋外围环境安装时宜在离墙基不大于500mm 的土壤中;4监测装置安装后的检查次数和时间间隔可根据气候条件、不同种类白蚁取食速度等因素进行确定;5当监测装置诱集到白蚁数量较多时宜采用直接喷施灭白蚁粉

38、剂处理,白蚁数量较少时可在监测装置内投放饵剂;6当饵料被白蚁取食消耗较大且无白蚁活动或霉变不利诱集白蚁时,应更换饵料。5.2.15发现干木白蚁等危害,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采用熏蒸法:1木构件有干木白蚁危害,且危害范围较广的;2家具物品等有干木白蚁危害,且可移动至可密闭空间的。5.2.16熏蒸法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熏蒸操作人员应受过熏蒸技术培训,熟悉熏蒸技术规程,能够熟练操作有关熏蒸仪器设备;2熏蒸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具有良好防毒性能、型号合适的防毒面具,穿工作服,戴手套。3木结构的房屋建筑可采用整体罩盖气密性良好的帐幕的方法进行熏蒸处理;4砌体结构的房屋建筑可采用封闭门窗的方法进

39、行熏蒸处理,但应确保密封;5房屋建筑局部木构件可采用局部包裹气密性良好的帐幕的方法进行熏蒸处理,帐幕内应留有一定的空间;6家具物品等可置于密闭空间内进行熏蒸处理;19 7投药前应检查帐幕或其他熏蒸空间的气密性,对可能的漏气部位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封糊;8应在熏蒸现场外设置熏蒸有毒危险性标志,且在附近安排值守人员;9熏蒸时长宜为 2472 小时;10熏蒸现场清理应在揭开帐幕或开窗通风至安全浓度后进行,通风时间不应少于 48 小时。5.3 修缮工程白蚁预防5.3.1修缮工程白蚁预防应根据处理对象、 现场施工条件等选择适宜的白蚁预防技术,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木构件白蚁预防处理可采用药物屏障技术;2地坪白

40、蚁预防处理可采用药物屏障技术或监测控制技术;3墙体白蚁预防处理可采用药物屏障技术;4房屋外围环境白蚁预防处理可采用监测控制技术。5.3.2木构件宜整体设置药物屏障, 并应重点处理木构件贴墙、 着地、榫接等部位。5.3.3药物木构件屏障重点处理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完整保留的木构件应重点处理虫孔、虫蛀部位;2剔朽修补的木构件应重点处理剔除截朽部位及修补的拼缝;3木质柱应重点处理与柱础或地面接触的截面和着地端1000mm 高度,墙包柱或贴墙柱应整体处理;4木质梁应重点处理与柱或其他构件榫接部位,触墙或入墙的应重点处理触墙或入墙端 500mm 长度;5木质门框、窗框、墙板应重点处理着地周边和贴墙周边

41、;6椽、望板、屋面防滑木条等应重点处理屋脊两侧1000mm 范围。5.3.4木构件药物屏障技术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木构件药物屏障应在木构件油漆工序前完成;2槽朽替换和复制补配的木构件宜在安装前设置药物屏障;20 3在木构件表层设置药物屏障可采用喷洒法、涂刷法,下架或复制补配的牛腿、雀替等小型木构件可采用浸渍法;4在因白蚁危害导致中空的木构件内部设置药物屏障可采用注射法;5木构件药物屏障应有一定的渗透深度,榫卯、剔朽修补的拼缝、外露虫孔等部位应有充足的药剂渗入,必要时重复处理;6木构件药物屏障药液用量不应少于0.20l/m2;7设置药物屏障后的木构件应避免雨淋和长时间阳光暴晒而影响药效。

42、5.3.5房屋建筑内不直接接触土壤的木构件,可根据需要选用具有防霉、防火、防虫功能的硼酸盐水剂型产品设置木构件的药物屏障。5.3.6修缮工程中清理原有地面及垫层、重铺室内地面的应设置土壤药物屏障,土壤药物屏障技术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具备施工条件的地坪应全部设置水平屏障,水平屏障离地坪深度不应小于 100mm,药液使用剂量应为3l/m25l/m2;2具备施工条件的墙基两侧、柱基四周应设置垂直屏障,垂直屏障宽度不应小于 150mm, 离地坪深度不应小于300mm, 药液使用剂量应为 25l/m330l/m3;3药物土壤屏障设置可采用喷洒法,并应在清理原有地面及垫层后,原土夯实或重铺地面前进行。

