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集成》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网络系统集成》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网络系统集成》实验指导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综合布线工程勘察与分析一、实验目的熟悉综合布线系统的子系统规划初步理解数据中心的规划认识配线架的功能和布线要求 明确采用传输介质的规则认识竖电井的功能了解综合布线中电源设备的安装二、实验环境:具有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大楼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参观信息大楼的电气管理间参观信息大楼的数据中心参观信息大楼的竖电井四、实验数据汇总1. 写出参观的场地名称,分场地列举看到了哪些设备(可以附加图片)。2. 标准机架的尺寸标准? U的描述含义?3. 电气竖井的作用?4. 分析图书馆数据中心的布线设计。5. 分析第四教学楼信息中心所属的数据中心在综合布线子系统中的作用。7.查阅资料,说明光纤配线架 ODF的作

2、用(如图2所示)。五、实验总结(实验心得:掌握的情况、遇到的困难、想法、问题、建议)Rauirr-PT RouicrZ实验二 OSP F路由配置一、实验目的 掌握边界路由器 LAN接口和 WAN接口的配置;理解OSPF决策路由的机制;掌握OSPF网络的配置; 掌握OSPF网络默认路由和静态路由的配置;理解参考带宽在 OSPF网络的cost计算中的作用;掌握路由器上参考带宽的设置方法;理解DR、BDR的作用。二、实验环境:微机系统,并配置了 Windows XP+PacketTracer 6.0软件三、实验内容及步骤点到点链路OSPF配置1. 分析点到点的 OSPF网络的拓扑图(图1所示),在P

3、acketTracer模拟器上绘制出设备连接。设备、IP地址及端口设定见表1。RwictPTRouter-PTRouiwO图1点到点OSPF网络结构表1设备、IP地址及端口标注设备名IP地址端口RouterO16.16.1.1S2/0RouterO192.168.0.1F0/0Router116.16.1.2S2/0Router116.16.2.1S3/0Router1192.168.1.1F0/0Router216.16.2.2S2/0Router216.16.3.1S3/0Router2192.168.2.1F0/0Router316.16.3.2.S2/0Router3192.168.3

4、.1F0/0PC0192.168.0.2F0PC1192.168.1.2F0PC2192.168.2.2F0PC3192.168.3.2F02. 配置路由器各个端口: IP地址、子网掩码,并激活接口。3. 在路由器上配置、启动OSPF路由,并且通告网络及所在的区域。4. 配置Routerl至U Router2的默认路由。5. 配置Routerl至U Router2的静态路由。6. 以某个路由器为参考点,通过 show ip router、show ip protocols、show ip ospfneighbor、show ip ospf database等命令进行验证调试 。 广播多路访问链

5、路上的OSPF1. 分析多路访问 OSPF网络的拓扑图(图2所示),在PacketTracer模拟器上绘制出设备连接。设备、IP地址及端口设定见表2。图2多路访问OSPF网络结构表2设备、IP地址及端口标注设备名IP地址端口Router0192.168.0.1F0/0RouterO16.16.1.1F1/0Router1192.168.1.1F0/0Router116.16.1.2F1/0Router2192.168.2.1F0/0Router216.16.1.3F1/0Router3192.168.3.1.F0/0Router316.16.1.4F1/0PC0192.168.0.2F0PC1

6、192.168.1.2F0PC2192.168.2.2F0PC3192.168.3.2F02. 配置路由器各个端口 : IP地址、子网掩码,并激活接口。3. 在路由器上配置、启动OSPF路由,通告网络及所在的区域,设置参考带宽。4. 以某个路由器为参考点,通过show ip ospf neighbor 、show ip ospf in terface命令进行验证调试。四、实验数据汇总针对第题:1.针对图1,画出点线图,标注每个点的信息,格式为:IP地址/端口。2写出每个路由器的配置命令。3以某个路由器为参考点,执行要求中的4条命令后,会产生一系列结果信息。对于每一条命 令,结合课堂讲解,选取适

