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详解_第1页
高考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详解_第2页
高考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详解_第3页
高考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详解_第4页
高考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八)非金属元素【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掌握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关系。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cl、br、i 、f、h、o、s、n、 p、c、si )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总结】一、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方法落实存在、性质、制备、用途四要点。(1)从位置出发,以cs为例。位置:第六周期,ia 族。结构特点: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原子半径大。比na、k更活泼的金属元素,具强的金属性。应隔绝空气保存;与水反应剧烈,可能发生爆炸;与氧气迅速反应,主要产物肯定不是cs2o 。(2)从结构出发:已知某元素原子有六个电子层,最外层2 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少,

2、电子层数多,应是活泼金属,金属性大于钙与水剧烈反应;氢氧化物是可溶性强碱;碳酸盐、硫酸盐均不溶于水。(3)从性质出发:某单质能从水中置换出o2 。非金属性大于氧,应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f在周期表的右上角,第二周期a族可与绝大多数金属、非金属甚至某些稀有气体直接反应;化合价只有-1 价;几乎无法用氧化剂将f-氧化成 f2。分析:归纳:2总结规律、串联比较,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归纳思维过程:位置最外层电子数成键情况实际价态化学式即:位置结构性质3以结构为主线,以元素周期律为指导,联系类型、掌握递变。二、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结构122 种非金属元素,有6 种是稀有气体;除h外均处于周期表

3、右上方;除第一周期外,每周期非金属元素数目=8- 周期序数。2除 h、 he 、b外,最外层电子数4;且原子半径比同周期的金属元素小。三、非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状态:气态h2、n2、o2、f2、cl2(稀有气体除外);液态br2;其余为固态。2晶体类型:原子晶体b、c、si ;分子晶体:除b、c、si 外的其它(常见)非金属单质。3溶解性:除f2与水发生置换反应,cl2、br2在水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外,可以说非金属单质均难溶于水。四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1氧化性1)与氢气反应总结:结论: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强,就越易与氢气反应;生成的气态氢化物也就

4、越稳定。(2)与金属反应2fe+3cl22fecl3剧烈反应,大量棕褐色的烟。cu+cl2cucl2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溶液变绿色;再加水,溶液变蓝绿色。当大量氯化铜溶于少量水时,由于水分子少氯离子多,铜离子主要以 cucl42- 的形式存在, cucl42- 离子为黄色所以浓氯化铜溶液为棕黄色同样,在稀氯化铜溶液中, 由于氯离子少水分子多铜离子主要以水合铜离子( cu(h2o)42+ )的形式存在, cu(h2o)42+ 离子为蓝色, 所以稀氯化铜溶液呈 蓝色中等浓度的氯化铜溶液由于都含有数目差不多的cu(h2o)42 和cucl42- 离子,则中等浓度的氯化铜溶液显蓝色和黄

5、色的复合色绿色所以,氯化铜加水稀释历尽黄绿蓝的过程。6fe+4o2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cu+o22cuo加热变黑。fe+s fes剧烈反应,生成黑色固体。2cu+s cu2s铜在硫蒸气中燃烧,有红光。结论:非金属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若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较强(如 o2 、cl2、br2 等),则金属被氧化成高价态化合物;若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较弱(如i2 、s等),则金属被氧化成低价态化合物。(3)非金属单质间的反应通常,非金属单质可以与o2或 x2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或卤化物。o2做氧化剂,除 x2外的非金属单质均可被直接氧化;x2做氧化剂,许多非金属单质也可被氧化

6、,较熟悉情况为 h2、p等。原则:非金属性强的氧化非金属性弱的。(4)非金属间的置换即: 元素同周期,右边的置换左边的;元素同主族;上面的置换下面的。写化学方程式:cl2+br- (i-)或 br2+i-;o2+h2s;c+sio2。f2+h2o ;cl2+h2s;ch4+o2(不完全燃烧)。o2+hi;br2+h2s;i2+h2s。五(非金属)气态氢化物1物理性质: 一般都是无色气体;除 ch4、sih4外,均为极性分子, 都有刺激性气味;hx 、nh3易溶于水, h2s可溶,其余一般不溶。2水溶液酸碱性:a、 a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一般为挥发性酸(hcl、hbr、 hi 为强酸,其余

