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相信写教学计划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二、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最后一年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
2、学生综合学习。(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四)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教材选择认识社会的几对基本概念,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有关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主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内容方面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穿梭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照
3、片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三、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2、能力:能够初步识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3、知识: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一些基本的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四、教学策略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
4、知识。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4、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5、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1、生活中的快乐2、拥有好心情3、尝尝苦滋味第二单元追根寻源1、吃穿住话古今(一)2、吃穿住话古今(二)3、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4、汉字和书的故事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1、伟大的先人2、我国
5、的国宝3、我们的国粹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1、蔚蓝色的地球2、我们的地球村3、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担任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经过半年的引导,感觉孩子们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学习习惯也有好转,学习自觉性提高了,期末笔试优秀率达100%,特别是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本期和学生共同制定的
6、目标是笔试平均分达90分,将书本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落实到自己的行为当中去。二、教材分析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4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
7、相对灵活。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三、教学目标第一单元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有
8、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2、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第二单元1、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从对古代文化的探究与古今的对比中,知道历史是如何记账下来的,如何去了解历史。让学生学习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根源,都有其过去和未来。3、了解和探索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第三单元1、了解一些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思想
9、,学习他们的精神。2、了解我国主要的文化遗产,借助文化遗产,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历史与文化。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文物古迹保护状况,激发学生对文物古迹受损的忧患意识和保护文物古迹的责任意识。第四单元1、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区域划分、人种分布等常识。2、了解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了解人种和语言、文化差异及与居住环境、气候的关系。懂得对差异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3、知道人们在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并对这种探索精神产生崇敬之情,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及为此做出贡献的愿望。4、学会使用世界地图和地球仪,并能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四、教学措施1、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原来的学科教学模式,突破各学
10、科教学之间的界限,在主题中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进入多学科背景的人文学习领域,进行体验和探究性学习。2、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多渠道的搜集知识的信息,不局限在课本。让学生懂得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查询等途径找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学会学习,使教学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3、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11、。4、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导行落到实处,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五、评价方式1、在评价方法上进行尝试和研究。力求使评价过程化、多样化,评价的方法适合学生。2、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激励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3、根据“课后练习与评价”册,信息收集、社会实践、期末考查、学生课堂常规,发言情况、学习态度等进行多元评价。六、课时安排:32课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3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的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
12、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一、教材特点:教材。用单元编排、主题统。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教育性。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的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13、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的教学线索。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的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
14、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二、教学策略: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的,用自己的感觉
15、去进行体验。教学中可。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1、对话教学策略。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的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2、活动化教学策略。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的技能、道德观点
16、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3、体验性教学策略。在传统教材
17、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4、开放性教学策略。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
18、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联系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我班的整体素质较高,绝大部分学生遵纪守规,学习认真、自觉,作业能按时完成,且书写工整,劳动观念较强,讲究卫生,拾物不昧,助人为乐。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爱相处。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19、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二、教材分析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6个主题,各主题下分设三级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
20、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
21、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三、指导思想1、积极转变观念(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3)树
22、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2、注意整体把握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四、教学理念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2
23、、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
24、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五、教学措施1、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原来的学科教学模式,突破各学科教学之间的界限,在主题中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进入多学科背景的人文学习领域,进行体验和探究性学习。2、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多渠道的搜集知识的信息,不局限在课本。让学生懂得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查询等途径找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学会学习;3、教学中还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的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的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六、教学检测与评价1、
25、在评价方法上进行尝试和研究。力求使评价过程化、多样化,评价的方法适合学生。2、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激励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3、根据“课后练习与评价”册,信息收集、社会实践、期末考查、学生课堂常规,发言情况、学习态度等进行多元评价。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班学生是个团结上进、活泼诚实的班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
26、、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教育性。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两个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
27、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3、参与性。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三、教学目标1、知道诚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意义
28、,懂得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人。2、了解学校、班级民主生活区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程序,初步明白民主生活区的意义,树立现代民主意识。3、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风景名胜的国家,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4、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四、教学策略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
