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建设(共15页)_第1页
昆明市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建设(共15页)_第2页
昆明市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建设(共15页)_第3页
昆明市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建设(共15页)_第4页
昆明市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建设(共1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昆明市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建设六年规划(2010-2015)为把昆明打造成带动全省、辐射西南、联结全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农产品信息物流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农业博览会展中心、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中心”,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平台、力促“三农”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平台;力争到2015年,建成与昆明大都市相配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西部一流、国内先进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率先成为云南省乃至西南地区典型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在全省乃至东南亚地区一流的六大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昆明市农科院科技研发基地;富民县观光示范基地;嵩明科技研发基地;石林

2、县两岸农业科技合作试验示范基地;宜良农业加工基地;晋宁农业加工、科技研发示范基地,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特提出本规划。本规划执行期限为20102015年。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包括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安宁市、呈贡县、晋宁县、宜良县、石林彝族自治县和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以下简称“四区四县一市”),辖区面积为9524.9平方公里。一、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建设的目的、作用和意义,建设指导思想及所遵循的原则(一)建设的目的、作用及意义开展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建设,对于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示范作用,促进各地优势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整体素质,加快开

3、发农业多功能性和拓展农业发展新领域,引导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高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昆明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将成为农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农民参观学习和培训的重要基地,成为展示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探索不同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试验区。发挥省会城市科研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转化推广,基本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科研院所和涉农高校为骨干,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大户等为对象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科技为依托建设一批设施现代的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引领都市农业、效益农业发展,保障城市供应,走以城带乡,

4、以工促农的现代农业新路子;按照科研出成果、推广出效益、培训出人才的要求,突破和掌握一批对都市农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推广和应用一批对我市新农村建设具有明显支撑作用的科技成果,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省内领先水平的创新队伍和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知识型农民;大力开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种苗、安全农产品生产与标准化技术以及农产品保鲜、贮运、精深加工等技术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应用。(二)建设指导思想和所遵循的原则规划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研发转化基地为依托,进一步深化发展都市农业。通过“理念、体制、机制、科技、服务”五大创新。规划将遵循以下几大原则:基本原则 科技先

5、导、易于推广的原则;基地布局 全覆盖、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产品研发 市场导向、突出特色的原则;基地建设 遵照法规、持续发展、效益优先的原则;资金筹措 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多元投入的原则。二、规划目标、内容、布局(一)规划目标到2016年,基本完成昆明市农业科技研发转化中心基地建设,打造具有科技研发、生产转化和技术推广一体化的公共平台,通过建设三大中心、四大平台,五大分区充实完善六大科技研发转化基地。整合昆明各类科研力量和高智力资源、高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强化昆明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向观光、科研、成果孵化、人才培训等功能为一体化方向发展,形成科研产业

6、市场的创新产业链,成为现代农业科技和经济效益的辐射源。(二)规划内容及规划布局三大中心:以马铃薯、蔬菜、林果为主的生物科技研发转化中心、良种繁育及花卉品种改良中心、种子种苗研发中心。四大功能平台: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技术交易平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平台。五大分区:管理服务区、农业科技研发区、农业成果孵化转化区、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区、农业成果观光区六大基地:将昆明市农科院马铃薯、水果、花卉、蔬菜旅游观光科技研发基地;富民县观光示范基地;嵩明科技研发基地;石林县两岸农业科技合作试验示范基地;宜良农业加工基地;晋宁农业加工、科技研发示范基地列为昆明市规划发展的农业科技研发

7、基地。为了减少成本,避免重复建设,首先考虑将基地纳入目前现有的比较成熟的以下几大农业园区建设范畴: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一园多区、嵩明省级科技示范区、宜良高产创建及农产品加工区、晋宁花卉蔬菜及农产品加工区、富民县修身养生水果观光示范区以及昆明市农科院科技研发基地。六大基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规划构建“一主、两轴、三副、多点”的基地网点布局,发展优势农产品的科技研发、种植、养殖、深加工、流通与农业观光、休闲服务功能。专心-专注-专业 昆明市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建设规划总布局表序地区布局定位基地名称面积(亩)分区及功能布局1核心区(主)昆明市农科院马铃薯、水果、花卉、蔬菜旅游观光科技研发基地380管理服

8、务区、农业科技研发区(含良种繁育及品种改良、品质鉴定中心)、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区、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生物科技研发转化中心2富民中心区(轴)富民县观光示范基地2420农业成果孵化区、农业成果观光区3嵩明中心区(轴)嵩明科技研发基地6600农业成果孵化区、种子种苗研发中心4石林中心区(副)石林县两岸农业科技合作试验示范基地1200农业成果孵化区、农业科技展示区5宜良中心区(副)宜良农业加工基地2390农业成果孵化区、农业成果观光区6晋宁中心区(副)晋宁农业加工、科技研发示范基地3250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农业成果孵化区、农业成果观光区7其它基地辐射区(多点)农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合 计1624

9、0昆明市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具体情况表序基地名称具体分区功能面积(亩)总面积(亩)1昆明市农科院马铃薯、水果、花卉、蔬菜旅游观光科技研发基地管理服务区基地管理,含技术信息服务平台30380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区农业人才培训20生物科技研发转化中心生物科技的研究开发中心30农业科技研发区马铃薯、水果、花卉、蔬菜旅游观光等农业科技的科研开发利用3002富民县观光示范基地农业观光区农业科技的展示及科普教育1102420精品农业展示区农田展示310精品果林展示区优质水果种植生产作为产业指导720农业生产示范区种植粮食作物630孵化中心区吸引企业进驻,带动农业发展6503嵩明科技研发基地精品农业展示及中