7、为弱酸);nh3水溶液碱性,其余不溶,可视为中性。3水溶液酸性还原性: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其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强。六非金属元素的含氧酸(1)常见的含氧酸(2)酸性强弱递变规律同主族由上至下酸性逐渐减弱;同周期由左到右酸性逐渐增强;同种元素中, 高价态酸的酸性一般大于低价态酸的酸性。(3)氧化性酸与还原性酸常见的 强氧化性酸 有: hno3、浓 h2so4、hclo等。常见的 还原性酸 有: h2so3、h3po3等。h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以氧化性为主。(4)某些酸的 特殊性质浓 h2so4:吸水性做干燥剂;脱水性使晶体脱结

8、晶水,使有机物碳化。hclo:漂白作用。漂白原理与na2o2同,是利用强氧化性破坏有色物质。h2so3 :漂白作用。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恢复原色。hf: 与 sio2反应。 sio2+4hf sif4+2h2o 注意: 酸的氧化性与氧化性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酸的氧化性就是指酸中h+结合电子的性质,凡酸皆有此性质。而氧化性酸是指含氧酸的中心元素结合电子的性质。七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注意反应条件、现象、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八常见非全属单质的制取方法1电解法电解水溶液:如2nacl2h2o电解2naoh cl2 h2电解熔融物:如2khf2电解f2 h2 2kf 2分解法:

9、如2kclo3mno22kcl3o2 ch4高温c 2h2 2h2o2mno22h2oo23置换法:如cl22nabr2naclbr2 2h2so2(不足)2h2o2s 4氧化法:如mno24hclmncl2cl2 2h2o 4nabr3h2so4mno22na2so4mnso42br2+3h2o 2h2sso23s2h2o 5还原法: ch2o高温co h2, zn2hclzncl2h2 2c sio2高温si 2co 【典型例题】例 2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四种常见的非金属单质a、b、c、d。在室温下,它们之中有三种气体,一种固体。在这些单质中,b的式量最小, c次之。这些单质和甲、乙、丙、x

10、 、y五种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写出化合物乙的化学式_。(2)上述图示的化学反应共有。种基本反应类型,其中化合反应有_个。(3)上述四种单质中存在同素异形体的元素是(写元素符号)_。答案: a:p b:h2 c:o2 d:cl2 x:p2o5 y:pcl5 (1)h3po4( 2)2 种(化合与复分解),5(3)o(o2与 o3)、 p(红磷与白磷)例 3 有 a、b、c、d四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b可以和 a、c、d化合生成化合物甲、乙、丙,c和 d化合生成化合物丁。已知甲、 乙、丙每个分子中都含有10 个电子, 并且甲、乙、丙、丁有如下关系:回答:(1)单质 b的化学式。(2)单质

11、 a与化合物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合物丙、丁中d元素化合价判断丙、丁是否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单质d,简述判断理由。【课堂练习】1. 下列氢化物的还原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h2seh2shihbrhcl b.h2sh2sehihbrhcl c.hihbrhclh2sh2se d.h2seh2shclhbrhi 2. 将绿矾晶体加强热,除生成水蒸气以外,还发生如下反应:2feso4fe2o3+so2+so3,如将生成的混和气体通过氯化钡溶液,应发生的现象有 ( ) a.不一定产生baso4沉淀 b.一定产生baso3沉淀c.一定有 so2逸出 d.一定有 so3气体逸出3.