29、展提供充分的空间。4、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6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由1、蔚蓝色的地球2、我们的地球村3、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组成。二、教学目标:1、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区域划分、人种分布等常识。2、了解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了解人种的语言、文化差异及与居住环境、气候的关系。3、知道人们在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并对这种精神产生崇敬之情。三、教学建议这一单元从人类生活的地球这角度出发,让学生在了解地球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本单元的设计思路:1、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人
30、们是怎样一步步的认识它的。2、我们的地球村的居民在外貌、形体、语言等方面怎样划分的。3、我们的地球村是什么样,大洲大洋及国家是怎样划分的。四、课时分配:共有4课每课两课时 共计8课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7 一、学情分析通过了解接触,感觉五年级的整体素质较高,绝大部分学生遵纪守规,学习认真、自觉,作业能按时完成,且书写工整,劳动观念较强,讲究卫生,拾物不昧,助人为乐。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爱相处。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
31、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材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综合性。生活本身是综合的,道德存在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学生的学习也是整体性的。2、开放性。教材不再是知识罗列的清单,知识教学的资源之一。3、情感性。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4、形式活泼。增强了可读性、趣味性,力求活泼、富有童趣。三
32、、教学目标要求1、懂得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心胸宽广、分享快乐的个性品质。2、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3、重视农村儿童的体验、感受、向往和追求,帮助他们认识、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了解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差异较大,不但生活方式存在差异,有的地区间还存在着文化差异。要从认识区域的差异,尊重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活方式出发,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和了解中祖国,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5、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
33、学生的爱国情感。四、教学措施1、对话教学策略: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2、活动化教学策略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
34、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3、体验性教学策略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要求学生
35、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4、开放性教学策略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
36、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8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做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有四节教材:自尊自爱、吾日三省吾身、心中的警戒线、与法同行;第二单元,龙的传人:有四节教材: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引领世界的古代科技、文明与的使者;第三单元,团结的民族大家庭:有三节教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躲花、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民族团结一家亲;第四单元美丽的地球,有三节教材;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地球上的陆地、地球上的海洋。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
37、理的选择;重视从生活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与合作;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把教科书做成能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二、教学目的要求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伦理、价值、法规等问题的探讨,认识到确立价值伦理和遵循社会规范对于建设有序、文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集体在的权力、责任和使命,形成善于判断是非、明智抉择的能力,养成对他人的尊重、关爱同情之心和良好的品行。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通过学生亲身参加社会调查
38、、实践、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认识,掌握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实现儿童现实生活的教育价值。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基本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三、班级学生状况本班学生来自多个自然村,共有49名学生。其中独生子女有34人。经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1独生子女占
39、70%2父母在外经营,实际上是留守儿童(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儿童)的占10%。3由于父母的言行,使儿童不能形成良好品德的占5%。4思想、行为不能自主的占15%。5留守儿童因为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儿童而形成不良习惯但可以教育的占5%。6思想积极、热爱生活的占95%。四、教学措施(1)我们要关注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活动让学生有发现探究的学习与体验感悟的学习,当然,传授给予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还是需要,甚至必要的。(2)要克服“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的倾向,又要克服“该讲而不敢讲”的倾向。(3)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而是回归学生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探讨的是生活中的
40、一个范例、一个点,学生思考的是他们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一个面(4)在课堂上,学生要调动他们全部的生活经验,投入他们的情感、表明他们的态度这样的课堂是向学生生活开放的课堂。这样的开放是有价值的开放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开放。这样的开放是能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开放而不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放(5)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但我们不需要“假生活”。(6)要深入地关照学生正在过的现实生活和有意义的未来生活,而不要停留在“口头
41、上的生活”层面,我们不寻求课堂教学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在生活体验中激起学生真正的思考。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9 一、本册教材主要内容:本册教材主要内容由14年级家庭、学校、社区等领域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祖国与世界的场景,以五年级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包括4个单元:我是谁、我学会与人相处、我是班级的主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二、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通过本册的教学逐步引导儿
42、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通过儿童与教材的对话,能够发展出自主、自律、自强等品质,也能在他们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投入更多的光明思维,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三、各单元教学要求:第一单元我是谁:着重展示“不错”的自我、大家眼中的自我、“也并不完美”的自我和可以变得更好的自己,引导他们去正确、全面、公正客观地看待自己。第二单元我学会了与人相处: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关系:个人之间的、群体之中的、集体之中的,引导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关系中,他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他与其他人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的。第三单元我是班级的主人
43、:引导儿童从他的集体生活中发展起的是一种“我们感”意识到我是我们之中不可或缺的、独特的一员,意识到我在我们中的权利与义务(岗位职责),倾听到我在我们中的声音,看得到我在我们中所涂上的那一笔,在我们中我实现了自我;同时使儿童能体会到“我们”的需要,能感受到“我们”的成功与快乐,能经验到“我们”进步与成功,让我们在永我的心中、行为中,“我们”逐渐成为我的一种生活、生存方式。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中以中国的历史、文化为主题,通过这些主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国情和历史,进而召唤起儿童对祖国的认同与归属之情。四、本册教材重点、难点: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通过儿童与教材的对话,能够发展出自主、自律、自强等品质,也能在他们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投入更多的光明思维,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五、学生基本情况虽说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毕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思维以直观形为主,因此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切忌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所以我尝试以动情的话语,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五年级一班共有50名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很 高,基础知识扎实。学生对品德的知识知道了解得比较多。学生基本情况 虽说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毕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思维以直观形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泰兴市房地产买卖合同范本
- 策划顾问聘用合同范例
- 2025电焊工安全责任合同范本
- 外贸采购框架合同范例
- 矿砂转让合同范例
- 出售小区房子合同范例
- 工商系统合同范例
- 别墅水电装修合同范例
- 租用吊车使用合同范例
- 机器配件试用合同范例
- 2024年秋季学期无机化学(药)期末综合试卷-国开(XJ)-参考资料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学校网络合同范例
-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 【MOOC】英文技术写作-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规划课件
- 辐射与防护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3年新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 大学生助农直播创业计划书
- 2-05SFG04 防空地下室室外出入口部钢结构装配式防倒塌棚架结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