43、5.3.7壁体药物屏障技术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范围为一层室内地面以上500mm 高度的墙面;2药液使用剂量不应小于1.50l/m2。5.3.8监测控制技术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安装地下型监测装置;2安装监测装置应征得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管理责任主体或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的许可;3在地坪安装监测装置时,宜安装在墙角、门后、楼梯等较隐蔽的位置,也可隐藏在可活动的地面砖下;4在房屋外围环境安装监测装置时,宜安装在庭院天井的绿地内,并应贴近房屋外墙;5监测装置的安装间距宜为3000mm5000mm;21 6地下型监测装置应触及土壤层,装置外壳周边应填实土壤;7应对安装好的监测装置编

44、号或作记号,并在施工图上标记安装位置。5.3.9监测装置检查、维护与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在白蚁活动旺盛的季节进行;2日常检查每年不应少于2 次;3应更换发霉、腐烂的饵料;4发现白蚁或白蚁入侵迹象的,应及时处理。5.3.10如监测装置内置有智能报警的检测设备,当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应实地检查确认监测装置内白蚁聚集情况。5.3.11修缮工程应强化防蚁设计,改善防潮、通风和采光条件,规避木构件直接着地,创造不利白蚁孳生的微生态环境。22 6 园林植被白蚁治理6.0.1蚁情初查评价为白蚁危害一般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可仅对发现白蚁危害或有白蚁活动迹象的古树名木、行道树、草坪灌木等园林植被

45、进行危害点白蚁灭治。6.0.2蚁情初查评价为白蚁危害严重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园林植被应纳入白蚁综合治理的范畴,其蚁情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村域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应全部检查,村落建成区内的行道树、草坪灌木等园林植被应全部检查;2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行道树、草坪灌木等园林植被应全部检查;3园林植被现场调查应符合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gb/t 51253 的规定;4古树名木应按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gb/t 51253 的规定评定白蚁危害等级,行道树、草坪灌木等可不评定白蚁危害等级;5蚁情调查结束后应按本导则第a.0.6 条的规定

46、填写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园林植被蚁情调查记录表。6.0.3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园林植被蚁情调查记录表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1园林植被情况;2白蚁危害情况;3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管理责任主体代表签字;4其他应说明的情况。6.0.4园林植被白蚁治理可采用监测控制技术、饵剂药杀法、 粉剂药杀法、 诱杀法等。6.0.5古树名木白蚁治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防治并重,在治理白蚁危害后,应同步落实白蚁预防技术措施;2白蚁治理和白蚁预防的范围宜为古树名木树身及以树基为中心、半径为10m 的区域;23 3设置地下型监测装置时宜贴近古树名木树基。6.0.6监测控制技术的应用可按本导则第

47、5.2.14、5.3.9 条的有关规定执行。6.0.7饵剂药杀法的应用可按本导则第5.2.6 条的有关规定执行。6.0.8粉剂药杀法的应用可按本导则第5.2.4 条的有关规定执行;6.0.9诱杀法的应用可按本导则第5.2.10 条的有关规定执行。6.0.10园林植被白蚁治理结束后应按本导则第a.0.5 条的规定填写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白蚁防治施工记录表。24 7 白蚁综合治理工程验收7.1 验收标准7.1.1白蚁危害严重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白蚁综合治理工程的验收主要应包括技术资料的完整性、白蚁防治施工的合规性、 白蚁治理效果的达标程度等内容。7.1.2技术资料主要应包括下

48、列内容:1项目施工总结或竣工报告;2白蚁综合治理合同或文件;3白蚁综合治理技术方案;4完整的蚁情调查记录表;5完整的白蚁防治施工记录表;6完整的生产安全记录;7其他相关的技术资料。7.1.3项目所使用的白蚁防治药剂、 白蚁防治用品、 施工器械等应符合白蚁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的要求。7.1.4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白蚁治理效果应满足下列要求:1治理范围内的传统建筑白蚁危害等级按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gb/t 51253 评定不高于级;2治理范围内的其他房屋建筑白蚁危害率下降90%及以上;3治理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白蚁危害等级按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gb/t 51253 评定不高于级;4治理范围内的其

