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环境道德教育五大矛盾_第1页
当前我国环境道德教育五大矛盾_第2页
当前我国环境道德教育五大矛盾_第3页
当前我国环境道德教育五大矛盾_第4页
当前我国环境道德教育五大矛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前我国环境道德教育五大矛盾摘要环境保护离不开环境教育,而环境道德教育又是环 境教育的灵魂。从环境保护的主体来看,如何解决公众的生 存困境、公共管理者的政绩偏好、企业家对利益最大化的追 求、学校的应试教育和当代人的利己主义倾向与环境道德教 育之间的矛盾,是环境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关键词环境道德教育环境教育环境道德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1539 (2012) 04014407根除环境污染,化解生态危机,人们除了要从经济、技 术、管理和法律等方面采取应变的措施外,更为重要的是需 要一场价值观念的转变一一从人与自然的敌对关系到人与 自然的友好关系的转变,使人们能够自觉地做出

2、尊重、爱护 自然的行为。这一转变不会自发形成,需要有组织、有目的 的环境道德教育以扭转长期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惯 性。“环境教育就其内容而言,可以概括为环境科学教育、 环境法规教育和环境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其中'环境科学 教育是基础,环境法规教育是保障,环境道德教育是根本”。 那么,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呢?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又是 什么呢?道德教育的根本宗旨应是培养既愿做又会做“道 德人”的'道德人”,这就要求道德教育之道德的内容应是 由道德知识、特定社会的道德现实、主体的道德能力构成的 有机统一体,不作如是观,道德教育培养的“道德人”便只 是"道德书生”。环境道德

3、教育亦是如此,它应向受教育者 传递环境道德知识、环境道德现实,并塑造环境道德能力。 只有通过环境道德教育树立起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培养出理 想的环境道德人格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能力,才能使尊重、爱 护环境成为人们思想和行动的自觉。因而,环境道德教育不 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德”教育,而是公民德性、人格养成的 教育,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向生态文明的 灵魂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如果环境保护的成败在于环境教 育,那么环境教育的有效与否则离不开环境道德教育。从我 国环境污染的现实原因来看,当前主要有五大主体困境制约 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这五大主体困境也是 我国环境道德教育有效

4、开展的绊脚石。一、生存困境与环境道德教育的矛盾就其空域性而言,“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大 众教育”。这意味着环境道德教育的对象不是某一或某些年 龄层次的群体或阶层,也不是某一或某些区域的公民,而是 全体公民。公民的环境道德素质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范畴, 受到其物质生活水平的制约,甚或由其物质生活水平所决 定。虽然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上都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就整体状况而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虽然在总体上人民生活达到了温饱水平,但生 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还较低。也就是 说,就整体而言,我们还面临着一种生存的困境,这种困境 几乎会不可抗拒地制约

5、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其中包括环境道 德素质的提升。当然,精神追求的匮乏、道德人格的缺失也 属于生存困境的范畴,类似于马尔库塞描述的单向度的人或 单面人。也就是说,生存困境包括物质生活困境和精神生活 困境两个维度。当前,生存困境与环境道德教育的矛盾主要 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低收入水平与高环境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根据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世界银行wdi数据库的数据,我国2009 年的人均国民收入为3594美元,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 分之一、高收入国家的十分之一。如使用世界银行关于高中 低收入国家的分组标准,我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而且,我 国经济发展在地区间极不平衡,西部居民的收入水平远远低 于东

6、部居民,东西部居民的生活水平存在较大的落差。对于 广大公众而言,特别是西部农村居民,还有一些边缘群体, 如失业人员、农村留守人员等,生存是他们所面临和所要解 决的首要问题。而要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最直接的方式就 是无限度地开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因此人们 就不可能自觉地尊重自然,更谈不上如何去治理环境污染。可见,让那些生存都难以保障的人去践行无益于他们生存境 况改善的环境道德几乎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受低收入的 经济困境的制约,人们的环境道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还难以 有质的飞跃。然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建构生态文明的 呼声对公民的环境道德素质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 人们迅速做出

7、改变。虽然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国公民的 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有了明显提高,但生态道德的价值观念 仍未普遍植根于民众,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处于生态道德的 "文盲、半文盲”状态。可见,环境道德素质的提高不仅仅 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第二,不合理的生活、消费方式与环境道德价值塑造之 间的矛盾。低收入水平往往伴随着粗放型的不合理的生活、 消费方式。有专家在调研时问及日常生活中是否购买塑料 袋,有62. 5%的居民表示会购买,只有37. 5%的人表示不会 购买;而在问及垃圾分类问题时,只有40.7%的居民,表示 会将垃圾分类放入垃圾桶,13.9%的人明确回答不会。当然, 不合理的生活、

8、消费方式不仅仅在低收入水平的人群中有所 表现,一些物质生活优越的人往往也有奢侈、浪费、不文明 的生活、消费方式。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合理的生活、消费方 式已使许多人形成了无意识的污染环境的思维惯性,即那些 他们以为便捷的、流行的、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其实也可能 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直接原因。因为这种形成于农业时代和工 业时代的生活、消费方式,往往伴随着人与自然的敌对关系 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理念。通过环境道德教育培养环境道德 价值观,实质上是对民众原有生活、消费习惯的革新,是对 多数民众从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形成的消费价值观的重塑,这 种重塑的步履往往是艰难的。第三,人口压力与环境道德教育之间的矛盾。根据国家

9、 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 大陆总人口为13. 4亿,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长了 7390万。 人口给环境造成的压力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过多的人 口将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造成资源、能源的紧张或消耗 殆尽。据有关统计,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但是除 煤以外,我国主要资源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在世界 上排行第80位,而且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也将在50-60年 内枯竭。因此,地区与地区之间经常会出现资源的争夺,而 对环境污染的责任又相互推诿。其次,过多的人口也会产生 越发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有很多是由人口过多所致, 如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势必带来城市环境的恶化。再次, 人口压力还表现在人口素质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8930人,具有高中 文化程度的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38788人, 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为26779人。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 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 08%o也就是说,总人口中 还有相当一部分处在低文化水平,因此由于知识水平的限 制,很多人都不了解人与自然应该处于何种关系,甚至不懂 得爱护环境、尊重自然、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