12、 磷化氢的分子式为ph3,又称为膦,是一种无色有类似大蒜气味的气体,剧毒,膦在空气中的着火点是15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膦分子呈三角锥形,其中p h键的键长要小于氨分子中 nh 键的键长b.膦的水溶液呈碱性,但其ph要比同浓度氨水的ph小c.膦是一种还原性的气体,其还原性比氨气的还原性要强d.化合物 ph4i 是一种很稳定的晶体,在受热时不分解4氢叠氨酸(hn3)与醋酸酸性相近,其盐稳定,但受撞击时发生爆炸生成n2,有关氢叠氮酸及其盐的叙述有:nan3的水溶液显碱性,hn3的固体属于分子晶体,nan3的固体是离子晶体,nan3可用于小汽车防撞保护气囊。其中正确的是()a、b、c、

13、d全对5某 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ba( 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二种,现将13.8g 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g 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a肯定有kno3b肯定有kno3,可能还含有na2co3c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d肯定没有na2co3和 ba( no3)26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 d的分子量比c的式量大16,e是酸。当 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删去):回答下列问题:(1)a是_, y是_,z是 _,(2)当 x是强酸时, a、b、c、d、e均合

14、同一种元素,e是_,(3)当 x是强碱时, a、b、c、d、e均合同一种元素,e是_。7已知 a、b、c、d是短周期中的4 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又知,b单质在高温下可从a与 d组成的某种化合物中置换出 a,同时生成化合物bd , a、c、d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水溶液显酸性,b、c均能与 d组成原子数比为11 和 12 的化合物。(1)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2)写出中盐的水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写出离子方程式)_ _,(3)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412 1(按 a、b、c、d顺序)的化合物,其名称为 _ _。这四种元素又可组成原子个数

15、比为4 112 (按 a、b、c、d顺序)的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_ _,(4)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还原cuo ,生成 cu、c单质及 a与 d形成的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8某学生设计实验,欲选用下列试剂证明na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试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硝酸、硫酸、碘单质、淀粉-碘化钾试纸。回答:欲证明nano2的氧化性,所选用的试剂是_ _,观察到的现象是_ _。欲证明 nano2的还原性,所选用的试剂是_ _ ,观察到的现象是_ _。【课后习题】1汽车尾气中的co 、no都是城市空气中浓度较高的严重污染物,有关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co 、no的燃烧产物分别是co

16、2和 no2b no 、no2的混合气可与水反应生成一些hno2,但 no 、no2都不是 hno2的酸酐c化学上有一种说法:等电子体结构类似。co与 no+(亚硝酰基阳离子)的微粒中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应具有类似的结构d在催化剂作用下,可通过反应:2co+2no n2+2co2来达到净化汽车尾气的目的2下列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h2s+o2, na+o2, cu+hno3, p2o5+h2o , fe+hcl。在不同条件下得到不同产物的是()a b c d3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a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b氨是制作氮肥、硝酸、铵盐的重要原料c将二氧化硫催化氧

17、化成三氧化硫后, 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制得浓硫酸d炼铁的主要原理是在高温下, 用还原剂从铁矿石把铁还原出来4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据此判断:(1)在 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_ (用 a、b 、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_(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_ _ (3)单质乙的化学式可能是_,则化合物b的化学式是 _。5在化工生产中,要用到一种无色、可溶于水的晶体:铝铵矾。该晶体是一种复盐,其主要成分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铵。向该复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浓naoh溶液,将发生一系列变

18、化。nh4+ +al3+ +h2oal (oh)3+nh3试回答:(1)硫酸铝铵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 _;(2)在逐滴加入浓naoh溶液的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有: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白色沉淀量逐渐增多;白色沉淀完全消失;白色沉淀量逐渐减少。请答出各种现象由先到后出现的顺序(用序号回答)_;(3)写出滴入naoh 溶液的过程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专题(八)非金属元素答案例 1ge:第主族元素,最高正价+4;最高价氧化物geo2。bi: 第主族元素, 最外层 5 个电子满足8 电子稳定结构应形成共价键数目:8-5=3bicl3在 bgo 中铋为 +3 价氧化物bi2o3。设 bgo 化学式为mgeo2nbi2o3有: 2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