10、心区以蔬菜、花卉为主的优质农产品展示13006600农业生产示范区农作物试验、示范、推广2500畜禽养殖示范区畜禽养殖试验、示范、推广500精品花卉生产区以精品花卉为主的生产示范区2000孵化中心区吸引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入驻3004石林县两岸农业科技合作试验示范基地精品农业展示及中心区以蔬菜、优质水果、花卉、园林苗木、生态养殖为主的精品农业展示10001200孵化中心区两岸农业科技合作试验示范区吸引企业进驻,带动农业发展2005宜良农业加工基地农业加工示范区以精深加工企业为主的农业加工示范区23002390孵化中心区吸引企业进驻,带动农业发展906晋宁农业加工、科技研发示范基地

11、农业加工示范区以食品和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企业为主的农业加工示范区20003250农业观光区以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为主350孵化中心区吸引企业进驻,带动农业发展900三、发展重点(一)优化基地内涵结构,建设新型基地网络以科技研发中心为核心。以昆明市各农业园区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力量,全面覆盖昆明市十四个县市区,建设具有科技研发、现代农业成果孵化转化、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农业成果观光等多功能的新型基地网络。(二)强化科技研发力量充分发挥科技研发转化基地的科技先导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充分依托地方科研院所的力量,走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的路子,通过优质新品种引进、繁育和推广,以科技促进农业

12、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的优质化进程;带动一批以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商品化为主要内容的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加大对昆明市农科院科技研发基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增加技术装备,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积极争取中央、省的补助,加快本地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按照“高新技术引领、常规技术升级、产业领域拓展、工农城乡互动”的要求,大力促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服务,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农业经营路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三)推动成果孵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通过基地建设,引进

13、成长型企业进驻园区,引导和帮助企业创新、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工艺,使之实现产业化运作;着重引进一批拥有先进技术和成熟管理经验的高新技术企业,将有潜力、有科技含量的成长型企业列为重点服务、扶持对象,提升昆明市的农业优质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利用率,推动昆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支持台资、外资、内资企业建立产业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鼓励涉农企业、龙头企业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引导社会力量及广大农民积极投资建设;(四)示范推广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档次和质量,通过科技研发转化基地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实现农业经济与现

14、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辐射带动全市的“粮、烟、菜、畜、花、林果、休闲农业”和马铃薯、中药材、蚕桑等产业的发展,形成科技强力支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局面。四、建设措施(一)建立推动农业成果研发转化新机制以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为依托,通过建立推动农业成果研发转化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提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1建立激励及效益驱动机制。使用科技奖励等各类政策,促使农业科研单位加快实用性科技成果的开发。一是鼓励研究室与生产、市场直接衔接。将研究室直接推向市场的前沿,既有利于把握市场经济的脉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又有利于科研选题更加贴近市场,研究出市场急需实用的科研成果。二是鼓

15、励走公司+农户+科技+基地的模式。实行科技成果产业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将科研育种、加工、品牌销售、基地展示、农民生产、社会化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鼓励科技成果使用权转让。四是鼓励科研成果(专利)入股或参股。2建立政府主导机制政府主导机制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动力。农业科研一直是各级政府投资的公益性研究,市、县(区)政府要加强旨在促进农民增收与脱贫致富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科技扶贫项目的投入,农业科研单位要以科技研发转化基地为基点,将典型示范、科技培训、辐射推广有机结合起来。(二)改善农业科技研发条件1积极培育科技研发主体集聚和优化配置农业科技资

16、源,充分挖掘现有政府主导的农业科研院校的创新能力,加强与国内外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成为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努力造就一批都市农业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2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通过改革促进观念和体制的创新,健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通过重组达到减少科研成本,提高科研项目研究经费的相对比例,缓解长期以来经费不足的矛盾;通过建立竞争机制,充分挖掘科研单位和成果完成人自身潜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3加强人才培养与选拔人才是科技进步的第一资

17、源,要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加大对科技人才培养,建立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队伍。通过结合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发现、培养和集聚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鼓励和支持创新领军人才带领创新团队,承担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企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鼓励在职农业科技人员参加对外学术交流活动,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建立涉农高校、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科研基地,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以此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创新人才群体。4组织实施一批先进、适用、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科技项目按照省、市、县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科技主体的需求,调

18、整研究方向,各级每年都要安排一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组织科研单位开展合力攻关和转化推广。开展科技创新,以发展都市农业,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突出种子种苗、传统种养技术升级、农产品保鲜和加工增值、农业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等五个优先主题;大力引进、消化吸收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技术等五个方面农业科技项目,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鼓励高新科技农业企业开展科技专项研究。认真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提高地方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利用科技研发转化基地

19、,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好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建设,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基地建设的组织、协调和,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2.吸纳特色企业进驻基地紧紧抓住基地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围绕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大集群,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招商,吸纳一批国内外具有资金、先进技术、管理优势,符合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带动能力强、产业链长的农业企业进驻基地。3.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1)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县、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

20、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技推广站、畜牧站、茶桑果站、农机站、站、农经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2)健全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3)抓好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农口部门现有的农业服务网站,逐步建立起高效统一的网络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成效。通过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方式,疏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4)两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一是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二是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技术知识。4.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开展农技培训,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各市县要组建一定数量的培训中心;二是开展农业科技知识普及活动;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五是结合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培训人才。5.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技术组装重点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围绕粮食(水稻、大小麦、玉米)、畜牧、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