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油画作品欣赏(七)_第1页
吴冠中油画作品欣赏(七)_第2页
吴冠中油画作品欣赏(七)_第3页
吴冠中油画作品欣赏(七)_第4页
吴冠中油画作品欣赏(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吴冠中油画作品欣赏( 7 )草原风景 油画 1989 年作印度风景 油画 1987 年作夜咖啡 油画(珂罗版) 1989 年作巴黎协和广场 画布 1989 年作香港夜景 珂罗版画此作表现了香港维多利亚湾繁华的城市景色。画家用抽象的色块和线条概括了香港的高楼、广告牌和灯光,给人以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此作乃是油画原作的有限印刷品,发行数量极少。巴黎蒙马特1989 年作一九八九年,在巴黎之行中,吴冠中共绘了三件以蒙马特为创作题材的作品,分别取景于蒙马特的街头,本幅取景于咖啡馆林立的 Place du Tertre , 以巴黎著名的餐厅Le Consulat为画作主角,街道背后高耸的圣心堂伴随着蓝天白

2、云,点绘出画家当时愉快喜悦的心境,画中街道背后隐约可见圣心教堂。鸽子 油画木板 1989 年作塞纳河畔1989 年作塞纳河1989 年作塞纳河风景布面油画 1991 年作巴黎公路 画布 1989 年作油画 1989 年作吴冠中先生此件油画作品题为巴黎一大皇宫,作品构图简洁, 色彩明快亮丽, 兰色的塞纳-河上是巴黎最著名而且最多人拍照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周围绿树环抱,桥的一端这座雄伟壮观的白色园顶建筑便是举世闻名的大皇宫。整个画面所采用的灰白色调将巴黎这座国际大都市在喧闹之余所呈现出的宁静祥和的气氛表现的淋漓尽致。荷塘清趣 1989 年作绍兴湖江南水乡油画1989年作高原人家画布1990年作倒影

3、油彩 画布 1990 年作布面油画1990年作命名为夜的作品,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米开朗琪罗为美第奇家族礼拜堂制作的不朽群雕昼、夜、晨、昏 ,这一组伟大的雕刻,曾以象征性的手法,将文艺复兴时期纷繁复杂的精神内涵展现在人们面前。站在吴冠中的夜面前,人们将不得不说同样的话,这次被展现的,不是一个时代的宏大的精神,而是整个现代的灵魂。画家不惜用成片的黑色涂抹这寸土寸金的画面;把用阔大的笔触把这纪念碑一般、却带着令人心碎的柔弱的女体,呈送到我们面前:她俯伏在她的手臂上,她的身体作极不舒服的扭转,我们看不见她的表情,但却本能地感觉到她并非睡眠,她甚至也不是沉思,也许,说她是个“女体”是不准确的,因为

4、她是一种精神,一种在抑制中寻求解放、在尘土里想象飞翔的精神。 她的背后是成片的漆黑, 时而奇异地闪现出一两点光明,跃动着音符般的鲜明色彩。这是现代的灵魂在苦苦挣扎,在吴冠中的画中,它被捕捉,被展现,如同一只黑色的小鸟,在这貌似平凡的画中悄然翱翔。和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一样,这幅画也是象征性的。东京之夜 油画画布 1990 年作东京之夜中,作者利用油画颜料的材质特性,用大色块堆叠出都市密集林立的雄伟建筑,加以漫天彩点错落散布,弥漫其中,以俐落流畅的线条贯穿,此种安排带出现代都市的生气活力、生动刻画出夜晚的喧嚣繁华,而这更是画家笔下稀有题材中难得一见的油画创作的作品。瓜藤 木板油画 1991 年作吴冠

5、中的作品多为写生之作,从上自述中可知,此作属特例,乃是阅读一篇文章后,有感而发,将平面文字转化为具象画面,故画面空间的经营及构图乃他精心设计,画面中利用瓜藤的布局及描绘来展现他对生命的热爱。旧上海 1991 年作桂林 布面油画 1991 年作吴冠中在桂林这幅作品中,用油画特有的笔触,加以人化的语言描绘了造化的自然山水,并且,凭借着他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熟悉和理解,在他的油画中,你能隐约感受到一种东方的气韵与意境。虽然山是波状、弧状的,房屋是方的,山墙是三角的,但这些波、弧、方、三角之间并无矛盾,反而彼此相适应,甚至相似,都属于水波扩散的运动旋律圈中。 山是灰色, 属中间调, 所占面积大; 房屋

6、面积小,但色重。 似乎存在一个公式: 面积 (山) * 明度 (中间调) 面积(房屋) * 明度(色重) 。这也是画面上不同部位间的平衡规律。山由淡墨块及线组成,块与线之间不即不离,若因若离,仿佛二重唱。重唱为了表达山丛形象之多样,避免僵死轮廓之单调,同时,山之线呼应了房屋之线。夜渔港 1993 年作梦乡 布面油画 1993 年作梦乡画于1993 年,此图是吴冠中三个“三方净土”的代表作品。吴冠中品尝了西方禁果又苦恋东方伊甸园,创造出优化混血独具个性的新体系,开拓了“水、油、墨”、“灰、白、黑”、“画、文、诗”三个“三方净土”,成为林风眠之后中国新艺术的一位杰出代表,博得了东西方专家和观众的关注和共鸣。春秋 布面油画 1994 年作春秋 画於 1994 年, 这是吴冠中最具个人风格的作品,也是他成功后的一个标志性作品。画面以灰黑色构筑了大地母亲的形象,数株树苗长在大地母亲的怀抱,这是画家把大 地比喻为母亲,每个画家都像小树一样。经过一系列合乎逻辑的蜕变过程,吴冠中 80 年代后期逐渐出现了一批大写意油画, 这是他的第三次顿悟, 以“写”和“虚”的观念确立为标志,找到了自己融合中西的又一个契机,色调趋向简洁的黑白,用笔成竹在胸一挥而就,与西方绘画浓烈、 厚重、 反反复复地堆、 压、 改、 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稀释、薄涂、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