7、当的结果信息进行记录和说明。针对第题:1针对图2,画出点线图,标注每个点的信息,格式为:IP地址/端口。2写出每个路由器的配置命令。3以某个路由器为参考点,执行要求中的2条命令后,会产生一系列结果信息: 分别记录在 DR和BDR上执行show ip ospf neighbor 命令后的信息。 记录DR在执行show ip ospf in terface命令后的基本状态信息和邻接信息五、实验总结(实验心得:掌握的情况、遇到的困难、想法、问题、建议)实验三无线局域网结构配置一、实验目的掌握对等模式网络(Ad-hoc网络)的组建方法 掌握有中心网络的无线网络配置方法 掌握网络的共享配置方法 通过Ad

8、-hoc网络能够进行资源共享二、实验环境:配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3台+连接了 4G网络的手机+AP设备+连接了 In ternet的校园网络三、实验内容及步骤组建对等模式无线局域网 参考教材P119,理解Ad-hoc网络的概念和组网机制。(该网络的结构图如下所示 ) 学习给定的参考资料注:该资料可以进行参考(WindowsXP 环境下的配置过程),但是有些步骤不需要,如安装与配置网卡,关键是要进行网络 TCP/IP的设置。 下面给出配置过程中的一些截图(Win7系统),希望给予帮助。以下的设置均在 控制面板”宀网络和共享中心”的管理界面中设置在管理网络连接”中,配置无线网卡的地址和子网掩码。

9、组成 Ad-hoc网络的各个机器配置成不同的IP地址即可连柱Mirren g四申际1guf Hr世炳木 *Li3営抽|厂肖丄-芬弓i? tjj to?x ? ±a< IE 处址. t:绘dm:罚刖in芥J.展JU将无线网络设置成 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网络查香计耳机和没备 连揺到两貉 管理无绒网塔”浮谡君连鶴或网络C t谡羞连接或网络rr诰畫连檢或网緒1 管遲网络连摆 诊斷和唸复J.设置无阉陆时(计箕vwg机)网培L由、设團Ift时网培 rinternet设童无趣田器和访闰煦,配置网络名,亠 在 管理网络连接”中,通过 添加”网络配置文件”,创建一个无线网络 即 SSIDI >

10、; i*af38h 2鋪文件組手话ata刚wes区件叩*玩匡专两!訂啊鮒卅 亠中獸融謠總潮厂匕山手同港楝卅无纯砒4丄环i粗hv耶理r订存空岭人施"怎A曲无屏乩A信皂国吏歩tj:去兰宾二匠::如!聖逊岡:无线网籍连擡(Wi诋 速便:54.0 Mbps 信号莊度:非常好 |状态-已谨摄上 确保设置的无线网络已连接,此时屏幕右下角的无线连接正常图5在命令窗口中利用ping命令测试本机、测试对方的IP地址,能ping通说明对等网建立成 功。 对一些资源设置共享”,点击 未识别的网络”,查看各连通机器上的共享资源,并对其操作。如果有问题,考虑是否是权限的问题,或者该服务没有启动。*紳舸和口K=

11、 a =.全Js尢it岡摆drvi弘“】虫石信壬强黄丰常誓时幵TlddTld-qRn-fcW文冲手®关闭fI艺用女件莫存捱出(至砂用巧1卓启再密性共宜O启冃有中心无线网络的配置 笔记本电脑通过手机热点上网通过网络查询,学习这个实验主题,分以下几个核心步骤进行测试: 设置手机的便携式热点:包括SSID名称、WPA PSK密码等。 打开笔记本无线网卡开关,连接移动热点。 通过浏览器测试网络。通过AP上网以下实验需要在宿舍区域操作:已经通过电信、联通等运营商进行了网络接入,成为合法的In ternet用户,拥有账号、密码等操作信息。分以下几个核心步骤进行测试: 连接AP,通过电脑设置 AP,并测试网络,保证能够联通In ternet ; 在需要联网的笔记本上配置无线网络; 通过浏览器测试网络 四、实验数据汇总1.针对组建对等模式无线局域网”的实验,要求如下:写出对等模式网络的组建步骤(条理清晰,避免大段文字叙述,最好辅以配置截图;截图要适当处理,打印并粘贴后保证效果美观)。 以图1为参考,画出小组所测试网络的结构,在每一台机器旁注明其IP和SSID。回答下面问题什么是SSID? 当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