49、他园林植被白蚁危害率下降90%及以上。7.1.5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白蚁治理效果应满足下列要求:1治理范围内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白蚁危害等级按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 gb/t 51253 评定不高于级;2治理范围内的其他房屋建筑白蚁危害率下降90%及以上;25 3治理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白蚁危害等级按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gb/t 51253 评定不高于级;4治理范围内的其他园林植被白蚁危害率下降90%及以上。7.1.6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2 验收方法7.2.1验收可结合资料核查、现场查勘、装置监测、口头征询等方法综合实施。7.2.2验收人员应由白蚁防治单位、 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

50、名镇名村管理责任主体或受其委托的第三方等相关人员组成,并宜邀请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参与。7.2.3现场查勘验收点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房屋建筑不宜少于5 处,且宜涵盖不同空间分布、建筑类型、使用功能等;2园林植被不宜少于3 处;3当采用白蚁监测装置动态监测的方法验收时,验收点应在验收前三个月确定并按要求安装监测装置。7.2.4验收点应由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管理责任主体或受其委托的第三方人员指定。7.2.5白蚁综合治理工程验收结束后应按本导则第a.0.7 条的规定填写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白蚁综合治理工程验收报告。7.2.6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白蚁综合治理工程验收

51、报告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1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名称;2技术资料的完整性;3药械的合规性;4白蚁治理效果的达标程度;5生产安全情况;6验收结论;7其他应说明的情况。26 附录 a 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白蚁防治表式a.0.1 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蚁情初查结果应按表a.0.1 的规定填写。表 a.0.1 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蚁情初查评价记录表编号:类别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级别国家级省级概况村/ 街区 / 镇名称调查日期村/ 街区 / 镇所在地核心保护范围面积m2建筑面积m2保护修缮情况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尚未启动保护修缮资金投入万元白蚁治

52、理经费(如有)万元白蚁治理情况已经治理正在进行尚未启动白蚁危害现状有无白蚁危害有无(如无,以下不填)核心保护范围白蚁危害情况白蚁种类:乳白蚁散白蚁土白蚁大白蚁楹白蚁堆砂白蚁其他:已发现有白蚁危害房屋幢、白蚁分飞处;因白蚁危害造成房屋倒塌或结构性破坏幢。其他:。古树名木及其他区域白蚁危害情况白蚁危害程度白蚁危害严重白蚁危害一般基本无蚁害调查人员调查组长(签字)村/ 街区 / 镇代表(签字)备注注:蚁情初查的每个传统村落/ 历史文化街区/ 名镇 / 名村填写一份此表;27 a.0.2 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蚁情初查统计应按表a.0.2 的规定填写。表 a.0.2 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

53、名村蚁情初查统计表行政区域级别市级县(市、区)级名称浙江省,市,县(市、区)类别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省级国家级省级国家级省级国家级省级实有数量 ( 个) 蚁情初查情况调查数量 ( 个) 白蚁危害严重( 个) 白蚁危害一般( 个) 基本无蚁害 ( 个 ) 白蚁种类乳白蚁散白蚁土白蚁大白蚁楹白蚁堆砂白蚁其他:白蚁治理情况已经治理 ( 个) 正在进行 ( 个) 尚未启动 ( 个) 已投入治理经费 ( 万元 ) 其他情况说明填报单位(盖章)年月日28 a.0.3 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房屋建筑蚁情调查结果应按表a.0.3 的规定填写。表 a.0.3 传统村落和历史

54、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房屋建筑蚁情调查记录表编号:类别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级别国家级省级村/ 街区 / 镇名称调查日期年月日一、房屋建筑概况建筑名称( 门牌号、户主 ) 建造年份元代以前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建国以后结构类型木结构砖木结构其他结构层数建筑面积m2底层面积m2二、白蚁危害情况检查单元总数白蚁危害单元数白蚁种类危害单元数危害比例 (%) 承重构件危害情况分飞情况 乳白蚁有无有无 散白蚁无无无无 堆砂白蚁或楹白蚁无无 土白蚁或大白蚁无无 其他白蚁外围环境乳白蚁散白蚁土白蚁大白蚁其他白蚁:白蚁治理情况无有(最近一次治理年份:年)其他情况说明调查人员三、评定意见初评等级签名:年月日审定等级签名:年月日四、村 / 街区 / 镇代表意见签名:年月日五、备注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